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会计准则的简约化使得会计核算的可操作空间增大,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从增强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法制观、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强化会计职业判断。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和以前的会计准则制度相比,新会计准则更加简约,许多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因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采取了扩大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的准则制定思路,突破了原来企业会计制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局限,将彻底改变传统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对于会计制度的依赖性。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较,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趋同,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实质性突破。但是,新会计准则只是对会计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并没有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经济事项,特别是对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经济事项,更是只提供了一些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供会计人员选择。新会计准则的简约化使得会计核算的可操作空间增大,更多的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判断,会计工作将由被动转向主动。
同时,新会计准则加大了会计事项处理的技术难度,操作上将更多地依赖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新准则增加了资产减值、职工薪酬、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个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同时按照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重新引入中国会计体系。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在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如何运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所有这些增加了会计人员在操作上的技术难度,而这些操作将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二、新会计准则下强化会计职业判断的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会计人员具有的职业判断力,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合理判断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调整以往关于会计工作的惯性思维,转变观念,改变按部就班的传统习惯,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加强法制教育,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法制观
从法律的角度讲,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不违反现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而作出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和判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所安排的经济行为必须合乎会计法、会计准则条款规定和立法意图,其行为及其后果应该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内在要求一致,不能影响和削弱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因此,要想合理地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对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相当熟悉和有充分的理解。这样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强化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和熟练掌握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
(三)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会计职业判断要做到公正、公允,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对会计目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会计环境敏锐的感知。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需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后续教育,扎实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业等有关专业知识。同时,要通过学习,培养自身的求知、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识,学习掌握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基础知识。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然而,新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如果会计人员道德缺失,会计职业判断就会偏离真实公允的原则。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客观、公允的职业道德,做到反映真实、不偏不倚,使其判断所产生的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更加真实可靠。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五)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会计职业判断的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牵制机制和内控制度,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二是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有效监督企业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职业判断。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和以前的会计准则制度相比,新会计准则更加简约,许多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因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采取了扩大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的准则制定思路,突破了原来企业会计制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局限,将彻底改变传统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对于会计制度的依赖性。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较,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趋同,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实质性突破。但是,新会计准则只是对会计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并没有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经济事项,特别是对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经济事项,更是只提供了一些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供会计人员选择。新会计准则的简约化使得会计核算的可操作空间增大,更多的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判断,会计工作将由被动转向主动。
同时,新会计准则加大了会计事项处理的技术难度,操作上将更多地依赖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新准则增加了资产减值、职工薪酬、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个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同时按照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重新引入中国会计体系。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在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如何运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所有这些增加了会计人员在操作上的技术难度,而这些操作将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二、新会计准则下强化会计职业判断的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会计人员具有的职业判断力,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合理判断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调整以往关于会计工作的惯性思维,转变观念,改变按部就班的传统习惯,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加强法制教育,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法制观
从法律的角度讲,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不违反现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而作出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和判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所安排的经济行为必须合乎会计法、会计准则条款规定和立法意图,其行为及其后果应该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内在要求一致,不能影响和削弱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因此,要想合理地利用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对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相当熟悉和有充分的理解。这样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强化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和熟练掌握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
(三)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会计职业判断要做到公正、公允,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对会计目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会计环境敏锐的感知。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需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后续教育,扎实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业等有关专业知识。同时,要通过学习,培养自身的求知、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识,学习掌握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基础知识。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然而,新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如果会计人员道德缺失,会计职业判断就会偏离真实公允的原则。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客观、公允的职业道德,做到反映真实、不偏不倚,使其判断所产生的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更加真实可靠。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五)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会计职业判断的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牵制机制和内控制度,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二是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有效监督企业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职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