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教学质量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教学即是教书。这种观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树立“教学即是教书育人”的思想,要在传授知识技能和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各种心理素质。
  在评价教学质量方面,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其结果只能使学校围着分数转,考什么就教什么,谁升学有希望就在谁身上下工夫。虽然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应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全面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宏观上,要求学校一是重视每一个年级,各个年级整体推进,不能只重视高年级忽视低年级,只重视毕业年级忽视非毕业年级;二是要重视每个班,不能只重视某些班级,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微观上,要看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是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不能只看考试分数的高低。
  二、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课程结构体系是教学活动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观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观片面强调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这种观念会导致课程艰深,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差,难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的需要。因此,一定要树立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活动课和选修课为辅的课程结构理念。一是做到开齐学科,开足开好课程,以国家课程计划为基础,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关系;二是根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和活动课课程。
  三、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主体观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讲得过多,设计疑问和留给学生思考的有效时间过少。教师不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学活动的处理缺乏智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只教不学”“只听不懂”“举一不能反三”等现象出现。
  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是教学的主体之一。他们的精神状况如何、是否会学习,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关系到他们将来是否有终身学习、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愿望与能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双主体”的教学观念,既要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探讨。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和大纲有透彻的理解,还应学好学科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要树立“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观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不是削足适履式的均衡发展。在人才观上,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基础教育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目标,鼓励和提倡发展个性,注重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其他文献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围绕人性、思想、品德、哲理等展开的,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加上相对较难理解,容易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欠佳。实践证明,在政治课堂中进行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通过恰当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一、开讲的提问  思想政治与别的科目有些不同,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学生或许已经把教材当故事看了。当我们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学生此时最关注的
学校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学习和掌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地压监测是研究矿山采空区力学状态和地压活动规律的科学手段。为了防止七角井铁矿采空区发生塌陷事故,提出了采用围岩应力变形和顶板位移相结合的地压监测系统方案,并对实际
作为行走教坛2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一路走来,有旖旎的风光,有充实的收获,也有很多难解的困惑。这些困惑包括学生成长的烦恼、家长教育的无奈、教师发展的迷茫,也包括学校前
选择30只1.2岁、体重30.85±1.55kg的辽宁绒山羊育成母羊,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组分别饲喂TMR颗粒饲料的配方1和配方2,对照组放入原群中按原方式正常饲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