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欧洲各国政府及政党来说,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是2011年首要的政治议题。面对危机,左右翼阵线的主流政党在大的方向,即携手解决危机问题上表示了共同的立场,但在一些具体政策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同时由于所处地位的不同,不同国家及政党受危机牵连的程度也不同。但危机所暴露出的一些政治问题会成为影响未来欧洲政党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
欧洲不同政党面对危机的不同反应
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不断升级对欧洲不同的政党的影响不一,它们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首先,深陷危机的国家及其他卷入危机的国家的执政党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随着危机的不断升级和蔓延,各相关国家政府深受重压,其执政党也因此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它们一方面要竭尽所能应付危机,另一方面又要因此面对国内民众的不满和指责。其中,打击最大的是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所谓“欧猪五国” (即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原执政党,它们无一例外地因为处理危机不力而失去执政地位。这些政党来自不同的阵营,既有右翼保守的爱尔兰共和党和意大利人民自由党,也有来自左翼的葡萄牙社会党、希腊泛社会主义运动党和西班牙的社会党。这些政党与所在国国家的危机的关联度也不同,例如,对于此次危机中最受煎熬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及其领导的政党希腊泛社会主义运动党来说,他们有理由感到冤屈,因为造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真正元凶是其右翼前任政府。
但对于目前这些国家的民众或者选民来说,他们更关注的不是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而是政府是否能够领导国家渡过难关。而对此所有这些国家的政府,无论其政治背景是左翼还是右翼——无奈的选择是紧缩开支和增加税收。在危机不断升级、民众生活深受影响的形势下,这两者都只能是使民众的对立情绪加强。五国政府的相继更替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只是五国政府的更换方式有所不同。爱尔兰共和党、葡萄牙社会党和西班牙社会党分别是以选举惨败的方式结束,而希腊的帕潘德里欧和意大利的贝鲁斯科尼都是以无奈的辞职方式黯然离去,两国分别组成了一个非选举的、由技术型官僚组成的临时政府来承担挽救经济的重任。这成为危机之中的欧洲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的新现象。
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和执政党来说,同样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处理经济危机不力而失去政府的,远的可以溯及2010年的英国工党和荷兰的基督教民主联盟,近的有在2011年9月丹麦大选中执政的中右翼政党集团(蓝营),它们输给了社会民主党领导的中左翼政党阵营(红营)。如同上述欧债危机五国一样,它们的政治背景各异。即便是那些没有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但也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的国家,执政党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目前,在欧盟层次上对欧债危机的前景最有影响的人物可以说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奇,他们在各自国内也承受了较大的政治压力。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在2012年的选举中吞食苦果。而在英国,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也因为“袖手旁观”而遭到反对党的指责。相对来说,在那些经济状况运行良好、未直接卷入欧债危机的国家,例如北欧瑞典,政府及执政党的压力相对较小。
其次,欧洲大国的左右翼主流政党在加强合作援救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稳定欧元及欧盟这些大的方向性问题上没有原则性区别,但在涉及欧元稳定及欧盟政治合作机制的一系列问题上,不同国家之间及各国的左右翼主流政党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
对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政府和执政党来说,他们没有多大的政策空间,紧缩公共开支、增加税收、寻求欧盟的援助是其基本的政策。而削减公共开支意味着削减各种社会福利支出及公务人员的工资。虽然这种政策引起了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但由于不得不求助欧盟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援助,它们也不得不接受后者所提出的大幅削减赤字的条件。2011年3月,葡萄牙苏格拉底政府正是为了满足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提供的援助的条件(大幅削减赤字),才向议会提出了导致其下台的经济紧缩计划。可面对国内民众的愤怒,新的帕索斯
欧洲不同政党面对危机的不同反应
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不断升级对欧洲不同的政党的影响不一,它们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首先,深陷危机的国家及其他卷入危机的国家的执政党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随着危机的不断升级和蔓延,各相关国家政府深受重压,其执政党也因此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它们一方面要竭尽所能应付危机,另一方面又要因此面对国内民众的不满和指责。其中,打击最大的是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所谓“欧猪五国” (即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原执政党,它们无一例外地因为处理危机不力而失去执政地位。这些政党来自不同的阵营,既有右翼保守的爱尔兰共和党和意大利人民自由党,也有来自左翼的葡萄牙社会党、希腊泛社会主义运动党和西班牙的社会党。这些政党与所在国国家的危机的关联度也不同,例如,对于此次危机中最受煎熬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及其领导的政党希腊泛社会主义运动党来说,他们有理由感到冤屈,因为造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真正元凶是其右翼前任政府。
但对于目前这些国家的民众或者选民来说,他们更关注的不是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而是政府是否能够领导国家渡过难关。而对此所有这些国家的政府,无论其政治背景是左翼还是右翼——无奈的选择是紧缩开支和增加税收。在危机不断升级、民众生活深受影响的形势下,这两者都只能是使民众的对立情绪加强。五国政府的相继更替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只是五国政府的更换方式有所不同。爱尔兰共和党、葡萄牙社会党和西班牙社会党分别是以选举惨败的方式结束,而希腊的帕潘德里欧和意大利的贝鲁斯科尼都是以无奈的辞职方式黯然离去,两国分别组成了一个非选举的、由技术型官僚组成的临时政府来承担挽救经济的重任。这成为危机之中的欧洲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的新现象。
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和执政党来说,同样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处理经济危机不力而失去政府的,远的可以溯及2010年的英国工党和荷兰的基督教民主联盟,近的有在2011年9月丹麦大选中执政的中右翼政党集团(蓝营),它们输给了社会民主党领导的中左翼政党阵营(红营)。如同上述欧债危机五国一样,它们的政治背景各异。即便是那些没有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但也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的国家,执政党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目前,在欧盟层次上对欧债危机的前景最有影响的人物可以说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奇,他们在各自国内也承受了较大的政治压力。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在2012年的选举中吞食苦果。而在英国,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也因为“袖手旁观”而遭到反对党的指责。相对来说,在那些经济状况运行良好、未直接卷入欧债危机的国家,例如北欧瑞典,政府及执政党的压力相对较小。
其次,欧洲大国的左右翼主流政党在加强合作援救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稳定欧元及欧盟这些大的方向性问题上没有原则性区别,但在涉及欧元稳定及欧盟政治合作机制的一系列问题上,不同国家之间及各国的左右翼主流政党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
对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政府和执政党来说,他们没有多大的政策空间,紧缩公共开支、增加税收、寻求欧盟的援助是其基本的政策。而削减公共开支意味着削减各种社会福利支出及公务人员的工资。虽然这种政策引起了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但由于不得不求助欧盟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援助,它们也不得不接受后者所提出的大幅削减赤字的条件。2011年3月,葡萄牙苏格拉底政府正是为了满足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提供的援助的条件(大幅削减赤字),才向议会提出了导致其下台的经济紧缩计划。可面对国内民众的愤怒,新的帕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