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愁的婆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婆婆今年已经是91岁高龄了,但是,她总是那么豁达开朗、乐观向上,整日乐呵呵的,从不言愁。
  说起婆婆的故事,真的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她和公公结婚已经整整69年了,一生养育了七个儿女。嫁给公公,她无怨无悔,虽然不识字,但是无论是对待老人,还是教育儿女,都是遵从道德和礼尚的原则,对待老人,她有礼有道,她始终以孝为先;对待儿女,她又是那么慈善、耐心,从不打骂孩子。
  婆婆的一生饱经沧桑,从21岁嫁给公公,就过上了那种上孝敬公婆,下抚养孩子,饥不择食,衣不遮体的那种艰难的生活。婆婆吃了大半辈子苦,没有享过什么福。
  在婆婆那写满沧桑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是一个故事。“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忆往昔,我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好……
  婆婆的小脚,可以用“三寸金莲”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她老人家所穿的鞋子18码的都显得大。而今这样的鞋子,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个体专卖店都已经很难再买到了。很庆幸,那年1996年姨婆婆从长沙回来看望婆婆,途径上海时给婆婆带了许多小脚鞋,至今婆婆还穿着呢。
  年轻时候的婆婆,公公在外从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不分昼夜、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婆婆一人在家既要照顾她的公公婆婆——我们的爷爷奶奶,又要抚养大大小小的儿女,过着衣食难保、艰难困苦的生活。那年月,婆婆的婆婆,我的老婆婆,是封建、守旧的,对待婆婆从不客气,更别说疼爱了。稍不顺心老婆婆就对婆婆没有好脸色,甚至打骂。对此,婆婆总是逆来顺受,从不抱怨。这也许就是封建家长制度吧。
  婆婆孝敬长辈所做的事情,说出来恐怕年轻人会以为我是在编故事。这些事若不是公公告诉我的,我也以为是个传说呢。但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婆婆38岁那年,老婆婆得了胃癌,需要做手术,做手术需要输血,那年月,医疗条件极差,别说是没钱了,就是有钱医院的血库里各種血型也不全。婆婆毫不犹豫、毅然决然地为老婆婆输了500CC鲜血。那是怎样一种精神啊,婆婆没有文化,但是她懂得孝为先;婆婆只是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瘦弱女子,但她懂得她是大嫂必须带头先上;公公的兄妹五人都是O型血,后来谈起这件难忘的“大义之举”时,我问婆婆为什么当时不用公公和其他人的血啊,他们不都是O型血吗?婆婆说:我是大嫂,他们都还年轻,特别是你爸爸当时在外工作忙,抽了血会影响他工作的。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可亲可敬的人啊!那年月,恰逢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婆婆献完血别说是吃点营养品,就连口饭都没吃,连口水都没喝!婆婆告诉我,抽了血后她的全身都肿了。在这种情况下,婆婆拖着抽血后那羸弱的身体,还要伺候手术后的老婆婆,为她洗衣做饭,忙上忙下,无怨无悔。
  记得那是婆婆66岁那年,丈夫因车祸导致右小腿粉碎性骨折,整条腿打着石膏,直板板放在床上不能动,丈夫被伤痛折磨的压抑、忧烦,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一天,婆婆让我给她买支笔,她说他要让丈夫教她学写字。于是,我给婆婆买了彩笔和本子。丈夫开始教婆婆学识字,这样一来,丈夫分散了注意力,减轻了伤痛,紧缩的眉头慢慢放开了。我给婆婆买的本子婆婆舍不得用,她说这本子太好了,她用了太可惜了。婆婆自己用一些废纸盒、废纸片等学写字,学得很快,有时一天能认识四五个字呢。丈夫先教会了婆婆写自己的名字——张玉兰,婆婆高兴极了,说活了这么大年纪了才知道自己的名字写起来这么好看。公公是文人,看见他们娘俩学习、开心,还风趣地说:“张玉兰66岁学文化,笑的脸上乐开花。”此时此刻,我才读懂了婆婆的心思,她不是要学写字,她是在用一种深深地母爱、潜移默化地帮助儿子走出困境,走向新生。婆婆使丈夫不再忧郁、不再烦恼、不再消极,丈夫紧缩眉头放开了,开始爱说笑,开始看书学习,食欲大增,消瘦的脸庞开始有了血色和光泽。
  婆婆没有文化,却有着如此高的境界。
  记得在我生病手术的日子里,婆婆常常劝我说:“人这一辈子啊,谁没有个磕磕碰碰、大病小灾的,吃五谷杂粮的,哪有不生病的。我知道生病是件很痛苦的事,可是孩子啊你多多往好处想,想想你赶上了好社会,咱有好条件,咱不怕啊!咱生病不但有钱治病,还能请专家来给你看病,多好啊,多往好处想,咬咬牙,一切病痛、一切艰难困苦都会过去的,好日子就在前面等着我们呢。”婆婆的谆谆教诲,为我战胜了病魔、重新朝着阳光升起的地方前进打下了基础。
  当年,我抚养一双孪生儿女遇到困难时,婆婆安慰我说:“不用愁,有小不愁大!”婆婆告诉我,当年她一个人在家一手拉扯着六七个孩子,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来还得在那昏暗煤油灯下缝缝补补,那真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连个帮忙的都没有。可是,这不都挺过来了吗?婆婆告诉我无论多苦多累,在她的心里就是想着、盼着孩子总有长大的那一天,她说孩子长大了,她就可以享福了。
  如今,婆婆儿孙满堂,在快乐、幸福地安享着晚年,已经是四世同堂了。每当她老人家高兴地时候,还会唱上几句“周姑戏”,周姑戏也称五音戏,五音戏缘于山东省济南东部地区,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
  祝婆婆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健康、快乐!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旧时言崂,必及即墨,缘于崂山属即墨辖地。  即墨之东南,四十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崂山,峰之高者曰巨峰。  古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非虚誉哉,形胜名山之冠焉。  华夏名山,皆山奇而远海。成山、蓬莱山临海而不奇,兼而有之者唯崂山。观其凌峰之高,不让岱岳;盘道入空,险比华山;飞瀑澄潭,媲庐山之美;古松怪石,及黄山之致。可谓揽众山之奇,集众山之妙境。  我爱崂山,非为名山而爱,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
期刊
轻柔的微风轻轻掠过鄂尔多斯的西南,你站在倾颓的明长城烽火燧上,似乎依然能看到,那历史的烟火风云之中鼓角争鸣,人嘶马啸。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活跃着数十个少数民族,有的已经被岁月湮没,有的依然屹立于华夏民族之林。战火纷飞的影像,似乎已经尘封。放眼望去,三边内外,高楼林立,经济繁荣,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一派盛世气象。忆往昔,多少革命先辈们为了今天的繁荣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畏牺牲,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期刊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我独自从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前去雨花台瞻仰革命先烈,因订好当天返程机票,我一路脚步匆匆来到雨花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坐落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南端的任家山上,是一座既有传统民族风格且具现代气息的优美建筑。  纪念馆于1984年4月破土兴建,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镌刻在门额上方,檐下正中还雕着象征烈士英灵永存的“日月同辉”图案。  馆内
期刊
我们总有些柔软的地方,有些被我们偷偷藏了起来,有些被我们慢慢磨掉了,有些竟然被我们悄悄地忘掉了。可是我们可曾想起,我们总有些柔软的地方,原来那个地方怕痒,原来那个地方怕光,原来那个地方会痛。偶尔想起竟然是那么不可收拾,原以为我们长大了,柔软的地方也会长大,变的坚不可摧,可是我们忘了那处柔软的地方永远在心底保留,从来未变。  接触的人多了,看的事情多了,原以为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阅尽了世间的人生百
期刊
2018年6月13日,刚刚开完上合峰会的青岛,正以最美的姿态展现着她独有的魅力和风采,街道两旁处处繁花似锦,五彩缤纷,那些花儿惬意地随风起舞,像是在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傍晚,我驾车从海尔路一转到跨海大桥的高架路上,视线豁然就开阔了,远远地看到,有一大片深灰色的云就像布幕一样,从西北往东南方向慢慢地着拉过来,铺天盖地,虽然缓慢却很有张力,黑压压的,那翻腾的云黑灰间隔的排列了几排,像是托塔天王
期刊
朦胧的泪眼中,大片大片的绿色迅疾向车窗迎来又向后退去,间或有一两树繁花夹杂其中,灼灼如童子的眼睛。经过一场雨水的洗礼,眼前所见皆是一片明媚安然。此刻,在我们身后越行越远的,是喧闹而又充满离别伤感的机场。再过一个多小时,我的母亲将被一架飞机送到遥远的北方。那个曾经最美的女孩,在岁月的剥蚀下已经褪去所有的芳华,越来越呈现出“软”的一面。  她的腰已经佝偻,头发已经斑白,脸上的老年斑和皱纹已经壮大成了一
期刊
夏秋两季,上街买菜,我总是隔三差五地买一两个嫩葫芦回来,次数多了,妻子就打趣“你快吃成葫芦了!”,我则说“没见谁天天吃土豆长成土豆了呢!”其实妻不知道对葫芦我有着特殊的情结。  葫芦按形状大体可分为三种,长把的、短把的、两个球形相连的;在乡下,长把的叫勺子,短把的叫葫芦,两个球形相连的叫“丫丫葫芦”。从用途上看,葫芦成熟后,长把的锯开当勺,短把的锯开做瓢,“丫丫葫芦”因其形状独特、寓意深刻,大多当
期刊
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如果一个孩子被人欺负只会哭,而且老是被欺负,就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就应考虑如何培养他的勇敢精神。  ——题记  “孩子,握紧你的拳头。”这句话,在我为人母时,对我的女儿说过。说这句话时,有气愤,有悲伤,也有无奈。其实,怎样让孩子勇敢地站起来,而又不粗鲁地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确实是值得我们家长深思的问题。有一天,婆婆领着满脸抓痕的女
期刊
收拾杂物,总会翻出一些旧时光。前几天整理柜子,冷不丁发现了几个多年前的茶杯,那是母亲去世后留下的,隐约地感觉到茶水的温度还在。茶杯是再普通不过的烧瓷,达不到收藏的级别,但为了以后有个念想,我没舍得扔就收留了它们。其中的一个杯子碰掉了一块瓷,破瓷处早就被茶锈沁的发黑了,这个伤口像是故意留下的一个印痕,在此时像一根针刺,再一次戳到了我内心深处的痛。  那是十几年前,一个夏天的周末,我习惯性地回老家看望
期刊
妈妈领着我的手,穿过禹河的沙滩,走过露珠剔透的小路,槐花的清香和枣的甘甜,伴着我在时光的隧道里奔跑。流光的岁月像花一样矜持,我听见来自河流和心间的回声,那是妈妈脚下翻滚的缝纫机声。  縫纫机在妈妈的手里和脚下,那简直就是奔腾的浪花。当妈妈低头盯着机针,右手推动一把传动带,将布料压正,脚下踩动,俩手一伸一缩在针眼里凝视时,是栓释着屋里悬挂的“朱子治家格言”。妈妈性情温和,盯着机头时,她的眉梢和姿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