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优教 知情交融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及有效整合,需要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策略,把握好情感迁移的途径。把师生熟悉的事例渗透到抽象的理论中以获得正迁移的效应,师生换位思考以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促进主动学习,缩小师生思想认识的距离以达成共识,是情感迁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就有可能实现统一。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学生的情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迁移,在心理学上也称学习迁移或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包括消极的干扰作用。而情感的迁移,指的正是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的影响及其作用。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及有效整合,需要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策略,把握好情感迁移的途径。
  一、运用生活案例,引发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课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把熟悉的例子渗透进新的知识里,以产生学习的顺向迁移,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情感迁移的重要途径。
  迁移现象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的,而是有条件的。“学习的积极迁移,不在于心能的特殊训练;但有促进作用的有利条件,最为重要。”我们通常讲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实上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亦即学习迁移现象。之所以要用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首先是因为学生原有的学习可能有定势作用,在认识方面或外显行为方面,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习惯方式进行反应。这种定势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方向。其次,运用学生熟悉的案例,对学生了解、理解新的知识有促进作用,即通过示范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反过来学生学到的新的知识又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新问题。再次,熟悉的案例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将例子同新的知识衔接起来,在迁移中进行创造性独立思考。例如,在进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引入全国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展示有毒食品造成的危害,以及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的下场。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学生对为了获利而不惜危害大众生命健康的行为深恶痛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既熟悉又关注,便能举一反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产生情感共鸣。
  熟悉的事例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有效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合作探究,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会把情感及注意力融入理解思想政治课知识的情境中。高明的教学总是“引导学生对于材料有透彻的理解,并能灵活地变化地运用于新情境中,足以解决新问题”。可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引发情感共鸣,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政治的魅力。
  二、善于换位思考,促成情感交融
  思想政治课教材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才能帮助他们走向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在教学中换位思考,寻求教与学的同一性,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情感迁移的重要途径。
  教与学是矛盾统一体的两面。教与学在一方面是对立的,但两者也具有明显的同一性,即教与学是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因为教与学有这样的同一性,在教学中就得换位思考,从中体会不同的角色,互相理解、互相促进。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查知识,而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立场。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对知识的理解基本都非常到位,而一些在教师看来简单的东西,学生却有理解上的难度。例如,在学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初学生活与哲学,还没有学过“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等哲学概念,理解这一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在情感上就应换位思考,绝不能取笑他们,应从其所处环境、原有的知识基础来考虑,从相关知识背景及内容入手,学生缺什么就给他们补什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富有哲学寓意、充满哲学智慧的名言和成语,以及相关资料,然后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论。
  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相互融合,平等交流,协商合作。学生在与教师合作互动的教学中,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伙伴合作。
  三、调动求知欲望,激发情感需求
  思想政治课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情感迁移的重要途径。
  “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因素之一。求知欲望是学习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当求知需要处于静止状态时,它还不能导致学习活动的产生,只有当求知需要活跃起来,成为动机时,才能引发学习行为。正像一个饥饿的人,虽有补充食物的需要,但是如没有觅食的动机,则仍不会有觅食的行为。因此研究解决学生的需要,便是关键所在。例如,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时,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组织学生到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及价格变动的情况。虽然学生还不是生产者,但都是消费者,商品价格直接影响其生活水平。学生踊跃参与,之后又积极总结收获,如列举适合反季节购买的商品和适合当季购买的商品等。把政治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在巩固教材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
  学生愿学,就说明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所应做的就是从单一的教学转移到从多角度、多方位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敢想、敢问,学习、创造的欲望才有可能被激发。
  四、缩小师生距离,形成情感共识
  思想政治课教材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情感的迁移,缩小师生认知等距离,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情感迁移的重要途径。
  迁移理论的共同要素说指出:“当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也就是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的程度越低。”实现迁移的关键,是情感的沟通。如何沟通呢?首先,在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自然流露,师生才能有效互动。其次,在师生情感沟通与交流中,教师必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如讲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这一内容理论性相对较强,如果单纯地讲授,就有强行灌输的嫌疑,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权威”而被动地接受,但显然很难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以学生的情感和身体活动为基础,理性知识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才能根基牢靠。要使学生真正认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使这一观念扎根到心灵深处,并落实到行动之中,最重要的是创设平等和谐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达成情感共识。为此,本人引入本校毕业生在大学舍己救人的事迹,引导学生为学长写颁奖词。通过学生的写、读颁奖词这一情感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师生围绕“什么是光荣的,坚持什么,倡导什么”展开有声有色的交流,人人感到受益匪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之间思想、知识、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但具有共同的成分也是事实,例如,使用相同的教材,经历共同的教学过程,希望达到同一目的。因此,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要备教材,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缩小,共同点亦会增多,从而可供迁移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把师生熟悉的事例渗透到抽象的理论中以获得順向迁移的效应,师生换位思考以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促进其主动学习,缩小师生思想认识的距离以达成共识,是情感迁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就有可能实现统一。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杜郎口”旋风去年刮到了我们这个位于祖国南疆,毗邻祖国南大门的偏僻小县。这个学期笔者有幸成为本校第二批前往“杜郎口”学习取经的教师,笔者和许多人一样是怀着“朝圣”的心情而去,在火车上颠簸了一天两夜,终于达到了向往已久的“圣地”。当晚在入住的酒店里,我们就从当地的导游口中探知:目前,除了西藏、香港、台湾未见有教师前来参观外,全国各省市均已有教师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听他这么一说,一种新奇神秘感更加强烈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呢?    一、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教学问题情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最终造成了农民工和子女分割两地的局面。于是,形成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
虽然初中生尚缺乏社会经验,但其对身边的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也开始初步对政治和经济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因为,相对于枯燥的知识,新闻、故事、材料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教师应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通过时事,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锻炼实践能力。  一、将时事政治引入初中政治教学十分必要  许多学生常常觉得政治课枯燥乏味。如果将时事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不仅可以让政治课堂变得比较生动活泼,同时也能帮助学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历史新课改的尝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此,历史教师要转变既有的观念,以超越自我的心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探究情境,开拓探究空间,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实践探究式学习,并不断将之深入,才能给予学生智慧和启迪,实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强调改进学生的学习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思想,还能够培养他们博古通今、鉴往知来的能力,对于其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笔者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已有多年,现就探究式教学方法实施的重要性及策略谈谈看法。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必然  历史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很多学生都将其视作单纯的复述性和记忆性学科,缺乏思维训练,深感学习枯燥无味。究其原因,传统闭塞的历
课改已有十多年,但是历史在学生心目中依然是一门靠死记硬背的学科,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依然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采用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当历史教师让学生在历史课上画书、默写的时候,也拉远了学生与历史学科的距离,历史课成了遥远的冷漠的呆板的老古董。而历史学科本应该“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活水源头”,历史课也应该是亲切的。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课具体的教学过
我们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和艰难性,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的确,反思本人近十六年来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状况,大体也是如此。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笔者反思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教材空洞无物;其二,教法单一。为改变空洞说教的现状,本人在近五年来,把课堂的主干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特长以及学校的人文环境、社会的实际和时尚元素相结合,组织主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初中历史的知识点多,复习时常有学生看书时觉得每个内容都很熟悉,到做题时又发现复习时遗漏了不少知识点。中考历史改为开卷考试后,题型有了调整,难度也有了提高,教师以往复习闭卷考试的方法对现在的考试已不完全适用。据此,笔者针对现在的历史中考复习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考就像打仗,只有对中考内容了解透彻,才知道如何复习,如何应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试内容包括:(一
年轻老师,刚刚参加工作,有激情,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但也容易遭受学生的一些不敬行为,如直呼老师的名字,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故意违规违纪,夸大事实向领导打小报告等。学生之所以会对老师产生不敬行为,多半是因为老师在教育管理他们的时候,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师生彼此产生激烈的冲突,在学生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以下提供一个本人亲身经历的案例:  [案例]  一次班会课,笔者主要针对最近跑操时讲话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