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代表的全球变化问题,已导致全球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层面均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如何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减少城市保护更新過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更新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 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转变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和如今城市的发展理念。
一、低碳与城市建设
过去100多年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使大气CO2当量浓度增加了约60%,全球平均气温也因此上升了0.74˚C,控制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
城市是由建筑所构成的,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 600 多个城市,20000多个集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 55148 %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58184 %。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把其余的相加,二氧化碳排放将更加集中于城市。城市既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又可能成为摧毁人类栖息地——地球的最主要因素。
从碳排放源头看,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据统计,全球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从最终使用的角度看,碳排放的来源可以分为工业、居住和交通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最后从空间区域来看,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一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总体上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
显然,我们需要改变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二、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也必然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直接手段。气候变化涉及的人为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城市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高效率的利用土地、能源和各种资源,实现工业布局的低碳化、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三、低碳与历史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形势强调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把这些千百年来的优秀建筑和街区看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通过精心保护,可以永续地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源泉。这些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灵魂。
首先,保护不仅意味着对历史文化名城中一个文物古迹或历史地段的保护, 而且还包括对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 是从文物保护出发, 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 控制有损当地空间环境品质和景观质量的建设项目,从而为城市历史、建筑艺术做出贡献,进而保护独特的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历史环境保护不能像文物保护那样严格,不是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 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建设的特色,在历史环境保护的同时,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放松,只有全面分析城市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潜在对象,使值得保护的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
其次,树立低碳生态的意识。所谓“低碳”,就是以无碳或低碳能源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能源消耗水平、含碳燃料二氧化碳的排放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其实质是能源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那么,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就是遵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低耗能、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生态城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一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和低碳生态文明观念,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原则、没有选择、没有标准地进行保护。保护时可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例如,中国的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而西方的园林是几何的、宏大的、反自然的。中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中,是共生的:在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在正厅,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西方则不然,其建筑和园林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中国从自己的生态文明的基因里面,自然而然产生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艺术,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城市作为一个活的机体, 承担着交通、工作、居住和游憩功能, 始终为人提供服务,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 而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及群体, 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地老化、过时, 城市的结构网络及交通发展是必然面临的问题, 那么该更新什么, 如何更新, 又如何在更新中保护, 成为城市保护中又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城市而言, 保护只是局部, 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城市, 所以保留什么, 改造什么, 拆除什么以及如何保留, 如何改造, 如何新建对于城市而言是一个关键问题, 换言之, 城市保护的必要性与城市发展的必然性, 使名城保护的内容与方法不仅要包含对历史遗产自身保存与维护问题, 同时还包含对历史文化遗产所处城市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的控制与引导问题, 两者同样重要。
所以, 历史城市保护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统筹考虑, 采取综合的措施, 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 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 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 进行高层次的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延续历史文脉, 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仇保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 编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建国编著,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4]王建国编著, 城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5]李和平. 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 ] . 城市规划 ,2003 (4) :52 - 56.
【关键词】低碳 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转变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证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和如今城市的发展理念。
一、低碳与城市建设
过去100多年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使大气CO2当量浓度增加了约60%,全球平均气温也因此上升了0.74˚C,控制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
城市是由建筑所构成的,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 600 多个城市,20000多个集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 55148 %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58184 %。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把其余的相加,二氧化碳排放将更加集中于城市。城市既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又可能成为摧毁人类栖息地——地球的最主要因素。
从碳排放源头看,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据统计,全球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从最终使用的角度看,碳排放的来源可以分为工业、居住和交通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最后从空间区域来看,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一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总体上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
显然,我们需要改变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二、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也必然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直接手段。气候变化涉及的人为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城市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高效率的利用土地、能源和各种资源,实现工业布局的低碳化、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了区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区域层面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三、低碳与历史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形势强调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把这些千百年来的优秀建筑和街区看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通过精心保护,可以永续地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源泉。这些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也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灵魂。
首先,保护不仅意味着对历史文化名城中一个文物古迹或历史地段的保护, 而且还包括对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 是从文物保护出发, 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 控制有损当地空间环境品质和景观质量的建设项目,从而为城市历史、建筑艺术做出贡献,进而保护独特的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历史环境保护不能像文物保护那样严格,不是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 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建设的特色,在历史环境保护的同时,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放松,只有全面分析城市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潜在对象,使值得保护的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
其次,树立低碳生态的意识。所谓“低碳”,就是以无碳或低碳能源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能源消耗水平、含碳燃料二氧化碳的排放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其实质是能源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那么,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就是遵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低耗能、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生态城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一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和低碳生态文明观念,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原则、没有选择、没有标准地进行保护。保护时可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例如,中国的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而西方的园林是几何的、宏大的、反自然的。中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中,是共生的:在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在正厅,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西方则不然,其建筑和园林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中国从自己的生态文明的基因里面,自然而然产生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艺术,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城市作为一个活的机体, 承担着交通、工作、居住和游憩功能, 始终为人提供服务,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 而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及群体, 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地老化、过时, 城市的结构网络及交通发展是必然面临的问题, 那么该更新什么, 如何更新, 又如何在更新中保护, 成为城市保护中又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城市而言, 保护只是局部, 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城市, 所以保留什么, 改造什么, 拆除什么以及如何保留, 如何改造, 如何新建对于城市而言是一个关键问题, 换言之, 城市保护的必要性与城市发展的必然性, 使名城保护的内容与方法不仅要包含对历史遗产自身保存与维护问题, 同时还包含对历史文化遗产所处城市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的控制与引导问题, 两者同样重要。
所以, 历史城市保护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统筹考虑, 采取综合的措施, 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 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 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 进行高层次的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延续历史文脉, 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仇保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 编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建国编著,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4]王建国编著, 城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5]李和平. 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 ] . 城市规划 ,2003 (4) :52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