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作用 网络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 理论 模式,注重于 学习 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 内容 ,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網络环境的下的教学,是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通过师生智慧性资源的有效开发,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制作出内容丰富化,界面智能化及人性化,操作简单化,利于学生浏览,便于学生参与交互的主题知识网站,通过课堂教学、课余时间全方位让学生应用,让学生明白资源共建,资源共享,让校园网在全面的应用中增强生命力,形成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现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的、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教育--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育。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高度重视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各个国家作为战略主要手段。为克服千百年来学生以书本作为知识唯一来源的单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来课堂以老师灌输为主要形式,以老师讲述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溶为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创造了很好的物质环境。
2. 网络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2.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 电子 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些以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并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性,实现了因材施教,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2自主 学习 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机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 内容 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光盘上的大量信息,在 网络 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3专题讨论:
对于重要的、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以解答学生对知识的困惑,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多听取学生的观点、学生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4网上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及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多做练习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练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章节、相应难度和相应数量的习题。网上练习系统可为学生提供足量的、覆盖各个知识点的、多种难度的题目,智能化的检测系统会判断答案的错与对。有了这样的网上练习系统,学生即可轻轻松松地在课余时间通过作题将学习中遇到的各个难点一一击破。
2.5在线测试: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终手段是。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集中笔试为主,其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无法充分反映如机课程等实践性强科目、检测方式过分单一、检测时间过于死板等。对于实践性强的科目网上考试系统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测试,许多题目都要求学生现场操作完成,根据学生操作后的结果打分,通过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网上考试系统的试题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保证了人人异卷,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因此,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戟峰.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M].中国电化教育.2000. 3.
[2] 张秀英.世纪回眸- - 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3] 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 教育技术中心2004 - 10 - 24.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作用 网络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 理论 模式,注重于 学习 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 内容 ,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網络环境的下的教学,是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通过师生智慧性资源的有效开发,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制作出内容丰富化,界面智能化及人性化,操作简单化,利于学生浏览,便于学生参与交互的主题知识网站,通过课堂教学、课余时间全方位让学生应用,让学生明白资源共建,资源共享,让校园网在全面的应用中增强生命力,形成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现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的、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教育--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育。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高度重视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各个国家作为战略主要手段。为克服千百年来学生以书本作为知识唯一来源的单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来课堂以老师灌输为主要形式,以老师讲述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溶为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创造了很好的物质环境。
2. 网络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2.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 电子 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些以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并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性,实现了因材施教,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2自主 学习 模式,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机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 内容 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光盘上的大量信息,在 网络 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3专题讨论:
对于重要的、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以解答学生对知识的困惑,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多听取学生的观点、学生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4网上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及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多做练习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练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章节、相应难度和相应数量的习题。网上练习系统可为学生提供足量的、覆盖各个知识点的、多种难度的题目,智能化的检测系统会判断答案的错与对。有了这样的网上练习系统,学生即可轻轻松松地在课余时间通过作题将学习中遇到的各个难点一一击破。
2.5在线测试: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终手段是。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集中笔试为主,其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无法充分反映如机课程等实践性强科目、检测方式过分单一、检测时间过于死板等。对于实践性强的科目网上考试系统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测试,许多题目都要求学生现场操作完成,根据学生操作后的结果打分,通过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网上考试系统的试题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保证了人人异卷,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因此,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戟峰.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M].中国电化教育.2000. 3.
[2] 张秀英.世纪回眸- - 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3] 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 教育技术中心2004 - 10 - 24.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