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城港市港口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防城港 538000)
摘要:生猪养殖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项目,既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在生猪养殖中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是保证家畜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就生猪养殖管理中在养殖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猪养殖;疫病预防;问题;对策
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肉产品的供应问题,还会对人们所关注的食品健康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猪场的养殖环节,从源头上抓好猪病的防控工作,能够在保证猪肉食用质量的前提之下,减少由于疫病的暴发而给生猪养殖业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在生猪养殖中对于疫病的相关防控工作是兽医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当前在猪场兽医疫病预防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1.引进猪种时没有逐一进行疫病排查
很多生猪养殖农户或者企业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从开始的猪种引进的环节上,就没有把握好疾病预防的首要关卡。很多养殖人员自身的素质较差,所以很难清楚的了解生猪选择的知识,所以在经济利益为前提的环境下,很多养殖户都出现上当的现象,引进的猪出现疫病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也是由于养殖人员对新引进的猪没有全面的铺开疫病筛查的相关工作,导致病毒由少部分潜在染病的猪带到养殖场当中去,通过猪之间的相互传播,导致猪群大面积感染、死亡的现象。这也是比较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猪类和人类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其疾病也会由于相互接触传播,所以如果没有对新猪进行疾病的排查,就很容易出现传染其他猪类的情况,造成养殖用户的经济损失,还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2.没有严格的在猪舍执行消毒的工作
对于畜舍的清理、消毒是养殖人员最基本的工作。但是,有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进舍之前对于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的环节,还是在给猪舍开展清理消毒的时候,常常粗心大意,仅对比较显眼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而对于一些不起眼的卫生死角经常很难做到彻底的消毒。这样就会给猪群之间通过互相传染而暴发疫情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还有很多养殖户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经常认为猪就比较喜欢在脏乱差的环境下生活,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打扫猪舍,实际上猪也喜欢干净的环境,如果没有及时的消毒,猪类也会由于细菌的感染和传播出现各种疾病,直接影响其身体的健康状况。
3.给猪使用的接种疫苗很难保证质量
给不同饲养阶段的猪群注射疫苗,能够在猪身上建立起抵御疾病的防线。然而,有的养猪场存在着私自研制疫苗给猪群注射的现象,这样就很难保证疫苗的接种效果,同样会给未来猪群的健康养殖带来一定的阻碍。还有很多养殖人员在购买疫苗的过程中,习惯性选择价格较低的疫苗,这类产品很多都是黑加工坊私自加工而成的,并没有国家准字号,所以生产出的疫苗大多数都是无效的,还有很多会起到反作用,这一定对于猪类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会由于接种的原因,直接导致猪类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和繁殖,甚至會导致猪类出现死亡。
4.对于饲料以及饮水缺乏相关的检验
部分养殖工作人员缺乏对于饲料、饮水安全方面的相关检测,导致很多由寄生虫以及霉菌毒素等诱发的疾病出现,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食物及饮水方面的监控,使得病原体通过猪的采食而进入到体内所造成的。很多饲养人员在养猪的过程中,认为只要猪的水盆里还有存水就不用更换,这是一种坏习惯,因为水中很容易寄生细菌和疾病源,长时间的放置,水盆就会成为细菌的培养皿,所以如果猪类再继续饮用这种水,就会出现细菌的感染。
二、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在猪场疫病预防中的改进措施
1.加强对养殖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养殖人员必须参加一些专业知识培训,使得养殖人员所了解的知识专业化、科学化,可以及时有效的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升,从而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猪群疫病。例如: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有效识别病猪:首先可以通过猪的动作识别,通常而言,反应较为敏感、摆尾动作较为频繁、饭后习惯性休息、嗜睡,见到陌生人员靠近,抬头张望,摆尾速度加快表明生猪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反之,病猪的表现则较为呆滞,尾部和头部均有不同程度下垂,反应较为迟钝,厌食,长时间保持躺卧。其次可以通过肤色判定,一般来说,相对于毛色润泽,光亮,肌肉结实丰满的健康生猪来说,病猪的肤质粗糙,肌肉僵硬,皮肤会出现不同状况的溃烂、肿胀。最后还可以通过面部判定,病猪的眼睛无神、缺少光亮、眼周发红、眼屎增多、鼻盘发干有液体流出,且呼吸频率过高,还经常伴随着肿胀的情况出现。反之,健康的生猪腹部呼吸的频率通常保持在每分钟16次左右,鼻盘有均匀的汗珠出现,且较为湿润,眼睛明亮,头颈活动自如。
2.严格把关猪种的疫病筛查与隔离
在新进的猪种进入养殖场之前,除了对每一头猪都要进行相关疫病的筛查以外,最好将新进猪种隔离一个月左右,在隔离期间仔细观察并记录每头猪的身体健康以及饮食的状态,以确保将健康的猪种引进养殖厂。同时在选择新猪的时候,养殖人员需要利用科学和专业的技术,了解到猪的身体状况,对于身体出现异常的猪类,需要放弃共生的所有猪类,避免疾病传染的潜伏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未来养殖过程中,猪类的健康。
3.全面做好相关人员及畜舍的消毒
在猪场以及畜舍的入口处应该分别设有外来车辆以及人员的喷洒消毒池,避免将外来的病原带到养殖场内部。另外,如果不对畜舍进行彻底地消毒的话,就很容易通过粪便及尿液在猪群之间传播疾病。喷洒消毒是在猪舍消毒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消毒之前首先要保证消毒液的浓度,在墙壁、地面、门窗以及卫生死角处喷洒合适浓度的消毒液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同时针对猪本身也需要给予其定期的清理,避免其身体上有过多的脏污,这也是避免细菌和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4.规范疫苗的来源保证接种的效果
养殖户以及企业应该到当地正规的防疫部门购买疫苗来用于猪群的接种,这样不但能够确保疫苗的质量,还能够有针对性的结合地方疫病的暴发特点。通过为猪群接种疫苗,有效的避免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即便是选择正规部门,也需要关注到所注射疫苗的生产日期和主要作用,并且在猪接种疫苗之后一星期之内,密切观察猪的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够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5.在饲喂前对食物及水源进行检测
平时应该对饲料以及饮水进行严格的细菌、微生物方面的检测,从而防止病从口入的现象发生。同时尽量避免水源的污染,對饮用水进行适当的消毒。另外,还要将饲料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对于猪引用的水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同时为了保证猪的健康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微量元素,以此保证猪在饮水过程能够增加免疫力,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三、结语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动物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从基础养殖的环节上避免生猪受到疫病的感染,是实施健康养殖的关键。兽医人员要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养殖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難,灵活的变通,从各个方面严防疾病防控的漏洞,更好的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谷国英.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治现状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12:74-75.
[2]赖泽好,刘昌华,陈永交.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13:22-23.
[3]鲁旭华.养猪场兽医防疫焦点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4:110.
摘要:生猪养殖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项目,既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提高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在生猪养殖中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是保证家畜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就生猪养殖管理中在养殖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猪养殖;疫病预防;问题;对策
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肉产品的供应问题,还会对人们所关注的食品健康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猪场的养殖环节,从源头上抓好猪病的防控工作,能够在保证猪肉食用质量的前提之下,减少由于疫病的暴发而给生猪养殖业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在生猪养殖中对于疫病的相关防控工作是兽医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当前在猪场兽医疫病预防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1.引进猪种时没有逐一进行疫病排查
很多生猪养殖农户或者企业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从开始的猪种引进的环节上,就没有把握好疾病预防的首要关卡。很多养殖人员自身的素质较差,所以很难清楚的了解生猪选择的知识,所以在经济利益为前提的环境下,很多养殖户都出现上当的现象,引进的猪出现疫病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也是由于养殖人员对新引进的猪没有全面的铺开疫病筛查的相关工作,导致病毒由少部分潜在染病的猪带到养殖场当中去,通过猪之间的相互传播,导致猪群大面积感染、死亡的现象。这也是比较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猪类和人类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其疾病也会由于相互接触传播,所以如果没有对新猪进行疾病的排查,就很容易出现传染其他猪类的情况,造成养殖用户的经济损失,还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2.没有严格的在猪舍执行消毒的工作
对于畜舍的清理、消毒是养殖人员最基本的工作。但是,有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进舍之前对于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的环节,还是在给猪舍开展清理消毒的时候,常常粗心大意,仅对比较显眼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而对于一些不起眼的卫生死角经常很难做到彻底的消毒。这样就会给猪群之间通过互相传染而暴发疫情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还有很多养殖户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经常认为猪就比较喜欢在脏乱差的环境下生活,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打扫猪舍,实际上猪也喜欢干净的环境,如果没有及时的消毒,猪类也会由于细菌的感染和传播出现各种疾病,直接影响其身体的健康状况。
3.给猪使用的接种疫苗很难保证质量
给不同饲养阶段的猪群注射疫苗,能够在猪身上建立起抵御疾病的防线。然而,有的养猪场存在着私自研制疫苗给猪群注射的现象,这样就很难保证疫苗的接种效果,同样会给未来猪群的健康养殖带来一定的阻碍。还有很多养殖人员在购买疫苗的过程中,习惯性选择价格较低的疫苗,这类产品很多都是黑加工坊私自加工而成的,并没有国家准字号,所以生产出的疫苗大多数都是无效的,还有很多会起到反作用,这一定对于猪类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会由于接种的原因,直接导致猪类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和繁殖,甚至會导致猪类出现死亡。
4.对于饲料以及饮水缺乏相关的检验
部分养殖工作人员缺乏对于饲料、饮水安全方面的相关检测,导致很多由寄生虫以及霉菌毒素等诱发的疾病出现,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食物及饮水方面的监控,使得病原体通过猪的采食而进入到体内所造成的。很多饲养人员在养猪的过程中,认为只要猪的水盆里还有存水就不用更换,这是一种坏习惯,因为水中很容易寄生细菌和疾病源,长时间的放置,水盆就会成为细菌的培养皿,所以如果猪类再继续饮用这种水,就会出现细菌的感染。
二、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在猪场疫病预防中的改进措施
1.加强对养殖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养殖人员必须参加一些专业知识培训,使得养殖人员所了解的知识专业化、科学化,可以及时有效的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升,从而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猪群疫病。例如: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有效识别病猪:首先可以通过猪的动作识别,通常而言,反应较为敏感、摆尾动作较为频繁、饭后习惯性休息、嗜睡,见到陌生人员靠近,抬头张望,摆尾速度加快表明生猪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反之,病猪的表现则较为呆滞,尾部和头部均有不同程度下垂,反应较为迟钝,厌食,长时间保持躺卧。其次可以通过肤色判定,一般来说,相对于毛色润泽,光亮,肌肉结实丰满的健康生猪来说,病猪的肤质粗糙,肌肉僵硬,皮肤会出现不同状况的溃烂、肿胀。最后还可以通过面部判定,病猪的眼睛无神、缺少光亮、眼周发红、眼屎增多、鼻盘发干有液体流出,且呼吸频率过高,还经常伴随着肿胀的情况出现。反之,健康的生猪腹部呼吸的频率通常保持在每分钟16次左右,鼻盘有均匀的汗珠出现,且较为湿润,眼睛明亮,头颈活动自如。
2.严格把关猪种的疫病筛查与隔离
在新进的猪种进入养殖场之前,除了对每一头猪都要进行相关疫病的筛查以外,最好将新进猪种隔离一个月左右,在隔离期间仔细观察并记录每头猪的身体健康以及饮食的状态,以确保将健康的猪种引进养殖厂。同时在选择新猪的时候,养殖人员需要利用科学和专业的技术,了解到猪的身体状况,对于身体出现异常的猪类,需要放弃共生的所有猪类,避免疾病传染的潜伏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未来养殖过程中,猪类的健康。
3.全面做好相关人员及畜舍的消毒
在猪场以及畜舍的入口处应该分别设有外来车辆以及人员的喷洒消毒池,避免将外来的病原带到养殖场内部。另外,如果不对畜舍进行彻底地消毒的话,就很容易通过粪便及尿液在猪群之间传播疾病。喷洒消毒是在猪舍消毒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消毒之前首先要保证消毒液的浓度,在墙壁、地面、门窗以及卫生死角处喷洒合适浓度的消毒液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同时针对猪本身也需要给予其定期的清理,避免其身体上有过多的脏污,这也是避免细菌和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4.规范疫苗的来源保证接种的效果
养殖户以及企业应该到当地正规的防疫部门购买疫苗来用于猪群的接种,这样不但能够确保疫苗的质量,还能够有针对性的结合地方疫病的暴发特点。通过为猪群接种疫苗,有效的避免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即便是选择正规部门,也需要关注到所注射疫苗的生产日期和主要作用,并且在猪接种疫苗之后一星期之内,密切观察猪的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够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5.在饲喂前对食物及水源进行检测
平时应该对饲料以及饮水进行严格的细菌、微生物方面的检测,从而防止病从口入的现象发生。同时尽量避免水源的污染,對饮用水进行适当的消毒。另外,还要将饲料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对于猪引用的水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同时为了保证猪的健康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微量元素,以此保证猪在饮水过程能够增加免疫力,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三、结语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动物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从基础养殖的环节上避免生猪受到疫病的感染,是实施健康养殖的关键。兽医人员要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养殖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難,灵活的变通,从各个方面严防疾病防控的漏洞,更好的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谷国英.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治现状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12:74-75.
[2]赖泽好,刘昌华,陈永交.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13:22-23.
[3]鲁旭华.养猪场兽医防疫焦点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