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年来,一批批广东人来到新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将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新疆。新疆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在他们的参与建设下,新疆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华凌贸易城昌华木雕城“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室,于2012年10月12日被自治区侨联将该展室提升为新疆侨界学习教育基地。
原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黄昌元在参观了“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室说:新疆是全国人民的新疆,进一步抢救和挖掘新疆与内地省市人民团结互助的历史资料,对推进新一轮援疆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疆与内地省市的交流合作、团结互助,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览吸引了记者的目光。100多年来,一批批广东人来到新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将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新疆。新疆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在他们的参与建设下,新疆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缅怀先辈的功绩,也是为了激励后来者。本文不可能呈现庞大的信息,就采撷几个历史剪影以飨读者。
仁人志士援建新疆
在民国时期,来新疆的优秀广东籍人士,不能不提到,邓缵先、曾问吾。
邓缵先是广东省紫金县客家人。是较早的来新疆搞建设的广东人士。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应当时国民政府派遣赴新疆。在新疆近20年中,他先后出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个边境县知事。其间,他学习维吾尔语,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教民造水车,灌溉农田,促进边疆农业发展;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在叶城知事任上离任之时,“父老子弟壶浆饯送,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至玉河边犹留恋涕泣。”考察地理,便利交通,多有建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与称颂。1933年因新疆发生大动乱,他在巴楚县任县长时以身殉职,年仅64岁。邓缵先先生生前所著县志、诗集等多部著作,成为今天研究民国新疆史的宝贵史料,其中《乌苏县志》是当时新疆唯一出版的县志,开新疆地方史志的先河。他编撰的《叶城县志》在1962年中印边境之争中成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重要依据。
兴宁县人曾问吾是民国中期一位学者兼少将官员,考取委派赴疆干部,曾任吐鲁番县县长。他的《中国经营西域史》长达60多万字,是一部中国经营西域的经验总汇,也是全面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的重要书籍。曾问吾在国防部任职期间,日本侵略者已盘踞了我国东部半壁江山,作为中国西部国际通道的新疆益显其地位之重要。为了适应形势要求,他决心到新疆做事,以期报效祖国。1944年冬,他被委派到吐鲁番任县长。到任后,他首先深入民间,一面考察民情风俗,一面倾听群众呼声。由于他早就学会了维吾尔文字和语言,这就为他与当地群众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在吐鲁番做了很多好事,最为群众津津乐道的是参与兴修水利。曾问吾到任后不久,常冒着严寒酷暑不辞劳苦地勘察山川,地质及水源,掌握了必要的治水资料及群众的抗旱经验,亲身带领群众开辟了一条百余里长的“葡萄沟”,同时把大多数年久失修的坎儿井、坎儿沟等灌溉系统进行开发浚深,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大面积农地缺水问题解决了,使葡萄、棉花等主要作物获得丰收。曾问吾还在全县兴建了中学、小学十多所,并在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搞好民族团结以及排难解纷,兴利除弊等方面也都做出了卓著成绩,从而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拥护,人民亲切地称他为“大佬”(当地人对长者表示敬意的尊称)。在他即将离任时,当地人特地在城郊一个最大的坎儿井旁修建了一座纪念亭,并竖碑纪功,作为永远纪念。
结统一战线建设边疆
早期来疆的广东籍中国共产党人邓发、林基路、罗志等人在新疆作出过重要贡献。
邓发是广东省云浮县人。1937年9月,邓发(化名方林)接任我党驻新疆代表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为支援抗日战争和建设新疆做了大量工作。邓发特別重视“新疆各族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会”)的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扩大了新疆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帝会”对培养各民族干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发展新疆的教育事业,为抗战和革命培养人材,在邓发领导下,新疆学院教务长林基路,省立迪化一中校长李云杨,一女中教务主任与附小主任朱旦华、张奋英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推动了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疆培养了一代青年才俊。邓发在领导西路军总支队的工作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接替陈云的工作后,继续领导他们学习文化,学习汽车、装甲车、坦克、炮兵、无线电等兵种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同志们的认识和觉悟,推动了军事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军事训练的进展。
邓发来新疆后,经过加强边防力量,在蒲犁县,公安人员破获了英国间谍网,逮捕了企图进行武装暴动的匪特。铲除了英国代办处,拔掉了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据点,英国国旗在蒲犁降下了。
林基路是广东台山人。1938年受党委派到新疆工作,在库车县和乌什县担任县长期间,他清理冤狱,革新吏治;改革税制,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造福民生,使当时的库车,成为新疆省的模范县。林基路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他给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取了个具有新疆民族色彩的名字——“库尔班阿洪”。他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沿街乞讨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尼莎罕。他还经常帮助维吾尔族老大娘、老大爷解决急难问题。高明县人罗志“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后经苏联进入新疆,因参加革命,曾三次被捕入狱。他与阿合买提江等同志应毛主席邀请赴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不幸途中罹难。他和民族同志共同斗争、同坐牢狱,和维吾尔族姑娘阿瓦罕(汉名杜秀芝)结为伉俪,传为佳话。
新疆是全国人民的新疆,进一步抢救和挖掘新疆与内地省市人民团结互助的历史资料,对推进新一轮援疆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疆与内地省市的交流合作、团结互助,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华凌贸易城昌华木雕城“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室,于2012年10月12日被自治区侨联将该展室提升为新疆侨界学习教育基地。
原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黄昌元在参观了“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室说:新疆是全国人民的新疆,进一步抢救和挖掘新疆与内地省市人民团结互助的历史资料,对推进新一轮援疆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疆与内地省市的交流合作、团结互助,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览吸引了记者的目光。100多年来,一批批广东人来到新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将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新疆。新疆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在他们的参与建设下,新疆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缅怀先辈的功绩,也是为了激励后来者。本文不可能呈现庞大的信息,就采撷几个历史剪影以飨读者。
仁人志士援建新疆
在民国时期,来新疆的优秀广东籍人士,不能不提到,邓缵先、曾问吾。
邓缵先是广东省紫金县客家人。是较早的来新疆搞建设的广东人士。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应当时国民政府派遣赴新疆。在新疆近20年中,他先后出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个边境县知事。其间,他学习维吾尔语,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教民造水车,灌溉农田,促进边疆农业发展;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在叶城知事任上离任之时,“父老子弟壶浆饯送,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至玉河边犹留恋涕泣。”考察地理,便利交通,多有建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与称颂。1933年因新疆发生大动乱,他在巴楚县任县长时以身殉职,年仅64岁。邓缵先先生生前所著县志、诗集等多部著作,成为今天研究民国新疆史的宝贵史料,其中《乌苏县志》是当时新疆唯一出版的县志,开新疆地方史志的先河。他编撰的《叶城县志》在1962年中印边境之争中成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重要依据。
兴宁县人曾问吾是民国中期一位学者兼少将官员,考取委派赴疆干部,曾任吐鲁番县县长。他的《中国经营西域史》长达60多万字,是一部中国经营西域的经验总汇,也是全面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的重要书籍。曾问吾在国防部任职期间,日本侵略者已盘踞了我国东部半壁江山,作为中国西部国际通道的新疆益显其地位之重要。为了适应形势要求,他决心到新疆做事,以期报效祖国。1944年冬,他被委派到吐鲁番任县长。到任后,他首先深入民间,一面考察民情风俗,一面倾听群众呼声。由于他早就学会了维吾尔文字和语言,这就为他与当地群众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在吐鲁番做了很多好事,最为群众津津乐道的是参与兴修水利。曾问吾到任后不久,常冒着严寒酷暑不辞劳苦地勘察山川,地质及水源,掌握了必要的治水资料及群众的抗旱经验,亲身带领群众开辟了一条百余里长的“葡萄沟”,同时把大多数年久失修的坎儿井、坎儿沟等灌溉系统进行开发浚深,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大面积农地缺水问题解决了,使葡萄、棉花等主要作物获得丰收。曾问吾还在全县兴建了中学、小学十多所,并在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搞好民族团结以及排难解纷,兴利除弊等方面也都做出了卓著成绩,从而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拥护,人民亲切地称他为“大佬”(当地人对长者表示敬意的尊称)。在他即将离任时,当地人特地在城郊一个最大的坎儿井旁修建了一座纪念亭,并竖碑纪功,作为永远纪念。
结统一战线建设边疆
早期来疆的广东籍中国共产党人邓发、林基路、罗志等人在新疆作出过重要贡献。
邓发是广东省云浮县人。1937年9月,邓发(化名方林)接任我党驻新疆代表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为支援抗日战争和建设新疆做了大量工作。邓发特別重视“新疆各族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会”)的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扩大了新疆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帝会”对培养各民族干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发展新疆的教育事业,为抗战和革命培养人材,在邓发领导下,新疆学院教务长林基路,省立迪化一中校长李云杨,一女中教务主任与附小主任朱旦华、张奋英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推动了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疆培养了一代青年才俊。邓发在领导西路军总支队的工作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接替陈云的工作后,继续领导他们学习文化,学习汽车、装甲车、坦克、炮兵、无线电等兵种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同志们的认识和觉悟,推动了军事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军事训练的进展。
邓发来新疆后,经过加强边防力量,在蒲犁县,公安人员破获了英国间谍网,逮捕了企图进行武装暴动的匪特。铲除了英国代办处,拔掉了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据点,英国国旗在蒲犁降下了。
林基路是广东台山人。1938年受党委派到新疆工作,在库车县和乌什县担任县长期间,他清理冤狱,革新吏治;改革税制,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造福民生,使当时的库车,成为新疆省的模范县。林基路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他给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取了个具有新疆民族色彩的名字——“库尔班阿洪”。他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沿街乞讨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尼莎罕。他还经常帮助维吾尔族老大娘、老大爷解决急难问题。高明县人罗志“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后经苏联进入新疆,因参加革命,曾三次被捕入狱。他与阿合买提江等同志应毛主席邀请赴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不幸途中罹难。他和民族同志共同斗争、同坐牢狱,和维吾尔族姑娘阿瓦罕(汉名杜秀芝)结为伉俪,传为佳话。
新疆是全国人民的新疆,进一步抢救和挖掘新疆与内地省市人民团结互助的历史资料,对推进新一轮援疆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疆与内地省市的交流合作、团结互助,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