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大致分为两种形态,一种为“写境”,一种为“造境”。本文主要通过赏析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笔法与墨法来探究古画中的意境,分别举例进行赏析,最后得出两个观点:首先,墨法与笔法是表现“意境”的方式方法;其次,掌握笔墨技法是表现“意境”的基础,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的累积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意味深长的“意境”。
赏析古代中国画离不开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词汇,是中国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元素。直到明末,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第一次使用“意境”一词。那么,意境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本文主要从笔墨的角度探究其对意境表现的影响。
一、中国画中笔墨的含义
“笔”,通常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以及下笔轻重、快慢、曲直等变化;“墨”,通常指烘、染、破、积、泼等墨法以及干、湿、浓、淡等变化。“笔”中又分为笔法、笔意、笔势、笔力。笔法,是指用笔的方法与法度。中国画的笔法与书法用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起、行、收三个变化的过程。笔意,笔中所表达的感情与意趣。行笔变化主要有侧锋、中锋、中侧锋、逆锋、散锋、点、线七种。笔势,指用笔的痕迹所产生的动势。笔力,指用笔
的力量感。
“墨”,有五色:干、焦、浓、淡、湿。“墨”,通常指墨质、墨性、墨法。“墨质”又分新、焦、宿、退、埃五个类型。“墨性”分为枯、干、润、湿、漓五个类型。“墨法”主要有破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四种方法。
二、中国画中意境的含义
意境,指画家寄情于景,通过使用笔墨的方法所描绘景物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景象。意境中的“意”,主要是画家表现出胸中之意,强调精神。“境”,主要指画家表现现实中的真实情景。历代画家评论意境,一般推崇“真情”与“真景”的结合,因此意境大致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以境胜,可称为“写境”,描写景物较着重其具体特殊的外部联系,“情”“意”隐约其中;另一种是意胜,可称为“造境”,在景物措置上有更大的自由,能更充分强烈地抒发主观的“情”与“意”。
本文主要探索古代中国画(下面简称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所以就分别从“写境”中的笔墨与“造境”中的笔墨进行对比赏析。笔者主要从画作入手,分析画作中的笔墨技法,从而探究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三、写境中的笔墨
“写境”可以称为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表现出景致所产生的意境。下面主要从古画入手,分析写境中的笔墨技法,从而探究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游春图》(见图1)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所以从它开始展开赏析。
画作描绘出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画面主要描绘了人物、山石、水、树木、楼阁、小桥、船只等景物,人物、楼阁、小桥、船都主要采用勾勒的笔法,没有皴法。山石的结构以墨线勾勒,线条稍粗,并且行笔时婉转多变,顿挫分明,巧妙地表现出山石的坚硬并且粗糙的特点;由凸起部分向凹起部分染石青、石绿。树木的勾勒用线稍细且匀直,远处的树木用点表现,前后树木的质感形成对比,其枝干则以重色晕染,主要采用平涂的方法,使树木具有充实感和体积感,与山体形成黑白对比,增强画面的丰富感,树枝上的花瓣用色点出,表现其生动的形态。
画面大面积的水域用线条勾勒出湖水的流势和水波的动态,略施淡彩染出水波的层次,塑造出了水波的体积感,又具有节奏感与韵律感。云水的勾勒,线条匀称,运笔流畅,加之云朵采用提粉法的染法,使山体与云朵形成前后的遮挡关系,表现出空间的一种层次感。整体画面以淡墨为主,画面最深的地方是用石绿加墨点缀在山的高耸处。浓淡的对比使画面前后空间拉开,明显远山的高耸与近山的低矮形成对比。墨法主要采用积墨法,主要表现出早春时节山川的秀丽,所以山峰的积墨法较明显。整幅画面中,山、树、房屋是静止的,人、水、马、舟、云是运动的。所以,“写境”中的景物一般来说是松动的,有些是表现景物动静的对比,有些也可能是空间上疏密的一个对比,还有可能是墨色中浓淡的对比等。佳作一般集这些对比于一体。
所以,这幅画作通过笔法与墨法表现出的“境”是:天空空旷,山峰高耸,水波浮动,人游景中,树木盎然,浮云流动;而表现的“意”体现为: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心旷神怡的感觉。墨法与笔法是表现“意境”的方式方法,换而言之,“意境”通过笔墨技法来表现。用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的句子总结,其写道:“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四、造境中的笔墨
“造境”可以称为画家的主观表达。正如朱耷在《题山水画》中所言:“墨点不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石桠杈树,留得文林细揣摩。”这更能体现出画家寄情于景,描绘心中之景的含义。下面主要从古画入手,分析造境中的笔墨技法,从而探究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而郑板桥独爱竹。所以,笔者就从郑板桥的《墨竹图》(见图2)展开赏析。画面中粗枝一株,小枝若干。竹子枝干偏瘦,主要以中锋用笔,节节挺拔坚韧,竹叶以浓墨和淡墨交替使用,以中风和侧锋撇出,竹叶整体繁而不乱,疏密有致。不管是竹枝还是竹叶,运笔都十分沉稳有力,柔中带刚。为什么说郑板桥画的不是“写境”而是“造境”呢?从画面中来看,左边的枝叶厚重浓郁,但枝干确比右边的枝干细很多,这样跟现实中的“粗枝重叶”竹子是有所违背的。而郑板桥自己对此也有所解释,谓之:“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竹子;“胸中之竹”指画家心中的构思,想画的竹子;“手中之竹”指画家通过思考用笔墨技法结合心中之竹所画于纸上的竹子。而后谓之:“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所以,他后期画的都是“胸中之竹”。
这幅画通过“笔法”和“墨法”表现出的“境”是:枯瘦的竹枝、茂密的枝叶。“意”表现为:以竹自拟,表现出自己为官清廉、清贫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在“造境”这部分会选用郑板桥的作品来赏析呢?是因为大部分的文人画家,前期可能都是在“写境”,而后在现实的生活环境或状态发生改变以后才开始追求“造境”的阶段,追求通过笔墨抒发心中之境。所以,不能片面地分析某一个画家的某一张作品或某一个时期对画家整体的画风进行评判。并且,“造境”和“写境”是相对而言的,也不可以严格地划分。
所以,掌握笔墨技法是表现“意境”的基础,而且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的累积才能表现出“造境”的境界。
五、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墨法与笔法是表现“意境”的方式方法,换而言之,“意境”通过笔墨技法来表现。笔墨是“意境”表现的媒介,所以表现“意境”离不开笔墨的使用。
掌握笔墨技法是表现“意境”的基础。而且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的累积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意味深长的“意境”。论文开篇罗列出很多种笔法与墨法,这些技巧都为画家所服务,画家想展现出怎样的“意境”就可以选用相匹配的笔法和墨法。而笔墨的技法很多,所以只有画家进行长期反复地练习才会形成经验,而长期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总结,画家才能下笔,获得想表现的“意境”。
最后引用两位大家的话进行总结:
“大涤子云,作画多用悟墨,悟者无心,所谓天然也。”
——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別构一种灵寄。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方士庶《天慵庵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李文露(199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
赏析古代中国画离不开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词汇,是中国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元素。直到明末,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第一次使用“意境”一词。那么,意境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本文主要从笔墨的角度探究其对意境表现的影响。
一、中国画中笔墨的含义
“笔”,通常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以及下笔轻重、快慢、曲直等变化;“墨”,通常指烘、染、破、积、泼等墨法以及干、湿、浓、淡等变化。“笔”中又分为笔法、笔意、笔势、笔力。笔法,是指用笔的方法与法度。中国画的笔法与书法用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起、行、收三个变化的过程。笔意,笔中所表达的感情与意趣。行笔变化主要有侧锋、中锋、中侧锋、逆锋、散锋、点、线七种。笔势,指用笔的痕迹所产生的动势。笔力,指用笔
的力量感。
“墨”,有五色:干、焦、浓、淡、湿。“墨”,通常指墨质、墨性、墨法。“墨质”又分新、焦、宿、退、埃五个类型。“墨性”分为枯、干、润、湿、漓五个类型。“墨法”主要有破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四种方法。
二、中国画中意境的含义
意境,指画家寄情于景,通过使用笔墨的方法所描绘景物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景象。意境中的“意”,主要是画家表现出胸中之意,强调精神。“境”,主要指画家表现现实中的真实情景。历代画家评论意境,一般推崇“真情”与“真景”的结合,因此意境大致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以境胜,可称为“写境”,描写景物较着重其具体特殊的外部联系,“情”“意”隐约其中;另一种是意胜,可称为“造境”,在景物措置上有更大的自由,能更充分强烈地抒发主观的“情”与“意”。
本文主要探索古代中国画(下面简称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所以就分别从“写境”中的笔墨与“造境”中的笔墨进行对比赏析。笔者主要从画作入手,分析画作中的笔墨技法,从而探究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三、写境中的笔墨
“写境”可以称为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表现出景致所产生的意境。下面主要从古画入手,分析写境中的笔墨技法,从而探究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游春图》(见图1)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所以从它开始展开赏析。
画作描绘出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画面主要描绘了人物、山石、水、树木、楼阁、小桥、船只等景物,人物、楼阁、小桥、船都主要采用勾勒的笔法,没有皴法。山石的结构以墨线勾勒,线条稍粗,并且行笔时婉转多变,顿挫分明,巧妙地表现出山石的坚硬并且粗糙的特点;由凸起部分向凹起部分染石青、石绿。树木的勾勒用线稍细且匀直,远处的树木用点表现,前后树木的质感形成对比,其枝干则以重色晕染,主要采用平涂的方法,使树木具有充实感和体积感,与山体形成黑白对比,增强画面的丰富感,树枝上的花瓣用色点出,表现其生动的形态。
画面大面积的水域用线条勾勒出湖水的流势和水波的动态,略施淡彩染出水波的层次,塑造出了水波的体积感,又具有节奏感与韵律感。云水的勾勒,线条匀称,运笔流畅,加之云朵采用提粉法的染法,使山体与云朵形成前后的遮挡关系,表现出空间的一种层次感。整体画面以淡墨为主,画面最深的地方是用石绿加墨点缀在山的高耸处。浓淡的对比使画面前后空间拉开,明显远山的高耸与近山的低矮形成对比。墨法主要采用积墨法,主要表现出早春时节山川的秀丽,所以山峰的积墨法较明显。整幅画面中,山、树、房屋是静止的,人、水、马、舟、云是运动的。所以,“写境”中的景物一般来说是松动的,有些是表现景物动静的对比,有些也可能是空间上疏密的一个对比,还有可能是墨色中浓淡的对比等。佳作一般集这些对比于一体。
所以,这幅画作通过笔法与墨法表现出的“境”是:天空空旷,山峰高耸,水波浮动,人游景中,树木盎然,浮云流动;而表现的“意”体现为: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心旷神怡的感觉。墨法与笔法是表现“意境”的方式方法,换而言之,“意境”通过笔墨技法来表现。用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的句子总结,其写道:“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四、造境中的笔墨
“造境”可以称为画家的主观表达。正如朱耷在《题山水画》中所言:“墨点不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石桠杈树,留得文林细揣摩。”这更能体现出画家寄情于景,描绘心中之景的含义。下面主要从古画入手,分析造境中的笔墨技法,从而探究古画中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而郑板桥独爱竹。所以,笔者就从郑板桥的《墨竹图》(见图2)展开赏析。画面中粗枝一株,小枝若干。竹子枝干偏瘦,主要以中锋用笔,节节挺拔坚韧,竹叶以浓墨和淡墨交替使用,以中风和侧锋撇出,竹叶整体繁而不乱,疏密有致。不管是竹枝还是竹叶,运笔都十分沉稳有力,柔中带刚。为什么说郑板桥画的不是“写境”而是“造境”呢?从画面中来看,左边的枝叶厚重浓郁,但枝干确比右边的枝干细很多,这样跟现实中的“粗枝重叶”竹子是有所违背的。而郑板桥自己对此也有所解释,谓之:“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竹子;“胸中之竹”指画家心中的构思,想画的竹子;“手中之竹”指画家通过思考用笔墨技法结合心中之竹所画于纸上的竹子。而后谓之:“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所以,他后期画的都是“胸中之竹”。
这幅画通过“笔法”和“墨法”表现出的“境”是:枯瘦的竹枝、茂密的枝叶。“意”表现为:以竹自拟,表现出自己为官清廉、清贫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在“造境”这部分会选用郑板桥的作品来赏析呢?是因为大部分的文人画家,前期可能都是在“写境”,而后在现实的生活环境或状态发生改变以后才开始追求“造境”的阶段,追求通过笔墨抒发心中之境。所以,不能片面地分析某一个画家的某一张作品或某一个时期对画家整体的画风进行评判。并且,“造境”和“写境”是相对而言的,也不可以严格地划分。
所以,掌握笔墨技法是表现“意境”的基础,而且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的累积才能表现出“造境”的境界。
五、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墨法与笔法是表现“意境”的方式方法,换而言之,“意境”通过笔墨技法来表现。笔墨是“意境”表现的媒介,所以表现“意境”离不开笔墨的使用。
掌握笔墨技法是表现“意境”的基础。而且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的累积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意味深长的“意境”。论文开篇罗列出很多种笔法与墨法,这些技巧都为画家所服务,画家想展现出怎样的“意境”就可以选用相匹配的笔法和墨法。而笔墨的技法很多,所以只有画家进行长期反复地练习才会形成经验,而长期对笔墨技法进行经验性总结,画家才能下笔,获得想表现的“意境”。
最后引用两位大家的话进行总结:
“大涤子云,作画多用悟墨,悟者无心,所谓天然也。”
——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別构一种灵寄。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方士庶《天慵庵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李文露(1994-),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