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细石混凝土施工中,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要根据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调整和控制。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细石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仅要对混凝土施工的材料进行分析,还要对混凝土的整体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控制,以保证细石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细石混凝土 地面施工 措施 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151-01
细石混凝土地面是我国目前住宅等民用建筑物楼地面工程一个方法,它有造价低、技术性能好、使用年限长、施工及维修都很方便的优点。因为材料质量、施工操作不标准等一系列原因,使它的整体质量,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不达标。我们在工作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施工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使细石混凝土地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1 细石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细石混凝土在施工前主要是针对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器具进行充分准备,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节省施工时间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同时,也保证施工质量。以下针对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要求进行分析。
1.1 施工材料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主要采用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大部分采用425#以上。在施工中砂石的尺寸大小不能超过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石子的颗粒不应大于5%,整体的细石混凝土的粗粒也不应大于15mm。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平整度和支撑的布置是否符合要求,接缝是否严密;同时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1.2 机械的配置
在细石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主要机具有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木抹子等。
1.3 室内的准备条件
在室内墙面的水平线与地面水平线的施工准备方面,首先应对穿过楼板整体的水平线进行调控,保证立上的管洞处于堵死状态;对于埋在地面的电管要保证做完隐检手续后,并经相关检测人员检测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做好工程施工现场成品的保护工作。对于基层混凝土板的施工,填嵌或者密实控制都要进行预防性措施。对板端头的缝隙也要采取一定的防裂措施,杜绝板端头裂缝的存在。
2 细石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2.1 清理地面
先将灰尘清扫干净,再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在抹面层施工前,先對基层的抹面进行洒水湿润,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洁。
2.2 弹面层水平线
在找标高墙面的设计上,针对已有的水平标高先测量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再在四周墙面上做与其他工程相符合的水平标高线的标注。
2.3 抹标筋
对于已弹出面层的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在整体混凝土施工控制中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控工作,用拌合料进行抹灰饼,横竖整体的间距应控制在1.5m,灰饼的上标也就是面层的标高。
2.4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在铺筑细石混凝土前,进行素水泥浆的结合层施工,在刷过素水泥浆之后随即进行石混凝土的施工,这样避免了由于施工上的问题导致的水泥砂浆影响地面施工质量的问题。
2.5 浇筑细石混凝土施工
在浇筑细石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强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强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试验室试验数据进行控制的,整体计算出配合比之后根据我国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控制和调整。加强混凝土试验块的调整,建筑面层上不能缺少试验数据,当地面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m2时,需要增加试验检测的频率,在不足100m2时也要按照一整块细石混凝土的施工强度检要求进行控制,在配合比发生变化的时候,也要进行试验检测抽取试块进行试验。
2.6 细石混凝土铺设
细石混凝土在搅拌后进行相应的施工,对于铺设在地基层的混凝土需要根据整体的情和施工工序进行调整,细石混凝土主要是与水泥浆一起分别以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质量,保证混凝土在工程实施中的砂浆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强度。为了避免出现泌水现象,在砂浆拌合中要控制好水的用量。在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脚印,在洒干拌水泥浆的时候要倒退着走。
2.7 面层压光
在面层的压光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地面混凝土的密实性问题,需要用木抹子用力进行抹压,水泥的砂拌合料混凝土进行混合后使用,这样才能使面层整体达到紧密结合的程度,减少面层出现病害情况的发生。
2.8 养护
在面层压光施工完毕后,对现有的工程进行养护工作,有条件的可以覆盖塑料薄膜进行24h后的养护工作,在每天的养护中,要达到不少于2次的浇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少于两周,在这期间,养护间禁止人员入内。
3 防止细石混凝土地面起灰跑砂的措施
3.1 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泌水率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主要包括和易性、坍落度损失、含气量、凝结时间等。如果原材料合格、配合比设计合理,则和易性(除保水性外)、坍落度损失、含气量、凝结时间等都可以调整,而保水性(它的反面是泌水性)则没有可以直接调整的方法。长期以来,现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泌水一直是一个难题,原因就是在目前工艺条件下,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水量大大超过水泥浆泌水临界用水量。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泌水率:
(1)混凝土生产环节
原材料方面,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选用具有一定引气、保塑、保水功能的高效减水剂;采用I级粉煤灰。配合比方面,适当掺入粉煤灰,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砂率;确定减水剂的合适掺量,避免掺量过高加大泌水;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2)混凝土施工环节
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润湿、施以稀薄的水泥净浆涂层等方法对基面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地减少基面积水。浇筑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里随意加水。混凝土振捣后应立即用铝合金刮尺进行表面平整处理,不可等到混凝土表面泌出了大量水分后再行处理,以防聚积在表面的水分形成波浪,冲刷表层混凝土。
3.2 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达到终凝硬化后,采取麻袋、草帘、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并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也可采取蓄水养护。保证潮湿养护21d以上,以确保表面硬化剂充分反应,与细石混凝土融为一体。
4 混凝土地面后期的处理
一般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中,采用抹光或者原浆抹面法,对面层铺抹控制进行分析。由于基层与面层的工,上下层要同时进行凝结,必须保证结合的紧密性。一般都是在建筑混凝土的垫层进行后。
4.1 面层的检验
面层的材质强度以及整体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调控过程,加强对面层的质量检验,保证面层表面的整洁、无裂纹、脱皮等现象。在有地漏的面层上,根据坡度的要求保证面层不渗漏、无积水的现象发生,符合施工规范。在有偏差出现的情况下,表面的平整度要用2m的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2 成品保护
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车辆的时候,特别注意控制好施工工作面的保护工作,不能破坏门框或者基層中的各种管线,在面层压光养护的过程中,根据现场情景进行调整,最终保证面层工程的正常有序施工,避免由于在施工现场由于人为的疏忽而导致施工操作划伤地面,影响地面的整体平整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工程建设,是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必要方法。在细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规定要求进行作业,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华.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06).
[2]董刚,夏敏.怎样做好细石混凝土地面[J].建筑工人,2000(09).
[3]王砚海,王欣等.细石混凝土地坪病害分析与责任界定[J].科技资讯,2007(31).
[4]苏占荣.细石混凝土提浆在楼地面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4(01).
[关键词]细石混凝土 地面施工 措施 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151-01
细石混凝土地面是我国目前住宅等民用建筑物楼地面工程一个方法,它有造价低、技术性能好、使用年限长、施工及维修都很方便的优点。因为材料质量、施工操作不标准等一系列原因,使它的整体质量,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不达标。我们在工作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施工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使细石混凝土地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1 细石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细石混凝土在施工前主要是针对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器具进行充分准备,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节省施工时间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同时,也保证施工质量。以下针对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要求进行分析。
1.1 施工材料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主要采用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大部分采用425#以上。在施工中砂石的尺寸大小不能超过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石子的颗粒不应大于5%,整体的细石混凝土的粗粒也不应大于15mm。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平整度和支撑的布置是否符合要求,接缝是否严密;同时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标高是否符合要求。
1.2 机械的配置
在细石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主要机具有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木抹子等。
1.3 室内的准备条件
在室内墙面的水平线与地面水平线的施工准备方面,首先应对穿过楼板整体的水平线进行调控,保证立上的管洞处于堵死状态;对于埋在地面的电管要保证做完隐检手续后,并经相关检测人员检测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做好工程施工现场成品的保护工作。对于基层混凝土板的施工,填嵌或者密实控制都要进行预防性措施。对板端头的缝隙也要采取一定的防裂措施,杜绝板端头裂缝的存在。
2 细石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2.1 清理地面
先将灰尘清扫干净,再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在抹面层施工前,先對基层的抹面进行洒水湿润,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洁。
2.2 弹面层水平线
在找标高墙面的设计上,针对已有的水平标高先测量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再在四周墙面上做与其他工程相符合的水平标高线的标注。
2.3 抹标筋
对于已弹出面层的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在整体混凝土施工控制中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控工作,用拌合料进行抹灰饼,横竖整体的间距应控制在1.5m,灰饼的上标也就是面层的标高。
2.4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在铺筑细石混凝土前,进行素水泥浆的结合层施工,在刷过素水泥浆之后随即进行石混凝土的施工,这样避免了由于施工上的问题导致的水泥砂浆影响地面施工质量的问题。
2.5 浇筑细石混凝土施工
在浇筑细石混凝土施工中,浇筑强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强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试验室试验数据进行控制的,整体计算出配合比之后根据我国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控制和调整。加强混凝土试验块的调整,建筑面层上不能缺少试验数据,当地面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m2时,需要增加试验检测的频率,在不足100m2时也要按照一整块细石混凝土的施工强度检要求进行控制,在配合比发生变化的时候,也要进行试验检测抽取试块进行试验。
2.6 细石混凝土铺设
细石混凝土在搅拌后进行相应的施工,对于铺设在地基层的混凝土需要根据整体的情和施工工序进行调整,细石混凝土主要是与水泥浆一起分别以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质量,保证混凝土在工程实施中的砂浆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强度。为了避免出现泌水现象,在砂浆拌合中要控制好水的用量。在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脚印,在洒干拌水泥浆的时候要倒退着走。
2.7 面层压光
在面层的压光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地面混凝土的密实性问题,需要用木抹子用力进行抹压,水泥的砂拌合料混凝土进行混合后使用,这样才能使面层整体达到紧密结合的程度,减少面层出现病害情况的发生。
2.8 养护
在面层压光施工完毕后,对现有的工程进行养护工作,有条件的可以覆盖塑料薄膜进行24h后的养护工作,在每天的养护中,要达到不少于2次的浇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少于两周,在这期间,养护间禁止人员入内。
3 防止细石混凝土地面起灰跑砂的措施
3.1 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泌水率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主要包括和易性、坍落度损失、含气量、凝结时间等。如果原材料合格、配合比设计合理,则和易性(除保水性外)、坍落度损失、含气量、凝结时间等都可以调整,而保水性(它的反面是泌水性)则没有可以直接调整的方法。长期以来,现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泌水一直是一个难题,原因就是在目前工艺条件下,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水量大大超过水泥浆泌水临界用水量。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泌水率:
(1)混凝土生产环节
原材料方面,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选用具有一定引气、保塑、保水功能的高效减水剂;采用I级粉煤灰。配合比方面,适当掺入粉煤灰,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砂率;确定减水剂的合适掺量,避免掺量过高加大泌水;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2)混凝土施工环节
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润湿、施以稀薄的水泥净浆涂层等方法对基面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地减少基面积水。浇筑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里随意加水。混凝土振捣后应立即用铝合金刮尺进行表面平整处理,不可等到混凝土表面泌出了大量水分后再行处理,以防聚积在表面的水分形成波浪,冲刷表层混凝土。
3.2 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达到终凝硬化后,采取麻袋、草帘、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并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也可采取蓄水养护。保证潮湿养护21d以上,以确保表面硬化剂充分反应,与细石混凝土融为一体。
4 混凝土地面后期的处理
一般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中,采用抹光或者原浆抹面法,对面层铺抹控制进行分析。由于基层与面层的工,上下层要同时进行凝结,必须保证结合的紧密性。一般都是在建筑混凝土的垫层进行后。
4.1 面层的检验
面层的材质强度以及整体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调控过程,加强对面层的质量检验,保证面层表面的整洁、无裂纹、脱皮等现象。在有地漏的面层上,根据坡度的要求保证面层不渗漏、无积水的现象发生,符合施工规范。在有偏差出现的情况下,表面的平整度要用2m的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2 成品保护
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车辆的时候,特别注意控制好施工工作面的保护工作,不能破坏门框或者基層中的各种管线,在面层压光养护的过程中,根据现场情景进行调整,最终保证面层工程的正常有序施工,避免由于在施工现场由于人为的疏忽而导致施工操作划伤地面,影响地面的整体平整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工程建设,是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必要方法。在细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规定要求进行作业,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华.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06).
[2]董刚,夏敏.怎样做好细石混凝土地面[J].建筑工人,2000(09).
[3]王砚海,王欣等.细石混凝土地坪病害分析与责任界定[J].科技资讯,2007(31).
[4]苏占荣.细石混凝土提浆在楼地面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