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来,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比一般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来说,思想是其相应的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方法则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中学数学中出现的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数学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渗透就是把某些抽象的数学思想逐渐融进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感知。数学思想、方法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和化归的思想等。要求学生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
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如初中几何教学中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教学思想,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在教学中,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提高、加深,否则,学生初次接触就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得不偿失。
2.从方法中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而思想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比如化归思想,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与之相应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消元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
二、遵循认知规律,把握教学原则,逐步培养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重视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判断一次函数y=-x+3和二次函数y=x2-2x+1图像的交点。一般解法是代入法,即把y=-x+3代入y=x2-2x+1, 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3=x2-2x+1的根的个数来确定交点数,过程繁琐。若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函数的图像去判断,则十分简单。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向学生渗透了形数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能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认真分析,按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得出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教师分层次地渗透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
3.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探究、听讲、练习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要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可以用乘法公式类比;学习二次函数有关性质时,可以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性质类比。通过多次重复性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类比的数学方法。
总之,中学数学处处渗透着数学思想,如果能使它落实到学生学习之中,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方法是思想的产物,它既可操作又可仿效,在实施过程中,能反映出学习者的能力的高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不仅能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具备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比一般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来说,思想是其相应的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方法则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中学数学中出现的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数学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渗透就是把某些抽象的数学思想逐渐融进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感知。数学思想、方法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和化归的思想等。要求学生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
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如初中几何教学中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教学思想,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在教学中,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提高、加深,否则,学生初次接触就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得不偿失。
2.从方法中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而思想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比如化归思想,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与之相应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消元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
二、遵循认知规律,把握教学原则,逐步培养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重视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判断一次函数y=-x+3和二次函数y=x2-2x+1图像的交点。一般解法是代入法,即把y=-x+3代入y=x2-2x+1, 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3=x2-2x+1的根的个数来确定交点数,过程繁琐。若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函数的图像去判断,则十分简单。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向学生渗透了形数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能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认真分析,按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得出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教师分层次地渗透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
3.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探究、听讲、练习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要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可以用乘法公式类比;学习二次函数有关性质时,可以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性质类比。通过多次重复性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类比的数学方法。
总之,中学数学处处渗透着数学思想,如果能使它落实到学生学习之中,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方法是思想的产物,它既可操作又可仿效,在实施过程中,能反映出学习者的能力的高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不仅能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具备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