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课堂教学应当提倡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把“说”与“练”作为课堂效率提升的驱动力。这要求教师能够把“说”与“练”相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收获更多有助于数学教学的知识,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说与练 教学效率提升 数学教学
一、引言
众所周知的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同样指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三方面描述:第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第二,他们具有个体独立性。第三,他们具有主动性需求。而“练”和“说”都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说”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负责,“练”主要由学生负责,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说”与“练”的结合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而关于“说”与“练”的探讨就尤为重要了。
二、数学教学现状及问题阐述
(一)数学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仍然不能够脱离传统教学中产生的误区,这些误区是长期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如不能够发挥出学生主体性、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够灵活、“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等问题。而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探究、合作探究,从而充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所以,数学的课程实施方式需要一定的转变。
(二)“说”与“练”均衡的问题
事实上,以往的数学教学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说”与“练”的均衡,因而数学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说出知识”,这就是“说”的一方面了,同时“说”的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提问或是回答。教师“说”的过多了,就会产生“四十分钟的课堂我说的越多越好”的误区,但是这样的知识传递方式真的高效吗?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在台上说的有条不紊,而学生的反应却是被动的、毫无体会的,因而学生往往不能调动自身积极性、跟上老师的思维。因而数学课堂就变为学生“被动的囫囵吞咽”的过程,时间久了,学生丧失主体性、对数学课程“提不起胃口”。
(三)“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
“填鸭式”教学这个说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并不罕见,同时它的含义是较容易理解的,它指的是教师机械性的向学生灌输课程知识。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效用不小,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于许多课程的课堂上,特别是数学课堂上的存在更是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基本违背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则,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依然有待转变。
三、关于“说”与“练”的实践对策
(一)获取先进教育理念,把握“说”与“练”的度量
波利亚的观点曾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说”很重要,但学生课堂上的思考也相当重要,教师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并且消化知识的“助推器”。所以,这个观点在强调“说”与“练”的地位是等同的,它们不分上下。思考源于课堂中“练”的过程,“练”出问题的学生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再加上教师“说”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度就会进一步提升。
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现阶段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建构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先进的教育理念应当致力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环境,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性,把“说”与“练”的均衡把控好,从而促使 “学”成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行为。
(二)“说练”教学模式的创新
“说练”教学模式强调传授到探究的转变,它要求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就要进入数学思维状态,从而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说练”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练的作用”,这种理念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进行实例分析,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个课题,该课题的主要内容是正弦、余弦、正切函数诱导公式的总结,关于这块内容的传授,如果仅仅是僵硬的说出那一系列公式,那么学生势必不能够完全理解公式的内在含义。因而在这一块内容的传授上,应当以公式推导过程的某一部分作为“练”的内容,在“说”的引导下,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进一步领悟公式的内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说”、“练”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策略
据新课标理念的指引,当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学生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的一个媒介。因而教师应当把“引导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由于数学解题的过程是知识的实践过程,学生的实践解题能力不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是受教主体即学生自主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与“练”就需要相互融合、共同作用。
具体的教学步骤应当是四步走的:第一步是例题的展示,这一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第二步学生和老师共同“说”的过程,即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或过程、老师分类进行点评。这一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第三步是展示多种解题过程,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步是综合分析多種解题方法,指出优劣,促使学生解题少走“弯路”。这样的教学步骤可以很好的将“说”与“练”融合,从而促使二者共同作用,最终达成“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结论
事实上,现在数学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是可以有效解决的,但其关键还是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然有待开发。而“说”与“练”的均衡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它们的均衡融合还可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简言之,“说”与“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必会为数学教学提供可靠的对策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尹朔.有效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2】丁昌胜.有效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
【3】罗高坤.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高考,2018(20)
【关键词】:说与练 教学效率提升 数学教学
一、引言
众所周知的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同样指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三方面描述:第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第二,他们具有个体独立性。第三,他们具有主动性需求。而“练”和“说”都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说”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负责,“练”主要由学生负责,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说”与“练”的结合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而关于“说”与“练”的探讨就尤为重要了。
二、数学教学现状及问题阐述
(一)数学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仍然不能够脱离传统教学中产生的误区,这些误区是长期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如不能够发挥出学生主体性、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够灵活、“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等问题。而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探究、合作探究,从而充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所以,数学的课程实施方式需要一定的转变。
(二)“说”与“练”均衡的问题
事实上,以往的数学教学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说”与“练”的均衡,因而数学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说出知识”,这就是“说”的一方面了,同时“说”的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提问或是回答。教师“说”的过多了,就会产生“四十分钟的课堂我说的越多越好”的误区,但是这样的知识传递方式真的高效吗?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在台上说的有条不紊,而学生的反应却是被动的、毫无体会的,因而学生往往不能调动自身积极性、跟上老师的思维。因而数学课堂就变为学生“被动的囫囵吞咽”的过程,时间久了,学生丧失主体性、对数学课程“提不起胃口”。
(三)“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
“填鸭式”教学这个说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并不罕见,同时它的含义是较容易理解的,它指的是教师机械性的向学生灌输课程知识。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效用不小,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于许多课程的课堂上,特别是数学课堂上的存在更是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基本违背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则,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依然有待转变。
三、关于“说”与“练”的实践对策
(一)获取先进教育理念,把握“说”与“练”的度量
波利亚的观点曾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说”很重要,但学生课堂上的思考也相当重要,教师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并且消化知识的“助推器”。所以,这个观点在强调“说”与“练”的地位是等同的,它们不分上下。思考源于课堂中“练”的过程,“练”出问题的学生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再加上教师“说”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度就会进一步提升。
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现阶段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建构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先进的教育理念应当致力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环境,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性,把“说”与“练”的均衡把控好,从而促使 “学”成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行为。
(二)“说练”教学模式的创新
“说练”教学模式强调传授到探究的转变,它要求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就要进入数学思维状态,从而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说练”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练的作用”,这种理念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进行实例分析,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个课题,该课题的主要内容是正弦、余弦、正切函数诱导公式的总结,关于这块内容的传授,如果仅仅是僵硬的说出那一系列公式,那么学生势必不能够完全理解公式的内在含义。因而在这一块内容的传授上,应当以公式推导过程的某一部分作为“练”的内容,在“说”的引导下,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进一步领悟公式的内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说”、“练”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策略
据新课标理念的指引,当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学生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的一个媒介。因而教师应当把“引导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由于数学解题的过程是知识的实践过程,学生的实践解题能力不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是受教主体即学生自主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与“练”就需要相互融合、共同作用。
具体的教学步骤应当是四步走的:第一步是例题的展示,这一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第二步学生和老师共同“说”的过程,即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或过程、老师分类进行点评。这一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第三步是展示多种解题过程,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步是综合分析多種解题方法,指出优劣,促使学生解题少走“弯路”。这样的教学步骤可以很好的将“说”与“练”融合,从而促使二者共同作用,最终达成“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结论
事实上,现在数学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是可以有效解决的,但其关键还是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然有待开发。而“说”与“练”的均衡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它们的均衡融合还可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简言之,“说”与“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必会为数学教学提供可靠的对策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尹朔.有效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2】丁昌胜.有效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
【3】罗高坤.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高考,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