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 还是数学创新, 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都会失去灵魂。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 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
  1.培养数学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接近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 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从而热爱数学。
  (3) 引入数学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 参与探索、发现、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2.指导学习方法, 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 改进课堂教学, 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 更要指导学生“会学”。在教学中, 我主要在读、议、思等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1) 教会学生“读”, 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 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 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的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 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 鼓励学生“议”,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 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 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 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老师要耐心引导, 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 引导学生勤“思”, 思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思考: 题设条件能否减弱? 结论能否加强? 问题能否推广? 等等。
  3.鼓励学习创新, 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而且要鼓励创新,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1) 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依据数学思维规律, 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 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重视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胆探索。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 和“纵横驰骋”,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 大胆探索解题思路, 勇敢地提出新解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 去想象和创新, 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以上是我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然,教无定法, 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同时, 我们也要不断探索, 找出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其他文献
一、一般资料  人口学资料:  刘某, 女, 21 岁, 某大学2 年级学生。独生子女, 身高160cm 左右, 体型匀称, 相貌端庄,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遗传史。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一个父母恩爱的城市家庭, 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父母对她比较娇惯, 同时对她学习上要求很严格。中学阶段, 班里有同学早恋, 但是她认为谈恋爱影响学习, 一心放在学习上。高考时发挥不够理想, 没
所谓有效教学, 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发展。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 有效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 师生双方密切配合,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记得有一次在机房上信息课, 刚上五分钟左右突然停电了, 打电话问了下学校的电工师傅, 说学
无可回避的现实    梁六伯,75岁,是广西桂南一个县份的农民,这两天一直为90块钱发愁:小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了,半年多没寄钱回来;小孙子这两天打预防针需要90元,可给了这90元,这个月的菜钱怎么办呢?大儿子也外出打工了,陆续会寄点钱回来,可他的两个小孩也在六公这里吃住,不能不让孩子吃菜啊!  让六伯更头疼的是,大孙女已经12岁了,慢慢出落成姑娘模样了,可野得不得了,一天里东蹦西跳、上树掏鸟,管也
教学反思是一种完全自主化的东西, 有感则反思, 无感则无需思。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 而是一个习惯。它没有固定的格式, 文字也可长可短。比如写一两句话或写成教学心得, 或写成日常札记都可以。只要内容集中具体,有思可循即可, 不必把一般的教学过程统统写进去。关于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写自己的教学亮点  例如: “关于比热容的教学” 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概念比较抽象,
【摘要】师生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课, 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 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 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读了《师生沟通的艺术》, 体会到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课, 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对我以后当班主任有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本书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 运用通俗、朴素的语言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 就师生之间最常见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科课程是学生受教育最普遍的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而使创造性的“教”成为开发和释放人创造潜能的发动机,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课程 创造教育    用哲学的眼光看教育,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尊重客观的人;第
执教《圆的周长》公开课, 课前没有布置学生预习,只是告知了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以下是第一遍试上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导入课题  课件呈现小白兔和小灰兔赛跑图。师: 小白兔沿正方形的路线跑一圈, 小灰兔沿圆形的路线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一些?生: 我觉得是小白兔。师: 目测是一种方法, 但它有误差, 你们能不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求出它们跑的路线的长短?生: 只要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各自周长, 就可以比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 J0904)  【摘要】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立体构成教学中的优势和出现的问题, 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立体构成是工业设计专业中研究三维立体形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揭示三维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编者按: 袁贵仁部长最近谈到高等教育时, 突出强调高等教育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 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任务, 尤其要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当中,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以来,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哪些新进展新举措?  近期召开的教育部2011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童年的孩子们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心灵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音乐课堂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