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堂好的思政课标准
(一)思想性是好的思政课的标准之一
思政课应始终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也是思政课独有的特点。在学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节课时,我把唯物史观的思想贯穿整节课始终,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的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观点鲜明是好的思政课应有的标准
这个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是思政课的灵魂所在,知识目标要围绕着这一观点安排,所有的课堂活动要为体现这一观点服务。这一节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材料的选取,语言的表达,问题的设置无不是国绕着“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观点的,实现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三)好的思政课应充满尊重与关怀
我们的思政课应孕育生命的活力,应用教师的真心换得学生的发展。一堂好的思政课不只是生硬的说教,而应充满人文关怀与尊重,让学生在自己的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中接受观点。《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课从详实的史料出发,让历史事实说话。学生自己从大量的历史事件中通过思考自然会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结论。
(四)好的思政课应充满文化
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思政課就显得单薄,缺乏生命活力。《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节课从始至终充满“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革命文化,因此这是有文化的一节课。
二、如何上好思政课
一节好的思政课标准已经明确,如何才能达到这三个标准的要求呢?
新编思想政治课是统编教材,即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小学和初中是启蒙体验,高中是常识,大学是探究。但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上好思政课:
(一)思政课老师要有信仰
信仰是什么?它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三观,是人的政治精神和灵魂,会影响一生的价值选择。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成时期,上好思政课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就需要我们政治教师首先是一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应该学习“四史”开始。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史,使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我们才能请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成功,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学习改革开放史才能请楚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义能行的通,从而坚定对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学习新中国史我们才能清楚中华民族的伟大,从而坚定我们的民族信仰。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让思政课老师站在政治高度上看问题,看的清大风大浪,讲的清大是大非,为学生上好人生第一课。
(二)思政课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从小学的思品课到初中的道法课,到高中的思政课,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涉猎广泛,具体涵盖法律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这对我们思政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只有自己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教师的渊博知识从何而来,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和突践,来自于我们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读书。
读书学习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初中讲道德与法治,那么我们是否读过伦理学,我们是否读过我国的宪法和其他的法律著作条文,我们高中政治课教师是否读过马克思、思格斯的著作,读过《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是否系统读过我国古代经典的传世佳作……“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的渊博学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否则,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三)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讲好思政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目前,在高效课堂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多的强调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的金字塔模式认为听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对学生的灌输仿佛就是一种罪恶,这也导致部分思政课教师畏首畏尾不敢大声讲信仰。而科学的信仰不可能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思想政治课需要给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探究,启迪智慧,形成思想。但并非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自己得出结论,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提出,使得灌输性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合理性存在有了理论依据,逐步终结了对长期以来对灌输性的否定性评价。灌输性的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新的课堂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讲授,该用传统课堂向学生灌输的一定要“灌输”,这有助于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我们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要明确标准,树立意识,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坚定信仰、充实自己,从而讲好思政课。
(一)思想性是好的思政课的标准之一
思政课应始终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也是思政课独有的特点。在学习《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节课时,我把唯物史观的思想贯穿整节课始终,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的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观点鲜明是好的思政课应有的标准
这个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是思政课的灵魂所在,知识目标要围绕着这一观点安排,所有的课堂活动要为体现这一观点服务。这一节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材料的选取,语言的表达,问题的设置无不是国绕着“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观点的,实现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三)好的思政课应充满尊重与关怀
我们的思政课应孕育生命的活力,应用教师的真心换得学生的发展。一堂好的思政课不只是生硬的说教,而应充满人文关怀与尊重,让学生在自己的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中接受观点。《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课从详实的史料出发,让历史事实说话。学生自己从大量的历史事件中通过思考自然会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结论。
(四)好的思政课应充满文化
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思政課就显得单薄,缺乏生命活力。《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节课从始至终充满“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革命文化,因此这是有文化的一节课。
二、如何上好思政课
一节好的思政课标准已经明确,如何才能达到这三个标准的要求呢?
新编思想政治课是统编教材,即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小学和初中是启蒙体验,高中是常识,大学是探究。但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上好思政课:
(一)思政课老师要有信仰
信仰是什么?它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三观,是人的政治精神和灵魂,会影响一生的价值选择。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成时期,上好思政课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就需要我们政治教师首先是一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应该学习“四史”开始。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史,使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我们才能请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成功,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学习改革开放史才能请楚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义能行的通,从而坚定对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学习新中国史我们才能清楚中华民族的伟大,从而坚定我们的民族信仰。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让思政课老师站在政治高度上看问题,看的清大风大浪,讲的清大是大非,为学生上好人生第一课。
(二)思政课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从小学的思品课到初中的道法课,到高中的思政课,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涉猎广泛,具体涵盖法律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这对我们思政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只有自己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教师的渊博知识从何而来,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和突践,来自于我们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读书。
读书学习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初中讲道德与法治,那么我们是否读过伦理学,我们是否读过我国的宪法和其他的法律著作条文,我们高中政治课教师是否读过马克思、思格斯的著作,读过《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是否系统读过我国古代经典的传世佳作……“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的渊博学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否则,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三)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讲好思政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目前,在高效课堂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多的强调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的金字塔模式认为听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对学生的灌输仿佛就是一种罪恶,这也导致部分思政课教师畏首畏尾不敢大声讲信仰。而科学的信仰不可能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思想政治课需要给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探究,启迪智慧,形成思想。但并非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自己得出结论,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提出,使得灌输性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合理性存在有了理论依据,逐步终结了对长期以来对灌输性的否定性评价。灌输性的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新的课堂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讲授,该用传统课堂向学生灌输的一定要“灌输”,这有助于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我们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要明确标准,树立意识,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坚定信仰、充实自己,从而讲好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