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月的时候,武汉下了一场雪,我从办公室穿过走廊、下楼梯,再到高二(2)班的教室去上课。走廊的过道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雪粒,路很滑,使得我没法走过去,我试图扶着栏杆,可我还是没法走过去。学生在教室里喧闹、惊叫,像洪水漫过来。下雪了。但我不能不走过去,尖厉的铃声响过了。后来,政教主任经过,他说我扶你过去,邓老师。他拉着我的手,我抱着课本,从教室渡到课堂。那是我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三个月。
我从一个小山城来,那里有安静的街巷,青砖瓦房。还有一个傍山而建的小小的火车站,小站背后是苍翠的大山。零落的旅人,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在黄昏的落辉里,静谧而又忧伤。有一天傍晚,从这个小站出发,拖着长长的身影,我流落到都市。
我在小城教书许多年,我教孩子们背唐诗、宋词,背《论语》——讷于言,敏于行。齐刷刷的背书声像清泉洗过街石——《滕王阁序》《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我跟他们读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小竹楼之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他们从山里捉住蝴蝶,在作文里告诉我,足有书页那么大。我跟他们讲诗意的栖居。我也跟他们讲伍尔夫、贝克特、马尔克斯、川端康成——当我看到一朵花很美丽,我就对自己说,要活下去。我还跟他们提冯友兰、王国维。他们告诉我,完美推向极致,就是不完美。
我来到了大都市,来完美我的教育理想。我也是循着这儿文明的建筑物而来,循着秩序、文化环境、艺术美而来。也许还有朋友、江南布衣、雅诗兰黛。
十七八岁的孩子,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们,不要太凌厉、咄咄逼人、轻嘴薄舌,要内敛、雍容、拙朴,他们却把我印发给他们的《论语》叠成纸飞机,满教室飞……他们不诵不读不背书,包括唐诗宋词。五十年代盛行的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法,在实践中异化为一问一答,有人曾戏谑地概括过:“春风杨柳多少条?——万千条!六亿神州怎么尧?——尽舜尧!”我没想过它在城市的势头更加地强劲。——城市,离泥土很远,生存的压力很直接,更易屈从于环境吧——对着一些很贫乏的文字,要天花乱坠、殚精竭虑地分析、理解,要跟他们你来我往滔滔不绝地辩白,要做莫名其妙的阅读题,不合他们的胃口,年青的热情鼓动起来是可怕的,它像洪水猛兽向我扑过来。每想到此,我就联想到五四,想到文化大革命。它们都是靠年青的热情燃烧起来的。我常记起,王先霈先生说过:“五四对传统、语文教育革命,解放个性,把教育从贵族化推向大众化的同时,使语文教育趋向庸俗化。”而语文教育的庸俗化,就意味着不需要语文课堂,因为可以到市井街巷去学,到电视娱乐节目里去学。语文学习,能识文断句之后,更多的便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而不只是一些功利的实际的用途。——他们不懂,也不想懂。
人世间有自然的灾难,也有人为的灾难。自然灾难是人无法避免的,而人为的呢?如果也无法避免,至少可以减轻或者挽救?
孩子的胃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调教出来的。年青无辜。年青,特别是青春,它是躁动的,不安的,同时亦是疼痛的,像禾苗拔节、开花,它的疼痛在里面,自己不自觉。其表现形式常常是,自以为是地盲目地与遭遇的环境包括自己冲突。年青的热情鼓动起来是可怕的。——他们恨不得把教室的屋顶掀翻,我就觉得我是遭遇了“文化大革命”,谁叫我整堂课地叫他们背古文,还什么《论语》。我终于被他们撵出来,躲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像一块被弃的破抹布。同事拿鄙夷的目光瞧我。我一面流泪,一面想是不是因为我生活得太顺了,生活便合伙来讨伐我了?一面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一块破抹布——一个人,当他被许多人怀疑、否认的时候,他是会迷失自己的——我不是刻意要到城市来的,我已年近不惑,古人说,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可那完全是一次偶然:那天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一个朋友的朋友说可以介绍我来武汉工作,我收拾完行李,就跟他来了。
到此,我想提一提一个人,我们的校长——李鸿朗。他对我说,坚持,做你自己。他只是读过我的简历材料,还听过我不到半小时的课。在别人都让我怎么改怎么改的时候,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他叫我坚持自己。
这期间,丈夫总是从老家送来棉衣、棉被,送来钱(没有办理正式调动前,没有财政工资,代课费养不活我自己)。小时候花父母的钱,没有感觉;长大了,为数不多地几次从丈夫手上拿钱,颇感慨。觉得婚姻里的一些怨恨、嫌恶,包括积久的,就在这一声“你需不需要钱”的关切中,显得既轻薄又无聊了。生存是多么真实。活着很可怜。
我想回去,不止一次这么想,但是我回不去了。只等退休,永远地回去,回到泥土中去。
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你不是来教语文的,你是来教考试的。他们可能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开始适应了用考试的那一条思路来学习语文了,他们被扭曲的程度远比乡下孩子严重,所以你是把他们带不上路的。教考试,我对自己说,我尽力吧,我吃上了这一碗饭呢。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就不迷糊了,似乎也就从此丧失了全部的热情和理想。偶尔,也有不甘心的时候,记得我忍不住地跟他们介绍李白、杜甫的戏赠诗,忍不住地跟他们讲白居易写甜美睡眠的诗,有一次讲情景烘托,我不失时机地跟他们介绍了孔平仲的《寄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我知道,他们绝大多数顶多只会把它当作笑话和趣闻来听。当我讲得一片死寂,当我讲得慷慨激昂,我就觉得好笑。有一位同事说,有什么,你就当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笑了,于是,我记住了,——怕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自嘲了。
三月二十九日,城市的花开了,丛丛簇簇,我沉郁的心情不知道是不是也受到了春天的盅惑,于是我乘车跨过江桥,去看一个老朋友。我跟他发了短信,又打去电话,他说他在外出差……从他的单位出来,我在门口的书店买了一摞书,沉甸甸地勒在手心,隐隐地疼痛。我看见路边的花开着,殷红的细小的,一滴一滴,是春天的伤口。
五一长假的时候,和几个只有几面之交的朋友,来到湖南凤凰,沈从文的故乡。千年的古城,青石的街道。沱江从古城的心脏走过,温柔地清洁地走过。一道水陪伴一座城,几百年上千年相依不舍。当夜晚满城的小小的红灯笼亮起来,层层叠叠,挂在檐前、楼角,走在同伴的身旁,不知今夕为何年,此身系谁身。无限的喜悦,又无限的悲伤。
想起杜甫的诗句: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因为它恰巧包含了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我们这次自助游的组织者,一个政界的朋友,人很潇洒,外表没有官样。也许仅仅只是因为这个,我才跟他们出来,一贯以来,我是把官和民分得很清的。他帮我们挤车、占位,帮我们排队、买票。凤凰城的自来水压不到三楼,不知是不是他,把水从地下室拎上来,给我和另外一个女伴用。为官原来还是可以很朴素的。在卧铺车厢逼仄的铺位上,他跟我们讲那个荒唐时代的故事。他说那个时候背老三篇,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老大娘也背,背成,白菜青藤子是家大口阔的人,嚎哭地嚎,砖头钉人。我们是背着“毛主席万岁”长大的一代,差不多都已过不惑之年。他还讲中国的环境、生存现状。——人们只是说高处不胜寒,其实高处还可以看得远。后来,我送他两袋姜糖,凤凰特产,他欣然接受。为人还是朴素一点好。
同行的还有二十六中的屈老师,他总是替孩子们背着重重的行李包,走到后面。华师一附中的李老师以及湖北教育学院的黎老师,都是武汉市的语文老师,同龄人。——语言,我总是从中倾听生命的脉搏与震颤;语文,中文,中国人心灵的依托!我们又能为它做点什么!
——从山城到都市。
邓方,作家,高级语文教师,发表文学作品和语文教研论文20余篇,并多次获奖。曾在湖北省京山某中學执教多年,现任教于湖北省武汉市常青一中。本文编校:晓 苏
我从一个小山城来,那里有安静的街巷,青砖瓦房。还有一个傍山而建的小小的火车站,小站背后是苍翠的大山。零落的旅人,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在黄昏的落辉里,静谧而又忧伤。有一天傍晚,从这个小站出发,拖着长长的身影,我流落到都市。
我在小城教书许多年,我教孩子们背唐诗、宋词,背《论语》——讷于言,敏于行。齐刷刷的背书声像清泉洗过街石——《滕王阁序》《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我跟他们读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小竹楼之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他们从山里捉住蝴蝶,在作文里告诉我,足有书页那么大。我跟他们讲诗意的栖居。我也跟他们讲伍尔夫、贝克特、马尔克斯、川端康成——当我看到一朵花很美丽,我就对自己说,要活下去。我还跟他们提冯友兰、王国维。他们告诉我,完美推向极致,就是不完美。
我来到了大都市,来完美我的教育理想。我也是循着这儿文明的建筑物而来,循着秩序、文化环境、艺术美而来。也许还有朋友、江南布衣、雅诗兰黛。
十七八岁的孩子,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们,不要太凌厉、咄咄逼人、轻嘴薄舌,要内敛、雍容、拙朴,他们却把我印发给他们的《论语》叠成纸飞机,满教室飞……他们不诵不读不背书,包括唐诗宋词。五十年代盛行的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法,在实践中异化为一问一答,有人曾戏谑地概括过:“春风杨柳多少条?——万千条!六亿神州怎么尧?——尽舜尧!”我没想过它在城市的势头更加地强劲。——城市,离泥土很远,生存的压力很直接,更易屈从于环境吧——对着一些很贫乏的文字,要天花乱坠、殚精竭虑地分析、理解,要跟他们你来我往滔滔不绝地辩白,要做莫名其妙的阅读题,不合他们的胃口,年青的热情鼓动起来是可怕的,它像洪水猛兽向我扑过来。每想到此,我就联想到五四,想到文化大革命。它们都是靠年青的热情燃烧起来的。我常记起,王先霈先生说过:“五四对传统、语文教育革命,解放个性,把教育从贵族化推向大众化的同时,使语文教育趋向庸俗化。”而语文教育的庸俗化,就意味着不需要语文课堂,因为可以到市井街巷去学,到电视娱乐节目里去学。语文学习,能识文断句之后,更多的便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而不只是一些功利的实际的用途。——他们不懂,也不想懂。
人世间有自然的灾难,也有人为的灾难。自然灾难是人无法避免的,而人为的呢?如果也无法避免,至少可以减轻或者挽救?
孩子的胃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调教出来的。年青无辜。年青,特别是青春,它是躁动的,不安的,同时亦是疼痛的,像禾苗拔节、开花,它的疼痛在里面,自己不自觉。其表现形式常常是,自以为是地盲目地与遭遇的环境包括自己冲突。年青的热情鼓动起来是可怕的。——他们恨不得把教室的屋顶掀翻,我就觉得我是遭遇了“文化大革命”,谁叫我整堂课地叫他们背古文,还什么《论语》。我终于被他们撵出来,躲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像一块被弃的破抹布。同事拿鄙夷的目光瞧我。我一面流泪,一面想是不是因为我生活得太顺了,生活便合伙来讨伐我了?一面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一块破抹布——一个人,当他被许多人怀疑、否认的时候,他是会迷失自己的——我不是刻意要到城市来的,我已年近不惑,古人说,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可那完全是一次偶然:那天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一个朋友的朋友说可以介绍我来武汉工作,我收拾完行李,就跟他来了。
到此,我想提一提一个人,我们的校长——李鸿朗。他对我说,坚持,做你自己。他只是读过我的简历材料,还听过我不到半小时的课。在别人都让我怎么改怎么改的时候,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他叫我坚持自己。
这期间,丈夫总是从老家送来棉衣、棉被,送来钱(没有办理正式调动前,没有财政工资,代课费养不活我自己)。小时候花父母的钱,没有感觉;长大了,为数不多地几次从丈夫手上拿钱,颇感慨。觉得婚姻里的一些怨恨、嫌恶,包括积久的,就在这一声“你需不需要钱”的关切中,显得既轻薄又无聊了。生存是多么真实。活着很可怜。
我想回去,不止一次这么想,但是我回不去了。只等退休,永远地回去,回到泥土中去。
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你不是来教语文的,你是来教考试的。他们可能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开始适应了用考试的那一条思路来学习语文了,他们被扭曲的程度远比乡下孩子严重,所以你是把他们带不上路的。教考试,我对自己说,我尽力吧,我吃上了这一碗饭呢。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就不迷糊了,似乎也就从此丧失了全部的热情和理想。偶尔,也有不甘心的时候,记得我忍不住地跟他们介绍李白、杜甫的戏赠诗,忍不住地跟他们讲白居易写甜美睡眠的诗,有一次讲情景烘托,我不失时机地跟他们介绍了孔平仲的《寄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我知道,他们绝大多数顶多只会把它当作笑话和趣闻来听。当我讲得一片死寂,当我讲得慷慨激昂,我就觉得好笑。有一位同事说,有什么,你就当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笑了,于是,我记住了,——怕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自嘲了。
三月二十九日,城市的花开了,丛丛簇簇,我沉郁的心情不知道是不是也受到了春天的盅惑,于是我乘车跨过江桥,去看一个老朋友。我跟他发了短信,又打去电话,他说他在外出差……从他的单位出来,我在门口的书店买了一摞书,沉甸甸地勒在手心,隐隐地疼痛。我看见路边的花开着,殷红的细小的,一滴一滴,是春天的伤口。
五一长假的时候,和几个只有几面之交的朋友,来到湖南凤凰,沈从文的故乡。千年的古城,青石的街道。沱江从古城的心脏走过,温柔地清洁地走过。一道水陪伴一座城,几百年上千年相依不舍。当夜晚满城的小小的红灯笼亮起来,层层叠叠,挂在檐前、楼角,走在同伴的身旁,不知今夕为何年,此身系谁身。无限的喜悦,又无限的悲伤。
想起杜甫的诗句: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因为它恰巧包含了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我们这次自助游的组织者,一个政界的朋友,人很潇洒,外表没有官样。也许仅仅只是因为这个,我才跟他们出来,一贯以来,我是把官和民分得很清的。他帮我们挤车、占位,帮我们排队、买票。凤凰城的自来水压不到三楼,不知是不是他,把水从地下室拎上来,给我和另外一个女伴用。为官原来还是可以很朴素的。在卧铺车厢逼仄的铺位上,他跟我们讲那个荒唐时代的故事。他说那个时候背老三篇,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老大娘也背,背成,白菜青藤子是家大口阔的人,嚎哭地嚎,砖头钉人。我们是背着“毛主席万岁”长大的一代,差不多都已过不惑之年。他还讲中国的环境、生存现状。——人们只是说高处不胜寒,其实高处还可以看得远。后来,我送他两袋姜糖,凤凰特产,他欣然接受。为人还是朴素一点好。
同行的还有二十六中的屈老师,他总是替孩子们背着重重的行李包,走到后面。华师一附中的李老师以及湖北教育学院的黎老师,都是武汉市的语文老师,同龄人。——语言,我总是从中倾听生命的脉搏与震颤;语文,中文,中国人心灵的依托!我们又能为它做点什么!
——从山城到都市。
邓方,作家,高级语文教师,发表文学作品和语文教研论文20余篇,并多次获奖。曾在湖北省京山某中學执教多年,现任教于湖北省武汉市常青一中。本文编校:晓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