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1年俄罗斯成功加入WTO,使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农贸特点和贸易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贸易壁垒消除、关税逐步降低以及各类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执行都将有助于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该研究通过贸易结构与指数分析,以互补性较强的水产品为例,探究了两国的贸易地位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目前较强的中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无法成为继续引导两国水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两国水产品贸易中新的契合点。
关键词 水产品贸易;互补性;竞争性;指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F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4-315-04
近年来中俄两国间的合作不断升级,双方关系已经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的水产品贸易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显示,中俄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总额已由2007年的16.27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12亿美元,5年内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已然成为中俄农产品贸易中规模最大、互补性最强的贸易种类,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点关注。郭宾奇提出中俄农业合作中存在广泛的互补性,并针对农业合作中的10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2]。蔡春林同样指出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3]。董锐通过对中俄水产品贸易总体互补性分析发现:中俄两国各具比较优势,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4]。这些研究大多都揭示了两国水产品贸易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特点,但基本上都是根据贸易总额计算得出的结论。总量分析无法揭示水产品互补性强度与进、出口额之间的匹配程度,而针对进口额与出口额分别探讨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则可以分析中俄水产品贸易中进、出口额是否随着互补性的变化而呈现出正相关的变化,即互补性是否可以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的扩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透过两国水产品贸易变动的表象,从中俄水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方式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俄水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并运用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对近几年中俄水产品贸易额进行了测算,明确了互补性特点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透析了互补性特点对中俄两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程度。
1 中俄水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分析
水产品贸易一直是中俄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多年来其贸易额占中俄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60%左右,在两国间农产品贸易合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中俄水产品贸易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联合国商品数据库资料显示,2007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总额为16.26亿美元,到2011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20.62亿美元。两国以平均每年近3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水产品贸易规模。2011年末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美国、日本等其他水产大国的激烈竞争下,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总额于2012年下降至19.11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俄水产品贸易近期的总量特征,笔者采用了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10~2012年的贸易数据。该研究将中俄水产品贸易总值与贸易总量作商,求得两国贸易的平均价格并绘制成图,结果见图1。由于水产品贸易中各类水产品的净重无法统一度量,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并未给出中俄水产品贸易总量,该研究中的贸易总量是通过各类水产品的贸易量加总得出,通过对比进、出口额之间的平均价格以及观察平均价格变化的时间趋势,可以为中俄两国水产品中的科技附加值及其走势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从图1可以看出,相较于进口,中国出口俄罗斯水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高;另一方面,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的平均价格没有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出口水产品的平均价格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水产品的加工程度将持续高于进口水产品。
图1 中俄水产品贸易平均价格
由图1还可以发现,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中国存在十分明显的贸易逆差,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水产品总额远远低于进口。通过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逆差地位在近3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改变。但在中国出口水产品的附加价值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中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却呈现出了巨大的缺口。究其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的水产资源丰富、资源储备量大等因素导致我国贸易入超,但同时两国水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对中俄水产品贸易进行全面的分析,就必须从两国的贸易结构入手,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
2 中俄水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分析
贸易结构一般包括商品结构、加工形式结构和模式结构
等。考虑数据的可取性和实用性,该研究从商品结构以及加工形式结构两个方面来对中俄水产品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
2.1 加工形式结构特征 通过总量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水产品的产品附加值正在逐渐提高,为了进一步说明中俄水产品贸易的加工形式结构,该研究将贸易划分为一般贸易以及加工贸易2类。
如图3所示,在进口方面,由于中国进口俄罗斯的水产品中鲜活、冷藏鱼类的比重极大,因此导致中国进口俄罗斯的水产品其产品附加值较低,一般贸易基本成为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的唯一的贸易形式。与之相比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则表现出“加工贸易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重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在更多情况下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大于50%。可见,加工贸易是中国对俄罗斯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为我国向俄罗斯出口加工水产品并进口一般水产品,这种贸易方式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特点。但在以互补性特点引导的贸易中,贸易双方的出口额应大致保持一致。因此中国与俄罗斯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无法通过加工形式结构的互补性来解释。为了深入分析两国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特点,该研究引入了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2.2 商品结构特征 水产品的商品结构是指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在整个水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可以反映出中 注: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图3 中俄贸易形式结构
俄水产贸易中的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及资源状况等。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SITC Rev.4分类方法,水产品分成鲜活冷藏及冻鱼、干腌熏鱼、甲壳软体动物和鱼制品这4个大类。
依照上述商品分类方法将2010~2012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数据分类,绘制中俄水产品贸易商品结构走势图(图4)。从图4可以看出,就进口而言,中国常年由俄罗斯购入大量鲜活或冷藏鱼类,其占中国进口俄罗斯全部水产品总量的比重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水产品的进口比重。不难理解,俄罗斯丰富的水产品资源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与之相比,中国与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出口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但这种波动性并没有改变出口的商品结构,就2010~2012年数据而言,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水产品中以各类鱼制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鲜鱼或冷藏的鱼类和甲壳、软体类水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出季节交替性,从总体看来二者对于我国出口俄罗斯水产品的地位相当;出口比重最小的是干腌熏鱼,所占比重还不到3%。从中俄水产品贸易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方面来看,中国水产品的进口和出口两方面也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进口方面,2010~2012年中国引进大量鲜冻鱼类的状况几乎毫无改变的迹象,有理由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对俄罗斯水产品的进口种类仍然会以此类产品为主。而在出口方面,中国出口的鲜冻类、软体、甲壳类水产品呈现出下降趋势,鱼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正在缓慢上升。这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中国整体水产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鲜活冷藏及冻鱼,占到全部水产品出口额的40%左右[5]。由此可以得出,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并非最具优势的种类,俄罗斯拥有的丰富且优质的鲜冷鱼类抑制了对相同种类水产品的进口,即中俄水产品贸易中存在着竞争性特点,这就充分解释了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量远远小于进口量这一现象。为了降低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竞争,中国应不断加大产业内贸易的比重,通过提升加工技术以及生产多样化水产品等方式,提高中俄鲜活冷藏及冻鱼的产业内差异,从而为两国水产品贸易开辟产业内贸易领域。
注: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图4 中俄水产品贸易商品结构走势
从贸易总量角度来看,中俄水产品贸易是两国农产品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我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就商品结构而言,俄罗斯的鲜冷鱼类是其优势产品,在对中国的水产品出口中占有绝对比重,同时中国的主要出口水产品为鱼制品。虽然中俄水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还应该看到,中国在水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也为鲜冷鱼类,其对俄罗斯的出口比重不大,并且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贸易方式结构方面,两国水产品贸易也显示出了互补性特点,即俄罗斯对中国绝大部分为一般贸易形式,并进口中国的加工水产品。但中国加工水产品中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比重不高。因此,中俄水产品贸易虽然存在互补性特点,但是仅依靠这种互补性特点无法引导两国水产品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3 中俄水产品贸易指数分析
通过对中俄水产品贸易现状的定性分析,表明中俄水产品贸易虽存在贸易互补性,但无法引导两国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笔者采用了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了中俄水产品贸易结合度(TCD)、各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X)、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RCAM)、贸易互补指数(TCI)等贸易指数,以期定量地分析互补性特点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的引导作用和地位。
3.1 中俄水产品贸易结合度 该研究贸易结合度指数(TCD)主要衡量中俄两国在水产品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如果TCDab>1,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松散。
由表2可知,中俄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贸易紧密度指数均大于1。尤其是在进口方面,指数最高达到9.39。尽管2010~2012年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7.44的较高水平。可见在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中,进口的地位远高于出口。这与总量分析中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的分析结论相符合。
3.2 中俄水产品贸易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RCA)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间的相对优势。如果RCA>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RCA≤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则表明该国服务竞争力弱[6-7]。为了比较中俄两国的水产品竞争力,该研究构建了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即水产品贸易在中俄水产品贸易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与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其数值越大表示一国在水产品进口上的比重越大,说明其处于比较劣势。
由表3可知,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中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多年保持在1.25左右,而俄罗斯则小于1,表明中国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水产品竞争力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分析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中国的水产品较其他国家或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出口优势,但对俄出口的水产品总值却不高,并且其贸易紧密度也低于进口。如此严重的矛盾是由两国的出口结构导致的。2007~2012年水产品出口总额数据显示,中国的鲜冷鱼类所占比重为41%,是中国出口水产品最主要的部分;而鲜冷鱼类恰好也是俄罗斯的优势水产品,其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0%。俄罗斯丰富的鲜冷鱼类资源抑制了中国此类水产品的出口,从而导致了中国水产品总体竞争优势大但对俄出口量少的矛盾。这同时表明了中俄水产品贸易最显著的特点并不是互补性,而是竞争性。因此加大产业内贸易比重,缓解中俄水产品贸易竞争,已成为当前两国贸易的大势所趋。 3.3 中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国际比较 将中国的比较劣势指数与贸易对象的比较优势指数相乘即可得到贸易互补性指数,这是以中国为水产品进口国计算得出的。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与主要水产品贸易对象的互补性均小于1,中俄互补指数不到0.4,即在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时并不存在明显的互补性特点,但其贸易结合度却非常高,可见互补性并不是引导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关键因素。
将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对象的比较劣势指数相乘亦能得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中国为水产品出口国计算[8],2007~2012年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贸易互补指数见表3。由表3可知,中国与俄罗斯的确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关系。但在水产品国际贸易中,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特点并不是很突出。而与中国互补性最强的贸易对象为日本,互补指数多年维持在3.6左右,其次为欧盟。中国与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排在第三位。同时还应看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与各贸易对象的互补性指数十分稳定,中俄间的互补性并没有呈现出超越日本和欧盟的态势(见图5)。更重要的是,较高的互补性与相对较低的贸易结合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互补性并不能引导两国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虽然在目前的中俄水产品贸易合作中,以互补性为特点
的产业间贸易一直是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贸易总量上两国水产品贸易合作表现出了最具互补性,但是这种互补性已经无法为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其他互补性较弱的农产品贸易就更是如此,例如肉及其制品、糖类、咖啡与茶类等,贸易互补性指数由大于1变为小于1,已经丧失了贸易互补性[9]。目前中俄贸易中互补性最强的领域并不是农产品贸易而是纺织品及钢铁贸易。因此,随着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中俄水产品贸易乃至中俄整个农产品贸易将面临重大挑战,互补性特点已经无法为两国农产品贸易助力,中国应积极探索中俄农产品贸易新的推动因素。
4 结论
该研究通过总量特征、结构特征,并分别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CD)以及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俄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1)中俄水产品贸易总额保持着平均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稳定上升,其中中国水产品的附加价值大于俄罗斯,但我国却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两国间贸易结构的不合理。
(2)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中国的优势水产品种类为鲜冷鱼类,恰与俄罗斯相同,并且优势程度低于俄罗斯,导致了中国向其出口的此类水产品比重极小,而且还大量进
口俄罗斯的鲜冷鱼类。这也为中国水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高但出口俄罗斯的水产品总额却很低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3)中俄水产品贸易的紧密程度与两国间的贸易互补性呈现出较低的相关性:在出口时,两国贸易紧密程度相对较低而互补性特点较为明显;在进口时,中俄贸易关系极为紧密但互补性反而较弱。可见,以互补性特点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两国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目标。
(4)在中俄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在两国水产品贸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然而根据贸易现状发现,基于资源禀赋差异体现出的互补性已经无法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的发展。不仅如此,在中俄其他农产品贸易领域中互补性对两国贸易的推动作用也呈现出了衰弱的趋势。探索中俄农产品贸易中新的贸易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
(5)在中俄两国水产品贸易中,贸易互补性与贸易竞争性并存,其中竞争性特点更加突出,因此中国应在维持互补贸易的同时大力加强水产品产业内贸易。通过提高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及加工技术,与俄罗斯的水产品形成垂直差异或技术差异,将同种类的水产品按产品品质和加工方式进行细分,使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人偏好及收入水平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水产品,从而解决两国优势水产品竞争性所导致的贸易困境,成为中俄水产品贸易新阶段下引导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岳连国, 胡晓光.驻俄大使:习近平访俄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EB/OL].http://www.gov.cn/jrzg/2013-03/19/content_2357066.htm.
[2] 郭宾奇.中俄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中俄农业十大互补性探析[J].西伯利亚研究, 2003(3):24-36.
[3] 蔡春林.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 2008(3):49-53.
[4] 董锐.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 2010(3):51-57.
[5] 佟光霁,智建伟.中俄农业合作的政府政策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 2013(3):5-11.
[6] 胡求光, 霍学喜.基于比较优势的水产品贸易结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12):20-26,110-111.
[7] 李洁.中美两国服务贸易业的比较及发展方向[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 2011(7):12-3.
[8] 黄静波, 赖伟娟.广东省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4(1):61-67.
[9] 王曦, 帅传敏.中美农业贸易的互补性研究[J].经济问题, 2010(4):81-84.
关键词 水产品贸易;互补性;竞争性;指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F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4-315-04
近年来中俄两国间的合作不断升级,双方关系已经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的水产品贸易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显示,中俄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总额已由2007年的16.27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12亿美元,5年内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已然成为中俄农产品贸易中规模最大、互补性最强的贸易种类,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点关注。郭宾奇提出中俄农业合作中存在广泛的互补性,并针对农业合作中的10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2]。蔡春林同样指出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3]。董锐通过对中俄水产品贸易总体互补性分析发现:中俄两国各具比较优势,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4]。这些研究大多都揭示了两国水产品贸易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特点,但基本上都是根据贸易总额计算得出的结论。总量分析无法揭示水产品互补性强度与进、出口额之间的匹配程度,而针对进口额与出口额分别探讨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则可以分析中俄水产品贸易中进、出口额是否随着互补性的变化而呈现出正相关的变化,即互补性是否可以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的扩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透过两国水产品贸易变动的表象,从中俄水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方式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俄水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并运用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对近几年中俄水产品贸易额进行了测算,明确了互补性特点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透析了互补性特点对中俄两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程度。
1 中俄水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分析
水产品贸易一直是中俄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多年来其贸易额占中俄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60%左右,在两国间农产品贸易合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中俄水产品贸易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联合国商品数据库资料显示,2007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总额为16.26亿美元,到2011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20.62亿美元。两国以平均每年近3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水产品贸易规模。2011年末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美国、日本等其他水产大国的激烈竞争下,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总额于2012年下降至19.11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俄水产品贸易近期的总量特征,笔者采用了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10~2012年的贸易数据。该研究将中俄水产品贸易总值与贸易总量作商,求得两国贸易的平均价格并绘制成图,结果见图1。由于水产品贸易中各类水产品的净重无法统一度量,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并未给出中俄水产品贸易总量,该研究中的贸易总量是通过各类水产品的贸易量加总得出,通过对比进、出口额之间的平均价格以及观察平均价格变化的时间趋势,可以为中俄两国水产品中的科技附加值及其走势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从图1可以看出,相较于进口,中国出口俄罗斯水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高;另一方面,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的平均价格没有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出口水产品的平均价格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水产品的加工程度将持续高于进口水产品。
图1 中俄水产品贸易平均价格
由图1还可以发现,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中国存在十分明显的贸易逆差,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水产品总额远远低于进口。通过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逆差地位在近3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改变。但在中国出口水产品的附加价值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中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却呈现出了巨大的缺口。究其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的水产资源丰富、资源储备量大等因素导致我国贸易入超,但同时两国水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对中俄水产品贸易进行全面的分析,就必须从两国的贸易结构入手,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
2 中俄水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分析
贸易结构一般包括商品结构、加工形式结构和模式结构
等。考虑数据的可取性和实用性,该研究从商品结构以及加工形式结构两个方面来对中俄水产品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
2.1 加工形式结构特征 通过总量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水产品的产品附加值正在逐渐提高,为了进一步说明中俄水产品贸易的加工形式结构,该研究将贸易划分为一般贸易以及加工贸易2类。
如图3所示,在进口方面,由于中国进口俄罗斯的水产品中鲜活、冷藏鱼类的比重极大,因此导致中国进口俄罗斯的水产品其产品附加值较低,一般贸易基本成为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的唯一的贸易形式。与之相比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则表现出“加工贸易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重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在更多情况下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大于50%。可见,加工贸易是中国对俄罗斯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为我国向俄罗斯出口加工水产品并进口一般水产品,这种贸易方式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特点。但在以互补性特点引导的贸易中,贸易双方的出口额应大致保持一致。因此中国与俄罗斯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无法通过加工形式结构的互补性来解释。为了深入分析两国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特点,该研究引入了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2.2 商品结构特征 水产品的商品结构是指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在整个水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可以反映出中 注: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图3 中俄贸易形式结构
俄水产贸易中的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及资源状况等。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SITC Rev.4分类方法,水产品分成鲜活冷藏及冻鱼、干腌熏鱼、甲壳软体动物和鱼制品这4个大类。
依照上述商品分类方法将2010~2012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数据分类,绘制中俄水产品贸易商品结构走势图(图4)。从图4可以看出,就进口而言,中国常年由俄罗斯购入大量鲜活或冷藏鱼类,其占中国进口俄罗斯全部水产品总量的比重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水产品的进口比重。不难理解,俄罗斯丰富的水产品资源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与之相比,中国与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出口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但这种波动性并没有改变出口的商品结构,就2010~2012年数据而言,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水产品中以各类鱼制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鲜鱼或冷藏的鱼类和甲壳、软体类水产品所占比重呈现出季节交替性,从总体看来二者对于我国出口俄罗斯水产品的地位相当;出口比重最小的是干腌熏鱼,所占比重还不到3%。从中俄水产品贸易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方面来看,中国水产品的进口和出口两方面也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进口方面,2010~2012年中国引进大量鲜冻鱼类的状况几乎毫无改变的迹象,有理由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对俄罗斯水产品的进口种类仍然会以此类产品为主。而在出口方面,中国出口的鲜冻类、软体、甲壳类水产品呈现出下降趋势,鱼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正在缓慢上升。这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中国整体水产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鲜活冷藏及冻鱼,占到全部水产品出口额的40%左右[5]。由此可以得出,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并非最具优势的种类,俄罗斯拥有的丰富且优质的鲜冷鱼类抑制了对相同种类水产品的进口,即中俄水产品贸易中存在着竞争性特点,这就充分解释了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量远远小于进口量这一现象。为了降低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竞争,中国应不断加大产业内贸易的比重,通过提升加工技术以及生产多样化水产品等方式,提高中俄鲜活冷藏及冻鱼的产业内差异,从而为两国水产品贸易开辟产业内贸易领域。
注: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图4 中俄水产品贸易商品结构走势
从贸易总量角度来看,中俄水产品贸易是两国农产品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我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就商品结构而言,俄罗斯的鲜冷鱼类是其优势产品,在对中国的水产品出口中占有绝对比重,同时中国的主要出口水产品为鱼制品。虽然中俄水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还应该看到,中国在水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也为鲜冷鱼类,其对俄罗斯的出口比重不大,并且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贸易方式结构方面,两国水产品贸易也显示出了互补性特点,即俄罗斯对中国绝大部分为一般贸易形式,并进口中国的加工水产品。但中国加工水产品中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比重不高。因此,中俄水产品贸易虽然存在互补性特点,但是仅依靠这种互补性特点无法引导两国水产品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3 中俄水产品贸易指数分析
通过对中俄水产品贸易现状的定性分析,表明中俄水产品贸易虽存在贸易互补性,但无法引导两国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笔者采用了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了中俄水产品贸易结合度(TCD)、各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X)、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RCAM)、贸易互补指数(TCI)等贸易指数,以期定量地分析互补性特点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的引导作用和地位。
3.1 中俄水产品贸易结合度 该研究贸易结合度指数(TCD)主要衡量中俄两国在水产品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如果TCDab>1,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松散。
由表2可知,中俄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贸易紧密度指数均大于1。尤其是在进口方面,指数最高达到9.39。尽管2010~2012年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7.44的较高水平。可见在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中,进口的地位远高于出口。这与总量分析中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的分析结论相符合。
3.2 中俄水产品贸易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RCA)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间的相对优势。如果RCA>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RCA≤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则表明该国服务竞争力弱[6-7]。为了比较中俄两国的水产品竞争力,该研究构建了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即水产品贸易在中俄水产品贸易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与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其数值越大表示一国在水产品进口上的比重越大,说明其处于比较劣势。
由表3可知,在中俄水产品贸易中,中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多年保持在1.25左右,而俄罗斯则小于1,表明中国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水产品竞争力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分析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中国的水产品较其他国家或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出口优势,但对俄出口的水产品总值却不高,并且其贸易紧密度也低于进口。如此严重的矛盾是由两国的出口结构导致的。2007~2012年水产品出口总额数据显示,中国的鲜冷鱼类所占比重为41%,是中国出口水产品最主要的部分;而鲜冷鱼类恰好也是俄罗斯的优势水产品,其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0%。俄罗斯丰富的鲜冷鱼类资源抑制了中国此类水产品的出口,从而导致了中国水产品总体竞争优势大但对俄出口量少的矛盾。这同时表明了中俄水产品贸易最显著的特点并不是互补性,而是竞争性。因此加大产业内贸易比重,缓解中俄水产品贸易竞争,已成为当前两国贸易的大势所趋。 3.3 中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国际比较 将中国的比较劣势指数与贸易对象的比较优势指数相乘即可得到贸易互补性指数,这是以中国为水产品进口国计算得出的。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与主要水产品贸易对象的互补性均小于1,中俄互补指数不到0.4,即在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时并不存在明显的互补性特点,但其贸易结合度却非常高,可见互补性并不是引导中国进口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关键因素。
将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对象的比较劣势指数相乘亦能得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中国为水产品出口国计算[8],2007~2012年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贸易互补指数见表3。由表3可知,中国与俄罗斯的确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关系。但在水产品国际贸易中,中俄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特点并不是很突出。而与中国互补性最强的贸易对象为日本,互补指数多年维持在3.6左右,其次为欧盟。中国与俄罗斯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排在第三位。同时还应看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与各贸易对象的互补性指数十分稳定,中俄间的互补性并没有呈现出超越日本和欧盟的态势(见图5)。更重要的是,较高的互补性与相对较低的贸易结合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互补性并不能引导两国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虽然在目前的中俄水产品贸易合作中,以互补性为特点
的产业间贸易一直是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贸易总量上两国水产品贸易合作表现出了最具互补性,但是这种互补性已经无法为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其他互补性较弱的农产品贸易就更是如此,例如肉及其制品、糖类、咖啡与茶类等,贸易互补性指数由大于1变为小于1,已经丧失了贸易互补性[9]。目前中俄贸易中互补性最强的领域并不是农产品贸易而是纺织品及钢铁贸易。因此,随着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中俄水产品贸易乃至中俄整个农产品贸易将面临重大挑战,互补性特点已经无法为两国农产品贸易助力,中国应积极探索中俄农产品贸易新的推动因素。
4 结论
该研究通过总量特征、结构特征,并分别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CD)以及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俄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1)中俄水产品贸易总额保持着平均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稳定上升,其中中国水产品的附加价值大于俄罗斯,但我国却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两国间贸易结构的不合理。
(2)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中国的优势水产品种类为鲜冷鱼类,恰与俄罗斯相同,并且优势程度低于俄罗斯,导致了中国向其出口的此类水产品比重极小,而且还大量进
口俄罗斯的鲜冷鱼类。这也为中国水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高但出口俄罗斯的水产品总额却很低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3)中俄水产品贸易的紧密程度与两国间的贸易互补性呈现出较低的相关性:在出口时,两国贸易紧密程度相对较低而互补性特点较为明显;在进口时,中俄贸易关系极为紧密但互补性反而较弱。可见,以互补性特点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两国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目标。
(4)在中俄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在两国水产品贸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然而根据贸易现状发现,基于资源禀赋差异体现出的互补性已经无法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的发展。不仅如此,在中俄其他农产品贸易领域中互补性对两国贸易的推动作用也呈现出了衰弱的趋势。探索中俄农产品贸易中新的贸易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
(5)在中俄两国水产品贸易中,贸易互补性与贸易竞争性并存,其中竞争性特点更加突出,因此中国应在维持互补贸易的同时大力加强水产品产业内贸易。通过提高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及加工技术,与俄罗斯的水产品形成垂直差异或技术差异,将同种类的水产品按产品品质和加工方式进行细分,使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人偏好及收入水平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水产品,从而解决两国优势水产品竞争性所导致的贸易困境,成为中俄水产品贸易新阶段下引导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岳连国, 胡晓光.驻俄大使:习近平访俄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EB/OL].http://www.gov.cn/jrzg/2013-03/19/content_2357066.htm.
[2] 郭宾奇.中俄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中俄农业十大互补性探析[J].西伯利亚研究, 2003(3):24-36.
[3] 蔡春林.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 2008(3):49-53.
[4] 董锐.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 2010(3):51-57.
[5] 佟光霁,智建伟.中俄农业合作的政府政策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 2013(3):5-11.
[6] 胡求光, 霍学喜.基于比较优势的水产品贸易结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12):20-26,110-111.
[7] 李洁.中美两国服务贸易业的比较及发展方向[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 2011(7):12-3.
[8] 黄静波, 赖伟娟.广东省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4(1):61-67.
[9] 王曦, 帅传敏.中美农业贸易的互补性研究[J].经济问题, 2010(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