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期两周的桐乡市“基于文体差异实施文本解读及教学应用的策略研究(初级)”培训结束了,这两周的培训既是疲劳的又是充实、幸福的。因为每天都能让参训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此次培训专家队伍阵容强大:有浙江小语理论研究领衔人汪潮教授,有资深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施燕红,有特级教师陆虹等。从理论层面阐述小学语文文体及文本解读的要义,让参训老师站在较高的层面领悟小语的本质。张娟红老师聆听理论学习后感言:“我明白了语文老师必须时刻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老师啥也不放过,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此次培训,钟玲、吴淼峰等十多位名师的课例展示,他們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不同文体教学的高见,对参训老师来说可谓受益匪浅。沈丽芬老师听课后感言:“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文体。针对不同文体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涉及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古诗词、文言文、散文、小说等,每一种文体都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做到有所取舍,抓住文本中体现出来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引导。不管什么文体的教学,其实都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关注语用,从文体出发去学习文本的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同时又通过文本的学习积累语言,更好地学好一类文体,写出同类文体的文章。”
这些名师精品课、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每一节课给人的感觉都是“实在而厚实”,没有为了求新求异的浮夸之感。能准确把握文体特点,突出不同文体的不同教法,充分体现语文课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并运用语言文字的理念。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既有紧凑的节奏感却又不急不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又皆在教师掌控之中。课上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听课者听得舒服。
每天培训后总有学员互动对话的安排,虽然对参训老师颇有压力,但在一次次经历后,大家都能从容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参训老师对话内容如下:
1.导入简洁,直入主题。大多教师都采用了直入主题式的导入法,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实在是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在导入新课上,花哨的课堂越来越不为大家所喜爱。“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渐入佳境,没有必要在一开始就把最精彩地呈现出来。”当然具体操作,还要依实际情况而定。
2.指导写字,渗透汉字文化。以前总认为“指导书写应该是低段教师应做好的事”,但我发现无论哪个学段的老师都有指导书写的环节。或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或学生练习,相互评价改进,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汉字演变、书写的文化。记忆犹新的是郭昶老师在介绍自己名字中的“昶”字时,引领学生感悟什么叫“会意字”,真正做到教育无痕。
3.适当地补充相关资料。各种相关资料的补充,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更是对学生视野的开阔,让学生更加喜爱文本,更愿意读,读得更好。这和我们原来越是分析,学生越不愿意读了,是截然不同的,在古诗词、文言文教学中就尤为重要了。
总之,本期培训,既看到了参训老师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提升。尤其是最后的观点报告和教学比赛,都能很好地体现本次培训的主题,能把培训中所学充分运用。当然,培训中耳濡目染的东西太多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还需要一个不断消化吸收的过程。相信老师们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延续专业发展的希望之路!
此次培训专家队伍阵容强大:有浙江小语理论研究领衔人汪潮教授,有资深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施燕红,有特级教师陆虹等。从理论层面阐述小学语文文体及文本解读的要义,让参训老师站在较高的层面领悟小语的本质。张娟红老师聆听理论学习后感言:“我明白了语文老师必须时刻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老师啥也不放过,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此次培训,钟玲、吴淼峰等十多位名师的课例展示,他們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不同文体教学的高见,对参训老师来说可谓受益匪浅。沈丽芬老师听课后感言:“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文体。针对不同文体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涉及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古诗词、文言文、散文、小说等,每一种文体都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做到有所取舍,抓住文本中体现出来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引导。不管什么文体的教学,其实都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关注语用,从文体出发去学习文本的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同时又通过文本的学习积累语言,更好地学好一类文体,写出同类文体的文章。”
这些名师精品课、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每一节课给人的感觉都是“实在而厚实”,没有为了求新求异的浮夸之感。能准确把握文体特点,突出不同文体的不同教法,充分体现语文课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并运用语言文字的理念。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既有紧凑的节奏感却又不急不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又皆在教师掌控之中。课上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听课者听得舒服。
每天培训后总有学员互动对话的安排,虽然对参训老师颇有压力,但在一次次经历后,大家都能从容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参训老师对话内容如下:
1.导入简洁,直入主题。大多教师都采用了直入主题式的导入法,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实在是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在导入新课上,花哨的课堂越来越不为大家所喜爱。“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渐入佳境,没有必要在一开始就把最精彩地呈现出来。”当然具体操作,还要依实际情况而定。
2.指导写字,渗透汉字文化。以前总认为“指导书写应该是低段教师应做好的事”,但我发现无论哪个学段的老师都有指导书写的环节。或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或学生练习,相互评价改进,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汉字演变、书写的文化。记忆犹新的是郭昶老师在介绍自己名字中的“昶”字时,引领学生感悟什么叫“会意字”,真正做到教育无痕。
3.适当地补充相关资料。各种相关资料的补充,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更是对学生视野的开阔,让学生更加喜爱文本,更愿意读,读得更好。这和我们原来越是分析,学生越不愿意读了,是截然不同的,在古诗词、文言文教学中就尤为重要了。
总之,本期培训,既看到了参训老师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提升。尤其是最后的观点报告和教学比赛,都能很好地体现本次培训的主题,能把培训中所学充分运用。当然,培训中耳濡目染的东西太多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还需要一个不断消化吸收的过程。相信老师们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延续专业发展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