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芒果式”的经营
徐 江
湖南卫视因为用了芒果般金黄与椭圆的台标,被有些观众称作“芒果台”。后来索性把这称呼一并作了该台对外的别名。这个台前几年综艺方面最著名的举动,是先后推出了“超女”“快男”“舞动奇迹”等选秀型综艺强档。这两年则又把“出位”的目标,瞄在了新闻纵深性栏目和剧集制作上。前者像《零点锋云》《变形计》,后者则先后有《血色湘西》《丑女无敌》《一起来看流星雨》《新还珠格格》……这些尝试,都在上星频道中领一时风气之先,我们不妨把这些统称之为——“芒果式”的经营探索,同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关注其将会往哪些新的方向延伸……
机顶盒和“全国独家首播”口号盛行的年代,各家“卫视”谁的栏目别致勾人,谁推出的热播剧能真正做到“独家”,才是卫星频道们生存的命脉所在。这一点,地方台的决策者们大致都是清楚的。不然也不会有方言新闻、栏目剧以及诸如《舞林大会》《笑傲江湖》《饭没了秀》《星夜故事秀》等火爆栏目在各频道间的风起云涌、各领风骚。可是,怎样把绞尽脑汁营造出来的局部优势,延展成整体定位优势,进而“栏目包围频道”、星星之火燎原,这又不是每个上星台想做就一下子能做到的。聪明、机缘、胆识,还有决策出人意料、不按牌理出牌……哪一条少了都很难成功。
其实湖南卫视的优势,一开始很难算得上是“优势”。至少,“快乐大本营”这类栏目的观众,并不是“芒果台”的专属拥趸。看何炅、李湘的人,也会去看李斌、戴军和李静,也会去看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渐渐,到了汪涵和谢娜出来折腾的时候,他们的粉丝大多数已开始进入到“专属粉丝”的程度,周群、春妮的粉丝不会专门去看芒果台的主持人,“芒果台”的粉丝追着看王刚或司马南节目的估计也不会太多。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电视市场又经历了新一波的整体细分;另一方面也是源于节目的制作理念在进步(虽然大多还是“舶来”),编导和主持开始对栏目的个性化有了一定追求。
第三方面——我认为这才是决定性的:湖南台的智囊们先于别家电视台的同行,把征服观众的视野,投射到了唱唱跳跳、插科打诨以外的地盘——青少年的生存,文艺的生态,以及电视剧为普通观众的造梦功能……而一旦把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从单纯解读为歌舞、互动型栏目,拓展性理解为“整个荧屏的娱乐性奉献”,那么,“芒果台”就开始了从一个自发制播趣味节目的上星频道,到自觉生产娱乐产品和服务的“视觉享乐机器”的有序转型,这时它已不再是像兄弟台那样的单纯播出平台了,它渐渐成了一个顺应娱乐产业化潮流的新型企业!
电视台是一个生产并出售产品(文艺产品)的企业吗?人们过去多把电视台定位为媒体、信息平台、喉舌,现在“芒果式”的经营思维,终于把大家的目光又引到了事物的另一面:赤裸裸的电视商业来了。
怎么办?相信不同的人会找到不同的答案。
广东电影两翼缺一翼
列 孚
广东已经连续四年票房稳居全国第一,是中国内地的票房第一大省。然而,市场一翼虽佳,但另一翼几乎“翼”不起来——广东的电影创作、制作一直处于劣势,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几近空白。两翼缺一翼,如何能飞?所以,广东虽然可称为中国电影票房第一大省,但绝不是电影大省。
是什么原因令广东票房会如此稳定地长年居于全国首席?首先是广东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人民生活水准大大提高;其次是因为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令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型城市,这两个城市人口合计超过两千多万,这是内地别的省区所没有的。物质富裕后的两千万人当然就会追求文化生活。然后是由于地缘人缘产生的文缘关系。广东生活方式深受香港影响,曾经作为中文电影最强地区的香港所产生的电影磁场作用,首先影响的就是广东,当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实施后,合拍片粤语版可在广东上映、香港电影不再列入进口片,经审查后的港片粤语版可在广东公映等,这些影片在广东会形成一枝独秀的票房效应。
综合以上因素,自2005年起,广东票房便一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独领风骚。
但是,广东在票房一路飘红之时,另一方面其本身的摄制水准和产量却一直疲软,特别是广东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原无人可以取代,发展合拍片得天独厚,但是非常遗憾,用香港著名影人吴思远的话来说,广东在这一方面“交了白卷”。
虽然说北京的中影占尽了种种资源优势,但事实上这并非广东电影人可以抱怨的原因,问题是之前二十年你们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吴思远、徐克宁愿舍弃近在咫尺的广州而飞越数千里跑到北京、上海寻找合拍机会?远的不说了,就拿《叶问》和最近即将拍竣的《十月围城》来说,人家为什么宁可放弃原汁原味的“粤味”而跑到上海去?《喜洋洋与大灰狼》这部成功的卡通片,原创是在广州,但在广州却找不到投资者,原创者只好跑到上海去找,结果所赚到的收益大半留在了上海,这是为什么?珠影并非在改革开放中一直就没有作为,80年代的珠影就曾出品过一些较出色影片,如《雅马哈鱼档》《给咖啡加点糖》《绝响》《孙中山》《乡音》《乡情》等等,也曾率先与意大利合作拍过《大班》这样的影片,但是后劲不继,更未充份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吸引住香港影人,结果,广东电影市场是上去了,但电影创作、电影制作则远远落后,与要作为“文化大省”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电影市场上广东是“巨人”,在电影创作与制作上广东是“侏儒”,这么形容并不夸张。
徐 江
湖南卫视因为用了芒果般金黄与椭圆的台标,被有些观众称作“芒果台”。后来索性把这称呼一并作了该台对外的别名。这个台前几年综艺方面最著名的举动,是先后推出了“超女”“快男”“舞动奇迹”等选秀型综艺强档。这两年则又把“出位”的目标,瞄在了新闻纵深性栏目和剧集制作上。前者像《零点锋云》《变形计》,后者则先后有《血色湘西》《丑女无敌》《一起来看流星雨》《新还珠格格》……这些尝试,都在上星频道中领一时风气之先,我们不妨把这些统称之为——“芒果式”的经营探索,同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关注其将会往哪些新的方向延伸……
机顶盒和“全国独家首播”口号盛行的年代,各家“卫视”谁的栏目别致勾人,谁推出的热播剧能真正做到“独家”,才是卫星频道们生存的命脉所在。这一点,地方台的决策者们大致都是清楚的。不然也不会有方言新闻、栏目剧以及诸如《舞林大会》《笑傲江湖》《饭没了秀》《星夜故事秀》等火爆栏目在各频道间的风起云涌、各领风骚。可是,怎样把绞尽脑汁营造出来的局部优势,延展成整体定位优势,进而“栏目包围频道”、星星之火燎原,这又不是每个上星台想做就一下子能做到的。聪明、机缘、胆识,还有决策出人意料、不按牌理出牌……哪一条少了都很难成功。
其实湖南卫视的优势,一开始很难算得上是“优势”。至少,“快乐大本营”这类栏目的观众,并不是“芒果台”的专属拥趸。看何炅、李湘的人,也会去看李斌、戴军和李静,也会去看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渐渐,到了汪涵和谢娜出来折腾的时候,他们的粉丝大多数已开始进入到“专属粉丝”的程度,周群、春妮的粉丝不会专门去看芒果台的主持人,“芒果台”的粉丝追着看王刚或司马南节目的估计也不会太多。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电视市场又经历了新一波的整体细分;另一方面也是源于节目的制作理念在进步(虽然大多还是“舶来”),编导和主持开始对栏目的个性化有了一定追求。
第三方面——我认为这才是决定性的:湖南台的智囊们先于别家电视台的同行,把征服观众的视野,投射到了唱唱跳跳、插科打诨以外的地盘——青少年的生存,文艺的生态,以及电视剧为普通观众的造梦功能……而一旦把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从单纯解读为歌舞、互动型栏目,拓展性理解为“整个荧屏的娱乐性奉献”,那么,“芒果台”就开始了从一个自发制播趣味节目的上星频道,到自觉生产娱乐产品和服务的“视觉享乐机器”的有序转型,这时它已不再是像兄弟台那样的单纯播出平台了,它渐渐成了一个顺应娱乐产业化潮流的新型企业!
电视台是一个生产并出售产品(文艺产品)的企业吗?人们过去多把电视台定位为媒体、信息平台、喉舌,现在“芒果式”的经营思维,终于把大家的目光又引到了事物的另一面:赤裸裸的电视商业来了。
怎么办?相信不同的人会找到不同的答案。
广东电影两翼缺一翼
列 孚
广东已经连续四年票房稳居全国第一,是中国内地的票房第一大省。然而,市场一翼虽佳,但另一翼几乎“翼”不起来——广东的电影创作、制作一直处于劣势,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几近空白。两翼缺一翼,如何能飞?所以,广东虽然可称为中国电影票房第一大省,但绝不是电影大省。
是什么原因令广东票房会如此稳定地长年居于全国首席?首先是广东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人民生活水准大大提高;其次是因为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令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型城市,这两个城市人口合计超过两千多万,这是内地别的省区所没有的。物质富裕后的两千万人当然就会追求文化生活。然后是由于地缘人缘产生的文缘关系。广东生活方式深受香港影响,曾经作为中文电影最强地区的香港所产生的电影磁场作用,首先影响的就是广东,当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实施后,合拍片粤语版可在广东上映、香港电影不再列入进口片,经审查后的港片粤语版可在广东公映等,这些影片在广东会形成一枝独秀的票房效应。
综合以上因素,自2005年起,广东票房便一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独领风骚。
但是,广东在票房一路飘红之时,另一方面其本身的摄制水准和产量却一直疲软,特别是广东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原无人可以取代,发展合拍片得天独厚,但是非常遗憾,用香港著名影人吴思远的话来说,广东在这一方面“交了白卷”。
虽然说北京的中影占尽了种种资源优势,但事实上这并非广东电影人可以抱怨的原因,问题是之前二十年你们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吴思远、徐克宁愿舍弃近在咫尺的广州而飞越数千里跑到北京、上海寻找合拍机会?远的不说了,就拿《叶问》和最近即将拍竣的《十月围城》来说,人家为什么宁可放弃原汁原味的“粤味”而跑到上海去?《喜洋洋与大灰狼》这部成功的卡通片,原创是在广州,但在广州却找不到投资者,原创者只好跑到上海去找,结果所赚到的收益大半留在了上海,这是为什么?珠影并非在改革开放中一直就没有作为,80年代的珠影就曾出品过一些较出色影片,如《雅马哈鱼档》《给咖啡加点糖》《绝响》《孙中山》《乡音》《乡情》等等,也曾率先与意大利合作拍过《大班》这样的影片,但是后劲不继,更未充份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吸引住香港影人,结果,广东电影市场是上去了,但电影创作、电影制作则远远落后,与要作为“文化大省”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电影市场上广东是“巨人”,在电影创作与制作上广东是“侏儒”,这么形容并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