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笔者在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通过分组实验对开腹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取1:1的随机分组方法,将本次研究所收集到的118例患者分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腹腔镜组各项指标相较于开腹组,均明显更优;结论: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并发症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开腹式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06-02
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在随之增加,其中老年患者是最主要的疾病人群,因老年患者多伴随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这使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遇到了较大的阻碍[1]。腹腔镜手术(LC)是一种有效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开腹式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现结合笔者在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通过分组实验对开腹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18例,其中女性患者67例,男性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5.08±2.42)岁,平均病史为(12.25±1.52)年;经由实验室白细胞检查结果显示,其中7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1,79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0-20)×109L-1;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突发性右上腹疼痛,慢性右上腹疼痛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根据患者接诊顺序,按照1:1的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9例,分别设置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开腹组:运用开腹式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右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进入到腹腔之后,分离、暴露胆囊。可以直接找到胆囊管的,在进行相应处理后切除胆囊;显露不佳则在胆囊底部切开长为0.5-1cm的切口,将胆囊内容物吸净之后,再运用探针进行引导,游离出胆囊管,在距离0.5cm处将胆囊管切断,近端结扎加缝扎。
1.2.2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后,建立起CO2气腹,通过三孔法操作,将腹腔镜置入,如手术操作困难或显露不良则改为四孔法。运用超声刀对粘连进行分离,充分暴露胆囊,由于周围组织极易将Calot三角遮盖,可以抓钳将周围组织按压,近壶腹部向右上对胆囊体进行推压,使Calot三角能够充分暴露,同时分离胆囊三角区的粘连时,使其存在一定的张力,可较为清楚的观察到“三管-壶腹”,在钛夹钳将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夹闭之后即可将胆囊切除。
2 结果
根据表1统计结果显示,在腹腔镜组中观察到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以及满意率五项指标的结果均比开腹组的五项指标更加优秀,对两组患者的五项指标进行对比,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得到深入研究,据报道这主要由于胆囊管在结石的阻塞,大量的胆汁滞留,致使患者继发胆道细菌感染。患者多同时伴随有周围组织炎症水肿,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以往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主要采用开腹式手术,这种方法虽暴露充分、操作直观,但其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2]。以往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长期为禁忌症,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升和改进,逐渐被列入到腹腔镜治疗范围内。急性胆囊炎发病48h内组织水肿而无致密粘连,胆囊三角因组织疏松而更易分离暴露,随着发病时间延长,胆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逐渐加重,粘连趋致密,手术难度明显增大,[3]。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可以看到腹腔镜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P<0.05。由此可知,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可将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方法,其可改善开腹式手术的各种缺点,同时还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袁生,侯亚峰,何宗全,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12):1611-1613.
[2]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3]Pa PI C, Catarci M, Dr Ambrceuo I , et al. Timing of cholesteric tomy for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meta-analysis . Am J Gastroenterol, 2004, 99 : 147-155.
目的:探讨笔者在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通过分组实验对开腹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取1:1的随机分组方法,将本次研究所收集到的118例患者分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腹腔镜组各项指标相较于开腹组,均明显更优;结论: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并发症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开腹式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06-02
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在随之增加,其中老年患者是最主要的疾病人群,因老年患者多伴随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这使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遇到了较大的阻碍[1]。腹腔镜手术(LC)是一种有效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开腹式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现结合笔者在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通过分组实验对开腹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18例,其中女性患者67例,男性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5.08±2.42)岁,平均病史为(12.25±1.52)年;经由实验室白细胞检查结果显示,其中7例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1,79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0-20)×109L-1;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突发性右上腹疼痛,慢性右上腹疼痛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根据患者接诊顺序,按照1:1的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9例,分别设置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开腹组:运用开腹式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右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进入到腹腔之后,分离、暴露胆囊。可以直接找到胆囊管的,在进行相应处理后切除胆囊;显露不佳则在胆囊底部切开长为0.5-1cm的切口,将胆囊内容物吸净之后,再运用探针进行引导,游离出胆囊管,在距离0.5cm处将胆囊管切断,近端结扎加缝扎。
1.2.2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后,建立起CO2气腹,通过三孔法操作,将腹腔镜置入,如手术操作困难或显露不良则改为四孔法。运用超声刀对粘连进行分离,充分暴露胆囊,由于周围组织极易将Calot三角遮盖,可以抓钳将周围组织按压,近壶腹部向右上对胆囊体进行推压,使Calot三角能够充分暴露,同时分离胆囊三角区的粘连时,使其存在一定的张力,可较为清楚的观察到“三管-壶腹”,在钛夹钳将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夹闭之后即可将胆囊切除。
2 结果
根据表1统计结果显示,在腹腔镜组中观察到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以及满意率五项指标的结果均比开腹组的五项指标更加优秀,对两组患者的五项指标进行对比,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得到深入研究,据报道这主要由于胆囊管在结石的阻塞,大量的胆汁滞留,致使患者继发胆道细菌感染。患者多同时伴随有周围组织炎症水肿,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以往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主要采用开腹式手术,这种方法虽暴露充分、操作直观,但其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2]。以往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长期为禁忌症,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升和改进,逐渐被列入到腹腔镜治疗范围内。急性胆囊炎发病48h内组织水肿而无致密粘连,胆囊三角因组织疏松而更易分离暴露,随着发病时间延长,胆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逐渐加重,粘连趋致密,手术难度明显增大,[3]。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可以看到腹腔镜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组,P<0.05。由此可知,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可将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方法,其可改善开腹式手术的各种缺点,同时还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袁生,侯亚峰,何宗全,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12):1611-1613.
[2]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3]Pa PI C, Catarci M, Dr Ambrceuo I , et al. Timing of cholesteric tomy for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meta-analysis . Am J Gastroenterol, 2004, 99 : 14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