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雕刻的蓬勃发展促进中国雕塑的进步,其中民国至新中国时期民间雕刻尤为重要,作为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范庆云先生的作品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记载和史料对范庆云生平作了稍微详细的介绍,通过缅怀这位艺术家的一生,以不一样的角度来了解民间雕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雕刻;佛教;塑像
范庆云,族谱芳字辈名芳润,行舜三,字德春。近代江西著名的民间雕刻家,出生于江西丰城市尚庄镇范家镇,这是一个当时雕刻、油漆行业比较集中的县区,出了不少雕刻能手,其中有范庆云祖业-“范振华”字号、著名陶塑家曾龙升等。虽然范老先生没能像广东石湾陶塑、天津“泥人张”、“面人汤”一样人人皆知,名远于外,但他的雕刻艺术堪称江西一绝,经久不衰。范老是“范振华”雕塑的第三代传人,他从小就受到雕刻艺术的熏陶,也非常好学,刻苦专研,毕生把“范振华”雕刻推向最兴盛。
范老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十一月十八日,当时的佛教传播、寺庙修建非常兴盛,民间雕刻题材也以人们喜爱的故事神话、佛教神像为主,因此范庆云为了提高雕刻的形神准确,从15岁开始研读《佛说造像量度经》,为其日后雕刻技艺的提高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深研了此书才能让“范振华”雕塑深的民心、名垂久远。范家至今仍藏盖有“范庆云”三个字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春正月金陵刻经处出版、翻译者为工布查布的一部《佛说造像量度经》,为研究“范振华”雕塑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范老的童年是比较坎坷的,16岁的时候,就由于家境窘迫,辍学从父学艺,17岁便离开了家乡,继而向兄长范芳庭专研雕刻,勤学苦练。此时范庆云与兄长在南昌新建县西山万寿宫等地雕刻神像,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雕刻技艺与日俱增。19岁范庆云两位兄长范芳庭、范芳明娶妻分家,自立门户。此时范庆云四弟和五弟尚且年幼,范庆云带着两位弟弟一起学艺。31岁带着家人迁居南昌,暂住萧公廟,继续经营“范振华”号雕刻。32岁范庆云雕塑南昌孔教会的孔子圣象,并在樟树雕刻大玄观神像。36岁之后,范庆云雕刻了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人像,分别有文天祥、孙中山、方本仁、吴金彪、蔡成勋,乃至美国罗斯福、俄罗斯驻华大使医生武克士,继而受李烈钧的邀请为其母雕塑半身像。40岁范庆云父亲范流镛病重,先生回家看望,并用檀香木为其父其母雕塑全身立体坐像,在此次回家期间,还为有名望的村里人雕刻塑像。其中,木雕人像《孙中山》《袁世凯》荣获巴拿马博览会的金质奖。从此,范老的雕刻技艺受到广泛的关注。
虽然范老的雕刻艺术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其并没有停止对更高技艺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后,范老更加踊跃地投入到雕刻艺术的创作之中。70岁范老参加江西省文联筹委会在省人民图书馆举办的全省首届美术展览,参选作品为木板浮雕《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荣获一等奖。1951年,71岁范庆云被邀请在南昌工艺美术社创作《许真君降龙治水图》木雕。1952年,先生72岁,在江西省美术工作室创作雕刻以歌颂土地改革、反映阶级斗争的《斗霸图》。1953年,73岁范老前往武汉参加中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被当选为主席团成员。1959年11月17日,先生79岁,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举行范庆云作品展览暨座谈会,纪念先生80寿辰和从事雕塑65周年。会上美术界人士对范老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范庆云也深有感触的说:“我今年虽然是80岁的人了,但我觉得越活越年轻,有些老朋友见到我也说我年轻了。的确,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也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使我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幸福。”会后专设范庆云作品陈列室(后来在“文革”中被毁);同年12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在省中苏友好馆举办《范庆云作品展》,祝贺范庆云先生80岁诞辰。此次展览共展出木雕作品50余件,展出时长20余日。80岁调职于江西省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专设工作室,招收学生,研究雕塑艺术。据刘云口述:“为了使范老先生精湛雕塑技艺后继有人,时任省文化局局长的石凌鹤指定何报桐拜师于范庆云学艺。”
范老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雕刻艺术。1962年2月5-15日,先生82岁,在南昌召开的江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出江西省文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范庆云被选举为美协主席;10月,范庆云回老家休养。1963年5月15日因病去世,终年83岁;据其孙范中和介绍,范庆云下葬时范老先生的朋友、学生、还有慕名而来的敬重者前来送行,绕行尚庄范家一圈下葬,仪式非常隆重,表达了大家对范老先生逝世的敬重悲痛不已。
鉴于社会对范老艺术的认可,也为了后人能够深入了解范老的雕刻艺术,范庆云及其祖业-“范振华”被载入《南昌市志》、《新建县志》、《丰城县志》;回顾范老的一生,他的技艺不仅值得当代雕刻艺术爱好者学习与崇敬,也被同时代艺术大家称赞不绝,其中著名画家徐悲鸿在1932年余游南昌时,曾在南昌青云谱游览见到院中祖先堂龛中范庆云雕刻的塑像,至为惊讶,并夸赞“奕奕如生人①”,令人赞叹不已;又夸赞道:“范君的木雕人像与泥人张作,俱能简约,不事琐屑,且相比例精审,无头大脚矮积习,脱去向来喃喃派平板格调,会心于造化之微。”由于被范庆云精湛的雕刻技艺所钦佩,在范老52岁这一年,徐悲鸿盛情邀请他为其雕塑一尊瘦骨嶙峋的水牛。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艺术大师徐悲鸿对范老的技艺是十分认可的。这也从某种侧面说明了范庆云雕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关于范庆云生年
关于范庆云的生年是有争议的,一则为光绪五年(1879年),据工艺美术家雷震在1962年6月15日的江西日报上发表《根深叶茂,向阳花开-试谈民间雕刻家范庆云和他的艺术》一文中写到“范庆云是江西杰出的民间雕刻家。今年八十三岁。”由此推算范庆云出生年应在1879年,如推算虚岁则为1880年;另据1960年1月《江西画报》中李素馨撰写《民间雕塑家范庆云先生》一文中记载:“1959年12月17日是范庆云诞生八十周年”,由此推算李素馨认为范庆云按实岁推算出生年应为1879年,虚岁年推算则为1880年。二则据《江西省志.文化艺术志人物传略.范庆云》、《丰城县志.人物范庆云》记载其生年为光绪六年(1880年);三则据1993年《范氏家谱. 著名雕塑家芳润先生传》记载为1881年,按理说族谱记载应是准确的,但族谱又记载范庆云终年“八十有三”,若这样推算范庆云生年应在1880年,这与1881年不相符,据范氏族谱管理者言之,此传为范氏尚宽三十六世孙芳茹前去丰城市里收集文稿,而《丰城县志.人物.范庆云》中记载的出生年为1880年,笔者推测在1993年重修《范氏族谱》时因属传抄有误。本文暂采取出生年为1880年一说。)
二、关于范庆云的创作
范庆云的创作多以神像、历史神话故事为题材,江西著名工艺美术家雷震总结了他早、中、晚期的创作特点:早期崇尚写实朴素;中年后雕刻人像常用夸张手法,造型简洁,特点突出,作风朴实而又华丽;晚年“技法稳健、沉着有力,作风古朴豪放”代表作品《关羽夜读春秋》。如今范庆云的雕刻作品仍保存在各大神庙,但也有很多作品文革时被销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悲鸿讲艺术》(九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2]《江西省文化艺术志资料(二)》第18页,1991年版;
[3]新编《南昌市志》、《新建县志》、《丰城县志》;
[4]雷震《根深叶茂.向阳花开-试论民间雕塑家范庆云和他的艺术》、刊《江西日报》1962年6月15日;
[5]《范氏家谱》,民国二十六年重修本;
[6]李素馨《民间雕塑家范庆云先生》(江西画报1960年1月);
关键词:民间雕刻;佛教;塑像
范庆云,族谱芳字辈名芳润,行舜三,字德春。近代江西著名的民间雕刻家,出生于江西丰城市尚庄镇范家镇,这是一个当时雕刻、油漆行业比较集中的县区,出了不少雕刻能手,其中有范庆云祖业-“范振华”字号、著名陶塑家曾龙升等。虽然范老先生没能像广东石湾陶塑、天津“泥人张”、“面人汤”一样人人皆知,名远于外,但他的雕刻艺术堪称江西一绝,经久不衰。范老是“范振华”雕塑的第三代传人,他从小就受到雕刻艺术的熏陶,也非常好学,刻苦专研,毕生把“范振华”雕刻推向最兴盛。
范老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十一月十八日,当时的佛教传播、寺庙修建非常兴盛,民间雕刻题材也以人们喜爱的故事神话、佛教神像为主,因此范庆云为了提高雕刻的形神准确,从15岁开始研读《佛说造像量度经》,为其日后雕刻技艺的提高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深研了此书才能让“范振华”雕塑深的民心、名垂久远。范家至今仍藏盖有“范庆云”三个字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春正月金陵刻经处出版、翻译者为工布查布的一部《佛说造像量度经》,为研究“范振华”雕塑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范老的童年是比较坎坷的,16岁的时候,就由于家境窘迫,辍学从父学艺,17岁便离开了家乡,继而向兄长范芳庭专研雕刻,勤学苦练。此时范庆云与兄长在南昌新建县西山万寿宫等地雕刻神像,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雕刻技艺与日俱增。19岁范庆云两位兄长范芳庭、范芳明娶妻分家,自立门户。此时范庆云四弟和五弟尚且年幼,范庆云带着两位弟弟一起学艺。31岁带着家人迁居南昌,暂住萧公廟,继续经营“范振华”号雕刻。32岁范庆云雕塑南昌孔教会的孔子圣象,并在樟树雕刻大玄观神像。36岁之后,范庆云雕刻了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人像,分别有文天祥、孙中山、方本仁、吴金彪、蔡成勋,乃至美国罗斯福、俄罗斯驻华大使医生武克士,继而受李烈钧的邀请为其母雕塑半身像。40岁范庆云父亲范流镛病重,先生回家看望,并用檀香木为其父其母雕塑全身立体坐像,在此次回家期间,还为有名望的村里人雕刻塑像。其中,木雕人像《孙中山》《袁世凯》荣获巴拿马博览会的金质奖。从此,范老的雕刻技艺受到广泛的关注。
虽然范老的雕刻艺术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其并没有停止对更高技艺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后,范老更加踊跃地投入到雕刻艺术的创作之中。70岁范老参加江西省文联筹委会在省人民图书馆举办的全省首届美术展览,参选作品为木板浮雕《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荣获一等奖。1951年,71岁范庆云被邀请在南昌工艺美术社创作《许真君降龙治水图》木雕。1952年,先生72岁,在江西省美术工作室创作雕刻以歌颂土地改革、反映阶级斗争的《斗霸图》。1953年,73岁范老前往武汉参加中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被当选为主席团成员。1959年11月17日,先生79岁,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举行范庆云作品展览暨座谈会,纪念先生80寿辰和从事雕塑65周年。会上美术界人士对范老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范庆云也深有感触的说:“我今年虽然是80岁的人了,但我觉得越活越年轻,有些老朋友见到我也说我年轻了。的确,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也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使我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幸福。”会后专设范庆云作品陈列室(后来在“文革”中被毁);同年12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在省中苏友好馆举办《范庆云作品展》,祝贺范庆云先生80岁诞辰。此次展览共展出木雕作品50余件,展出时长20余日。80岁调职于江西省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专设工作室,招收学生,研究雕塑艺术。据刘云口述:“为了使范老先生精湛雕塑技艺后继有人,时任省文化局局长的石凌鹤指定何报桐拜师于范庆云学艺。”
范老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雕刻艺术。1962年2月5-15日,先生82岁,在南昌召开的江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出江西省文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范庆云被选举为美协主席;10月,范庆云回老家休养。1963年5月15日因病去世,终年83岁;据其孙范中和介绍,范庆云下葬时范老先生的朋友、学生、还有慕名而来的敬重者前来送行,绕行尚庄范家一圈下葬,仪式非常隆重,表达了大家对范老先生逝世的敬重悲痛不已。
鉴于社会对范老艺术的认可,也为了后人能够深入了解范老的雕刻艺术,范庆云及其祖业-“范振华”被载入《南昌市志》、《新建县志》、《丰城县志》;回顾范老的一生,他的技艺不仅值得当代雕刻艺术爱好者学习与崇敬,也被同时代艺术大家称赞不绝,其中著名画家徐悲鸿在1932年余游南昌时,曾在南昌青云谱游览见到院中祖先堂龛中范庆云雕刻的塑像,至为惊讶,并夸赞“奕奕如生人①”,令人赞叹不已;又夸赞道:“范君的木雕人像与泥人张作,俱能简约,不事琐屑,且相比例精审,无头大脚矮积习,脱去向来喃喃派平板格调,会心于造化之微。”由于被范庆云精湛的雕刻技艺所钦佩,在范老52岁这一年,徐悲鸿盛情邀请他为其雕塑一尊瘦骨嶙峋的水牛。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艺术大师徐悲鸿对范老的技艺是十分认可的。这也从某种侧面说明了范庆云雕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关于范庆云生年
关于范庆云的生年是有争议的,一则为光绪五年(1879年),据工艺美术家雷震在1962年6月15日的江西日报上发表《根深叶茂,向阳花开-试谈民间雕刻家范庆云和他的艺术》一文中写到“范庆云是江西杰出的民间雕刻家。今年八十三岁。”由此推算范庆云出生年应在1879年,如推算虚岁则为1880年;另据1960年1月《江西画报》中李素馨撰写《民间雕塑家范庆云先生》一文中记载:“1959年12月17日是范庆云诞生八十周年”,由此推算李素馨认为范庆云按实岁推算出生年应为1879年,虚岁年推算则为1880年。二则据《江西省志.文化艺术志人物传略.范庆云》、《丰城县志.人物范庆云》记载其生年为光绪六年(1880年);三则据1993年《范氏家谱. 著名雕塑家芳润先生传》记载为1881年,按理说族谱记载应是准确的,但族谱又记载范庆云终年“八十有三”,若这样推算范庆云生年应在1880年,这与1881年不相符,据范氏族谱管理者言之,此传为范氏尚宽三十六世孙芳茹前去丰城市里收集文稿,而《丰城县志.人物.范庆云》中记载的出生年为1880年,笔者推测在1993年重修《范氏族谱》时因属传抄有误。本文暂采取出生年为1880年一说。)
二、关于范庆云的创作
范庆云的创作多以神像、历史神话故事为题材,江西著名工艺美术家雷震总结了他早、中、晚期的创作特点:早期崇尚写实朴素;中年后雕刻人像常用夸张手法,造型简洁,特点突出,作风朴实而又华丽;晚年“技法稳健、沉着有力,作风古朴豪放”代表作品《关羽夜读春秋》。如今范庆云的雕刻作品仍保存在各大神庙,但也有很多作品文革时被销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悲鸿讲艺术》(九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2]《江西省文化艺术志资料(二)》第18页,1991年版;
[3]新编《南昌市志》、《新建县志》、《丰城县志》;
[4]雷震《根深叶茂.向阳花开-试论民间雕塑家范庆云和他的艺术》、刊《江西日报》1962年6月15日;
[5]《范氏家谱》,民国二十六年重修本;
[6]李素馨《民间雕塑家范庆云先生》(江西画报196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