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7年我国完全打破了免费的高等教育制度以来,学费制度的安排上已经逐步体现了受益者付费原则,个人和国家共同承担学费。但随着学费的高涨,个人承担高等教育成本比例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现行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是否合理、公正、公平。本文通过研究高校教育成本,进而研究高校教育成本的分担,并提出如何分担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
一、高校收费引发的问题
自1977年我国完全打破了免费的高等教育制度以来,学费的收取已经逐步体现了受益者付费的原则,即收益者个人也要承担一部分学费。但近年来,随着学费的高涨,个人承担比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高校学费的收取是否合理,进而开始关注学费标准的制定依据上来。对于这些疑问,我国《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财〔1996〕101号)第五条做了相关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做出原则规定。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2015年,“25%”这条红线又一次被强调。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魏建国说“理论上说,把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出来,然后乘以25%,这就是学费的上限。”看来“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这一因素,对学费的收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及现状
会计学范畴内的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是指高等学校一定时间内为培养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教育成本主要由学校教学和管理支出的公务费、业务费、在编教职工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职工福利费等正常办学费用以及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一次性费用。为此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中成本构成如下:高等教育总成本=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
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则將“高校教育培养成本”划分为四个部分——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
但笔者认为,通过科学合理的核算生均培养成本来确定学费水平,是一个理想状态,目前的生均培养成本核算还只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高校是一个多产出机构,除了主要工作是培养大学生,还有科研活动、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除此之外,高校目前并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固定资产是一次性计入成本,这就为科学合理地计算生均培养成本带来了困难。事实上,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表示将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但目前该办法仍未向社会公布,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在我国政策层面尚无明确标准。所以,以上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各地高校2000年至今,十多年,物价水平大幅提升,导致高校办学成本和学生培养成本大幅上扬,而基本维持不变或增长不多的学费标准让各地各高校,特别是让部分中西部高校和省属高校感到经费压力较大,钱不够花。而另一方面是新闻等许多媒体报道出,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放弃深造的机会,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对于五大部委下发的《关于2015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既要考虑学校的教育培养成本,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说在核算生均培养成本之后,还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确定受教育者分摊比例的问题。
三、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成本补偿投入比例较少
现阶段,高校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加大,高校无论从基建项目的投入,还是从师资力量等的投入,都需要高速增涨,才能保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使其达到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但现实状况是,由于财政投入较少,对物质资源成本、人员成本、资金成本等方面承担不足,使学院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导致对高等教育需求和现实条件下国家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入学人数过多,师资短缺,教室和实验场地,设备及图书资料缺乏,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简陋等等,使原本就比较短缺的办学条件更加紧张。可见政府投入远远跟不上高校扩招扩建的浩浩步伐,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了现实的紧张关系。
(二)高校贷款数量巨大
高校经费来源除了学生缴费、财政拨款,还有自筹经费,高校的自筹经费主要包括校办企业上缴利润,科研项目收入,捐赠和银行贷款。如果一所高校从校办企业、科研项目、捐赠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学校的运转和扩张,它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据有关报道,日前,中国审计署向社会公布的对中国农业银行近几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中国农业银行部分信贷业务存在潜在风险,风险的源头之一就是高校贷款。近年来高校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而一些高校因财政投入,自有资金不足,其他还贷资金来源也很有限,为了扩大学校规模,甚至仅仅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不得不承担巨额的银行贷款利息,使银行贷款面临潜在风险。一些高校的贷款额度已经达到警戒线,也就是说,一些大学已经处于财务危机边缘,再往前跨一步就是破产。
(三)对于不同的家庭,高等学校学费承担能力的差异
一项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8.9%的调查对象认为,上大学的全部支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30.3%的被调查对象来说是家庭的一项重大支出,22.3%的调查对象认为能够承担,8.5%的调查对象认为无所谓。综上可以认为,对于不同的家庭承担高校学费的能力是不同的,但大多数家庭认为上大学的费用是一项比较大的支出。
四、如何解决高校成本分担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我国《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了财政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和高等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的目标。当前,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收费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保证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以满足高校正常运转所需合理的办学资金需求。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分别由中央和省级政府举办,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高等教育经费基本实现了“逐步增长”的目标,但一些省级财政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投入没有相应增加,不少地方生均财政拨款正逐年下降,有的已下降到2000多元。 政府在加大力度整治教育“乱收费”行为的同时,更要在源头上查找“乱收费”形成的原因,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经费“逐步增长”目标。 (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
政府应扮演好资助体系中的主要角色。在我国当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还较大,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还较多的情况下,由政府出资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高校应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高校的资助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更好地推动助学贷款等。再次,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如妥善设计贷款品种和额度以更好满足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需要,贷款偿还的年限与毕业生收入挂钩以缓解学生的还款压力,加强学生的诚信建设以培育银行对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等。应当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社会资助体系。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用适当的方式投入到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之中。
(三)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基本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不顺,主要表现在机关机构臃肿,职能不清。教学、科研条块分割,自我封闭,导致人才资源和其他有限资源的浪费。学校对后勤服务体系包得太多,养得太多,负担过重;机制不活,主要表现在用人制度上缺乏竞争与约束机智,存在“铁饭碗”和终身制,分配制度上缺少激励机制,存在着事实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人员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教师队伍主体地位不突出,专职教师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比例偏低;效率不高,主要表現为在上述体制和机制下,一方面学校资源有限,同时存在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不清,办事效率偏低。上述情况已经成为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四)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提高自主筹资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于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拨款,由中央财政下拨,再由地方财政部门予以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这种投入体制是教育经费切块安排,教育经费的投入量有较大的随意性,且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容易造成教育经费供给不足,投资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多元化筹措体制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从教育发展来看,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客观要求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单一的政府投入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角度来看,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也给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多元化筹措体制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突破点,有助于增加教育经费,解决政府教育财政负担,同时调动社会组织、个人、企业等的投资积极性和热情,共同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1)增加科研收入在高校办学经费中的比例
科研收入包括科研经费收入,科研成果转让和科技服务收入。高校科研资金主要有纵向和横向科研资金两大类。高校能够凭借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已往优秀的科研成果争取科研课题,同时应加强与厂矿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资金。在科研方向上,应多开展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创造新材料、新产品、新方法、并将这些科技成果及时转让,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学校收入。高校在办学经费日益短缺的情况下,为了谋求发展,必须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抛弃以前的“等、靠、要”的老观念。
(2)积极引进企业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资与赞助
香港高等教育之所以能迅速地发展,除了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积极资助、积极参与。其主要做法有,开办私立高校;提供巨额资助给公立大学;科研经费大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赞助;依靠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和个人捐赠的资金而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等等。而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在我们大陆虽然也有一些资助,但不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赞助面上,都显得太少。而实际上,社会各界在资金上支持高等学校的发展,他们自身也能从高等学校得到许多利益,所以很多社会人士、企业家其实也愿意投资和赞助高等教育,关键是我们政府、高校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调动私人资源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本回收政策,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弥补社会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方法。但不是说要把教育当产业来经营,更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应该立足于国情,建立合理收费机制,同时做好与之配套的各项政策和资助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作者单位为山东工商学院财务处)
一、高校收费引发的问题
自1977年我国完全打破了免费的高等教育制度以来,学费的收取已经逐步体现了受益者付费的原则,即收益者个人也要承担一部分学费。但近年来,随着学费的高涨,个人承担比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高校学费的收取是否合理,进而开始关注学费标准的制定依据上来。对于这些疑问,我国《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财〔1996〕101号)第五条做了相关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做出原则规定。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2015年,“25%”这条红线又一次被强调。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魏建国说“理论上说,把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出来,然后乘以25%,这就是学费的上限。”看来“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这一因素,对学费的收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及现状
会计学范畴内的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是指高等学校一定时间内为培养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教育成本主要由学校教学和管理支出的公务费、业务费、在编教职工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职工福利费等正常办学费用以及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一次性费用。为此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中成本构成如下:高等教育总成本=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
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则將“高校教育培养成本”划分为四个部分——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
但笔者认为,通过科学合理的核算生均培养成本来确定学费水平,是一个理想状态,目前的生均培养成本核算还只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高校是一个多产出机构,除了主要工作是培养大学生,还有科研活动、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除此之外,高校目前并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固定资产是一次性计入成本,这就为科学合理地计算生均培养成本带来了困难。事实上,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表示将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生均成本核定办法。但目前该办法仍未向社会公布,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在我国政策层面尚无明确标准。所以,以上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各地高校2000年至今,十多年,物价水平大幅提升,导致高校办学成本和学生培养成本大幅上扬,而基本维持不变或增长不多的学费标准让各地各高校,特别是让部分中西部高校和省属高校感到经费压力较大,钱不够花。而另一方面是新闻等许多媒体报道出,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放弃深造的机会,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对于五大部委下发的《关于2015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既要考虑学校的教育培养成本,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说在核算生均培养成本之后,还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确定受教育者分摊比例的问题。
三、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成本补偿投入比例较少
现阶段,高校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加大,高校无论从基建项目的投入,还是从师资力量等的投入,都需要高速增涨,才能保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使其达到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但现实状况是,由于财政投入较少,对物质资源成本、人员成本、资金成本等方面承担不足,使学院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导致对高等教育需求和现实条件下国家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入学人数过多,师资短缺,教室和实验场地,设备及图书资料缺乏,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简陋等等,使原本就比较短缺的办学条件更加紧张。可见政府投入远远跟不上高校扩招扩建的浩浩步伐,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了现实的紧张关系。
(二)高校贷款数量巨大
高校经费来源除了学生缴费、财政拨款,还有自筹经费,高校的自筹经费主要包括校办企业上缴利润,科研项目收入,捐赠和银行贷款。如果一所高校从校办企业、科研项目、捐赠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学校的运转和扩张,它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据有关报道,日前,中国审计署向社会公布的对中国农业银行近几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结果显示,中国农业银行部分信贷业务存在潜在风险,风险的源头之一就是高校贷款。近年来高校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而一些高校因财政投入,自有资金不足,其他还贷资金来源也很有限,为了扩大学校规模,甚至仅仅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不得不承担巨额的银行贷款利息,使银行贷款面临潜在风险。一些高校的贷款额度已经达到警戒线,也就是说,一些大学已经处于财务危机边缘,再往前跨一步就是破产。
(三)对于不同的家庭,高等学校学费承担能力的差异
一项调查问卷中显示,有38.9%的调查对象认为,上大学的全部支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30.3%的被调查对象来说是家庭的一项重大支出,22.3%的调查对象认为能够承担,8.5%的调查对象认为无所谓。综上可以认为,对于不同的家庭承担高校学费的能力是不同的,但大多数家庭认为上大学的费用是一项比较大的支出。
四、如何解决高校成本分担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我国《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了财政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和高等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的目标。当前,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收费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保证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以满足高校正常运转所需合理的办学资金需求。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分别由中央和省级政府举办,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高等教育经费基本实现了“逐步增长”的目标,但一些省级财政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投入没有相应增加,不少地方生均财政拨款正逐年下降,有的已下降到2000多元。 政府在加大力度整治教育“乱收费”行为的同时,更要在源头上查找“乱收费”形成的原因,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经费“逐步增长”目标。 (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
政府应扮演好资助体系中的主要角色。在我国当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还较大,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还较多的情况下,由政府出资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高校应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高校的资助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更好地推动助学贷款等。再次,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如妥善设计贷款品种和额度以更好满足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需要,贷款偿还的年限与毕业生收入挂钩以缓解学生的还款压力,加强学生的诚信建设以培育银行对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等。应当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社会资助体系。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用适当的方式投入到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之中。
(三)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基本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不顺,主要表现在机关机构臃肿,职能不清。教学、科研条块分割,自我封闭,导致人才资源和其他有限资源的浪费。学校对后勤服务体系包得太多,养得太多,负担过重;机制不活,主要表现在用人制度上缺乏竞争与约束机智,存在“铁饭碗”和终身制,分配制度上缺少激励机制,存在着事实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人员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教师队伍主体地位不突出,专职教师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比例偏低;效率不高,主要表現为在上述体制和机制下,一方面学校资源有限,同时存在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不清,办事效率偏低。上述情况已经成为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四)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提高自主筹资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于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拨款,由中央财政下拨,再由地方财政部门予以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这种投入体制是教育经费切块安排,教育经费的投入量有较大的随意性,且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容易造成教育经费供给不足,投资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多元化筹措体制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从教育发展来看,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客观要求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单一的政府投入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角度来看,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也给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多元化筹措体制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突破点,有助于增加教育经费,解决政府教育财政负担,同时调动社会组织、个人、企业等的投资积极性和热情,共同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1)增加科研收入在高校办学经费中的比例
科研收入包括科研经费收入,科研成果转让和科技服务收入。高校科研资金主要有纵向和横向科研资金两大类。高校能够凭借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已往优秀的科研成果争取科研课题,同时应加强与厂矿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资金。在科研方向上,应多开展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创造新材料、新产品、新方法、并将这些科技成果及时转让,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学校收入。高校在办学经费日益短缺的情况下,为了谋求发展,必须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抛弃以前的“等、靠、要”的老观念。
(2)积极引进企业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资与赞助
香港高等教育之所以能迅速地发展,除了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积极资助、积极参与。其主要做法有,开办私立高校;提供巨额资助给公立大学;科研经费大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赞助;依靠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和个人捐赠的资金而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等等。而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在我们大陆虽然也有一些资助,但不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赞助面上,都显得太少。而实际上,社会各界在资金上支持高等学校的发展,他们自身也能从高等学校得到许多利益,所以很多社会人士、企业家其实也愿意投资和赞助高等教育,关键是我们政府、高校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调动私人资源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本回收政策,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弥补社会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方法。但不是说要把教育当产业来经营,更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应该立足于国情,建立合理收费机制,同时做好与之配套的各项政策和资助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作者单位为山东工商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