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界有限,然而人的心界无限。譬如自国门打开,国人眼界大开,西学而东渐。民国以后,社会风俗也渐趋文明,磕头改成了作揖,男子头上那油亮的大辫子,今天也只能在鲁夫子的杂文中见个大概。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后,蓝灰色的海洋变成了如今五彩缤纷的时装,一座座楼宇“欲与天公试比高”,时代的变化不难看出。
不得不承认,眼界宽了,确实有了些进步。但这几十年的发展,让我愈发疑惑,这是中国吗?是,她仍是我们的母亲,可敬的母亲。然而,当绿油油的草原已被工厂的烟囱熏黑,小巷被加宽,成了八行的高速公路,母亲的背上披了一层厚厚的水泥和沥青时,当唯一留下的古迹与建筑也被特意翻修一新,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时,我们怀疑过吗?城市的规划都以欧洲大都市为模板,巴黎、伦敦是美,但复制的它们,我们宁可不要,这就是放开眼界却胡乱照搬的悲哀。
由此可得知,眼界既要投向外又要投向内的道理。“内”是我们自己的基础,不夯实“内”,就想高瞻“外”,就像空中的楼阁,没有地基。
江南的水乡哪里比不上威尼斯,似乎更有风味,雨天的西湖,与白衣的娘子偶然邂逅,心花绽然;姑苏的寒山寺院哪里比不上英伦的大本钟,似乎更有旷味,月夜的钟声,伴着落第的才子的梦而飘远,惊动了思妇的寒纱;塞北的狂沙哪里比不上澳大利亚的平原,似乎更有野味,策马扬鞭,纵身一跃就飞过了阴山。
自家的好处看不见,便在眼界之外,成了眼界外的东西。别人的东西要甄别后拿来,但只有适合自我的才能算是进步,否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孱头”。
尊重本国的文化,才是真正眼界高远的表现。戏说历史,改装古迹,不仅仅违背了真实,也伤了我们自己的根,没有根的人是可悲的。历史的庄重感、厚重感、神圣感,甚至是美感,都可以喚起我们的记忆,是我们共同的根。
记得一位学者曾说过:“中国应该设立一天为旗袍节,让外国人也看一看中国女性的美。”
什么时候才能够让外国人也开一开眼界呢?
不得不承认,眼界宽了,确实有了些进步。但这几十年的发展,让我愈发疑惑,这是中国吗?是,她仍是我们的母亲,可敬的母亲。然而,当绿油油的草原已被工厂的烟囱熏黑,小巷被加宽,成了八行的高速公路,母亲的背上披了一层厚厚的水泥和沥青时,当唯一留下的古迹与建筑也被特意翻修一新,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时,我们怀疑过吗?城市的规划都以欧洲大都市为模板,巴黎、伦敦是美,但复制的它们,我们宁可不要,这就是放开眼界却胡乱照搬的悲哀。
由此可得知,眼界既要投向外又要投向内的道理。“内”是我们自己的基础,不夯实“内”,就想高瞻“外”,就像空中的楼阁,没有地基。
江南的水乡哪里比不上威尼斯,似乎更有风味,雨天的西湖,与白衣的娘子偶然邂逅,心花绽然;姑苏的寒山寺院哪里比不上英伦的大本钟,似乎更有旷味,月夜的钟声,伴着落第的才子的梦而飘远,惊动了思妇的寒纱;塞北的狂沙哪里比不上澳大利亚的平原,似乎更有野味,策马扬鞭,纵身一跃就飞过了阴山。
自家的好处看不见,便在眼界之外,成了眼界外的东西。别人的东西要甄别后拿来,但只有适合自我的才能算是进步,否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孱头”。
尊重本国的文化,才是真正眼界高远的表现。戏说历史,改装古迹,不仅仅违背了真实,也伤了我们自己的根,没有根的人是可悲的。历史的庄重感、厚重感、神圣感,甚至是美感,都可以喚起我们的记忆,是我们共同的根。
记得一位学者曾说过:“中国应该设立一天为旗袍节,让外国人也看一看中国女性的美。”
什么时候才能够让外国人也开一开眼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