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文学院2011年10月6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这是1974年以来瑞典本土人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获奖者姓名。他说,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瑞典文学院的授奖声明还形容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了解一下这位新的诺奖得主。
【人物档案】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诗集。
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condensed translucent images he gives us fresh access to reality)
【人物透视】
迟到的荣誉
2011年10月6日,在波罗的海龙马岛的一座小小的蓝房子里,特兰斯特勒默安静宁谧的世界被突如其来的祝贺电话中断了。从老人惊诧的表情和含混不清的语音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一结果毫无思想准备。尽管,在之前博彩公司公布的热门名单中,他的名字紧随另一位诗人阿多尼斯排名第二。
特兰斯特勒默1931年4月15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他13岁开始诗歌创作,23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7首诗》。自1958年起,他陆续发表、出版了《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给生者和死者》以及《悲哀贡多拉》等10多部诗集,逐渐在同时代抒情诗人中奠定了领先地位。20世纪60年代,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被引入美国,随后在国际文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全球诗歌界公认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大师和“最受欢迎的当代斯堪的纳维亚诗人之一”,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出版。他本人也因此获得过很多荣誉,包括彼特拉克奖、领航员奖等,而且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特兰斯特勒默瘫痪以后,欧洲最好的诗人在哪里?”而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兰斯特勒默,尽管他是瑞典人。”
特兰斯特勒默1990年中风,现在已大幅丧失讲话能力。他的妻子莫妮卡·特兰斯特勒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丈夫得知获奖时“有点惊讶,但非常高兴”。
【素材解读】
在得奖之前,特兰斯特勒默被誉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他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 特兰斯特勒默曾对记者说,诗人一定要不断创新,“那些很快形成的风格,最终使人抱残守缺。诗人每次写诗都应该是新的,只有放弃旧的东西,创作才有新的可能”。由此看来,他的获奖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他坚定了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努力去做,最终获奖,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关键词 荣誉 目标与成功
慢工出细活
实际上,特兰斯特勒默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而特兰斯特勒默的太太莫妮卡曾对访问者表示:“有人以为托马斯的作品少,是因为他半天上班的缘故。但即使他不上班,作品也不会多到哪儿去。他写诗确实很慢。”
“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他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说,正是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他获奖是实至名归,这次,是真正诗歌的胜利。相比较前几年的爆冷门,略萨和托马斯的获奖,让我们看到,文学又回归到强调经典的方向。”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的中文译者、旅瑞诗人李笠认为,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王维。“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写的‘鸟鸣山更幽’这种意境,在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李笠还回忆起自己1988年秋天和诗人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两人谈到一个著述丰富的瑞典诗人、小说家L.G.,我问他对此人的看法,他用一种类似禅宗大师对弟子的方法答道:“他去中国一个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要是我在中国生活三年,也许会写一首诗。”
【素材解读】
写诗是件苦差事,正像我国唐代的苦吟诗人贾岛所说的那样:“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写诗慢是出了名的,“即使他不上班,作品也不会多到哪儿去。他写诗确实很慢”。而这一慢字也许正是他最终获奖的原因之一:因为认真,所以慢,因为慢,所以出精品。这比起那些所谓的“著作等身”的多产作家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成功,就是因为过于浮躁过于冒进,缺少的就是一份从容与淡定,一份坚守与执著。
关键词 从容 精致 慢工出细活 拒绝浮躁
果戈理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北岛(译)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素材解读】
用一首短诗来概括一个作家的一生,谈何容易?但托马斯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从阅读开始进入果戈理的生活,从童年到彼得堡直到死亡;不仅涉足作家的一生,也涉及其内在的危机,并由此展示了人类普遍的困境。 托马斯写《果戈理》时年仅十八岁,这不能不让我们叹服。托马斯写作《果戈理》应在1949年,那时欧洲诗歌界是怎样的情况?19世纪末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仍在延续并形成新浪漫主义,也存在着多愁善感的维多利亚诗风,意象派提出“反常规”的诗歌主张。托马斯写《果戈理》时并不盲从于潮流,在以后的六十年中也是如此,他有自己的诗歌主张并一以贯之,是非常难得的。
关键词 精练 深邃 执著 不盲从
【新闻评论】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对中国诗歌创作
的借鉴意义
白长鸿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名字并不陌生,很早就有人翻译他的诗作,先后有李笠、董继平、北岛等多种译本。他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他的诗对中国诗歌创作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
诗歌创作如同采来花粉酿成蜜。在托马斯诗中,有意象、联想、象征、隐喻、韵律,唯一没有的是对诗歌营养的解构与嘲弄。托马斯不是机械地组合要素,而是从形而上层面去提炼诗歌之外的思考。我们看他的《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奔腾,奔腾的流水轰响古老的催眠/小河淹没了废车场。在面具背后/闪耀/我紧紧抓住桥栏/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大铁鸟。”作者从冰雪消融中感悟超越宿命的意义,在隐喻和象征中寻找超现实主义的基核。“驶过死亡的大铁鸟”这句诗,能给心灵带来一种叩击、吞噬、蛰痛、撕裂的感觉,还有一丝诡谲,让人久久难忘,这是一种超验的映现,难怪诗人自己也十分喜欢这诗句。
托马斯用瑞典文写作,蕴含语言之内的声音、音调、音步、韵律这些诗歌要素,对于我们来说无法通过翻译准确地感受。尽管如此,就文本翻译而言,也可以看出托马斯有极强的语言运用能力。《黑色明信片》(北岛译本)第一段:“日历被文字填满,未来难测/电缆哼唱着一支没有祖国的民歌/雪落在海上,铅一样注沉静。阴影/在码头上搏斗。”这首诗语言凝练,语义明晰,既通俗易懂又具诗的意蕴,你可以尽力挖掘它的隐喻意义,而不需要在费解的语汇上伤脑筋。回头看我们的诗歌创作,当然不乏可圈可点的好作品,也有一些作品语言晦涩而诗意浅显,我有时怀疑,会不会是诗人把功夫下错了地方。
托马斯写过《上海的街》(李笠译本),这是距我们生活较近的一首诗,容易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诗的最后一段说:“……这里每人背后都有一副十字架,它飞着追赶我们,超越我们,和我们结合/某个东西在背后跟踪我们,监视我们,并低声说:‘猜,他是谁!’/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托马斯毕竟属于欧洲知识层精英,对于由积弱积贫正走向繁荣、富庶、文明的中国,不可能具有与我们一样的认识,这是毋庸讳言的。托马斯是诗人,他记录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如果他能见到今天上海的变化,我想,他很可能会有新的感觉。
托马斯是不可复制的,但托马斯却可以借鉴。像他自己说的,“我继承了一座黑色森林/但今天我走入了另一座:明亮的森林”(《牧歌》),中国现代诗歌在继承传统诗歌精粹的同时,广泛借鉴包括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内世界优秀诗作,这会让我们更为自觉地走向明亮的世界诗歌之林。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获奖者姓名。他说,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瑞典文学院的授奖声明还形容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了解一下这位新的诺奖得主。
【人物档案】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诗集。
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Through his condensed translucent images he gives us fresh access to reality)
【人物透视】
迟到的荣誉
2011年10月6日,在波罗的海龙马岛的一座小小的蓝房子里,特兰斯特勒默安静宁谧的世界被突如其来的祝贺电话中断了。从老人惊诧的表情和含混不清的语音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一结果毫无思想准备。尽管,在之前博彩公司公布的热门名单中,他的名字紧随另一位诗人阿多尼斯排名第二。
特兰斯特勒默1931年4月15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他13岁开始诗歌创作,23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7首诗》。自1958年起,他陆续发表、出版了《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给生者和死者》以及《悲哀贡多拉》等10多部诗集,逐渐在同时代抒情诗人中奠定了领先地位。20世纪60年代,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被引入美国,随后在国际文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全球诗歌界公认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大师和“最受欢迎的当代斯堪的纳维亚诗人之一”,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出版。他本人也因此获得过很多荣誉,包括彼特拉克奖、领航员奖等,而且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特兰斯特勒默瘫痪以后,欧洲最好的诗人在哪里?”而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兰斯特勒默,尽管他是瑞典人。”
特兰斯特勒默1990年中风,现在已大幅丧失讲话能力。他的妻子莫妮卡·特兰斯特勒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丈夫得知获奖时“有点惊讶,但非常高兴”。
【素材解读】
在得奖之前,特兰斯特勒默被誉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他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 特兰斯特勒默曾对记者说,诗人一定要不断创新,“那些很快形成的风格,最终使人抱残守缺。诗人每次写诗都应该是新的,只有放弃旧的东西,创作才有新的可能”。由此看来,他的获奖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他坚定了目标,并且矢志不渝地努力去做,最终获奖,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关键词 荣誉 目标与成功
慢工出细活
实际上,特兰斯特勒默至今一共才发表了163首诗。而特兰斯特勒默的太太莫妮卡曾对访问者表示:“有人以为托马斯的作品少,是因为他半天上班的缘故。但即使他不上班,作品也不会多到哪儿去。他写诗确实很慢。”
“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他跻身当代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说,正是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他获奖是实至名归,这次,是真正诗歌的胜利。相比较前几年的爆冷门,略萨和托马斯的获奖,让我们看到,文学又回归到强调经典的方向。”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全集》的中文译者、旅瑞诗人李笠认为,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王维。“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写的‘鸟鸣山更幽’这种意境,在特兰斯特勒默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李笠还回忆起自己1988年秋天和诗人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两人谈到一个著述丰富的瑞典诗人、小说家L.G.,我问他对此人的看法,他用一种类似禅宗大师对弟子的方法答道:“他去中国一个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要是我在中国生活三年,也许会写一首诗。”
【素材解读】
写诗是件苦差事,正像我国唐代的苦吟诗人贾岛所说的那样:“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写诗慢是出了名的,“即使他不上班,作品也不会多到哪儿去。他写诗确实很慢”。而这一慢字也许正是他最终获奖的原因之一:因为认真,所以慢,因为慢,所以出精品。这比起那些所谓的“著作等身”的多产作家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成功,就是因为过于浮躁过于冒进,缺少的就是一份从容与淡定,一份坚守与执著。
关键词 从容 精致 慢工出细活 拒绝浮躁
果戈理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北岛(译)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素材解读】
用一首短诗来概括一个作家的一生,谈何容易?但托马斯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从阅读开始进入果戈理的生活,从童年到彼得堡直到死亡;不仅涉足作家的一生,也涉及其内在的危机,并由此展示了人类普遍的困境。 托马斯写《果戈理》时年仅十八岁,这不能不让我们叹服。托马斯写作《果戈理》应在1949年,那时欧洲诗歌界是怎样的情况?19世纪末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仍在延续并形成新浪漫主义,也存在着多愁善感的维多利亚诗风,意象派提出“反常规”的诗歌主张。托马斯写《果戈理》时并不盲从于潮流,在以后的六十年中也是如此,他有自己的诗歌主张并一以贯之,是非常难得的。
关键词 精练 深邃 执著 不盲从
【新闻评论】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对中国诗歌创作
的借鉴意义
白长鸿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名字并不陌生,很早就有人翻译他的诗作,先后有李笠、董继平、北岛等多种译本。他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他的诗对中国诗歌创作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
诗歌创作如同采来花粉酿成蜜。在托马斯诗中,有意象、联想、象征、隐喻、韵律,唯一没有的是对诗歌营养的解构与嘲弄。托马斯不是机械地组合要素,而是从形而上层面去提炼诗歌之外的思考。我们看他的《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奔腾,奔腾的流水轰响古老的催眠/小河淹没了废车场。在面具背后/闪耀/我紧紧抓住桥栏/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大铁鸟。”作者从冰雪消融中感悟超越宿命的意义,在隐喻和象征中寻找超现实主义的基核。“驶过死亡的大铁鸟”这句诗,能给心灵带来一种叩击、吞噬、蛰痛、撕裂的感觉,还有一丝诡谲,让人久久难忘,这是一种超验的映现,难怪诗人自己也十分喜欢这诗句。
托马斯用瑞典文写作,蕴含语言之内的声音、音调、音步、韵律这些诗歌要素,对于我们来说无法通过翻译准确地感受。尽管如此,就文本翻译而言,也可以看出托马斯有极强的语言运用能力。《黑色明信片》(北岛译本)第一段:“日历被文字填满,未来难测/电缆哼唱着一支没有祖国的民歌/雪落在海上,铅一样注沉静。阴影/在码头上搏斗。”这首诗语言凝练,语义明晰,既通俗易懂又具诗的意蕴,你可以尽力挖掘它的隐喻意义,而不需要在费解的语汇上伤脑筋。回头看我们的诗歌创作,当然不乏可圈可点的好作品,也有一些作品语言晦涩而诗意浅显,我有时怀疑,会不会是诗人把功夫下错了地方。
托马斯写过《上海的街》(李笠译本),这是距我们生活较近的一首诗,容易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诗的最后一段说:“……这里每人背后都有一副十字架,它飞着追赶我们,超越我们,和我们结合/某个东西在背后跟踪我们,监视我们,并低声说:‘猜,他是谁!’/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托马斯毕竟属于欧洲知识层精英,对于由积弱积贫正走向繁荣、富庶、文明的中国,不可能具有与我们一样的认识,这是毋庸讳言的。托马斯是诗人,他记录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如果他能见到今天上海的变化,我想,他很可能会有新的感觉。
托马斯是不可复制的,但托马斯却可以借鉴。像他自己说的,“我继承了一座黑色森林/但今天我走入了另一座:明亮的森林”(《牧歌》),中国现代诗歌在继承传统诗歌精粹的同时,广泛借鉴包括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内世界优秀诗作,这会让我们更为自觉地走向明亮的世界诗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