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矛盾和变式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找寻答案的,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矛盾;变式;思维
中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很早就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 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认识的路线,激发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找寻问题答案的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上路”;“强”要善于激励学生要知道自己还未知道的东西的愿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自觉地去探索问题;“开”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去解决问题,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简言之,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精彩的课堂。本文作者以此为由,展开论述。
一、运用矛盾,启发思维
运用矛盾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从而解决问题。
(一)直接引导,抓问题的关键要素
揭露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的矛盾,善于对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解决这样一道题目:某工程队要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2天完成,丙队单独要6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修2天后,余下的由乙丙两队继续修,问还需要几天完成?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应用题,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必须知道甲、乙合修工程的多少,但题目并没有把甲、乙合修工程的多少明确告知,因此引导学生通过“现由甲乙两队合修2天后,余下的由乙丙两队继续修”这句话求出乙丙工作效率之和,这就解决了主要矛盾,最后根据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在此引导下,学生伴随着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逐步揭露问题的矛盾,慢慢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素,进而解决问题。
(二)联系新旧,抓知识的联结点
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用辩证的思想处理好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对新题目进行一环套一环的分析综合,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一层一层地揭露题目的矛盾,扫清障碍,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解决思维的重要方法。
在讲授新知识时,要使学生感到不新。如,在讲授长方体表面积时,它的基础知识是长方形面积,通过直观教具及学生自做长方体,把长方体表面展开等,观察到长方体有6个面,每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再观察组成各个面的那几条棱,表面积的求法就迎刃而解。这样,以辩證的关系自然地引入新知识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疏,也得到成功的体验。
此外,在复习旧知识时,要使学生感到不旧。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旧知识赋予新的内容,旧中有新,学生不感乏味。如,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补充条件、补充问题,改变某些条件或问题、编检验题等对比练习,帮助学生网结大片知识,掌握其内在联系及一般规律。如,指导学生通过“松树400棵,杉树500棵”这个条件编出:
“松树棵数是杉树的几分之几?”
“杉树棵数是松树的几倍?”
“松树比杉树少几分之几?”
“杉树比松树多几分之几?”
“杉树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松树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等基本题和发展题,加深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通过“某化肥厂七月份生产化肥600吨,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35%,八月份增产化肥多少吨?”和“某化肥厂八月份生产化肥800吨,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35%,增产化肥多少吨?”两道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抓问题的关键,即平常练习的找“关键句”,分析两题的异同点。列出式子后,让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两题的问题相同,关键句‘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35%也相同,而解题方法却不相同呢?”这样一层层揭露矛盾的各个侧面的性质,一步一步地完成矛盾的解决,知识得到了深化。
二、运用变式,启发思维
运用“变式”教学,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变换有关的感性材料,使其本质属性揭示得更加清晰逼真,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这是学生深度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一)文字表述变式
小学生知识少,实际生活经验少,观察问题较肤浅,教学学习中会出现顾此失彼,停留在表面化等现象,如能恰当地利用“变式”的观点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是十分有益的。如,在概念教学中,碰上“比一个数少58的数是134米”这类题,学生有时会分辨不清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采用“变式”来变换概念的叙述或表达形式,如,上式可理解为“134米比一个数少58”“134米比X少58”“比X少58的数是134米”等,使学生意识到尽管语句叙述不同,但本质属性一样。
(二)形式结构变式
一般同学的顺向思维比较好,但可逆性思维较差,所以,如碰上较复杂的逆叙题,也同样可以变换有关的感性材料。如,“工厂四月份用煤21.2吨,比三月份用煤量的34多2吨,三月份用煤多少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往往有争议,可能列出:
①(21.2 2)÷34
②(21.2-2)÷34
③21.2÷34 2
④21.2÷34-2
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变换题目的叙述形式,则有“四月份用煤量(21.2吨)少2吨就是三月份用煤量的34”“三月份用煤量(X)的34多2吨的就是四月份用煤量(21.2吨)”等,问题的本质揭露清楚,思路开拓了,同学们也就能判断以上列出的式子中哪个是错误的了。
(三)解决思维变式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独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构进行分析,厘清思路,找寻最佳的解题方案,一方面鼓励学生质疑,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既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又进行求同思维的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思考和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
有这么一道题:“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占25,现在再入6克锌得到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中锌占几分之几?”让同学们讨论有多少种解答方法。经过思考、争论,同学们列出三个式子,并都能较清晰地说出每个式子的意思和列式根据。
①【〔36-6〕×(1-25) 6】÷36
②【36-(36-6)×25】÷36
③解:设新合金中锌占X克
36X-6=(36-6)(1-25)
最后,教师对以上三个式子进行比较,更以线段图加强观察,使学生理解到三个式子的基本出发点均是先找出原来合金的重量。第一种方法较直观、易理解,第二种方法较简便。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还有一题:“某榨油厂用200千克油菜子榨出菜油84千克,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因为刚刚结束百分率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列出2100×(842100×100%)的式子,在肯定的前提下,教师因势利导提出:还有别的方法吗?稍加思考,就有同学举手说可以用另一种方法:84÷200×2100;也有同学说可以用倍比法:84×(2100÷200)。最后,教师提示说还可以有一种解法是比例法,不过要留待下学期再学习。这样,通过一题三解,使求出油率,归一、倍比等知识方法挂上钩,加深认识这几方面问题的内在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求异思维的能力。
有学者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利用矛盾和变式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方法,让学生产生思考,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数学的价值性。
【关键词】教学;矛盾;变式;思维
中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很早就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 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认识的路线,激发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找寻问题答案的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上路”;“强”要善于激励学生要知道自己还未知道的东西的愿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自觉地去探索问题;“开”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去解决问题,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简言之,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精彩的课堂。本文作者以此为由,展开论述。
一、运用矛盾,启发思维
运用矛盾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从而解决问题。
(一)直接引导,抓问题的关键要素
揭露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的矛盾,善于对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解决这样一道题目:某工程队要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12天完成,丙队单独要6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修2天后,余下的由乙丙两队继续修,问还需要几天完成?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应用题,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必须知道甲、乙合修工程的多少,但题目并没有把甲、乙合修工程的多少明确告知,因此引导学生通过“现由甲乙两队合修2天后,余下的由乙丙两队继续修”这句话求出乙丙工作效率之和,这就解决了主要矛盾,最后根据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在此引导下,学生伴随着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逐步揭露问题的矛盾,慢慢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素,进而解决问题。
(二)联系新旧,抓知识的联结点
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用辩证的思想处理好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对新题目进行一环套一环的分析综合,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一层一层地揭露题目的矛盾,扫清障碍,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解决思维的重要方法。
在讲授新知识时,要使学生感到不新。如,在讲授长方体表面积时,它的基础知识是长方形面积,通过直观教具及学生自做长方体,把长方体表面展开等,观察到长方体有6个面,每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再观察组成各个面的那几条棱,表面积的求法就迎刃而解。这样,以辩證的关系自然地引入新知识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疏,也得到成功的体验。
此外,在复习旧知识时,要使学生感到不旧。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旧知识赋予新的内容,旧中有新,学生不感乏味。如,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补充条件、补充问题,改变某些条件或问题、编检验题等对比练习,帮助学生网结大片知识,掌握其内在联系及一般规律。如,指导学生通过“松树400棵,杉树500棵”这个条件编出:
“松树棵数是杉树的几分之几?”
“杉树棵数是松树的几倍?”
“松树比杉树少几分之几?”
“杉树比松树多几分之几?”
“杉树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松树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等基本题和发展题,加深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通过“某化肥厂七月份生产化肥600吨,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35%,八月份增产化肥多少吨?”和“某化肥厂八月份生产化肥800吨,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35%,增产化肥多少吨?”两道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抓问题的关键,即平常练习的找“关键句”,分析两题的异同点。列出式子后,让学生充分讨论“为什么两题的问题相同,关键句‘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35%也相同,而解题方法却不相同呢?”这样一层层揭露矛盾的各个侧面的性质,一步一步地完成矛盾的解决,知识得到了深化。
二、运用变式,启发思维
运用“变式”教学,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变换有关的感性材料,使其本质属性揭示得更加清晰逼真,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这是学生深度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一)文字表述变式
小学生知识少,实际生活经验少,观察问题较肤浅,教学学习中会出现顾此失彼,停留在表面化等现象,如能恰当地利用“变式”的观点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是十分有益的。如,在概念教学中,碰上“比一个数少58的数是134米”这类题,学生有时会分辨不清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采用“变式”来变换概念的叙述或表达形式,如,上式可理解为“134米比一个数少58”“134米比X少58”“比X少58的数是134米”等,使学生意识到尽管语句叙述不同,但本质属性一样。
(二)形式结构变式
一般同学的顺向思维比较好,但可逆性思维较差,所以,如碰上较复杂的逆叙题,也同样可以变换有关的感性材料。如,“工厂四月份用煤21.2吨,比三月份用煤量的34多2吨,三月份用煤多少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往往有争议,可能列出:
①(21.2 2)÷34
②(21.2-2)÷34
③21.2÷34 2
④21.2÷34-2
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变换题目的叙述形式,则有“四月份用煤量(21.2吨)少2吨就是三月份用煤量的34”“三月份用煤量(X)的34多2吨的就是四月份用煤量(21.2吨)”等,问题的本质揭露清楚,思路开拓了,同学们也就能判断以上列出的式子中哪个是错误的了。
(三)解决思维变式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独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构进行分析,厘清思路,找寻最佳的解题方案,一方面鼓励学生质疑,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既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又进行求同思维的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思考和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
有这么一道题:“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占25,现在再入6克锌得到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中锌占几分之几?”让同学们讨论有多少种解答方法。经过思考、争论,同学们列出三个式子,并都能较清晰地说出每个式子的意思和列式根据。
①【〔36-6〕×(1-25) 6】÷36
②【36-(36-6)×25】÷36
③解:设新合金中锌占X克
36X-6=(36-6)(1-25)
最后,教师对以上三个式子进行比较,更以线段图加强观察,使学生理解到三个式子的基本出发点均是先找出原来合金的重量。第一种方法较直观、易理解,第二种方法较简便。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还有一题:“某榨油厂用200千克油菜子榨出菜油84千克,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因为刚刚结束百分率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列出2100×(842100×100%)的式子,在肯定的前提下,教师因势利导提出:还有别的方法吗?稍加思考,就有同学举手说可以用另一种方法:84÷200×2100;也有同学说可以用倍比法:84×(2100÷200)。最后,教师提示说还可以有一种解法是比例法,不过要留待下学期再学习。这样,通过一题三解,使求出油率,归一、倍比等知识方法挂上钩,加深认识这几方面问题的内在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求异思维的能力。
有学者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利用矛盾和变式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方法,让学生产生思考,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数学的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