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概论课程课堂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56-02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is a basic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specialty of civil engineering,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However,various factors lead to the poor effect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insisting on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ing concep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mentioned above the teaching reform receivedthe praise of student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reform
  土木工程專业覆盖面广、涉及面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土木工程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成为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1]。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这一课程应运而生,国内各高校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该课程。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改善目前课堂效率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先导课程的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
  1.1 忽视《土木工程概论》的重要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该课程仅仅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课,并不是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以后的用处不大,其作用就是使学生了解到土木的基本情况,没有太多新意。因此,缺乏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一到上课时间,教室就睡了一大片,使老师也失去了讲课的激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也可能是一直以来此门课程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1.2 学生缺乏基础知识
  土木工程概论的开课时间一般是大一的第二学期,学生缺乏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他们在生活当中会接触到与概论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但都没有深入思考。该课程的内容多,涉及的领域广,课时安排不合理,本来基础就薄弱的学生对于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进而学习兴趣降低。
  1.3 缺乏优秀教材
  教材是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映,对专业人才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各高校热衷于组织本校师资力量来编纂教材,导致教材版本众多(约有20多个版本),但是真正优秀且合适的教材却很少。有的教材虽然内容丰富,既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的历史成就又花大量篇幅指明土木工程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章节组织编排上过于繁杂,难以整理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或者内容过于深奥,把后续专业课程中的知识进行了介绍[2]。总体来说,各高校教材鱼龙混杂,缺乏一套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
  1.4 考核方式简单
  “土木工程概论”的考核大多采取开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的形式,使得考试流于形式,且学生基本能够及格。给学生一种错误认识,学不学都一样,导致疏于平时的学习积累,考试之前搞突击,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2 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改革
  2.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土木工程概论不仅肩负着引导学生进入土木工程这一学科的责任,还需要纠正学生大学以前被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提升其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知名大学,例如同济大学的教学方式,采取团队配合,不同专业章节由不同专业的知名教师来讲解,以避免教师知识的局限性,使学生在相应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扩大知识面以提高学习效率。
  要重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能,通过视频、声音、板书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有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3]。根据学生对笔者的教学评价,课堂上播放宏伟的土木工程实例很受他们的青睐,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超级工程、Discovery、筑梦天下”等都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还应注意及时更新自身储备的知识,随时搜集身边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带入到课堂中,增强讲课内容的工程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时效性。
  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
  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纯粹的课堂上理论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而且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笔者提出采用认识实习与课程教学穿插进行的改革方式,对学习时间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得课程能够更加生动。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践认识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增强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并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培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水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概论课的固有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多。单纯的增加课时量来解决问题并不现实。应将认识实习环节做出调整,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与认识实习环节穿插进行。传统的认识实习环节是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等实习结束后再做总结。其缺点是学生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集中讨论学习,并且学生长时间处于无管理状态,部分学生可能变得散漫,对待认识实习敷衍了事,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4]。笔者提出将认识实习时间分散,课程与认识实习环节穿插进行。这样可以将概论课程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与讨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是学习新内容,并作为下次实习做准备。这样既能缓解课时少的问题又能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实习积极性与效率都得到极大提高。
  2.3 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
  近年来,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相比之下,文史哲的教育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人文教育没有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教育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倾向依然较为明显。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中的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这种情况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我国的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不能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做目光短浅的取舍,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绝不能以压制或削弱人文教育为代价,否则,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效果。现在的普遍共识是: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人才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在于人才是否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高度的人文修养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把概论的教学与人文素质结合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5]。这样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3 结语
  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忽视《土木工程概论》的重要性、学生缺乏基础知识、缺乏优秀教材和考核方式简单等,这些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提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等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从对学生的调查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68-69.
  [2] 王清标,初明祥,胡永强,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5-77.
  [3] 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
  [4] 胡坤,朱平华,伍君勇.基于认识实习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8(1):62-63.
  [5] 何忠明,胡慶国.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00-101.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DCS集散控制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企业生产管理.加强对DCS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护管理,是保证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
摘 要:时代的发展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而就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受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其科学化的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该文就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的,针对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提出几点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档案管理 管理工作 科學水平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12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发展缓慢,这与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保险业迅速上升的势头很不相称。对此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保险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的供需矛盾,得出政策
摘 要:该文通过对比外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在口语课堂上的优点和缺点,指出外籍教师虽然具有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但中方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样也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使学生的口语水平不断提高,就此,作者在该文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中外教师 口语课 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56-02  
如何利用在线教育优势,发挥开放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变革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都值得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深入研究。该文依托现有在线教育资源,开展"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航标管理的相关内容,探讨加强航标管理,提升航标服务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航标管理水平,转变传统的航标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航标管理体系,从而充分应用港口航
摘 要:针对难降解的磺胺类抗生素,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理想,本文介绍了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来源及危害,综述国内外磺胺类废水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并对每种技术的处理效果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磺胺类 废水 控制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b)-0117-0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
本文在研究以住信息化理论和阶段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各阶段模型的特征、内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信息技术的集成度和数据的共享度为划分依据的IT时代企业信息化过程模型,并陈述了
摘 要:随着网络平台的加入,信息的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编研、统计和提供利用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档案基础业务建设重心由之前的手工、纸张存档也开始慢慢依赖于网络技术,逐步向简约化、便捷化迈进,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加入网络的应用,虽改变了以手工编写各种检索目录的传统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网络中的安全保障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