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瘦西湖(外一篇)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姐姐出差回来,拿出一大袋牛皮糖,一盒千层油糕点心,一盒写着“扬州三把刀”牌子的修甲盒递给我。我问,姐,看没看到琼花?吃没吃到扬州炒饭、蟹黄汤包?还有,廋西湖的风景……姐姐惊诧:你没去过扬州,咋知道这多?
  我笑而不语。我三十年前就知道这些。
  那一年,我读四年级。一天,班主任领来一位叫苏伟的新同学,他穿着不新却很干净的白衬衫、蓝裤子。眼睛不大却很清亮,有着班上其他同学没有的独特的气质。老师安排他坐在我的身后,走过我身旁时,他对我耸了耸鼻子。
  小学的日子淡而无味,下课后跳皮筋便成了我的兴奋剂。那天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在蓝色的天空,我像小燕子一样在细细长长的皮筋上上下翻飞,突然身后传来苏伟的声音:李小辫!我回头,又看到了他在耸鼻子,只有调皮鬼才那样耸鼻子。我叫李小艳,他喊我李小辫,我说你才叫小辫,苏小辫!头一次他就把我惹哭了。
  从此,我不再理他,也尽量躲着他。一天,走在放学的路上,忽听到后面有人喊:李小艳,等等我。转头发现是他,我说,苏小辫找我有啥事?他看看周围,见没人,快速地从书包里摸出包东西,递到我手中,又飞快地从我的身边跑开,边跑边扭头对我说,我爸妈从老家带来的牛皮糖,千层油糕……我喜欢吃甜点,全班的同学都知道,我的脸上慢慢露出来笑容。
  可是就在第二天,苏伟肿着嘴巴来上学了,有人悄悄说,苏伟头晚挨打了,他偷吃了他后妈从扬州买来的特产,那是他家为调回老家要送人的礼物……下课了,同学们都出去玩,他不好意思肿着脸出去玩,我也就不出去,我说,对不起,我早知道不该吃的。他说,就是偷给你吃的,下次我一定不让她发现。
  可是没有了下次,新学年开始,苏伟没来上课,老师告诉我们,苏伟同学随他的父母去了他老家的那座城市。少小不谙世事的我,就像自己丢了魂一样,几次问父母亲,我回姥姥家度暑假的这段日子,有没有一个叫苏伟的男同学来找过我?父母当然不会把我的问当一回事。
  从此,那个远在天涯的江南城市,随着我年岁的增长,也在我的心里一天比一天变得丰满起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我最喜爱的诗,还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也经常放在嘴边,有时候吟着吟着还泪流如雨,箫的声音是苍凉的别音,我就总想着在那座城市有个叫做瘦西湖的地方,坐著我心目中的那个少年,在那里愁肠百结地吹着那种让人断肠的乐器……
  从此,盼苏伟的来信成了我每天都刻骨铭心的事。可是每天都并没有奇迹出现。直到有一天在帮父母亲从旧房子往新房子搬家时,搬出了一叠苏伟写给我的信,这时候这些信已经对我意义不大了,为父母亲搬完家,我就要和我的男友去杭州西湖旅行结婚了。
  很快我们就到了杭州,杭州的西湖叫西湖,扬州那边还有个瘦西湖,杭州的西湖虽美,还有那个白娘子的凄美故事,可是总美不进我的心里,还尽挑她的毛病,说她像一个患有肥胖症的女人,说它像一团庸脂俗粉……因为在我的心里,有那个叫做瘦西湖的地方,那里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有一个教人吹箫的玉人……
  夫君知道我喜欢瘦西湖的心事。我家有几盘我自制的朗诵磁带,那是天下有关瘦西湖诗词的大全,朗诵是我的天分,我时不时拿出来放放,他也跟着我听,我听得流泪时,他也一边受我感染地红着眼圈说好。但他只知道一半,那个在二十四桥边教人吹箫的少年与我的故事他是不知道的。
  于是夫君对我说,小艳,要不我们把行程改一下,去一趟扬州的瘦西湖吧?我一阵欣喜,随后又一阵沉默,还是让她留在我的心里吧,许多事还是像这样留在心里好些。
  洁 癖
  我上班的第一天,就让刘姐弄得哭了。
  那一天,喜欢睡懒觉的我特地起了个大早,把两间办公室的桌子擦了,地也扫了,给开水器加水烧上……杨师傅几个喝着我烧的开水一个劲地表扬我。
  这时候刘姐进来了,她把倒在茶杯里的水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盯着我的眼睛说,你是不是在昨天的水上加的,昨天的剩水你是不是没有倒掉?我不好撒谎,一阵脸红。刘姐黑着脸把自己茶杯里的水“咚”地一声倒进旁边的桶里,拎起开水器就往洗手间去。
  我的泪就出来了。杨师傅他们几个安慰我,“别介意,别往心里去,这个人有洁癖,不光对你这样,对我们也经常这样……”
  慢慢地我发现,刘姐的洁癖不光在水上,还用到了工作中。她的账本和工作日志字迹清秀,工工整整,稍有一个数字写错,都要重新誊写一遍。上级来检查,刘姐总是样本。这可苦了杨师傅和其他同事,挨批不说,还得重新整理。久而久之,大家开始躲避着刘姐,就是聊天唠家常,见刘姐一来,都成了哑巴或者说句“干活儿去了”,四散而去。
  周末两天一晃就过去了。周一上班,我发现刘姐没来,问杨师傅才得知刘姐住院了。“什么病啊?”我问。“谁知道,还是咱们不干不净喝了没病。呵呵!”杨师傅说。
  中午,我到中心医院看望刘姐,发觉本来就不胖的刘姐更显憔悴了。我俩说着病情又闲聊些最近的人事新闻。见到她端起水杯喝水,皱着眉头,把杯子又放下,我看眼茶杯说,“刘姐,这水也不行?”她点头,“帮我去买两瓶纯净水好吗?”我迟疑,想说点啥,她望眼我说:“我从小出生在山区,那里的人大都有结石病,我今天也是因为结石住院的……”说着刘姐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不起小李,你上班的第一天就因为水,我把你弄哭了,你不记恨我还来看我,真的是叫我很是感动……”
  我也被刘姐感动了,说,“刘姐你也是为了我好,为了大家好。”
  刘姐把我搂到怀里,哭了,我也莫明其妙地哭了。
  回到办公室,我的眼圈还是红红的,杨师傅几个问我,“咋回事,谁欺负你了?”我想了想说,“我去看刘姐了。”我把刘姐对我说的话告诉了他们,头一次他们在听到刘姐这个名字后没有说三道四、兴灾乐祸。
  许久的沉默过后,杨师傅说,“我们也得去看看小刘。”其他的几个人立马站起来说,“是要去看看小刘,走!”
其他文献
如出一辙的观念  有一种看法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体现了古代人崇尚文化、看重文化人的思想。我认为这是过于笼统的解读,应该作具体的分析。  首先,崇尚文化,看重文化人,确是包括古代人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譬如在明清时期,若是哪个地方出了一个举人、秀才之类与文化有关的人,人们普遍认为那是光宗耀祖、光耀乡里的事情。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在乡村和城镇,学校教师,书香门第、耕读之家那些老
期刊
缝  冬冬回到家很小心的样子,和我眼神捉迷藏,这小子不会做什么坏事了吧?冬冬,今天上学挨老师批评了吗?我试探着问。没有啊,我今天语文打了100分,嘻嘻,冬冬报喜不报忧。不错,继续努力,去洗手吧,准备吃饭了。  在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发现了端倪,早上给儿子穿的新衣服口袋处刮破了,奇怪的是居然被人缝补过了,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冬冬,这衣服是咋回事?  冬冬如实交代,他下课后和同学打闹,衣服不小心被挂破
期刊
辛卯年重阳节,东风老科协在十堰市人民公园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碰见了原东风运输部的老同事肖永清,几句简单的寒暄,勾起了我对这位东风“才子”许多尘封的回忆。  1988年10月的一天,时任东风汽车运输处组干科长的我,随陈久生处长一起来到茅箭车队,宣布了车队新领导班子的任命,新班子成员之一,就是负责车辆修理的副队长肖永清。  肖永清出身于湖北汉阳农村,曾在部队“大熔炉”中锻炼过,因
期刊
山里的秋雨,一下就是阴雨绵绵。  老校长望了望破旧的教室,心里如刀刮般难受,再不维修,这泥坯房教室说不定哪天就倒了。要维修就要资金,可学校哪有钱啊。老校长20多岁就在这里教书,一教就是30多年,也算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最有出息的还是牛蛋,人家现在是教育局的局长。  老校长就把学校情况反映给教育局,他知道国家拨了一些资金到县上,专门用于维修校舍。这事都过去了一年多,依然没见一点动静。  不能再等了
期刊
一天,老张喝醉了,散步到同学的修理行,要同学给云打电话。云也是他们的同学,上学时候和老张好过,是老张的初恋。同学看老张喝醉了酒就不肯打电话,老张执意要打,同学把手机给了老张。电话拨通了,却是个男人接的,问老张找谁?老张一听就挂了电话。过了一会儿,老张再拨过去,还是一个男人接的,问老张是谁?老张又不说话,把电话挂了。  不久,老张同学的手机响了,是刚接电话的那个男人打来的,问刚才是谁打电话。老张这时
期刊
一日,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把一份检举信让我看,是揭发赵五的。我拆开看,说他最近大发了,不仅穿名牌,吃高档餐馆,还在北京买了一套五百多平米的别墅!北京房子什么价?天价!问他发财经,他总是遮遮掩掩,要不就吞吞吐吐,或者干脆装糊涂。据说,他在城北很偏僻的湖中路租了一栋写字楼。每天去的人络绎不绝。而且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是卖性保健品,因没见有人出来提什么东西,还如刚刚抽过鸦片似的精神盎然,心满意足,
期刊
晓红做梦都想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当时,她报考医科大学就是为了能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当然,她也知道,想进中心医院的人太多了。虽然她的学历和业务水平都过关,但毕竟名额是受限制的。晓红的爸爸对此却表现得胸有成竹,他说:“没有问题的,陈院长是我的同学。”  晓红的爸爸给陈院长打了个电话,便直接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老同学一见面自然是亲热得不得了。在各自谦虚地表述完近况又回忆了一段往事之后,晓红的爸爸便说出了女儿工
期刊
叶子的姑娘拉得一手漂亮的二胡,姑娘的志愿是音乐学院。不过,叶子听说现在上音乐学院的孩子很多,竞争非常激烈,这让她很是难过,一是难在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二是担心姑娘过不了。不过,她的搞摄影的朋友传来一个消息,有一二胡高人来到本地,且和音乐学院颇有渊源,如能录制幾段展示姑娘才艺的视频,请高人指点一下,倒有几分希望。  叶子眼前一亮。衣服倒好说,满大街的租衣行,她为姑娘挑选了两套民族服装,水粉色的舞蹈裙,
期刊
现在的木子坐在一片嘈杂声中,脸上写满了焦虑。  他是无意识中闯进这片嘈杂的。在树影斑驳的午后,他看到一幢十四层楼上有个人在犹疑徘徊。木子的心在那一刻无规律地跳动起来,他费力地把自己残缺下肢的身体原封不动地支撑在地上。然后,木子手搭凉棚朝上望去,嘴巴张成了一个狐形。  楼顶那个人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跳下来,情形千钧一发。  周遭的人像潮水一样涌来。这让木子感觉有些喘不过气,他费尽周折地把身体转了几个来回
期刊
养在诗经里的野草闲花  世人多爱野草闲花,君子更甚。屈子先生的《离骚》里香草馥郁,香木清雅,令人如初入兰室。最近乱翻比《离骚》更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发现也是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蒹葭、卷耳、薇、蘋,仅仅这些散发着芬芳的名字,就不免让人心生好奇与欢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里开篇《关雎》句子是许多人都熟知的,曾好奇“荇菜”是什么东西,它虽然充当着配角,无声无息,却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