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潜移默化”正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产生作用的主要的方法。例如,在摄影欣赏课上,一幅《假日》的摄影作品,通过一对大学生在寒假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外语的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一代青年珍惜时光的情怀。它向人们表明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正确看法,也表示对了那种浪费时光的无志者的善意批评和规劝。整幅画面朴实无华,但却艺术地揭示了真善美的内涵,给人以奋发的激励和美的享受。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者
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活生生的、有智商、有情商的全面发展的人,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国家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知识的传授。作为非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就主要有两种途径了:一是开设艺术课程,如: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二是通过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生活实施艺术教育。在高校开设艺术课,通过艺术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和追求了。特别是通过艺术教育对青年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更为教育者所重视。我们在大学生当中进行调查研究时,大学生普遍反映,在艺术课上,通过艺术技能的基本训练、艺术欣赏以及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学会和掌握的不仅仅是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艺术作品闪烁出来的人生哲理中获取意味深长的教益。使我们能“闭目沉思”而悟出“山川之气”。他们还反映,趣味高雅、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使我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使我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的人。从古今名家的作品中汲取美的精华和神韵,感悟自然之美、生活之善、情感之真,在学生学习书法技法的同时,训练心的智慧、眼的敏锐、手的灵巧,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观念。
我们认为,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伦语》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后“三月不知肉味”。这说明韶乐对孔子产生的魅力,使他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这虽不免有些夸张,但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感染力和对人心灵的撞击却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常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精动人。艺术以情动人,说明艺术作品首先是以情打动人心的,它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更改思考,进而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启迪作用,促进和实现人格的自身完善。
教育者要善于从体现出真、善、美的艺术作品中,提示出在实现社会生活中,什么是美和善的值得颂扬,什么是丑的和恶的需要鞭挞。要让大学生在体现有真、善、美的艺术作品面前所感动、所激励、所熏陶。从而坚定在生活和学习在以真求实、以诚待人的信念;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高尚情操;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提高審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艺术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潜移默化”正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产生作用的主要的方法。例如,在摄影欣赏课上,一幅《假日》的摄影作品,通过一对大学生在寒假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外语的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一代青年珍惜时光的情怀。它向人们表明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正确看法,也表示对了那种浪费时光的无志者的善意批评和规劝。整幅画面朴实无华,但却艺术地揭示了真善美的内涵,给人以奋发的激励和美的享受。
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是这样,那么,看一幅画,听一支歌,观一场戏,同样会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长期受到优秀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人格就会变得美好和高尚。因此,要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造就大学生美好、善良的心灵,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
教育者还要通过艺术教育,逐步健全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健全完整的自我意识,才能使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才能做到美于中而秀于外,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真诚、善良、才华横溢、风度不凡的人。因此,教育者要善于选择带有自我认识、自我展示,并能起榜样作用的艺术作品来影响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使他们逐步朝着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最终使他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与完善的人,成为我国肩负起跨世纪重任的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殷瑛.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秦建宁.论网络艺术的发展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4
[5]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
[6]《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吕世虎,刘玉莲2002年版
[7]《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常锐伦2000年版
[8]《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2、第4、第6期,2003年第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者
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活生生的、有智商、有情商的全面发展的人,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国家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知识的传授。作为非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就主要有两种途径了:一是开设艺术课程,如: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二是通过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生活实施艺术教育。在高校开设艺术课,通过艺术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和追求了。特别是通过艺术教育对青年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更为教育者所重视。我们在大学生当中进行调查研究时,大学生普遍反映,在艺术课上,通过艺术技能的基本训练、艺术欣赏以及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学会和掌握的不仅仅是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艺术作品闪烁出来的人生哲理中获取意味深长的教益。使我们能“闭目沉思”而悟出“山川之气”。他们还反映,趣味高雅、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使我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使我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的人。从古今名家的作品中汲取美的精华和神韵,感悟自然之美、生活之善、情感之真,在学生学习书法技法的同时,训练心的智慧、眼的敏锐、手的灵巧,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观念。
我们认为,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伦语》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后“三月不知肉味”。这说明韶乐对孔子产生的魅力,使他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这虽不免有些夸张,但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感染力和对人心灵的撞击却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常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精动人。艺术以情动人,说明艺术作品首先是以情打动人心的,它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更改思考,进而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启迪作用,促进和实现人格的自身完善。
教育者要善于从体现出真、善、美的艺术作品中,提示出在实现社会生活中,什么是美和善的值得颂扬,什么是丑的和恶的需要鞭挞。要让大学生在体现有真、善、美的艺术作品面前所感动、所激励、所熏陶。从而坚定在生活和学习在以真求实、以诚待人的信念;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高尚情操;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提高審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艺术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潜移默化”正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产生作用的主要的方法。例如,在摄影欣赏课上,一幅《假日》的摄影作品,通过一对大学生在寒假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外语的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一代青年珍惜时光的情怀。它向人们表明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正确看法,也表示对了那种浪费时光的无志者的善意批评和规劝。整幅画面朴实无华,但却艺术地揭示了真善美的内涵,给人以奋发的激励和美的享受。
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是这样,那么,看一幅画,听一支歌,观一场戏,同样会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长期受到优秀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人格就会变得美好和高尚。因此,要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造就大学生美好、善良的心灵,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
教育者还要通过艺术教育,逐步健全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健全完整的自我意识,才能使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才能做到美于中而秀于外,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真诚、善良、才华横溢、风度不凡的人。因此,教育者要善于选择带有自我认识、自我展示,并能起榜样作用的艺术作品来影响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使他们逐步朝着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最终使他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与完善的人,成为我国肩负起跨世纪重任的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殷瑛.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秦建宁.论网络艺术的发展与应用[D].河北大学.2004
[5]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
[6]《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吕世虎,刘玉莲2002年版
[7]《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常锐伦2000年版
[8]《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2、第4、第6期,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