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加剧了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给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文章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教材 理论 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重点研究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它是涉外经济与贸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运用。
1. 目前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很多,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教材出版,但就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的框架来看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学校所用教材及教学内容由于这种变化的速度而变得陈旧。例如: 物流运输业务的发展使得贸易术语发生改变;国际贸易中单据的处理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改变;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贸易而使无纸化交易在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以上提到的这些变化并没有在新版的教材中得到体现。
1.2 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一般外贸企业或外贸工厂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专业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差是外贸企业对目前国际贸易高职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笔者毕业后在外贸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三年,接触了许多国际贸易专业实习生或毕业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校学习时相关的专业操作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基本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例如对信用证的分析、制作出口海运委托书、制作发票、箱单、汇票等基本结汇单据以及如何准备报关单据、对整个进出口过程的把握、商业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1.3 任课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多数任课教师缺乏外贸企业的实践经验,这直接导致讲授内容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许多专业老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当老师,理论知识掌握很好,可是没有直接的外贸工作经验,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讲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课程却没接触过真实的外贸业务,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真实的信用证、汇票、发票等单证。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时,重点会放在理论上,而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会侧重于知识的运用。
1.4 教学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同时,诸如生物、化工、信息等的实验室建设要远比金融、财会、国际贸易等实验室的建设要早得多,充分得多。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以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为学生成功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
2.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教材,要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国外原版教材進行改编、翻译增减、合并等处理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需要和我国高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要各教师选用教材的合理性、时效性进行检查以防止教材陈旧,内容新旧不齐,相互矛盾,还应该适当听取学生的意见,有些老师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水平选取教材,这样可能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口味。
2.2 完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贸易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的采用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的领会和灵活运用。该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到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内容受国际法律和惯例的约束,内容繁杂枯燥,又无规律可循,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能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使一些看起来繁杂的专业知识很快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2.3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鼓励现有专业教师进行高学历学习、课程进修、进企业锻炼、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促使教师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和追踪国际贸易最新发展动态;倡导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和科研促教学的工作作风,鼓励教师对国际贸易法规、惯例和技术标准的探索。另一方面,要适当选择外贸企业中经验丰富并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参与教学。
2.4 建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
学校可组织相关专业老师自行研制开发或引进国内先进的教学软件。例如,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SIMTRADE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在软件中学生可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一个模拟贸易环境,以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系统教学软件,指导和控制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外贸,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的学习和操作,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外贸工作中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2.5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进入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单位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由教师和外贸专业人员联合指导,据贸易业务,虚拟出类似的交易案例,从事签订合同、报关、报验等实践操作,然后由口岸专业人员、教师联合进行现场指导和评议。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商务竞争之中,一大批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掌握国际贸易法规,熟练运用外语、精通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实用人才将成为社会急需的热门人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应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
参考文献:
[1] 祖素梅.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初探.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2).
[2] 张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设计.职教论坛,2003(24).
[3] 王萍.高校经贸类专业开设“模拟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2-93.
[4] 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0-21.
(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财会与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教材 理论 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重点研究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它是涉外经济与贸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运用。
1. 目前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很多,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教材出版,但就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的框架来看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学校所用教材及教学内容由于这种变化的速度而变得陈旧。例如: 物流运输业务的发展使得贸易术语发生改变;国际贸易中单据的处理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改变;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贸易而使无纸化交易在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以上提到的这些变化并没有在新版的教材中得到体现。
1.2 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一般外贸企业或外贸工厂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专业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差是外贸企业对目前国际贸易高职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笔者毕业后在外贸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三年,接触了许多国际贸易专业实习生或毕业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校学习时相关的专业操作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基本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例如对信用证的分析、制作出口海运委托书、制作发票、箱单、汇票等基本结汇单据以及如何准备报关单据、对整个进出口过程的把握、商业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1.3 任课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多数任课教师缺乏外贸企业的实践经验,这直接导致讲授内容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许多专业老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当老师,理论知识掌握很好,可是没有直接的外贸工作经验,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讲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课程却没接触过真实的外贸业务,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真实的信用证、汇票、发票等单证。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时,重点会放在理论上,而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会侧重于知识的运用。
1.4 教学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同时,诸如生物、化工、信息等的实验室建设要远比金融、财会、国际贸易等实验室的建设要早得多,充分得多。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以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为学生成功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
2.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教材,要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国外原版教材進行改编、翻译增减、合并等处理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需要和我国高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要各教师选用教材的合理性、时效性进行检查以防止教材陈旧,内容新旧不齐,相互矛盾,还应该适当听取学生的意见,有些老师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水平选取教材,这样可能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口味。
2.2 完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贸易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的采用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的领会和灵活运用。该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到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内容受国际法律和惯例的约束,内容繁杂枯燥,又无规律可循,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能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使一些看起来繁杂的专业知识很快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2.3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鼓励现有专业教师进行高学历学习、课程进修、进企业锻炼、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促使教师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和追踪国际贸易最新发展动态;倡导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和科研促教学的工作作风,鼓励教师对国际贸易法规、惯例和技术标准的探索。另一方面,要适当选择外贸企业中经验丰富并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参与教学。
2.4 建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
学校可组织相关专业老师自行研制开发或引进国内先进的教学软件。例如,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SIMTRADE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在软件中学生可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一个模拟贸易环境,以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系统教学软件,指导和控制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外贸,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的学习和操作,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外贸工作中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2.5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进入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单位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由教师和外贸专业人员联合指导,据贸易业务,虚拟出类似的交易案例,从事签订合同、报关、报验等实践操作,然后由口岸专业人员、教师联合进行现场指导和评议。
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商务竞争之中,一大批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掌握国际贸易法规,熟练运用外语、精通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实用人才将成为社会急需的热门人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应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
参考文献:
[1] 祖素梅.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初探.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2).
[2] 张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设计.职教论坛,2003(24).
[3] 王萍.高校经贸类专业开设“模拟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2-93.
[4] 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0-21.
(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财会与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