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袁隆平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新闻生涯,采访过不少名流,但在袁隆平院士家里做独家专访,却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段经历。
  2001年,袁隆平院士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之后的第三天,我作为记者随武汉四中师生代表团专程赶到湖南长沙。
  虽然祖籍江西德安,生于北京,但由于父亲袁兴烈当时在平汉铁路局任秘书,袁隆平小时候也就先后在武汉的汉口扶轮小学、博学中学(现武汉四中)读小学、初中和高中。
  荣获殊荣之后,袁院士谢绝了很多朋友。但当武汉四中詹楚民校长向他提出带师生代表到长沙看望他时,老人家当即满口答应:“你们不一样,因为你们是母校的师生,你们来自武汉。”
  2月22日,武汉四中15名师生代表驱车赶往长沙。当我们下午3点多钟赶到长沙,尚未在湖南省农科院会议室落座,袁院士就笑容满面地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两个多小时的座谈。
  袁院士回忆说:“博学中学办得很好,我在这里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基础,尤其是英文。现在能在国际学术活动中熟练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得益于母校。”1994年,他出资在武汉四中设立了“袁隆平奖学金”,奖掖有特长或全面发展的学子,而且处世一贯低调的他还应邀担任了武汉四中的名誉校长。
  座谈中袁隆平表示想“尽快回一趟母校”。他仍记着当年的师长:慈祥的教务主任周鼎、严格的训导主任胡必达、可亲的体育老师周庆宣,当然,还有一大批同学,他扳着指头数了又数:他的同桌、现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林华宝,同样选择了农业这一行的聂恒萃,周鼎老师的孙子周太安……他还兴致勃勃地描述起学校当年的钟楼、游泳池。
  當得知全校已有260多人获得了“袁隆平奖学金”,其中首届获奖的58名学生已有32人正在攻读硕士、博士时,老人连连赞叹:“后生可畏!”
  交谈中,大家不约而同地称他为校长。袁院士谦逊地说:“称我为‘老校友’是实实在在的,‘校长’就不敢当了。”
  座谈后,袁院士又把师生们带到他家里,突然指着客厅正中间的沙发,风趣地说:“范记者,你坐这里,这个位置是总书记、总理坐过的。”这话把大家全都逗乐了。
  28万字的《袁隆平传》开篇这样写道:
  “公元1946年的一个夏夜,汉口博学中学的一名15岁初中生,因为白天跟随老师去参观了一所农庄,而在夜里梦见自己成了这所庄园的主人……他在左边瓜地里,弯腰抱一只胖西瓜……
  “后来,这个学生读完高中便去考了一所农业大学……”
  再后来,这位当年的初中生终于“袁梦”: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非凡贡献,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客厅里重提那个美丽的梦时,老人家说:“就是在武汉做的那个梦。”“如果没有在汉口的那段经历,我的人生道路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采访结束,袁院士给大家安排了丰盛的晚餐,但进餐前,他告诉大家:“我就不陪你们吃饭了。”后来,他的秘书告诉我们,袁院士由于肠胃不好,平时只吃很少的米饭。
  这让大家感慨不已。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让老百姓碗里能多盛点米饭,但是,即便单就吃饭这件事而言,他自己能享受的劳动成果,少之又少。
  编辑 韩旭
其他文献
1960年代,陈忠经带领中国文化艺术团到美洲访问,受到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接见(左一)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我的大姨夫陳忠经是个和蔼的老先生。他穿着朴素整洁,每次和我说话总是笑眯眯的。每次见他,他都是坐在大姨家的一把木椅子上,谈天说地,偶尔笑声朗朗。在我的感觉中,他就跟邻家大爷一样,都是个跟我这种小屁孩没话题,但是却总是很和气的人。直到我成人,有次看一部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电视剧时,
期刊
庞各庄,北京南郊一座以“西瓜”著称的农庄.这里诞生了北京农业代表品牌“老宋瓜王”,也写就了从1983年包产到户开始的“西瓜传奇”.rn一只老百姓餐桌上的西瓜,见证和参与了
期刊
老北京有句順口溜,“看玩意儿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老字号聚集,是京城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是过去老北京人炫富的口头禅,说的也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清早,大栅栏,初夏阳光铺满街道,好几家店面都有店员吆喝着请过路顾客进来用早餐,倒是人间烟火味道。  还没开门,内联升大栅栏总店的
期刊
1921年7月,苦难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在一艘红船之上,驶入人类历史。  “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这是中共党员方志敏烈士1935年在狱中的“中国梦”。  1949年9月,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中国共
期刊
东汉末年,天下板荡,诸侯纷争,群雄并起,为讨对策,刘备隆中,三顾茅庐,一番对话,几番分析,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隆中之对,千古流传。而当时光划到20世纪40年代时,一代伟人毛泽东,高瞻远瞩,在运筹如何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在胜利后如何防止骄傲,恰在此时,甲申雄文适时而出,从而引发了著名的“甲申对”。而对于跳出“周期率”的问题,延安窑洞的一席铮言与笃信坚定回答,又有了与“隆中对”
期刊
“亚太和会”国礼在器型上的创新  1952年10月2日,正值新中国成立3周年庆祝大典举办的第二天,中南海怀仁堂里集聚了数十个国家的400多位嘉宾,开始了为期12天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以下简称‘亚太和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大规模国际性会议。  与会国家除前苏联、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外,基本属于我国尚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与会代表除政府官员外,有许多是工、农、妇女、学生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