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早餐还是先刷牙?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是吃完早餐再刷牙,而我们却是一起床就刷牙,究竟谁是对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触到了眼皮底下某个被忽视的角落。我又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发现大家几乎都是习惯起床刷牙再吃早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回答就是:“嘴里发酵了一晚上的细菌,哈口气都是臭的,不刷牙直接吃早饭不是把细菌都吃下去了么!”振振有词,并且迅速对细菌、牙垢的滋味展开了一系列可怕脑补。
  
  这与我们的习惯有关。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早晨起床后要刷牙,而且长辈们也都是这么做的,没什么不妥。况且,早晨的时间过于紧张,我们也没法悠哉悠哉地在家吃早餐,很多人的早餐是在学校或单位解决的,所以,我们通常是先刷牙的。
  可是,习以为常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先放观点:
  刷牙是为了清除牙菌斑和软垢,每12小时左右刷牙一次比较合理。建议晨起先漱个口,吃完早餐再刷牙。当然,前提是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式(比如改良巴氏刷牙法)。不过若是吃了酸性食物(比如醋、柠檬汁等),先不忙着立即刷牙,漱漱口把口腔的pH值调回中性再说。
  如果时间紧张,您只能带着早餐去上学或上班,那就顺带揣上牙刷吧!
  要想知道上面的观点是怎么来的,首先我们得搞明白,刷牙的目的是什么,刷牙要刷掉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刷牙刷掉的是什么
  刷牙刷掉的其实是牙菌斑和软垢。
  什么是牙菌斑?它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是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简单来说,牙菌斑是嘴巴里细菌们为了生存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是细菌的房子和食堂。
  它很薄(厚度为1~20微米),除非是侧着光观察牙齿表面的光泽度,否则根本看不到。如果口含菌斑显示液,你就能看到非常壮观的菌斑分布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医院的口腔预防科讨一粒这种咀嚼片玩一下,大概是这种效果:
  牙菌斑几乎只能靠物理作用破坏掉(刷牙和摩擦)。大家可以试一下,用沾水的手指蹭一下刚刷完牙的牙面,会发出“咕叽咕叽”擦玻璃的摩擦音(没菌斑);但如果是早上起床,积累了一晚上牙菌斑的牙面会非常滑溜,手指很难蹭出声音来(多蹭几下后还是有咕叽声的,不过这时手指等于把牙面已经“刷”了一遍)。
  这玩意儿的形成速度很快,刚清洁过的牙面上,数分钟内就可形成新的一波。一般来说,12小时菌斑初步发育成熟(所以一天要刷两次牙),10~30天达到高峰。达到高峰以后会咋样?嘿嘿,细菌也想活得舒坦点啊,那它们就只好改造环境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所以一些牙刷很难刷到的地方,比如相邻牙齿的牙缝间,牙面那些极细的窝沟缝隙,天长日久容易产生牙石或龋坏。
  接下来说软垢。其实软垢才是大家对刷牙最直观的认识,因为看的见摸的着。软垢是食物残渣和细菌的混合物,松软地沉积在各种易于承托的部位(牙缝、牙颈等各种犄角旮旯的地方),白色为主,肉眼可见,刷牙漱口即可去除。
  这东西虽然含有细菌,但不是细菌生成的,是我们吃完东西后的渣糜。不吃东西,就不会有新的软垢。所以如果一大早起来看见牙齿上有软垢,只能说明前一晚没刷干净。
  纠结于不刷牙吃早饭的朋友,混着早餐吃下去的其实就是这些软垢,没啥大不了的,就当是回味一下昨晚的饭菜咯。似乎听我这么一说,本来不觉得恶心的朋友可能也开始觉得不自在了哈,那就在早餐前大力漱口吧,软垢太软了,漱口就可以轻易冲去的。
  所以,我们刷牙不光是为了刷去能看到的软垢,同时也是为了破坏看不见的牙菌斑。我们口腔里定植了无数细菌,有好的有坏的,但只要是细菌就会为自己生存制造牙菌斑,所以哪怕自己觉得牙齿看上去挺干净,也要每12小时左右刷牙一次。从理论上讲,确实是饭后刷牙更科学有效,因为不论此前刷得多干净,一吃过东西就会有新的软垢沉积下来,同时牙菌斑也在锲而不舍呼呼地生长,只有这时刷牙才是一步到位,高效省事。
  饭后刷牙容易造成牙齿磨损吗
  有人认为“饭后刷牙容易造成牙齿磨损”,真的会这样吗?
  这个观点还真是有依据的。
  先别急,首先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个观点的演变史。反对饭后刷牙的观点的依据主要来自“进食酸性物质后牙釉质耐磨性降低”这个知识点。而且由于国内相关健康常识科普不到位,错误刷牙方式横行,牙体磨损这个病症在我国本来就比较严重。若是两相结合,更是会加重牙体的磨损。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饭后不宜刷牙”作为被简化的观点在人群中广为流传,虽不完全正确,但利于传播。
  “进食酸性物质后牙釉质耐磨性降低”是由实验证明的,这种实验是怎么做的呢,一般来说是将脱离人体的自然牙泡在pH值=2~4(相当于常见酸性饮料)的溶液里作用一定时间,接着机器对其表面进行数千次的往复摩擦,然后用各种手段检测牙体的磨损。唉,水滴还能石穿呢,未泡在酸液里的牙体作为对照组不也一样出现了磨损吗,只是程度有轻重而已。进食酸性物质后牙齿的耐磨性确实会降低,但牙体的磨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被断章取义地拿出来一概而论就显得有点草率了。
  每种观点各有自己的主张,其背后也有各自的考虑因素,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情况下的倾向,只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完整性而被人误解。所以,与其笼统地告诉大家“饭后不宜刷牙”,我宁可罗嗦地在这里给你一条条写下:刷牙宜放在饭后,但吃过酸性食物如柠檬汁、醋等不宜立即刷牙;建议不要将酸性饮料长时间含在口中,以缩短其与牙齿的接触时间;饭后先漱口,加速清除口腔中残留的酸性物质,使口腔pH值回归中性;咀嚼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可以帮助牙齿再矿化。
  最后,学会刷牙很重要
  以上的一切观点都是建立在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的。
  这里特别要通报批评的是一种流传甚广且危害最巨的错误刷牙方式,俗称锯牙式。那种用刷鞋一般的方式刷牙实在太过瘾,很多患者觉得每次刷出那拉锯声和满嘴的泡泡都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刷得实在太到位,这样若是还有蛀牙真是天理难容;而且本来几分钟的刷牙被压缩到几十秒,不由深深钦佩自己实在太高效……你有没有中枪?说实话这种刷法不但伤牙,甚至往往连刷牙最基本的清洁牙齿这一条都没做好。
  现在国际上认可的刷牙方式叫做“改良巴氏刷牙法”,又称“改良水平颤动刷牙法”,大家可以去网上搜搜视频。就算动作不一定学标准,起码刷牙的力度别再搞错了……要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花的力气是很小的,有学者提出手动刷牙的力量应该控制在200~400g。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就是用三根手指捏住牙刷能发挥的力去刷牙,足矣。真要按刷鞋那力度刷牙,那也不用再考虑什么酸性食物对牙齿耐磨性的影响了。别看刷毛这么软,按那种暴力刷法日复一日地刷,直接就能把牙齿打横锯出一道槽。这可是一种牙体病症哦,叫做“楔形缺损”,患者一喝凉水就会酸会痛,得去补牙治疗的。
其他文献
一、历史经验:前苏联的瓦解及其原因  前苏联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冷战期间曾一度取得过战略优势。苏联的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成绩卓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但苏联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发展的过程并没有因为是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帆风顺,改革的道理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虽有进步,但依然是在艰难的前行,在两大阵营的对抗中总体处于劣势。苏联也一直在探索改革的道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29-01  摘要:传统的化学课堂在进行课堂实验时,往往采用验证性实验方式,这种实验结果已知,忽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有限。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抽象的字母学起来十分枯燥乏味,特别是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更是比较难学.因此,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拼音教学中,
本文对10kV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概述和要求,分析探讨其在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电力系统10kV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开发和运营领域有一定的参考意
飞行试验中的关键就是机载测试,而机载测试需要依靠机载测试系统来保障。因此,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我国的机载测试系统近些年来发展的情况,并且重点的讨论了机载测试系统的工作原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被称作“仿鸭叫”的噪音每到冬天和春天就会出现在南冰洋中,然而它的来源却困扰了研究人员数十年.现在声音记录仪已经揭开了这个秘密,这种声音事实上是南
近些年来,澄迈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提升工业比重为重心,着力改进资源利用手段,努力增强要素聚合能
期刊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让建筑工程的楼房层数越来越高,高层建筑数量也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趋势,现阶段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每个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标志性建筑.高层建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的现象,大多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结果是学生碰到熟悉的文言文还能凑合应付,碰到生疏的文言文又无从下手了,教师还得要不厌其烦地讲解。  一、“言”的学习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的突出问题在于因时代的久远而造成的语言障碍。这种语言障碍在字、词、句、段、篇各个层次的阅读教学中都有表现,是文言文阅读心理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