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争霸,谁是最后的赢家?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wa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在中国可算新兴行业,但发展极其迅速,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曾表示:“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已经接近6万亿,相当于GDP的13%。有效的促进了国内的消费增长”。在巨大的市场背后,有着激烈的竞争,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也许已有定数。
  
  互联网起家电商:看谁坚持到最后
  从互联网起家做电子商务的公司有三类典型代表。第一类从专业到全面。即通过互联网销售形成自己稳定客户群和品牌之后,从垂直领域杀入全品类。比较早的如当当、joyo从卖书起家,近期则以京东为代表。特点是起步靠风险投资,快速冲量扩大市场;第二类以做平台为主。自己不做具体产品,只为各类商家提供网络平台与相关服务。对做平台的电商,更像是大卖场(淘宝)和精品店(天猫),提供地方收租金。之前有人把天猫和京东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其实除了营业额和所卖商品之外,两家的赢利模式不相同,可比性并不高。第三类为垂直电商,即始终关注某一领域,做深、做强。凡客、电果网和之前出现危机的维棉网都属此列。
  互联网起家电商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优势在于其依托新兴互联网技术做到短时间内、快速覆盖尽量多的用户。在网购得到新兴消费群体认可之后此类电商营业额迅速增加;劣势则是无休止的价格战。因为不像传统商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很多互联网起家的电商打价格战是多少有用市场绑架投资商的味道。不少互联网公司用投资人的钱维持企业运行,如此做法既不会长久,也不合理。业内人士解释其中逻辑是“拼到最后一个,还能站得住的拿下全部市场,其它对手全部死光,这是场零和博弈。”初看此言论仿佛有些道理,其实背离基础商业逻辑。维持合理的利润(非零利润),会让客户感觉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价值,实现保值之后才谈得上增值,才会让我们的企业有机会更好的发展与壮大。
  虽然价格战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本人对这种商业模式并不看好。互联网起家的电商如果跳不出这个怪圈就只能看谁能熬了。像之前有个朋友经常说的“剩者为王!”
  传统渠道做电商:稳扎稳打不着急
  网购的商品中,电子产品及家电占很大比重。而国美、苏宁是传统渠道中这方面的霸主,业内把国美和苏宁之间的竞争戏称为“美苏争霸”,近几年他们也把竞争搬到了网上。苏宁成立了独立的苏宁易购,而国美则有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网。
  他们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关注电子商务很早,但发力较晚(其实未必。好像苏宁从2000年就开始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其次是,进入电商领域都借助原有优势,即采购优势、物流优势——后者是电商竞争成败的关键。如果说互联网起家的电商是先有车(客户)再修路(建物流和仓储),那么传统零售商做电子商务就是“先有路、后跑车”,优势比较明显。
  我个人认为像国美、苏宁这样的传统电器销售商有自己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品牌,从长远看来将深刻改变电子商务的竞争格局——从投资型转为运营型。前者靠外来投资提升流量然后进一步估值再去吸引投资,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赢利,而后者以传统店为依托进军电商领域之后并不急于非常快速的扩张,而更多是借助原有优势在做运营型电商。
  他们以自己供应链优势为基础,向网络进军,战略意图有如下三点:
  第一、借助采购优势打价格战。据估计国美拥有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采购规模。为厂商产品的一级代理,能够拿到的产品价格,一般会比低一档次的零售商低10%左右,这为价格战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第二、拓展配送特长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苏宁目前有93个物流配送中心(仓储、拣配、包装),覆盖了中国300个城市;国美电器也覆盖300多个城市的物流体系。
  第三、合纵连横不断拓展。这方面苏宁和国美是两个思路。苏宁是自建网站即不加盟天猫、也不加盟QQ商城,连书也是自己开拓渠道自己卖;国美则是广泛联合。除了国美网上商城、库巴网,他们还结盟当当网,同时在天猫商城有自己的品牌店。
  整体看来,稳扎稳打是传统渠道做电商的特点。
  下游快递做电商:十分给力的逆袭
  电商领域中,第三股力量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作为下游的物流公司。近年很多电商表示第三方物流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开始自建系统(排名前十的电商里绝大部分都开始自建物流),同时也有不少物流开始向上逆袭开始做电子商务,顺丰就是其中的代表。
  如果说电商做物流是因为无法满足及时送达的需求,是为了避免客户投诉的被动选择——需要花大力建仓、铺渠道,那么已经拥有仓库和成熟储运网络的物流做电商可以算是开疆拓土、主动为之。出发点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顺丰对电子商务是全产业链布局,2012年5月30日,“顺丰优选”正式在北京上线之前已有两次试水,即在香港运营的“E商圈”和主营专业礼品服务的“尊礼会”。同时,顺丰拥有自己的支付工具“顺丰宝”。2011年底,“顺丰宝”软件系统提供方、由顺丰速运99%控股的深圳泰海投资公司,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许可。如此可以实现更安全有效地代收货款,同时也能将自身支付系统运用于网购平台。从此角度,说马云的对手不是京东或者当当,而是顺丰也许有几分道理。
  除此之外,顺风还有自己的实体店。公司曾宣布最终计划“在国内开设1000家门店”。便利店24小时经营让消费者寄件、取件更为方便和灵活,此举还将减轻物流需要的人力成本,缓解快递行业普遍面临的微利现状,借此还可突破人力短缺形成的业务量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像做快递只做高端客户,顺丰的电子商务也只做高端而并非全品类上线。如此保证了利润,进而能在全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让网站有赢利。
  综上所述,面对2012年很可能超过7万亿营业额的电子商务市场,各路商家都拿自己的看家本领想赢得一席之地。无论是技术优势、价格战还是全产业链布局,都要经过市场的考验,真正符合时代潮流的会最终胜出。
其他文献
大师谈经营
期刊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5.13亿人,而且还是全世界最活跃的社交网络。从博客、社交网站,到微博和其他网络群组,超过3亿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此外,中国网民40%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媒体上,这一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在企业打造社交网络战略之际,很重要的是通盘了解中国消费者、内容、平台上出现的细微差异。  1、消费者。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不仅最活跃,而且80%以上的用户拥有多个账户,大多在本土的社
期刊
微博作为微时代传播媒介的代表,在各类危机的爆发、传播和升级中扮演起愈加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微博用户乐于编撰网络段子,对发生过危机的企业和品牌进行调侃和讽刺;另一方面,媒体在微博上的发帖会引起品牌危机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二次传播;再者,意见领袖的转发,或者品牌的不当回应,也极有可能再度引起新一轮的热议和危机。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品牌遭受危机,如何修复受损的品牌声誉,使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恢复正常甚至更
期刊
品牌一词最早来源于英文单词“brand”或者“trademark”,原本是指中世纪烙在马、牛、羊身上的烙印,用以区别不同的饲养者。可见“品牌”一词从诞生的第一天,就具有“区别”和“烙印”的功能。“区别”是品牌的本质属性,这种属性的外在表现为“差异化”;而“烙印”,则是差异化的结果留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印记,这种印记就是品牌形象。  品牌在消费者脑海中产生的差别印象,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期刊
为何制度执行不到位  企业制定的制度是为了规范约束,而企业的员工很多时候不希望被规范约束。制度的本质在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公正性,是人类利益博弈的均衡。制度难以贯彻执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制度的客观性,一个是人的主观性。  客观性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制定的决策和过程本身就很轻率。某些制度可能只是因为发现的一个小问题或领导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被制定出来,没有什么严谨可言。制度制定时
期刊
微博的出现激活了现有的各类互联网应用,构建起一个以微博为关键节点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并形成相应的“生态循环”。在这个信息循环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与危机相关的内容,通过“分享”功能,微博便能将散落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上的负面信息或危机导火索引入其中,加以汇聚,并围绕这些危机源头,由意见领袖、机构、品牌和个人用户进行传播与互动,同时在原始信息上进行传播、讨论、“人肉”及内容扭曲,进一步形成新的观点、话题等内
期刊
认识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家居布线、家庭网络、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家居照明控制、家庭安防、背景音乐(如TVC平板音响)、家庭影院与多媒体、家庭环境控制等八大系统。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等三大系统是必
期刊
危机事件分为偶发性危机事件和结构性危机事件两大类型。对于偶发性危机事件,如“屈臣氏面膜致死事件”,危机公关应对得当的话,不仅可以减少损失降低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利用危机事件扩大企业影响甚至创造更大收入。偶发性危机事件处理更多的是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但是结构性危机事件要复杂很多,首先是其成因复杂,主要不取决于外部因素,其真实诱因来源于企业内部某种功能的缺失或是某个系统的运转不良,是长时间形成的,因此
期刊
马克-扎克伯格(M a r k Zuckerberg)在华尔街可谓好景不长。自Facebook五月中旬股票首发之日起,股价已经下滑了58%,市值缩水至408亿美元。手机游戏开发商Zynga自新股首发之日后股价也是狂跌,公司市值严重缩水81%,主要原因是其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Groupon的股票也是因市场质疑公司的赢利能力而苦苦挣扎,股价猛跌85%,市值缩水至31亿美元。  虽然投资者可能会将Fac
期刊
在大部分规模化民营企业中,都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有关人的悖论:在选择“什么是企业最重要资产”时,大多数老板选择了“人”;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却又实际上处于从属和辅助的地位。  为什么“人很重要,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却不重要”?  一味去指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或“知行”脱节是偏颇的。存在即价值,悖论背后揭示的现实是:在相当多规模化民企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人事服务和低层次职能管控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