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货币供应的银行渠道入手,研究阐述了存款稳定性下降、净利差缩小、经营管理转型等因素对我国货币供应的抑制作用,得出了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货币创造机制将被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王者”地位将动摇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析监测,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研究重构我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2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06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和近期主要举措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其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拆借的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此后,利率市场化进程虽多波折甚至反复,但总体仍沿着“先银行间利率后客户利率;先外币利率后本币利率;先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先大额存款利率,后小额存款利率”的路径推进。
在货币市场利率方面,1996年6月,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为标志,同业拆借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迈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具有开创性的一步。2006年10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试运行,基本确立起其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为其他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价格基准。在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997年6月,借鉴拆借利率市场化的经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此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8年首次以市场化价格发行了金融债券,财政部也于1999年首次以利率招标方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国债,标志着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在外币存贷款利率方面,从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到2004年11月放开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为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在人民币贷款利率方面,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放贷款利率浮动权的通知》标志着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首次尝试;此后,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历经多次变动,总体呈逐步扩大的趋势。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而下限仍保持基准利率的0.9倍。由此,我国人民币贷款利率进入“放开上限、管住下限”的阶段。在人民币存款利率方面,199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保险公司开办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中,利率水平可由双方协商确定;此后,利率市场化的协议存款业务逐步扩大到社保基金、邮政储蓄等;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进入“管住上限,放开下限”的阶段。至此,货币市场、资本(债券)市场、外币存贷款的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也处于“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半市场化状态。
利率市场化进程再向纵深推进。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通过以上举措,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存款利率首度允许上浮,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短期效应方面
利率管制的放松立即带来了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差异化。以存款利率的调整为例,2012年6月7日后,存款利率大致依规模大小而梯次上浮,规模较小的银行利率上浮的幅度较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次日便上调一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紧随其后上调一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最终基本都将一年期及以内的存款利率上浮至顶,但二年期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维持在基准利率的水平(没有上浮)。相比之下,规模更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则大多选择将所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都上浮至顶。
(二)长期效应方面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必将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冲击和影响。这些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经营方面,允许存款利率上浮以及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将直接导致银行净利差缩小、净利息收入减少,最终反映为银行盈利水平下降。存贷比考核、流动性偏紧带来的“揽存”大战以及客户对资金更高收益的追求将在允许存款利率上浮的大背景下,蔓延成全社会存款利率的普遍上浮,吸收存款的成本上升。另外,贷款客户尤其是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的议价能力和空间进一步提升,信贷资产的收益率将下降。两者的共同作用将减少银行利润,特别是对当前净利差收入仍占盈利来源半壁江山的国内银行而言,未来2~3年利润明显下滑期将难以避免。
2.风险管理方面,信用风险可能提高,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风险等原本“非主流”的风险形态将占据银行风险管理更重要的地位。由于贷款利率可下浮空间增大,风险较小的大客户、优质客户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高,银行为保盈利增长,其信贷投放可能更多地向风险较高的项目和小微企业倾斜以取得更高风险溢价,银行业整体的信贷风险将加大。另外,市场化的利率所受影响更多,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更高,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的错配管理更加复杂,利率传导的机制和效率对银行的竞争成败更为重要,利率和利率风险的管理更具挑战性。与之相对应,利率差异化将加剧存款波动,存款搬家、揽存大战将有更为合理的动因,银行资金的期限错配程度加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大银行流动性管理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同时,放松利率管制将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大利好,衍生品的创新、交易规模的扩大、银行参与程度的加深都可能潜藏着更大的市场风险,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和市场风险管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3.改革发展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倒逼银行加快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促进银行发展模式和经营效益的差异化。银行的收入结构可能改变,从依靠存贷利差收入向中间业务收入乃至综合金融服务的收入倾斜;贷款的客户结构可能改变,将更加注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资金需求弹性较低的客户;存款的期限结构可能改变,将在完善流动性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短期存款的比重,以降低资金成本;定价模式可能改变,需要银行更加认真地去分析市场、分析客户,从综合贡献的角度去确定合理的、差异化的资金价格等。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中,发展态势和经营效益的差异化必然日益显著,哪家银行转得快、转得早、转得好,它的生命周期会更长,它的发展会更健康、更可持续。
三、利率市场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创造和存款派生的主体,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影响可能是历史性的。因此,改革的深入推进必将经由银行经营行为变化的传导,进而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机制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款稳定性下降将削弱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
传统存款派生理论认为,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较活期存款低,在存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例越高,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越弱。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未对不同期限的存款进行区分,但其隐含的存款稳定性与货币创造的关系仍然成立,即存款的稳定性越低,制约银行发放贷款创造货币的约束因素如存贷比等考核的约束、资金备付的约束、期限错配的流动性约束等就更为显性,货币创造和派生的能力就越弱。依据上文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显著加大存款利率定价的差异性,进而加剧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全社会银行整体的存款稳定性下降,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日趋严格的流动性监管要求下,受存贷比、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及自身流动性管理压力下,将不得不减少流动性占用较大的信贷业务,乃至减持流动性较低的信贷资产,由此必将抑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二)净利差缩小将减弱银行货币创造的动力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同时派生了存款,创造了货币供应,即贷款业务与社会货币供应息息相关。而追求利差收入是银行贷款投放的动力源泉,利差越大,银行越有利可图,贷款投放的意愿就越强。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实行“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政策,无形中形成了“法定利差”,使银行通过贷款业务获取收益的经营模式有了可靠保障,激励了银行放贷意愿。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如上文分析,银行的存贷利差呈缩小趋势,信贷业务所能获取的收入减少,银行贷款投放的激励减弱。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不高、定价机制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净利差的缩小将使更多的银行处于“存差”和“惜贷”并存的“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对议价能力强的优质大客户、大企业,银行因净利差缩小甚至倒挂而“惜贷”;而对有迫切资金需求、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银行却因自身风险定价能力的不足而即使“存差”也“弃之如敝履”放贷。这样的矛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贷款意愿,从而对其货币创造产生负面影响。
(三)经营管理“转型”将增加银行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
如前所述,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倒逼商业银行进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改变之前业务结构以存贷款为主、收入结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状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等投资自营业务,如当前国内银行拆借、回购、债券投资、外汇交易等金融市场业务的规模或收益已占总量的20%~30%。这一转变将减少对传统信贷业务的资源投入,信贷投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大且复杂化,监管要求将更加严格,银行内部管理将进一步加强,这也将对银行货币创造产生制约。如在银行整体利润下滑导致资本补充更加不易的大背景下,资本充足率考核对银行“高资本占用”的信贷业务的制约将更为明显等。
四、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并因存款稳定性下降、净利差缩小以及经营管理的转型而对银行的货币创造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以往我国主要依托银行信贷的货币创造机制将被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的“王者”地位将被动摇。与之相应,伴随利率市场化而来,金融创新将更加活跃,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也将日益显著并将部分地替代原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地位。对此,有必要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指导和监测,尤其是对存款替代产品、财富管理产品等的分析监测。适时调整修订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对已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且交易规模较大的金融工具,应及时将其纳入货币供应量以便加强统计分析。加大对信托、担保、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等类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监测和管理,重视其货币创造功能。结合金融改革发展大势,完善货币与金融统计分析,梳理重塑我国货币供应的形成机制,为货币政策调控和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杜金富.标准化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的有效手段[J].中国金融,2010(15):12-14
[2]董建岳.利率市场化进程或超预期 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2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2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06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和近期主要举措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其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拆借的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此后,利率市场化进程虽多波折甚至反复,但总体仍沿着“先银行间利率后客户利率;先外币利率后本币利率;先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先大额存款利率,后小额存款利率”的路径推进。
在货币市场利率方面,1996年6月,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为标志,同业拆借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迈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具有开创性的一步。2006年10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试运行,基本确立起其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为其他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价格基准。在债券市场利率方面,1997年6月,借鉴拆借利率市场化的经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此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8年首次以市场化价格发行了金融债券,财政部也于1999年首次以利率招标方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国债,标志着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在外币存贷款利率方面,从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到2004年11月放开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为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在人民币贷款利率方面,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放贷款利率浮动权的通知》标志着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首次尝试;此后,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历经多次变动,总体呈逐步扩大的趋势。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而下限仍保持基准利率的0.9倍。由此,我国人民币贷款利率进入“放开上限、管住下限”的阶段。在人民币存款利率方面,199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保险公司开办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中,利率水平可由双方协商确定;此后,利率市场化的协议存款业务逐步扩大到社保基金、邮政储蓄等;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进入“管住上限,放开下限”的阶段。至此,货币市场、资本(债券)市场、外币存贷款的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也处于“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半市场化状态。
利率市场化进程再向纵深推进。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通过以上举措,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存款利率首度允许上浮,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短期效应方面
利率管制的放松立即带来了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差异化。以存款利率的调整为例,2012年6月7日后,存款利率大致依规模大小而梯次上浮,规模较小的银行利率上浮的幅度较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次日便上调一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紧随其后上调一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最终基本都将一年期及以内的存款利率上浮至顶,但二年期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维持在基准利率的水平(没有上浮)。相比之下,规模更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则大多选择将所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都上浮至顶。
(二)长期效应方面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必将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冲击和影响。这些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经营方面,允许存款利率上浮以及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将直接导致银行净利差缩小、净利息收入减少,最终反映为银行盈利水平下降。存贷比考核、流动性偏紧带来的“揽存”大战以及客户对资金更高收益的追求将在允许存款利率上浮的大背景下,蔓延成全社会存款利率的普遍上浮,吸收存款的成本上升。另外,贷款客户尤其是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的议价能力和空间进一步提升,信贷资产的收益率将下降。两者的共同作用将减少银行利润,特别是对当前净利差收入仍占盈利来源半壁江山的国内银行而言,未来2~3年利润明显下滑期将难以避免。
2.风险管理方面,信用风险可能提高,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风险等原本“非主流”的风险形态将占据银行风险管理更重要的地位。由于贷款利率可下浮空间增大,风险较小的大客户、优质客户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高,银行为保盈利增长,其信贷投放可能更多地向风险较高的项目和小微企业倾斜以取得更高风险溢价,银行业整体的信贷风险将加大。另外,市场化的利率所受影响更多,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更高,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的错配管理更加复杂,利率传导的机制和效率对银行的竞争成败更为重要,利率和利率风险的管理更具挑战性。与之相对应,利率差异化将加剧存款波动,存款搬家、揽存大战将有更为合理的动因,银行资金的期限错配程度加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大银行流动性管理将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同时,放松利率管制将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大利好,衍生品的创新、交易规模的扩大、银行参与程度的加深都可能潜藏着更大的市场风险,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和市场风险管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3.改革发展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倒逼银行加快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促进银行发展模式和经营效益的差异化。银行的收入结构可能改变,从依靠存贷利差收入向中间业务收入乃至综合金融服务的收入倾斜;贷款的客户结构可能改变,将更加注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资金需求弹性较低的客户;存款的期限结构可能改变,将在完善流动性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短期存款的比重,以降低资金成本;定价模式可能改变,需要银行更加认真地去分析市场、分析客户,从综合贡献的角度去确定合理的、差异化的资金价格等。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中,发展态势和经营效益的差异化必然日益显著,哪家银行转得快、转得早、转得好,它的生命周期会更长,它的发展会更健康、更可持续。
三、利率市场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创造和存款派生的主体,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影响可能是历史性的。因此,改革的深入推进必将经由银行经营行为变化的传导,进而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机制产生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款稳定性下降将削弱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
传统存款派生理论认为,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较活期存款低,在存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例越高,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越弱。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未对不同期限的存款进行区分,但其隐含的存款稳定性与货币创造的关系仍然成立,即存款的稳定性越低,制约银行发放贷款创造货币的约束因素如存贷比等考核的约束、资金备付的约束、期限错配的流动性约束等就更为显性,货币创造和派生的能力就越弱。依据上文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显著加大存款利率定价的差异性,进而加剧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全社会银行整体的存款稳定性下降,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日趋严格的流动性监管要求下,受存贷比、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及自身流动性管理压力下,将不得不减少流动性占用较大的信贷业务,乃至减持流动性较低的信贷资产,由此必将抑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二)净利差缩小将减弱银行货币创造的动力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同时派生了存款,创造了货币供应,即贷款业务与社会货币供应息息相关。而追求利差收入是银行贷款投放的动力源泉,利差越大,银行越有利可图,贷款投放的意愿就越强。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实行“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政策,无形中形成了“法定利差”,使银行通过贷款业务获取收益的经营模式有了可靠保障,激励了银行放贷意愿。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如上文分析,银行的存贷利差呈缩小趋势,信贷业务所能获取的收入减少,银行贷款投放的激励减弱。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不高、定价机制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净利差的缩小将使更多的银行处于“存差”和“惜贷”并存的“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对议价能力强的优质大客户、大企业,银行因净利差缩小甚至倒挂而“惜贷”;而对有迫切资金需求、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银行却因自身风险定价能力的不足而即使“存差”也“弃之如敝履”放贷。这样的矛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贷款意愿,从而对其货币创造产生负面影响。
(三)经营管理“转型”将增加银行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
如前所述,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倒逼商业银行进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改变之前业务结构以存贷款为主、收入结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状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等投资自营业务,如当前国内银行拆借、回购、债券投资、外汇交易等金融市场业务的规模或收益已占总量的20%~30%。这一转变将减少对传统信贷业务的资源投入,信贷投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大且复杂化,监管要求将更加严格,银行内部管理将进一步加强,这也将对银行货币创造产生制约。如在银行整体利润下滑导致资本补充更加不易的大背景下,资本充足率考核对银行“高资本占用”的信贷业务的制约将更为明显等。
四、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并因存款稳定性下降、净利差缩小以及经营管理的转型而对银行的货币创造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以往我国主要依托银行信贷的货币创造机制将被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的“王者”地位将被动摇。与之相应,伴随利率市场化而来,金融创新将更加活跃,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也将日益显著并将部分地替代原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地位。对此,有必要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指导和监测,尤其是对存款替代产品、财富管理产品等的分析监测。适时调整修订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对已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且交易规模较大的金融工具,应及时将其纳入货币供应量以便加强统计分析。加大对信托、担保、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等类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监测和管理,重视其货币创造功能。结合金融改革发展大势,完善货币与金融统计分析,梳理重塑我国货币供应的形成机制,为货币政策调控和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杜金富.标准化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的有效手段[J].中国金融,2010(15):12-14
[2]董建岳.利率市场化进程或超预期 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