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岁月三年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咔嚓”一声,队伍前的摄影师用手中的单反定格了我们初中三年最温馨的一刻,相处三年的亲人终于都出现在这张毕业照上。凝视着毕业照上每个人的微笑表情,我也品味出这些微笑中饱含着的复杂的情感。
  黑板上中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地减少,中考也在一天天地逼近,家长、老师的催促助长着那紧张害怕的气焰。不得不承认,我们已是只差二十几天就毕业的初三学生了,总是时不时地感叹着时光荏苒,却不妨一个转身就已经是三年后,这三年岁月中,就好像把从小到大十几年以来从未碰到的事全碰了一遍,未经历的感情全经历了一遍,未说出过的话全说了个遍,连未遇见过的奇葩人物也都遇见了。初中三年,我们喜欢在课堂上谈论某某老师的动作习惯;遇见好笑的事在课堂上也会憋着偷偷地笑;还有老师那普通话中不慎摻杂进去的方言,每每都会惹得我们哄堂大笑。可一旦老师那严厉的眼神飞过来,我们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会立马收敛表情,装作认真听课的样子。走廊上、楼梯间、教室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同学追逐打闹,乐不思蜀;如果教室要是鸦雀无声了,那一定是老师来了;我想,教室前的钟表应该是最害羞的,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人去看它,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初三这年大家的心情时常是彷徨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语文考卷上可能出现的诗词赏析题而已。我们会因为一道算不出的双曲线习题而低落整个下午;也会因为一篇完全没有出错的完形填空而暗爽一个下午;更会一边羡慕那个在数理化课堂上经常走神,但考试依旧是最高分的胖子……
  初中三年是一场盛大而不可重复的梦,是青春的一场盛宴。我们总说毕业遥遥无期,可谁知转眼就要各奔东西。初一的野炊、篮球赛还有那情窦初开的情感都诠释着初一的自由与散漫;初二的拉练、生地会考、走廊上消失的打闹都证明了我们的成长与成熟;初三的倒数、模考都提示着离别的伤感与升学的压力。真的是这样,我们都是在快离开的时候才爱上这座学校,在快结束的时候才想要好好开始。那些友情的岁月,那些叛逆的时光,那些美丽的梦想都是初中三年难以忘却的美好。
  要表达的情感岂是这几行文字就能演绎完的?心中的千言万语再如何也道它不尽,听它不完。可我们终究还是要对那三年岁月说再见,再见那互不嫌弃的老同学;再见那说着方言普通话的老师;再见那来不及说出口的谢谢;再见那听了三年的广播里的年级主任的声音;再见那动听的“为了确保安全、学校决定晚自习分班分时放学……”
  再见,我们所喜欢的三年岁月。
  (湖南安化县东坪中学1305班)
其他文献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关于“格物”究竟是什么意思?朱熹讲就是“穷究事物道理”的意思。怎么个研究法?说到底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分类。《说文解字》说,“格,从木各声”,是树高长枝为格的意思,引申为“木格”。“格”说白了就是木做的格子,好比中药铺里的药格子,用来对草药进行分类。分类作为研究事物的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研究事物,首先要会对其进行分类。中国古代特别注重观察事物并对其进
期刊
我站在山顶,俯视大地,嘴角不禁微微上扬。这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畅快……(倒叙手法,写出了“我”登上山顶的自豪感。)  从小,我就十分怕高。在高处,我不自觉的就会两股战战,手心里直冒冷汗;自己可以清晰地听见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细节描写,写活了“我”登山的心理体验。)母亲认为我不能再带着这恐惧走下去,便不管我同不同意,坚持带我来爬山。  母亲是一个温柔的人,但温柔中又透着一股倔强与坚强。我听说,母
期刊
例证法作为中学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方法,很多考生难见出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从众,你有我有大家有;二是堆砌,罗列铺排,以多取胜;三是肤浅,叙而少议,议而不深,观点与例证油水分离。针对上述缺点,克服的对策也有三条:  一、定向积累,深度钻探  初中生限于时间,素材积累应“点面结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两三篇名著、两三位名人作为重点深入了解。了解后还要思考,涉面之广与思考之深,都要高出同龄人一筹,做到
期刊
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首先,要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往往对我们作文的选材、主题、文体等有所提示或限制。读懂了半个命题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等,将题目补充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其次,反复斟酌备选的半个题目。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精彩的题目;补题时,还要考虑自己最擅长写的文体。第三,反复斟酌题目与主旨的
期刊
中学生写散文常见的失误,或笔墨分散,指向模糊,“形散神也散”;或思维拘泥,视野狭窄;或立意陈旧,远离时代。怎样走出上述误区?让我们在范文中体会妙招。  一、聚焦一物,一线贯串。这篇散文所涉及的人物、诗文和事件比较多,材料看似很“散”,但都聚焦于“雪”字,指向“因雪想高士”这一主旨。作者以“雪”为线索串联起材料,形成“开篇点雪→郑綮因雪出新作→由冰下红鲤说到高士张岱湖心亭看雪→文士袁安宁死不与人争粮
期刊
【妙招】  中考作文一般规定不少于600字,同学们在写作前,要胸有成竹,把握好总体布局。但,在考场上,毕竟时间有限,万一把内容都写出来了,还没有达到规定的字数,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画蛇添足,要进行巧妙地補救。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进行化解:  方法一:在结尾加一段景物描写,然后借景抒情。当然,所抒发的情感,应该与作文的内容紧密相连。  方法二:在结尾引用一段名人名言,然后加以解释,
期刊
二、妥善立意  审题完毕后,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即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立意的要求可概括为“三要”:  首先,要鲜明。作文歌颂什么,批判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其次,要正确。即作文立意必须有积极的意义,思想感情要健康,观点要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学们要明确题目对立意的限制,按题目规定的范围去确定中心。  最后,要新颖、深刻。作文要力求写出新意、写
期刊
雪之晶瑩高古,在历代文人笔下多有涉猎。清代张潮《幽梦影》中写过一句话:“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高士,指志趣清雅、品行出俗的隐逸之人。  下雪天,天地俱白,许多人窝在屋里围炉取暖,喝酒聊天,有人却抬头见雪亢奋。宋代《北梦琐言》记载,唐代郑綮颇有诗名,作诗的灵感要靠风雪来激发。雪花纷纷扬扬,他一人悠然骑驴出长安,雪花沾在衣服、头发、胡须和眉毛上,然后欣然命笔。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乎?”他说:“
期刊
这篇文章的引人一读处在于立论新颖,而立论之新在于触摸当代热点,击中世人“心病”。这表现在文章所揭示的三个“误区”:现代人生活理念的误区,现代人生活内容的误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误区。  文章在向现代人推出“慢生活”时,纵横开阖自如,论述手段多样,令人信服。这主要表现在下列“三性”:  1.观点表述的多样性。“慢生活就是适当放缓生活节奏,实现较为人性化的从容生活……”这是近乎定义的逻辑性表达,比较严密
期刊
要不要见义勇为  9岁小学生因去救冲到河中央的两个小伙伴而失去生命,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近日,广州一所小学布置了这样一堂德育测试作业,引发社会关注。  现实生活中,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倡导通常采取社会动员的方式,将社会成员看成一个同质性整体,简单地强调主观意愿,却忽视了人们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这不仅造成了遵守道德规范的成本过高,也会带来一些意外伤害的悲剧。伴随着社会变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