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字迹潦草、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做题前,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
关键词: 计算兴趣 计算习惯 计算速度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我在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培养兴趣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字迹潦草、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做题前,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核对——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其次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然后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最后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活用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许多学生都头疼这样的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的确,这种题有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有的学生实在对概念和运算定律不能够理解的我就自己编了一些即简明扼要又顺口的句子来帮助学生来理解。
2、四則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算的含义。学生通过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分析、总结、类推这类简算题的数字特点,从而悟出这类题解答的规律。
四、加强学生口算训练,提高学生各种计算能力。
口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不同,口算要求也不同。
五、重视笔算练习的设计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要在练习的形式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做到: 1、要有趣味性。设计计算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 2.要有针对性。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
总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 计算兴趣 计算习惯 计算速度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我在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培养兴趣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字迹潦草、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做题前,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核对——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其次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然后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最后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活用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许多学生都头疼这样的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的确,这种题有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有的学生实在对概念和运算定律不能够理解的我就自己编了一些即简明扼要又顺口的句子来帮助学生来理解。
2、四則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算的含义。学生通过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分析、总结、类推这类简算题的数字特点,从而悟出这类题解答的规律。
四、加强学生口算训练,提高学生各种计算能力。
口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不同,口算要求也不同。
五、重视笔算练习的设计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要在练习的形式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做到: 1、要有趣味性。设计计算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 2.要有针对性。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
总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