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捎春信,言说窗下有花开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风筝贴了向日葵的邮票,鲜亮的色彩拯救了沉沦在编稿中的本公子。我喜欢读你们的信,尤其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像在窥探藏了许多秘密的树洞。冬眠过后,你们果然更有精力调戏小编了~
  豌逗菇凉:这半露的香肩看得小女子好羞涩~~~
  剪雪:看到謄写如此认真的调查表,好想抱抱这个萌妹纸~
  公子小白:wuli风筝都有一颗随时会咆哮的诗魂!
  沐九九:好巧啊,恋恋家族都是这样的人~看人家男孩纸的字多清俊,叶少和小白该买新字帖啦。
  叶少:原来我真是一个大写的“吵”字……你的祝福我们已get!
其他文献
玲珑红豆子,咫尺相思  这是由唐诗《相思》引出的爱情故事——嘉定名士王初桐和六娘青梅竹马,虽红豆定情,却因门第差距最终无缘厮守。  1  开场画面是俯视的雨中街景,伞花错落有致地开在青石小巷。雨天最适合故事蔓延,人物尚未出现,情绪就已经饱满了。  2  这方摆满古风饰品的条案估计会点亮大片少女心吧~一枚以红豆镶嵌的发簪,勾起了中年王初桐的怀想。  3  六娘把不慎滴在绢上的鲜血绣成了一颗红豆,宛若
期刊
阿娣在豆蔻之年进了景舂戏楼。窗外大雪下得有一尺深,她的小脸冻得通红,怯生生地跪在班主面前。  隔着画屏,阿娣听见训斥声:“休要碰我的戏服。”班主将阿娣从地上扶起,说那个女子名唤青楠,脾气虽古怪了些,戏还是不错的。阿娣被安排跟了八面玲珑的红菱,一边学戏一边做些粗活儿。  后來,阿娣知道,戏楼里头有两位台柱,红菱与青楠。一个媚似桃花,一个冷若幽兰。  青楠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直到看了那场演出,阿娣才知
期刊
文艺界流行过一句话:我有酒,你有故事吗?可众小编闲着沒事儿就爱说:我有糗事,你有更糗的吗?分分钟实现快乐福利最大化。人在江湖原,难免抽风做出违背白我标签的糗事,人设崩坏如山倒啊!  公子小白  有次喝水,仰头,举杯,然后水哗啦啦浇了一身。身边的人惊诧地望向我,我淡定地擦干脸上的水,“没事儿,刚才忘张嘴了。”  小恋  公子,走神儿思美人也要分清场合,OK?  沐九九  念初中时,有次老师在调试投影
期刊
钱秦篆第一次见到夏完淳,方才十来岁。彼时她正在后花园随父亲听《牡丹亭》,台上花旦浓墨重彩,华服鲜衣,身姿稍斜问水袖便遮了半面。钱秦篆听不大懂,父亲倒是摇头闭眼跟着和:“良辰美景奈何天——”  此时下人来报,夏家父子到了。父亲一面斥责下人不及早来报,一面整理衣衫匆匆相迎。  夏家父子,钱秦篆是知道的。父亲日日挂在口上,对他们夸赞不已,尤其是夏家公子夏完淳,前几年父亲更是做主将她许配与他。两个十来岁的
期刊
天了噜,一则纽约高中中文试卷让本少彻底方了!小编对中文是真爱啊,可这几十年的中文都白学啦?这些讓许多中国人开始怀疑人生的题,你会做吗?来看看学霸的答(nao)案(dong)吧!  一、同义词(20%)  1.僦居  步行街上:第一个字我就不认得,我可能是废了吧?  粉红妞儿:“僦居”就是租屋而居的意思。  叶少的古风时代:那它的同义词一定是北漂、沪漂、广漂、郑漂……  2.憬悟  朵朵儿:一脸黑线
期刊
又是一年梅熟日,闲话江南梦几时。江南之美,美在细腻温婉。听雨楼便坐落在这如画烟雨中,方圆几里,无人不知。听雨楼每天都会有人说书,而每逢月末,楼主便会亲自述说怪谈传奇。  从不露面的楼主也是大家臆测的对象之一,因为楼主讲述的那些故事,实在太过真实。听雨楼就像百鬼夜行时提的那盏灯,凭着一点微弱的光明,就能带人窥探鬼魅横行的世界。  那日,文渊坐在阁楼临窗的地方。他一身普通装束,脖颈处露出了一点翠色,隐
期刊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唐·崔颢《长干行》  读到崔颢的《长干行》,窗外正下着细雨。天色空蒙,浓重的水汽裹着黛瓦青砖,有湿漉漉的情怀氤氲开来。拨开丛丛雾霭遥遥望去,极远的天外好像有两艘船只,在茫茫江面上不期而遇。  这首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我不是第一个读到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为之辗转喟叹的人。天真无邪的少女和淳朴真挚的
期刊
偶然间在泛黄的古页中嗅到这样一缕淡淡的雅香,弄得我心神缭绕: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此词名唤《鹊桥仙》,填词之人并未留下姓名,只被赋了个蜀中妓的名号,我亦只能在寥寥只语中触摸这片如赤如火,却又如浅如水的相思情深。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有记,陆游自蜀地过,携了一妓归来,置于
期刊
这雨喧嚣了整天,便是入了夜也淅沥不止,遮住了满天星辰,连平日的喧闹都冷却了三分。王昌龄略有些怅惘地瞧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转身拎过酒坛,对着多年不见的老友连发感慨:“此景此情,今夜便不醉不归吧。”  陈年老酒撞击着白瓷杯,发出清亮的响声,顷刻皆满,他举杯一饮而尽。本是为好友饯行的酒会,此时却因自己的满腹愁怀更添了几许悲凉味道。说不得几句话,便移到仕途上来,气氛瞬间随着消散的酒意微微冷却。  “今日本应
期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世人一提及辛弃疾,脑海中便出现高伟豪迈的爱国主义词人形象,可有几人想过,他本无意写词,却为这飘摇软弱的南宋呕心沥血,一不小心便走上了词坛高峰。  他自小便将故国山川刻在心底,所以一生都在想着如何挽救江河日下的南宋,如何收复中原,抚慰遗民血泪。他为此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