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已由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得“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只有师生有效地相互促进与发展,才能达到各环节“有效”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已由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得“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只有师生有效地相互促进与发展,才能达到各环节“有效”的目的.
  一、课前准备,树立“有效”理念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
  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们个别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二、激发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法则.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联系身边的实际,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己无关,因而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哪怕是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一点点兴趣,教师也要珍惜与呵护.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真诚的鼓励,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课堂讲解,进行“有效”指导
  课堂上教师讲什么、什么时间讲都应该讲究策略,把握一个度,讲得多了,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效率肯定很低.但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讲去做,由于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远不及教师,可能会在一些非重点问题上纠缠太长的时间,而在一些重点问题上研究不一定到位,出现散乱的现象,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
  (一)指明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适合自学的内容,上课伊始,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或探究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少走弯路.对于不适合自学的习题课,教师可以提供问题背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兴趣去探究,去学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解疑点要点,协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在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后,对于学生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拿不准的问题以及存在疑虑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确谁对谁错,了解问题的症结,解决头脑中的疑惑.教师的讲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让学生有拨开乌云见太阳的感觉.另外,上课开始前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段,也可利用这一时间对上节课的要点、疑点进行巩固.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轉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学会归纳要点,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形成良好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只有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总之,新课标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该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辽宁省社会组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必须转变管理理念,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作用,加大对辽宁省社会组织的宣传和
【摘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引导越来越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是学生们学习水平增强的保障,更是提高数学运用能力的前提,本文就在常规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们的思维为主要内容,下面我就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谈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生思维;激发和引导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们的思维即对相关问
科技论文的退修信可分为2类:第1类退修信指初审后反馈给作者的修改意见,内容相对固定,可采用格式化的方式;第2类退修信指编委或同行专家提出的学术方面的修改意见,以修改稿件
干群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实现干群关系的和谐,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另一方面,干部要树立“义务本位”的观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学科,通过数学习题的练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有效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随着小学教学目标的不断深化,学生成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