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房乃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脚步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人的住房需求得到激发,同时商品房的价格也是逐年飙升不下,对于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和群体而言,买房住房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障我国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状况,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国家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体系,来满足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的住房需求,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住房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1 前 言
1.1 研究意义。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1住房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建立了严格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但相应的问题依然存在。
1.1.2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1)保障性住房的供求不平衡
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和高档住房的市场供应结构比例失衡,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2)选址、设计方面的不合理
少数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没能同步建设,建成后迟迟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出现经济适用房“经济”不“适用”的现象。
(3)保障对象划分困难导致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平
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人群的住房问题,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家庭符合中低收入的条件是关键,对象划分的难以准确,所以部分城市存在符合申请条件的低收入群体申请概率低,不合申请条件的依旧能申请到保障性住房的不公平现象。
1.2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可能导致的住房失衡问题——一般问题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住房(土地)资源,稀缺资源的配置将首先满足效率最高的需求,用货币表示就是愿意出价最高的需求,而由于住房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较其他消费品要弱,要在完全满足富裕人群的住房需求后再考虑相对不富裕人群就比较困难。所以,市场配置资源可能导致低收入人群无法得到适当的住房,这是市场配置资源所可能导致的一般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可能发生。
2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自建立发展至今,已然取得不少成绩,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面尚在改革期间,在制度方面还非常不完善。为了应对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行政方面的政策
2.1.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住房的宏观调控
(1)明确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
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的长期目标,应是保持住房供求的总量平衡。政府近期调控目标应重点集中在防止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和增加中小户型的供给方面。
(2)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中的协调
围绕调控房价和调节供给结构的近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方面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调控的职能分工,统筹协调各种调控政策,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和政策措施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1.2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支持
(1)要立法明确住房保障进入、退出、监管政策
为实现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完善各类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复核、退出等制度,政府还应建立长效监督体系,对申请资格、审批条件加强监督控制,定期复查,动态管理,要做好人口、住房、房屋、收入、就业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掌握基本情况,推进信息共享。保证低收入群体致富后退租,以制度、法规保证廉租房的入住公平性。做到机制规范行为,以制度堵塞漏洞,使准入 退出的结果让社会信服、让百姓满意。对违反规则的,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2)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督,实行终身负责制
推行项目法人对住房建设质量负永久责任,其他参建单位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负相应责任,严格检查建材供应质量、施工质量和竣工验收。对恶意造成保障性住房质量问题的单位、个人加大处罚力度。
2.2法律法规方面的政策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任何企图通过弄虚作假、虚报信息、权钱交易等非法手续,骗购保障性住房、牟取利益的行为都须受到法律、法规的处罚和追究。引入银行诚信体系,对于在申请保障性住房中弄虚作假者,在申请贷款、就业方面进行限制,斩断伸向保障性住房的“黑手”。“让老百姓住上房,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
2.3相关的技术措施
2.3.1注重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合理性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不仅会影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和发展机会,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社会空间演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成熟的住房市场来实现其空间布局的优化选址。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把保障性住房安排在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且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方。在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因地分析各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就业问题。
2.3.2制定和完善中低收入家庭标准体系
公共住房的保障对象是中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这是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确定这个群体的数量有多大,是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计划的基础。
2.4经济方面的政策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来源。资金问题是各国提供社会保障性住房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国要发展社会保障性住房,首先要完善公共财政职能,拓宽资金来源。除此,政府还要完善贷款担保机制,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申请贷款的门槛,增强其购房能力,促进住房保障制度的顺利构建。
3结 论
确立住房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居者有其屋",是目前阶段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我国房产市场上存在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上的种种不足,我们住房保障体系需要有新的思想。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住房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将其作为现阶段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力。
总之,如果我们坚持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和规范、规范、透明的房地产市场体系,结合国情,借鉴国际的住房保障经验,我们就能尽早的实现让广大群众“居者有其屋"的远大目标。
因此,为了保障我国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状况,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国家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体系,来满足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的住房需求,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住房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1 前 言
1.1 研究意义。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1住房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建立了严格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但相应的问题依然存在。
1.1.2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1)保障性住房的供求不平衡
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和高档住房的市场供应结构比例失衡,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2)选址、设计方面的不合理
少数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在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没能同步建设,建成后迟迟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出现经济适用房“经济”不“适用”的现象。
(3)保障对象划分困难导致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平
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人群的住房问题,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家庭符合中低收入的条件是关键,对象划分的难以准确,所以部分城市存在符合申请条件的低收入群体申请概率低,不合申请条件的依旧能申请到保障性住房的不公平现象。
1.2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可能导致的住房失衡问题——一般问题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住房(土地)资源,稀缺资源的配置将首先满足效率最高的需求,用货币表示就是愿意出价最高的需求,而由于住房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较其他消费品要弱,要在完全满足富裕人群的住房需求后再考虑相对不富裕人群就比较困难。所以,市场配置资源可能导致低收入人群无法得到适当的住房,这是市场配置资源所可能导致的一般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可能发生。
2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自建立发展至今,已然取得不少成绩,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面尚在改革期间,在制度方面还非常不完善。为了应对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要,健全和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根据我国保障性住房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行政方面的政策
2.1.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住房的宏观调控
(1)明确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
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的长期目标,应是保持住房供求的总量平衡。政府近期调控目标应重点集中在防止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和增加中小户型的供给方面。
(2)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中的协调
围绕调控房价和调节供给结构的近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方面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调控的职能分工,统筹协调各种调控政策,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和政策措施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1.2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支持
(1)要立法明确住房保障进入、退出、监管政策
为实现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完善各类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复核、退出等制度,政府还应建立长效监督体系,对申请资格、审批条件加强监督控制,定期复查,动态管理,要做好人口、住房、房屋、收入、就业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掌握基本情况,推进信息共享。保证低收入群体致富后退租,以制度、法规保证廉租房的入住公平性。做到机制规范行为,以制度堵塞漏洞,使准入 退出的结果让社会信服、让百姓满意。对违反规则的,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2)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督,实行终身负责制
推行项目法人对住房建设质量负永久责任,其他参建单位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负相应责任,严格检查建材供应质量、施工质量和竣工验收。对恶意造成保障性住房质量问题的单位、个人加大处罚力度。
2.2法律法规方面的政策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任何企图通过弄虚作假、虚报信息、权钱交易等非法手续,骗购保障性住房、牟取利益的行为都须受到法律、法规的处罚和追究。引入银行诚信体系,对于在申请保障性住房中弄虚作假者,在申请贷款、就业方面进行限制,斩断伸向保障性住房的“黑手”。“让老百姓住上房,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
2.3相关的技术措施
2.3.1注重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合理性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不仅会影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和发展机会,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社会空间演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成熟的住房市场来实现其空间布局的优化选址。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合理布局,科学选址,把保障性住房安排在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且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方。在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因地分析各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就业问题。
2.3.2制定和完善中低收入家庭标准体系
公共住房的保障对象是中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这是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确定这个群体的数量有多大,是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计划的基础。
2.4经济方面的政策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来源。资金问题是各国提供社会保障性住房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国要发展社会保障性住房,首先要完善公共财政职能,拓宽资金来源。除此,政府还要完善贷款担保机制,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申请贷款的门槛,增强其购房能力,促进住房保障制度的顺利构建。
3结 论
确立住房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居者有其屋",是目前阶段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我国房产市场上存在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上的种种不足,我们住房保障体系需要有新的思想。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住房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将其作为现阶段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力。
总之,如果我们坚持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和规范、规范、透明的房地产市场体系,结合国情,借鉴国际的住房保障经验,我们就能尽早的实现让广大群众“居者有其屋"的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