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盛顿广场西面,有一个小区,街道像发了疯似的,分割成小小的长条,称为“小巷”。这些“小巷”,相互构成奇特的角度和曲线。一条街自身也会交叉一两回。有一次,一位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其价值所在。设想一个讨债的人,拿着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单,穿行在这条路上,猛地发觉又回到了原地,欠账却分文未收得!
于是,艺术家们便很快到来,进了古雅的格林威治村,四处探听,寻找朝北的窗户、十八世纪的山墙、荷兰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后,他们从第六大街运来一些锡镴杯,一两个火锅,把这个地方变成了“聚居地”。
在一幢矮墩墩的三层砖房顶楼,休和琼希建立了自己的画室。“琼希”是乔安娜的昵称。两人一个来自缅因州,另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她们相遇于第八大街“德尔蒙尼克”饭店的和餐上,谈起艺术、莴苣色拉和灯笼袖衣服,彼此十分投合,于是便共建了画室。
那是5月。到了11月,一个冷酷无形,医生称之为肺炎的生客,大步在“聚居地”行走,冰冷的手指到处碰人。在东边,这个蹂躏者肆意横行,受害者成批被击倒。但在长满青苔、迷津一般的狭窄“小巷”,他踩踏的脚步却来得缓慢。
“肺炎先生”并不是一个所谓有骑士风度的老绅士。一个小不点女人,被加利福尼亚西风吹得没有了血色,并非一个拳头通红、气急败坏的老家伙的对手。可是琼希,还是遭到了他的袭击。她趟在油漆过的铁床上,几乎一动不动,透过荷兰式小窗的玻璃,瞧着邻家砖房空空的墙壁。
一天早晨,那位忙碌的医生皱起灰白的粗眉毛,把休请到了过道里。
“她还有——就这么说吧,十分之一的机会,”他说,一面把体温计的水银甩落下来。“那个机会就在于她还想活下去。大家如果只顾着在殡仪馆排队,一切药物也就无能为力了。你那位小姐坚信自己活不成了。她心里还惦记着什么吗?”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休说。
“画画?废话!她心里有值得思念的东西吗?譬如男人?”
“男人?”休吹口琴似地哼了一下。“难道男人值得——可是,不,医生。根本没有这回事。”
“那么是由于虚弱了,”医生说。“凡科学所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做,用我的努力。但是,病人一旦数起自己葬礼队伍中的马车来,我就会把药物的效率减去百分之五十。但要是你能让她对今冬大氅袖子的新款式提一个问题,那我可以保证,她有五分之一的机会,而不是十分之一。”
医生走后,休走进画室,把一条日本餐巾纸哭成了一团纸浆。随后,她拿着画板,吹着爵士乐口哨,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琼希的房间。
琼希躺着,脸朝窗户,被单下几乎没有动静。休以为她睡着了,停了口哨。
她架好画板,开始给杂志的短篇小说作钢笔画插图。青年艺术家得为杂志的短篇配画,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青年作者,为了铺平通向文学的道路,创作了那些短篇。
休正在为故事的主角,爱达荷州牛仔画一幅素描,在他身上添一条马展用的漂亮马裤和一副单片眼镜。这时,却听见了一个低沉的声音,重复了几遍。她急忙赶到床边。
琼希眼睛睁得很大,瞧着窗外,在数数——倒数着。
“十二,”她说,一会儿是“十一”;然后是“十”,接着是“九”;再然后是“八”和“七”,那几乎是连在一起说的。
休关切地瞧了瞧窗外。那儿有什么好数的呢? 只有空荡阴凄的院子,以及二十英尺外空空的砖墙。一根很老很老的常春藤,根部生节,已经老朽,往砖墙上爬了一半。秋日的寒气摧落了藤叶,剩下几乎光光的残枝,还紧贴着风化了的砖块。
“怎么回事,亲爱的?”休问。
“五,”琼希说,近乎耳语。“现在落得更快了。三天前差不多还有一百,数起来怪头疼的,现在可容易了。又掉了一片。现在只剩下五片了。”
“五片什么呀,告诉你的苏迪。”
“叶子,在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掉下的时候,我也得走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医生没有告诉你吗?”
“啊,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的胡说,”休抱怨着,显得很不屑。“老常春藤叶子,跟你病好不好有什么关系?你以前很喜欢常春藤,所以才会这样想,你这个淘气姑娘。别犯傻。哎呀,今早上医生告诉我,你迅速恢复的机会是——听听他的确切说法吧——她说机会是十比一呢!那种机会,就跟我们在纽约乘有轨电车,或者路过一座新大楼一样多。好吧,喝点汤吧,让苏迪回去画画,卖给编辑,为生病的乖乖买瓶红酒,再买些猪排,让她自己解解馋。
“你不用买酒了,”琼希说,眼睛仍盯着窗外。“又掉了一片。不,我什么汤都不需要。只剩下四片了。天黑之前,我要看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然后,我也就去了。”
“琼希,亲爱的,”休说,朝她弯下身子,“你答应我闭上眼睛,不看窗外,等我干完活好吗?明天我得交这些画。我需要光线,不然,我就把窗帘拉下来了。”
“你不能在隔壁房间画吗?”琼希冷冷地说。
“我宁可待在你身边,”休说。“另外,我不想让你老盯着那些傻乎乎的藤叶。
“你一干完就告诉我,”琼希说着闭上了眼睛。她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着,好似倒地的塑像,“因为我要看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懒得等,也懒得想了,什么事儿都松手,就像一片可怜厌倦的叶子,直往下飘呀,往下飘。”
“想法儿睡吧,”休说。“我得去叫贝尔曼上来做模特儿,画隐居老矿工。我就走开一会儿,在我回来之前你可别动。”
老贝尔曼是个画家,住在她们下面的底层。他已经六十开外,胡子像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像摩西的那样,从森林之神般的头上,沿着小魔鬼似的躯体,弯弯曲曲地垂落下来。在艺术上,贝尔曼一事无成,挥舞画笔四十年,却未能靠近艺术女神,连她的裙边都没碰到。他一直说是要画一幅杰作,却从来没有动笔。几年来,除了给商业画或广告画之类偶尔涂上几笔,什么也没有创作。他替“聚居地”里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画家当模特儿,赚点小钱。他喝杜松子酒过量,依旧谈论他未来的杰作。至于别的,他还是个凶狠的小老头,毫不留情地讥笑别人的软弱。他把自己看作随时待命的猎犬,专门保护楼上画室里两个年轻艺术家。 休找到了贝尔曼,浑身杜松子酒气,待在楼下暗洞洞的窝里。角落里放着一个画架,画架上是一块空白画布,放置了二十五年,等候杰作的第一根线条落笔。休把琼希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并且担心,琼希虽然还攀附在人生边缘上,但像叶子那么轻,那么脆弱,一旦难以支撑,就会跟叶子一样飘落下去。
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显然在流泪,他大声喝斥着,对琼希的愚蠢想法表示不屑,并加以嘲笑。
“胡闹”他嚷嚷道。“世上哪有这样的傻瓜,因为该死的藤上掉下几片叶子,就想着自己要死了。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行,我不想为你的笨蛋隐士做模特儿。你怎么会让这种傻事儿跑到她脑子里去呢?哎呀,可怜的小不点琼希小姐。”
“她病得很重,而且很虚弱,”休说,“高烧把她的脑子烧坏了,尽生出些怪念头来。好吧,贝尔曼先生,你不愿意做模特儿,那就算了。不过,我认为你是个讨厌的老——老客里空。”
“你也真是个女人!”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 走吧,我跟你去。我费了半天口舌,说愿意为你效劳。行!像琼希这样的好人,可不能在这个地方病倒。有一天我会画一幅杰作,然后我们都搬走。行啊,好啦。”
他们上楼的时候琼希睡着了。休把窗帘一直拉到窗台上,并示意贝尔曼到另一个房间去。在那里,他们忧心忡忡地望着窗外的常春藤。随后,两人默默地对视了一会。冷雨夹着雪下个不停。贝尔曼穿着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倒扣着充作岩石的锅上,扮作隐居的矿工。
第二天,休睡了一小时后醒来,发觉琼希睁大了眼,呆呆地看着拉下的绿色窗帘。
“把窗帘拉起来,我想看一看,”她轻声地吩咐道。
休疲惫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在漫漫长夜,经受了狂风骤雨的袭击之后,砖墙上居然还残留着一片藤叶。这是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叶柄仍呈墨绿色,锯齿形的叶边却因朽败而发黄了。尽管如此,那片叶子依然无畏地挂在枝条上,离地面二十英尺左右。
“这是最后一片了,”琼希说。“我以为夜里肯定要掉下来的。我听见风在刮。今天,这片叶子会掉下来,同时我也要去了。”
“亲爱的,亲爱的!”休说,朝着枕头低下憔悴的脸,“要是你不为自己考虑,那就为我想想吧。我怎么办呢?”
但琼希没有回答。世上最寂寞的,莫过于一个灵魂准备去做秘密的远行。当维系友情,维系人世的结,一个个松开时,那怪念头似乎也把她缠得更紧了。
白昼惭渐逝去。但即使透过黄昏,也看得见这片孤叶贴在靠墙的叶柄上。后来,夜来临了,又刮起了北风,雨依旧敲击着窗户,啪啪地从低矮的荷兰式屋檐上落下来。
天刚亮起来,狠心的琼希便吩咐拉开窗帘。
常春藤叶子依然还在。
琼希躺着,久久地看着它。随后她叫唤休。这时,休在煤气灶上熬着鸡汤。
“我是个坏姑娘,苏迪,”琼希说。“老天有意在那儿留下那片最后的叶子,让大家看看我有多坏。想死是一种罪孽。现在,你可以端些鸡汤给我,还有牛奶,搀点红酒。还有——不,先拿一面小镜子来,然后替我垫几个枕头,我要坐起来看你做饭。”
一小时后她说:“苏迪,将来有一天我希望去画那不勒斯海湾。”
下午医生来了,离开时,休借故到了过道。
“机会对半开了,”医生一面说,一面握住休瘦弱颤抖的手。“好好调养她,你会成功的。现在我得到楼下去看另外一个病人。他的名字叫贝尔曼——我想是位艺术家,也得了肺炎。他又老又弱,病势又凶险,已经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送进了医院,让他舒服些。”
第二天,医生对休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你赢了。现在要注意的是营养和照料——没有别的了。”
那天下午,休来到琼希躺着的床边,她正编织一条无用的深蓝色羊毛披肩,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休伸出胳膊,连同枕头一把抱住了琼希。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丫头,”她说。“今天,贝尔曼先生在医院里去世了,死于肺炎。他才病了两天。头天早上,门房发现他在楼下的住房里,痛苦而无奈,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冷冰冷的。大家都无法想象,这么可怕的夜晚,他会去过哪儿呢。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亮着的灯笼,一架拖动了地方的扶梯,一些散乱的画笔,以及一块调色板,上面调着绿黄两种颜色——瞧瞧窗外,亲爱的,墙上最后的一片藤叶,在风中纹丝不动,你不觉得奇怪吗?哎呀,亲爱的,这是贝尔曼的杰作——那天晚上最后一片叶子掉下的时候,他画上去的。”
于是,艺术家们便很快到来,进了古雅的格林威治村,四处探听,寻找朝北的窗户、十八世纪的山墙、荷兰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然后,他们从第六大街运来一些锡镴杯,一两个火锅,把这个地方变成了“聚居地”。
在一幢矮墩墩的三层砖房顶楼,休和琼希建立了自己的画室。“琼希”是乔安娜的昵称。两人一个来自缅因州,另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她们相遇于第八大街“德尔蒙尼克”饭店的和餐上,谈起艺术、莴苣色拉和灯笼袖衣服,彼此十分投合,于是便共建了画室。
那是5月。到了11月,一个冷酷无形,医生称之为肺炎的生客,大步在“聚居地”行走,冰冷的手指到处碰人。在东边,这个蹂躏者肆意横行,受害者成批被击倒。但在长满青苔、迷津一般的狭窄“小巷”,他踩踏的脚步却来得缓慢。
“肺炎先生”并不是一个所谓有骑士风度的老绅士。一个小不点女人,被加利福尼亚西风吹得没有了血色,并非一个拳头通红、气急败坏的老家伙的对手。可是琼希,还是遭到了他的袭击。她趟在油漆过的铁床上,几乎一动不动,透过荷兰式小窗的玻璃,瞧着邻家砖房空空的墙壁。
一天早晨,那位忙碌的医生皱起灰白的粗眉毛,把休请到了过道里。
“她还有——就这么说吧,十分之一的机会,”他说,一面把体温计的水银甩落下来。“那个机会就在于她还想活下去。大家如果只顾着在殡仪馆排队,一切药物也就无能为力了。你那位小姐坚信自己活不成了。她心里还惦记着什么吗?”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休说。
“画画?废话!她心里有值得思念的东西吗?譬如男人?”
“男人?”休吹口琴似地哼了一下。“难道男人值得——可是,不,医生。根本没有这回事。”
“那么是由于虚弱了,”医生说。“凡科学所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去做,用我的努力。但是,病人一旦数起自己葬礼队伍中的马车来,我就会把药物的效率减去百分之五十。但要是你能让她对今冬大氅袖子的新款式提一个问题,那我可以保证,她有五分之一的机会,而不是十分之一。”
医生走后,休走进画室,把一条日本餐巾纸哭成了一团纸浆。随后,她拿着画板,吹着爵士乐口哨,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琼希的房间。
琼希躺着,脸朝窗户,被单下几乎没有动静。休以为她睡着了,停了口哨。
她架好画板,开始给杂志的短篇小说作钢笔画插图。青年艺术家得为杂志的短篇配画,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青年作者,为了铺平通向文学的道路,创作了那些短篇。
休正在为故事的主角,爱达荷州牛仔画一幅素描,在他身上添一条马展用的漂亮马裤和一副单片眼镜。这时,却听见了一个低沉的声音,重复了几遍。她急忙赶到床边。
琼希眼睛睁得很大,瞧着窗外,在数数——倒数着。
“十二,”她说,一会儿是“十一”;然后是“十”,接着是“九”;再然后是“八”和“七”,那几乎是连在一起说的。
休关切地瞧了瞧窗外。那儿有什么好数的呢? 只有空荡阴凄的院子,以及二十英尺外空空的砖墙。一根很老很老的常春藤,根部生节,已经老朽,往砖墙上爬了一半。秋日的寒气摧落了藤叶,剩下几乎光光的残枝,还紧贴着风化了的砖块。
“怎么回事,亲爱的?”休问。
“五,”琼希说,近乎耳语。“现在落得更快了。三天前差不多还有一百,数起来怪头疼的,现在可容易了。又掉了一片。现在只剩下五片了。”
“五片什么呀,告诉你的苏迪。”
“叶子,在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掉下的时候,我也得走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医生没有告诉你吗?”
“啊,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的胡说,”休抱怨着,显得很不屑。“老常春藤叶子,跟你病好不好有什么关系?你以前很喜欢常春藤,所以才会这样想,你这个淘气姑娘。别犯傻。哎呀,今早上医生告诉我,你迅速恢复的机会是——听听他的确切说法吧——她说机会是十比一呢!那种机会,就跟我们在纽约乘有轨电车,或者路过一座新大楼一样多。好吧,喝点汤吧,让苏迪回去画画,卖给编辑,为生病的乖乖买瓶红酒,再买些猪排,让她自己解解馋。
“你不用买酒了,”琼希说,眼睛仍盯着窗外。“又掉了一片。不,我什么汤都不需要。只剩下四片了。天黑之前,我要看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然后,我也就去了。”
“琼希,亲爱的,”休说,朝她弯下身子,“你答应我闭上眼睛,不看窗外,等我干完活好吗?明天我得交这些画。我需要光线,不然,我就把窗帘拉下来了。”
“你不能在隔壁房间画吗?”琼希冷冷地说。
“我宁可待在你身边,”休说。“另外,我不想让你老盯着那些傻乎乎的藤叶。
“你一干完就告诉我,”琼希说着闭上了眼睛。她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着,好似倒地的塑像,“因为我要看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懒得等,也懒得想了,什么事儿都松手,就像一片可怜厌倦的叶子,直往下飘呀,往下飘。”
“想法儿睡吧,”休说。“我得去叫贝尔曼上来做模特儿,画隐居老矿工。我就走开一会儿,在我回来之前你可别动。”
老贝尔曼是个画家,住在她们下面的底层。他已经六十开外,胡子像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像摩西的那样,从森林之神般的头上,沿着小魔鬼似的躯体,弯弯曲曲地垂落下来。在艺术上,贝尔曼一事无成,挥舞画笔四十年,却未能靠近艺术女神,连她的裙边都没碰到。他一直说是要画一幅杰作,却从来没有动笔。几年来,除了给商业画或广告画之类偶尔涂上几笔,什么也没有创作。他替“聚居地”里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画家当模特儿,赚点小钱。他喝杜松子酒过量,依旧谈论他未来的杰作。至于别的,他还是个凶狠的小老头,毫不留情地讥笑别人的软弱。他把自己看作随时待命的猎犬,专门保护楼上画室里两个年轻艺术家。 休找到了贝尔曼,浑身杜松子酒气,待在楼下暗洞洞的窝里。角落里放着一个画架,画架上是一块空白画布,放置了二十五年,等候杰作的第一根线条落笔。休把琼希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并且担心,琼希虽然还攀附在人生边缘上,但像叶子那么轻,那么脆弱,一旦难以支撑,就会跟叶子一样飘落下去。
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显然在流泪,他大声喝斥着,对琼希的愚蠢想法表示不屑,并加以嘲笑。
“胡闹”他嚷嚷道。“世上哪有这样的傻瓜,因为该死的藤上掉下几片叶子,就想着自己要死了。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行,我不想为你的笨蛋隐士做模特儿。你怎么会让这种傻事儿跑到她脑子里去呢?哎呀,可怜的小不点琼希小姐。”
“她病得很重,而且很虚弱,”休说,“高烧把她的脑子烧坏了,尽生出些怪念头来。好吧,贝尔曼先生,你不愿意做模特儿,那就算了。不过,我认为你是个讨厌的老——老客里空。”
“你也真是个女人!”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 走吧,我跟你去。我费了半天口舌,说愿意为你效劳。行!像琼希这样的好人,可不能在这个地方病倒。有一天我会画一幅杰作,然后我们都搬走。行啊,好啦。”
他们上楼的时候琼希睡着了。休把窗帘一直拉到窗台上,并示意贝尔曼到另一个房间去。在那里,他们忧心忡忡地望着窗外的常春藤。随后,两人默默地对视了一会。冷雨夹着雪下个不停。贝尔曼穿着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倒扣着充作岩石的锅上,扮作隐居的矿工。
第二天,休睡了一小时后醒来,发觉琼希睁大了眼,呆呆地看着拉下的绿色窗帘。
“把窗帘拉起来,我想看一看,”她轻声地吩咐道。
休疲惫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在漫漫长夜,经受了狂风骤雨的袭击之后,砖墙上居然还残留着一片藤叶。这是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叶柄仍呈墨绿色,锯齿形的叶边却因朽败而发黄了。尽管如此,那片叶子依然无畏地挂在枝条上,离地面二十英尺左右。
“这是最后一片了,”琼希说。“我以为夜里肯定要掉下来的。我听见风在刮。今天,这片叶子会掉下来,同时我也要去了。”
“亲爱的,亲爱的!”休说,朝着枕头低下憔悴的脸,“要是你不为自己考虑,那就为我想想吧。我怎么办呢?”
但琼希没有回答。世上最寂寞的,莫过于一个灵魂准备去做秘密的远行。当维系友情,维系人世的结,一个个松开时,那怪念头似乎也把她缠得更紧了。
白昼惭渐逝去。但即使透过黄昏,也看得见这片孤叶贴在靠墙的叶柄上。后来,夜来临了,又刮起了北风,雨依旧敲击着窗户,啪啪地从低矮的荷兰式屋檐上落下来。
天刚亮起来,狠心的琼希便吩咐拉开窗帘。
常春藤叶子依然还在。
琼希躺着,久久地看着它。随后她叫唤休。这时,休在煤气灶上熬着鸡汤。
“我是个坏姑娘,苏迪,”琼希说。“老天有意在那儿留下那片最后的叶子,让大家看看我有多坏。想死是一种罪孽。现在,你可以端些鸡汤给我,还有牛奶,搀点红酒。还有——不,先拿一面小镜子来,然后替我垫几个枕头,我要坐起来看你做饭。”
一小时后她说:“苏迪,将来有一天我希望去画那不勒斯海湾。”
下午医生来了,离开时,休借故到了过道。
“机会对半开了,”医生一面说,一面握住休瘦弱颤抖的手。“好好调养她,你会成功的。现在我得到楼下去看另外一个病人。他的名字叫贝尔曼——我想是位艺术家,也得了肺炎。他又老又弱,病势又凶险,已经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送进了医院,让他舒服些。”
第二天,医生对休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你赢了。现在要注意的是营养和照料——没有别的了。”
那天下午,休来到琼希躺着的床边,她正编织一条无用的深蓝色羊毛披肩,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休伸出胳膊,连同枕头一把抱住了琼希。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丫头,”她说。“今天,贝尔曼先生在医院里去世了,死于肺炎。他才病了两天。头天早上,门房发现他在楼下的住房里,痛苦而无奈,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冷冰冷的。大家都无法想象,这么可怕的夜晚,他会去过哪儿呢。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亮着的灯笼,一架拖动了地方的扶梯,一些散乱的画笔,以及一块调色板,上面调着绿黄两种颜色——瞧瞧窗外,亲爱的,墙上最后的一片藤叶,在风中纹丝不动,你不觉得奇怪吗?哎呀,亲爱的,这是贝尔曼的杰作——那天晚上最后一片叶子掉下的时候,他画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