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外约束加大的情况下,转型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只有制度红利才能救中国。转型的含义很广,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改革,重塑规则,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在我们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着力推动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边界,释放经济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并不是不要监管,而是改变管理方式,从事前审批改变为事后监管,对于参与竞争并限制社会参与的经济性审批,包括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以及违背法治精神的“红头文件”领域的审批,要逐渐放开;而对于关系公众利益的事项,如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环境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政府设定标准,加强监管。同时可大力发展行业自律组织,把一部分现在政府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交由社会组织管理。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将国企改革过渡到国有资本管理改革。对于电信、电网、石油化工、金融等一般竞争性行业,可以自由流动的国有资本参股,不再干预企业的经营,也不追求决定性的控股。对于水、电、燃气等自然垄断性行业,制定行业标准,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可采取授权经营等方式运作。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领域,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领域,可以国有企业形式存在。国有资本的投资收益,可用于弥补公共服务支出的缺口,如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缺口、农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产生的支出缺口等。
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推进金融改革。一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当前主要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可能的步骤是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管制,后放开小额和短期利率管制,短期央行可能引入市场化定价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实现金融机构退出制度;(3)改变目前的刚性兑付,实现真正的风险自担。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参考温州金融改革的做法,引导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依法设立创投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三是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国理想的多层次证券市场架构应当是:主板蓝筹市场、创业板市场、现代场外交易市场、分散的柜台市场,各层次市场间分工明确,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体系健全的“梯级市场”。四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逐渐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通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和非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和业务限制、加快外汇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充分反映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的一般原则是“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短期安排(1-3年)上,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安排(3-5年)上,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安排(5-10年)上,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方面,除了通过传统的贷款、信托等方式外,鼓励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转让产权或经营权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财税体制改革上,一要坚持分税制的大方向,减少财政层级,落实省以下分税制。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改革,除少数边远地区外,把五级财政框架调减为三级,实现财政层级扁平化。二是事权上收,这可以集中在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边境事务、海域管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方面。三是推动税收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营改增和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的征收等方面。通过税收体制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将财产行为类有关税收作为地方税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四是推进财政预算体制的公开透明,建立全口径的财政预算体制。把预算内外资金、各种基金、各项事业收入等所有政府性财政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中。赋予地方人大审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权力等。
地方债务问题上,一方面降低行政性支出,压缩三公消费,制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另一方面对地方债务管理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地方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建设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二是对地方举借债务进行分类管理,公益性事业建设债务以政府为主体,以后用公共财政收入来偿还,收益性项目债务加强管理,用取得的收益来还债。三是将地方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以地方债券为主体、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
进一步深化要素价格改革和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在要素价格改革上,未来推进的重点领域应集中在水、电、燃、油、运等领域。水价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稳步推进包括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在内的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完善水价的计价方式,特别是继续推进居民用水的阶梯式水价制度;大范围推广在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的自来水厂的成本公开制度。电价改革,包括在发电环节实行“三试点一放开”,在输配电环节逐步开展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输配电价的试点,在售电环节继续优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减少交叉补贴。运价改革的重点是铁路货运价格改革,预计未来将从政府定价过渡至政府指导价,由政府设立最高限价,放开下限,允许企业自由浮动。
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城镇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商业用地和住房用地的招拍挂制度,提高城镇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存量商业用地升级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包括,在保留现有征地制度的前提下,缩小征地范围,由原用途补偿改为公平补偿;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在确权的前提下,建立土地交易平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边界,释放经济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并不是不要监管,而是改变管理方式,从事前审批改变为事后监管,对于参与竞争并限制社会参与的经济性审批,包括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以及违背法治精神的“红头文件”领域的审批,要逐渐放开;而对于关系公众利益的事项,如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环境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政府设定标准,加强监管。同时可大力发展行业自律组织,把一部分现在政府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交由社会组织管理。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将国企改革过渡到国有资本管理改革。对于电信、电网、石油化工、金融等一般竞争性行业,可以自由流动的国有资本参股,不再干预企业的经营,也不追求决定性的控股。对于水、电、燃气等自然垄断性行业,制定行业标准,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可采取授权经营等方式运作。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领域,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领域,可以国有企业形式存在。国有资本的投资收益,可用于弥补公共服务支出的缺口,如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缺口、农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产生的支出缺口等。
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推进金融改革。一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当前主要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可能的步骤是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管制,后放开小额和短期利率管制,短期央行可能引入市场化定价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实现金融机构退出制度;(3)改变目前的刚性兑付,实现真正的风险自担。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参考温州金融改革的做法,引导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依法设立创投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三是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国理想的多层次证券市场架构应当是:主板蓝筹市场、创业板市场、现代场外交易市场、分散的柜台市场,各层次市场间分工明确,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体系健全的“梯级市场”。四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逐渐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通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和非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和业务限制、加快外汇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充分反映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的一般原则是“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短期安排(1-3年)上,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安排(3-5年)上,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安排(5-10年)上,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方面,除了通过传统的贷款、信托等方式外,鼓励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转让产权或经营权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财税体制改革上,一要坚持分税制的大方向,减少财政层级,落实省以下分税制。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改革,除少数边远地区外,把五级财政框架调减为三级,实现财政层级扁平化。二是事权上收,这可以集中在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边境事务、海域管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方面。三是推动税收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营改增和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的征收等方面。通过税收体制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将财产行为类有关税收作为地方税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四是推进财政预算体制的公开透明,建立全口径的财政预算体制。把预算内外资金、各种基金、各项事业收入等所有政府性财政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中。赋予地方人大审批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权力等。
地方债务问题上,一方面降低行政性支出,压缩三公消费,制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另一方面对地方债务管理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地方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建设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二是对地方举借债务进行分类管理,公益性事业建设债务以政府为主体,以后用公共财政收入来偿还,收益性项目债务加强管理,用取得的收益来还债。三是将地方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以地方债券为主体、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
进一步深化要素价格改革和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在要素价格改革上,未来推进的重点领域应集中在水、电、燃、油、运等领域。水价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稳步推进包括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在内的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完善水价的计价方式,特别是继续推进居民用水的阶梯式水价制度;大范围推广在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的自来水厂的成本公开制度。电价改革,包括在发电环节实行“三试点一放开”,在输配电环节逐步开展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输配电价的试点,在售电环节继续优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减少交叉补贴。运价改革的重点是铁路货运价格改革,预计未来将从政府定价过渡至政府指导价,由政府设立最高限价,放开下限,允许企业自由浮动。
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城镇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商业用地和住房用地的招拍挂制度,提高城镇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存量商业用地升级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包括,在保留现有征地制度的前提下,缩小征地范围,由原用途补偿改为公平补偿;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在确权的前提下,建立土地交易平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