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肉换虚拟财富可以终止了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ry0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返璞归真的人民币升值论
  
  我们可以把财富大致分为两类真实财富和虚拟财富。所谓真实财富,就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品(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是可以实际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物质财富。所谓虚拟财富,指的是货币和以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货币,因而很容易使人们产生幻觉,以为货币才是真正的财富,忘记货币本身是不能用来消费的,一旦脱离真实财富就毫无用处。其实这一常被遗忘的浅显道理,古代的人们就已经明白。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引述了当时流传的一个寓言,说有一个叫米达斯的人,对黄金十分贪婪,千方百计学到了神奇的点金术,此后凡手指触摸之物都立即变成黄金,结果他很快就在黄金的包围下饿死了。于是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以金钱为财富,实际上是荒唐的观念。
  吊诡的是,尽管米达斯已经饿死了,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也作出了结论,而且现代的纸币明显地比黄金更不靠谱,但货币幻觉却没有消失,反而演绎出更为荒诞和壮观的现代景象。我们看到,以货币单位计算的GDP已经成为我们新的图腾。改革这么多年了,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这种GDP高增长到底对普通老百姓带来了什么结果?为什么经济高增长,平民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紧?
  再深入观察,原来我们本来能够用于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财富,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发达国家,以换取他们印制的花花绿绿的钞票,即用我国的真实财富交换外国的虚拟财富。这种情形比上述米达斯寓言更为荒谬:米达斯追求虚拟财富是不需要成本的,用手一摸即可;可是我们的出口产品都是耗费了我国本来就稀缺的资源、破坏和污染我国的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却只换来极不实在的外国货币。外汇储备是资产和财富的货币形式,在当今世界各国货币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掌握大量的货币财富具有极大的风险。2002年一年的时间,美元对欧元已经贬值18%。因此,货币财富必须尽量转化为物质财富。肉只有烂在锅里才是肉。
  是不是“肉”,正是真实财富和虚拟财富的区别所在。正常的贸易,应该是以本国多余的真实财富换取本国短缺的真实财富,这是常识。不能转化为真实财富的货币,不管数量多大,都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只是想象中的财富,正如皇帝新衣只是想象中的衣服一样。但我们的主流精英仿佛就是要跟常识过不去,在我国外汇储备额过大已经成为中外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棘手问题时,仍自作聪明地要通过投资方式“以钱生钱”,把外汇储备额搞得更大。结果,匆匆一投(投资黑石),亏了。安徒生在童话里为皇帝身后安排了一本正经地托着“新衣后裾”的内臣,笑翻了读者。可惜安徒生不知道,皇帝新衣的现代版更为生动:那内臣心情太过激动,还未托起“后裾”,就摔了一跤!
  那么,这皇帝新衣式的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起来的呢?这源于对人民币币值的低估:中国的低价战略,引起了全球消费者对中国资源的大抢购。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无不引起国际资本的廉价利用和大量购买。中国的出口顺差连年高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100亿美元到几百亿美元,在短短的几年间,2007年外贸顺差有可能达到2500亿美元!
  这又是一个现代吊诡:如果有人明火执仗地来抢劫,我们自然会“豺狼来了有猎枪”;但只要我们的精英被一种莫名其妙的理论给忽悠了,那就会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由于贸易不平衡是由过高估价的进口国货币和过低估价的出口国货币所推动的,因此,这种不平衡的单向流动贸易可能由于两种结果而结束,一种是出口国耗尽了它的资源,难以继续,另一种是进口国的贸易赤字水平已经达到过高的程度,出口国不愿意再接受进口国的债务。如果持续实行这种不平衡贸易,那么,出口国便要承担环境污染、低工资、低福利以及日益增长的贫困这些恶果。
  开出的药方很简单: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是明摆着的,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内资源廉价外流,二是可以进口更多的国外货物,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并且,越早升值和越快升值,越可以减少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投机炒作。药方早在2002年就已开出,这几年仲大军先生预言的恶果也越来越明显,可是他还是只能干着急。
  
  二、人民币升值和农业补贴双管齐下治理通货膨胀
  
  最近这一波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外部资金大量涌入,人民币升值即可阻挡。目前国际货币主权已操在他国手中,我们不升值,只会不断把廉价商品输送出去,为外国抑制通货膨胀作贡献,同时又会吸引外国廉价货币汹涌而进,加大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另外,对于片面的出口创汇政策使农产品价格成了这波通货膨胀的领头羊。就拿猪肉来说,前些年里,拼命压低价格,直到压得农民养不起猪,以致出现猪肉短缺。粮食也是如此,拼命压低粮价,以抵御进口粮食的冲击。但粮价低到农民都不种粮的时候,粮价和肉价便会报复性地上涨。
  这一分析十分准确,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确实是因为供给的减少而不是货币太多。我们不妨作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我们运用现在已经太多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进农产品低价供应国内市场,那么,可以想到的结果必然是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应声而落。当然,此举会造成外汇使用上的账面亏损。可是,仔细考察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就会发现,如果政府不予补贴,实际上这些国家的农业都是亏损的。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不但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会构成风险,而且风调雨顺的年景也可能因产品过剩而造成“丰产不丰收”。所以,如果任由农民以一己之力自负盈亏,就很难做到供给和价格的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宁可让多哈回合谈判破裂也不愿放弃农业补贴的原因。
  在实践中所有发达国家都不得不对农业进行补贴的现象,是鼓吹自由市场经济能自动达成均衡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结合我国当前和古代的实践经验,阐明我国的农业同样离不开补贴。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中国政府必须对农业和农产品进行补贴。像前几年东北豆农卖不出大豆时,政府一定要高价进行收购,以平抑市场价格。这一道理在春秋战国时古人都懂。看看齐国的管子和魏国的李悝,都在国内实行过这种平抑粮价的政策。
  只读过几本教科书就以为懂得了经济学的精英们,就很难有这样清醒的认识。而且大概算得上有中国特色的是,虽然按照“国际惯例”所有发达国家都实施的农业补贴在我国没有实施,但是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却可以得到补贴。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精英们根本不明白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只知道按教科书的教导 不断加息。结果利息一加再加,物价仍一涨再涨。
  
  三、社会保障是消除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根本措施
  
  人民币升值后,用我国的真实财富换取外国的虚拟财富的情况就从根本上改观了,从而保证了“肉烂在锅里”。有限的肉送给别人,那将一去不复返,损失是不可挽回的。避免了这种实质性的损失,只在自己的锅里考虑怎么分肉,事情总会好办得多。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得到的好处和带来的坏处实际上是一样多,甚至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在经济层面上,人民币升值后首先要解决的是舍弃一大块国外市场之后,怎样启动国内需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业压力就可能增大,反对升值的声音就难以消失。正如农业补贴问题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中——而不是从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找到有用的经验。我们发现,有一种制度,凡发达国家都有,但在我国目前仍处在很不像样的状态,那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说,不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内需将是个事倍功半的工程。
  事实上,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和工业社会后,社会救济逐渐替代了私人救济,社会行为更多地替代了个人行为。具体表现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建立,由社会来统筹财富,分配财富,而不是由个人来担负这些社会职责。
  社会保障与农业补贴一样,都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而且也是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清楚的。所以保障程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各国政治力量的博弈。一般情况是,左翼政党上台,保障程度就高些,右翼政党上台则相反。即便是当年在东欧和前苏联推销“休克疗法”的萨克斯,也没有忘记在他的计划里加上社会保障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主流精英可能是世界上最右的一群。
  精英们的右倾导向,使得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社会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仍十分肤浅,认为社会保障只有国家富强后才能搞的成见根深蒂固。去年吴敬琏先生提出我国已有条件实行全民低保的观点,本来从世界社保发展史上看已属保守,但仍被舆论视为“惊人观点”(《吴敬琏抛出惊人观点:我国已有条件实行全民低保》,《北京晨报》2006年6月26日),炒作一番后再无下文。
  我国是否具备搞社保的条件,可先与英国作一比较。在惨烈的二战中,英国几乎掏空了家底,1939~1955年间曾实行票证配给制,比我们改革前更为困难。在这样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战后的英国政府却采取了与我们相反的政策:他们振兴经济的措施不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致力建设福利社会,让底层百姓能够享受免费教育、医疗、失业救济等人道主义服务,让每一位公民过上基本的有尊严的生活,结果到1948年英国就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我们只能感叹,英国不愧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政治家太明白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了。
  再看看二战的战败国。当时满目疮痍的德国(西德),实行了标榜为“第三条道路”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既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又辅之以社会保障制度。而日本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始于民不聊生的二战结束之时。众所周知,这两个在战败的废墟中崛起的国家,现在的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
  所以,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早已完全成熟了,甚至是过熟了。当然,要认识到这一点,要想真正启动国内的需求,没有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是难以完成的。因此今天我们要在认识上进行一场彻底的反思。
  在领悟思想者先见之明的同时,也会发现经济学界主流精英的头脑中充斥着十分可笑的认识误区。可是,在这个由这些教条主义精英掌握话语权的荒诞年代,我们看到的只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好在历史一再证明,荒诞时期总是短暂的,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理性的回归。
  
  编辑/向阳[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并不是每位盲人都需要导盲犬。但当他需要时,我希望他能有这个选择权。”这是台湾导盲犬协会秘书长陈长青的话。  很多中国人知道“导盲犬”,是因为看了日本故事片《导盲犬小Q》。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盲人使用导盲犬也是无须支付费用的。一般情况下,培训导盲犬的高昂费用由政府、财团、慈善人士共同承担,导盲犬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  目前,全世界有60个国家在使用导盲犬,正在服役的导盲犬数量如下:  美
期刊
演出前的战斗  刚一走出伊维萨机场,大树一样的仙人掌、叶片肥硕的橡皮树就招惹着人们惊喜的目光。未开垦处女地里一片片鲜绿艳绿新美如初,空气澄澈纯净,目力所及很远。居民就住在绿色掩映稀稀落落的小楼里,海滨一律是度假酒店和酒吧。天际闪出一片灰蓝色的潋滟波光,这就是大海旁边我们下榻的海滨酒店了。岛上的安宁静谧被68个中国人和大箱小包的辎重打破了。  每套住房都有温馨的起居室和卧室,连阳台上的角落都一尘不染
期刊
《北京纪事》:自从2001年7月,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以来,我国便向国际社会作出要举办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庄重承诺。目前,北京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那么真正具有难度、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人文奥运的建设,也就是软环境的建设。奥运在即,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张慧光:深入开展“迎讲树”活动,是实现人文奥运目标、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
期刊
作为2006年全国唯一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的地区,北京市以不到7%的能耗增加支撑起12%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帮助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适度、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消耗降低、民生改善”的态势。  来自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4.3亿元,同比增长12.1%,而万元GDP能耗在去年下降5.25%的基础上,继续保
期刊
策划执行/余振权 于思渲 彭霞 毛学艺 咪拉   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20公里,全线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等5座车站。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首次试运营时间为26分26秒。  京沪高铁:将于2010年开始运营。全程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从北京南站出发到上海虹桥机场只需5小时。      北京一觉醒来,一撩胳膊,扫着天津了,一脚丫子,够着上海啦!北京大了,跑趟天津跟遛趟王府井似
期刊
王继民简介:  1960年出生于北京,当代民俗油画家。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精典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初次见到王继民是在他位于西琉璃厂的画室里,屋内堆满了各色颜料、书籍和尚未完成的作品。我琢磨着也许有的艺术家就是在凌乱中获取自由和灵感的。接着,王继民开门见山地展示了几幅近期的作品,我看到了老北京殷红的大门、轻翔的鸽群、悠长的
期刊
终日和骷髅相对  一进王雪梅的办公室,两具阴森森的骷髅赫然入目。王雪梅只要上班,就终日面对着它们。  王雪梅看出了我的不自然,很理解地微笑,眼神温暖而亲和。她靠近了骷髅,一个美丽的女人和骷髅竟然和谐了起来!  王雪梅颀长俏丽,一件紧身短衫一袭长裙衬出了她的窈窕,很难看出她已是年近半百的人了。  她开始用赞美的语言对我说骷髅,她在说人体,说有关人的话题。  王雪梅指着两具骷髅说:这是一男一女,很相配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近几年才热火起来的词语。顾名思义,它不是具体的一幢建筑、一件文物或一处遗迹;它的内涵是宽泛而抽象的,简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比如表演艺术、民俗、传统技能等。  你会想到什么?  红火的剪纸、风趣的皮影戏、栩栩如生的木偶……  这些记忆深处的欢乐一件件跳了出来。质朴、亲切的艺术形式曾带给我们欢欣雀跃,热闹、活泼的表演风格曾令我们叹为观止,幕
期刊
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根据老舍先生名作改编的电影《我这一辈子》里,开场第一句台词儿是:“北京啊,北京,这是咱们中国的古城啊。从元、明建都到现在,差不多顶(念‘丁’音)700多年啦!”杰出的电影艺术大师石挥先生那苍凉而又充满京味儿的念白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真是太深刻了。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北京已有850年多年的建都史了。悠久的历史使北京积淀了极为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仅以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大老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有堵车那年吧,北京城多了一个新的城市符号——北京交通台“一路畅通”栏目。在这个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的城市里,在这个早晚高峰时速低于20公里的速度中,将车内广播指针定在FM103.9,几乎是90%开车人的“自救法”。当“一路畅通”的主题歌响起时,困在高科技时代里的焦躁的人们知道,将有一段快乐时光陪他们走过接下来的蜗行时段。而这段快乐时光里最快乐的那个声音的主人叫王佳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