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公正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情形。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蓰xǐ: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倘若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就是扰乱天下。如果巨屦(做工粗糙的鞋)与小屦(做工精细的鞋)同一个价钱,那么,谁还肯做小屦呢?
  【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写作背景】孟子继承并光大了儒学,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分配、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追求平等,承认差异是其分配公正的核心内涵。
  【现实意义】这段话表达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思想,也蘊含着包容差异与区别对待的公正观。承认多样性和丰富性就需要包容差异,相互尊重。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既有面向党内的,也有面向国外的。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文明形式与文化遗产,国与国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政治制度看,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有各国的体制,各国有各国的历史,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从人类文明来看,既有卢浮宫也有故宫,既有金字塔也有大雁塔,不可能完全一致。从政治到文化,从制度到历史,只有认识到差别,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别人、坚持自己。
  這段话还蕴含着承认差异、区别对待的公正观。我们倡导平等,但不是倡导“一刀切”的简单的平均主义,孟子反对平均主义意义上的“均富”主张,他认为人的能力、贡献各不相同,因而在财富占有与分配上应有差异。他认为,天下之物的价值不可以“同价”而卖,如若以“同价”来买不同之物,必然会造成以次充好。若这种“比而同之”的思想上升至社会政治领域就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孟子在批评平均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容差异的公平观。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财富分配,确立什么样的公正观以及如何看待社会差异提供了思路。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张 伟
其他文献
餅干的由来
期刊
徐悲鸿曾在南京生活工作过近10年,那块土地留下了大师许多动人的感情故事女画家孙多慈毕生挚爱着业师徐悲鸿,谱写出一曲悲情恋歌由于孙多慈长期远离祖国,她的经历与事迹一直较鲜为人知……    徐悲鸿借“无枫堂”抒发愤懑    徐悲鸿位于傅厚岗的公馆1932年12月建成,是一座精巧别致的两层小楼,有客厅餐厅卧室画室浴室卫生间等,前后还有宽敞庭院,院内有两棵高大的白杨,四周用篱笆筑成围墙妻子蒋碧微将公馆布置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