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现状以及近20年来AML治疗效果的变化.方法 对2003至2007年中美联合上海市白血病协作组收集的确诊为AML的623例患者,同时采用FAB和WHO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随访患者,统计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与国外的疗效进行同期比较,与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AML的疗效进行历史对照比较.结果 623例AML患者CR率为66.5%,中位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现状以及近20年来AML治疗效果的变化.方法 对2003至2007年中美联合上海市白血病协作组收集的确诊为AML的623例患者,同时采用FAB和WHO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随访患者,统计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与国外的疗效进行同期比较,与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AML的疗效进行历史对照比较.结果 623例AML患者CR率为66.5%,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3年生存率为30.8%,3年内的复发率为55.1%,与国外报道的CR率相近,但复发率较高,长期生存率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较之上海市1984至1994年治疗的病例有明显提高.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和高三尖杉酯碱诱导治疗的CR率、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色体预后良好组[去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后]的CR率为87.3%(79例中68例),中等组为61.8%(306例中189例),不良组为42.9%(112例中48例),APL的CR率为91.3%,染色体核型是主要的预后因素.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原发性AML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预后与一般原发性AML无明显差异,染色体不良核型、高龄和发病时高白细胞计数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结论 上海市AML治疗水平较加年前有明显提高,短期治疗效果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长期疗效尚有待提高。
其他文献
患者,女,22岁.因头晕、乏力、月经量大且不规律就诊.患者父母为姑表兄妹近亲婚配.患者13岁初潮时即出现月经量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皮肤易有瘀斑.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妇科系统检查无异常。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7326 摘 要: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高速经济增长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企业面临全新发展挑战,管理人员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环境带来机遇创新工商管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管理意识,强化科技创新等措施,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概述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影响,分析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为题,探讨基于新常态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移植相关并发症影响了移植的疗效.其中出血常成为移植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移植患者出血原因主要有血小板减少及移植后其他并发症[1]。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凝血因子Ⅷ(FⅧ)c2区单克隆抗体(单抗),研究其对FⅧ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表达rFⅧ C2区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性单抗.不同剂量的单抗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孵育后测定FⅧ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ELISA法测定该单抗对rh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磷脂酰丝氨酸(PS)及血小板结合实验的影响.结果获得一株抗FⅧC2区单抗,命名为SZ-132.
第八届全国血液病实验诊断与治疗学术会议暨2010年浙江省血液学年会将于2010年6月初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血液病临床及实验诊断专家讲授血液病实验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同时向全国征文,欢迎广大临床血液学、血液检验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踊跃投稿,交流在血液病实验诊断及临床治疗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目的 探讨145例骨髓增殖件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率;并分析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14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JAK2蛋白、磷酸化JAK2蛋白及磷酸化STAT5蛋白表达;对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多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血栓形成是其重要的病理变化~([1]).近年来,我国急性MI(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应用支架植入术治疗AMI较溶栓治疗效果好,可使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再通率达90%以上,并可获得更早期、更充分和更为持久的血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1083 摘 要:进入到新时期内,国家更加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不同区域之间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该文主要研究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和安全管理,采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发现引发建设风险的原因有设备问题、制度问题等,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结果表明通过安全管理消除了建设风险,为铁路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始终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移植物中的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则是GVHD发牛的关键.然而反应性T细胞的缺失又会严重影响造血十细胞的植入以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