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觉的真实到现实的真实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观念中向来以古为雅,文学作品也往往是越有历史的底蕴越为大众所追捧和推崇,但如何处理好现实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现实写作在兼具文学性的同时也越来越近距离地反映现实,成为当前中国文坛所面临的窘境。余华作为当前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坚持现实写作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贴近现实,同时也越来越具有当代性。那么他的现实创作风格经历了哪些变化,他的写作是如何离现实越来越近、越来越反映当代现实的?《第七天》是如何体现当代性现实的?
  关键词:《第七天》 余华 当代性写作 文学性
  一、《第七天》——平光镜,当代性与文学性的博弈
  与余华的前几部作品相比,《第七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赤裸裸的当代性。如果说《活着》《兄弟》还是“文革”面纱下“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隐形”叙述或者说“潜在写作”——即巧妙地运用特定历史背景作为现实存在的情境反衬。那么,《第七天》中,余华表现得像个慷慨赴死的勇士,抱起炸药包义无反顾地冲向现实的“堡垒”。它所写的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是我们在报纸、网站、社交平台等上经常看到的社会事件,对于这些事情我们都习以为常了。而余华通过文字将这些当下见怪不怪的社会事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于读者而言就好比戴了一副平光镜,读后并没有给读者带来特殊的阅读享受。小说中提到的强制拆迁、死不起、官员腐败、卖肾、食品安全、医疗问题等,早在这些社会事件发生时,各大舆论、媒体、社会评论家就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因而当余华再把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新闻事件作为小说的主体枝干时,就很难满足读者对这本小说的文学性需求。同时《第七天》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但这些人物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是所选新闻的事件主角,也都是杨飞的所遇所见,但其中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塑造都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精雕细琢。看完小说,就连主人公杨飞也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闻事件的引入是这本小说最具创新之处,同时也是最具争议之处。新闻事件的引入,一方面加强了事件的说服力,似乎在告诉读者:这就是现实,新闻播报的内容大致也就是这些。同时小说所选的环境是城市,所选的事件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读者们对这些事件都太过熟悉,自然也就不需要作者详细地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点到为止,触动读者的思考神经就好,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但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就使得《第七天》的文学性大大压缩了,变得有些干瘪。
  “距离产生美”,文学创作有个安全距离的范围,当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太过天花乱坠或是深奥莫测,读者便难以领会其中的含义;当作品所传达的东西太过下里巴人或是平庸,如大众网络文学,读者便对作品评论有极大的自由。所以无论是写得过于晦涩或是通俗,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在安全范围内写作才是最易赢得读者好评和赞赏的。《第七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当代性写作,已经超出了文学写作的安全范围,自然会引起大家对这部作品的种种争议,有人甚至觉得这本小说完全就是新闻事件的剪切本。无疑,余华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来面对这些暴风雨般的评论,他七年的心血之作,给他带来了一场评论的洗礼,但同时也给中国文坛的现实写作、当代性文学写作带来了一声巨雷,企图唤醒文坛缺位已久的当代性写作。一直讲现当代文学,为什么一直都只有现代,只有文学,却鲜有当代性文学?为什么《第七天》这样一部极具当代性的文学作品,却不受读者的待见和好评?
  二、从感觉的现实到真实的现实
  余华之前所写的诸多作品,尤其他写的长篇小说,基本都是通过虚构出一个故事,放在过去的历史背景当中,故事讲好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反映好了。他的《活着》讲了徐福贵一家在解放战争到“文革”后期这段时间内的遭遇,在与饥饿、贫穷、劳累抗争的战斗中,曾努力活着的他们,最后一个个都死了。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凭借这部小说去了解那段艰苦数月的历史,就像是隔着万水千山和缭绕烟雾去欣赏对岸的风景一样,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始终是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和《活着》一样,《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部20世纪的苦难史。《许三观卖血记》涉及两个贫苦家庭,一乐并非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但却是许三观最爱的孩子,这也是小说的最具戏剧性和荒谬的地方。这两部作品基本属于同一性质的小说,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本质性的突破,只是在传统文学写作中又一次证明了传统写作路数的安全性,于作者自己,于中国当代文坛都没有突破性的影响,都是停留在感觉的真实上。虚构出真实的感觉,这极大地满足了小说的文学性,但在当代性的呈现上还欠好几个砝码。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对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历史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大致告一段落,余华的《兄弟》,一部用带有粗俗和鄙陋的文字气息的小说诞生了。这部小说的飞跃在于它讲述的是两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因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背景基本一致,内容也都大同小异,无外乎都是围绕着饥饿和贫穷。但这里涉及的是两个由于很离奇的经历而重新组合的家庭,下部则是写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两兄弟的发家致富之路。《兄弟》的上下两部很明显地体现了余华希望通过这种渐进的方式来让读者以及文学界对当代性写作慢慢敞开接纳的怀抱。但现实告诉我们,当代性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兄弟》的上部获得的好评和认可明显较下部多得多,这也使得《兄弟》在大众的评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使余华对自己的大胆创作有了现实而准确的认识。余华曾这么说:“事实上,我是写到下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在写作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作家都愿意去写作久远的故事,因为在久远的时代里更容易找到文学中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性。当我写到下部时,我突然发现今天的中国充满了传奇性,应该说是现实和传奇合二为一了。这是一个叙述者千载难逢的时代,只要写下了真实的现在,也就同时写下了持久的传奇。”毋庸置疑,《兄弟》是余华由感觉的真实向现实的真实的探索性过渡。
  时隔七年,余华的新作《第七天》问世,一问世就饱受争议,褒贬不一。这部当代性的小说从讲过去的他们的故事,转向讲现在的“我们”的故事。我们成了故事的主角,但问题是这个故事并不是个喜闻乐见的故事,甚至算不上是故事,而是当代社会残酷的浮世绘。《第七天》没有传统的具有代入感的故事,没有特立独行的人物,没有以乡村为故事背景,没有漫长的叙事时期——只有七天。有新闻故事,有生死两重界、贫富差距、社会等级差异、美丑善恶人生百态……高度压缩,只有七天,一个社会,一个当下,岂是短短七天所能承受的?写的就是当下,只能写七天,还要具有文学性!这是对余华写作能力的极度挑战,但他做到了!他不仅仅通过具有说服力的重大新闻事件来呈现当下社会的灰色与冷血,同时为那些被社会碾压的底层人民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天堂——“死无葬身之地”。小说的字里行间无一处不流露着荒诞之感,当下社会的荒诞给了余华创作荒诞小说的土壤。我们无法要求和奢望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还能有像《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诞生。这也反映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悲悯情怀,而到了《第七天》很明显,是悲观的态度。他无力去改变荒诞的现状,也找不出时代的解药,作为一个作家,他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去用同样荒诞的口吻去叙述这个时代的疼痛。诚然,《第七天》中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社会的阴暗面,但这并不代表余华对整个时代的否认;相反,他看到了社会高速发展,体查到了高速发展背后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零距离的当代性现实写作,使得《第七天》的文学性大打折扣,但文中仍不乏极其优美和内涵深刻的句子,如:“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的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去又走过来,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經到站下车。”这些都彰显了   小說的文字功底和文学性。
  《第七天》真正实现了具有当代性的现实的真实,纵然流言蜚语漫天,那又怎样!如果换一个人来写,估计没有作家能比余华处理得更好了。
  三、当代性文学写作的尴尬处境
  我们的文坛从来都不缺现代文学,但当代性文学却还是块荒草丛生的贫瘠之地。敢为天下先者,如余华,他的《第七天》仍没能打破当代性文学写作的沉寂。让我们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去写出一个时代的缩影,然后再让我们自己去审读。现在很流行的网络小说、都市情感小说、青春偶像小说,它们拥有当代性的特点,但是在文学性方面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能够写出具有当代性特征的,却不能融入文学性;能写出文学性的,却不知如何更有技巧地描述当下,当代性文学的寒冬要到何时才能迎来春暖花开?当代性文学创作的困难还表现在:读者对作家所描述的故事非常了解,自然也就有了更多评论的角度,文学也就显得不那么有距离感了。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的爆炸式传播,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读者对自己所处的现实本身就已经很了解,现实生活本就是如此,人们对这不断重复的生活已经麻木了,而当代性文学所写的就是他们不愿直视的现实,于读者而言,本身就对文章内容无所好奇了,自然也就没有很高的评价了。在这三座大山的重压下,现代性文学难以起身来喘口气!
  余华表示:“这不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困难,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光。应该看到,这过去的现实虽然充满魅力,可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那里面塞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余华的话道出了现代性写作和现实之间不可磨合的矛盾。
  当代性文学的接地气与读者文学素养的提高,一下一上,很难刚好契合。在这样的状况下,哪怕是一个老牌的作家都很难带着他的《第七天》突出重围,后来人怎敢越当代性文学写作雷池一步?
  余华自己曾表示:“在《第七天》里,用一个死者世界的角度来描写现实世界,这是我的叙述距离。《第七天》是我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以后可能不会有这么近了,因为我觉得不会再找到这样既近又远的方式。”文学源于生活,但因为它的文学性,它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才具有美的阅读感受,当代性文学就是要既能像纪录片那样反映现实生活,又具有文学本身的美。这给当代性写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完全反映生活的文字,不免落俗套、粗鄙,这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作家提笔难下的根源吧?余华用七年时间才浇灌出《第七天》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四、结语
  温情脉脉的《活着》、悲天悯人的《许三观卖血记》、跨越时空的《兄弟》、荒诞无奈的《第七天》,余华在写作的路上经历了感觉的真实向现实的真实的重大转变,实现了由虚构的现实向当代性现实的转变。然而,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都是余华苦心经营的成果,从叙述过去到讲述当下,从回顾历史到回归现实。《第七天》超越现实的写作所遇到的冷嘲热讽,不禁让我们忧心中国当代性文学创作的环境,和现代性文学写作未来的路将指向何方,还会有第二部《第七天》问世吗?多年后,当我们重新再读《第七天》时,那些曾经对它嗤之以鼻的人,一定会后悔自己当时的轻狂。于荒诞中嬉笑怒骂,于生死间控诉呻吟,于爱恨里洞察百态,这就是荒诞不经却不可超越的《第七天》!
  参考文献:
  [1] 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3] 余华,张英.我一直努力走在自己的前面[J].上海文学,2014(9).
  [4] 陈博,邵明可.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主题[J].山花,2014(12).
  [5] 张清华等.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J].当代作家评论,2013(6).
  作 者:杨 帆,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
  编 辑:赵 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孝”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命题,在古代政治社会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孝”的政治化,使得在历史上其内涵不断变迁,乃至走向扭曲。本文以《论语》记载为核心,追溯孔子话语下“孝”的本位含义,从孝的基本意义,到孝与仁和礼、亲族社会、忠君的关系,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孝 论语 孝悌 忠 亲族社会  “孝”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自汉武帝以后,“孝”成为政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孝治天
期刊
摘 要:谭庆禄的散文集《东乡草木记》图文并茂地记录了鲁西精彩纷呈的植物世界,表现出从一草一木中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美学思想和情趣,并赋予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倡导人类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持平等共生思想与植物和谐相处。文风平实质朴,体现了知识性、审美性、哲理性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谭庆禄 《东乡草木记》 知识 情趣 平等共生  聊城作家谭庆禄的散文集《东乡草木记》曾入选第三届泰山文学奖。该书图文并茂
期刊
摘 要:女性从裹脚到瘦身、锥子脸、颜值到肌肤“白皙”,对女性身体“美”的标准越来越精致化、苛刻化,福柯的微观权力打破了反本质论身体概念从权力解构身体,认为身体是特定权力关系的产物;是社会、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的产物。这着实为女性主义学者的身体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从福柯的权力到当前建构女性主义文化的设想,女性的身体在解构和重构中渴望被“解放”。  关键词:微观权力 女性身体 女性主义文化  一、男性
期刊
摘要:陈思和在《民间的浮沉》一文中正式提出“民间”的概念,作为20世纪以来与国家权力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形态相对应的理论范畴。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民间文化形态的主体意义通过政治权利得以确立,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真正具有了独立的发展空间,政治权利指涉的民间也并非作家心中所想的民间。政治权利的干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使真正具有民间立场作家的文本表达困难重重,充满张力和裂隙。本文以作者的
期刊
摘 要:曹雪芹为《红楼梦》女性拟作了许多诗词,大都是对人物性格的反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诗在描摹海棠优美姿态的同时,将薛宝钗自身的性格特点寓于花之中,由此突出了薛宝钗是一个表面含蓄温婉实则内心骄傲、城府极深的人。整首诗歌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外延与内涵,使诗作呈现出一种张力的美。  关键词:新批评 《红楼梦》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红楼梦》诗词大都
期刊
摘 要:契诃夫《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结局曾令好多读者大惑不解:为何华连卡“哈哈”一笑便结束了别里科夫的恋爱,且令其迅即死亡?本文从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社会、时代等角度,剖析了别里科夫“闪恋”速死的原因。别里科夫阴郁孤僻,保守顽固,而华连卡活泼开朗,开放激进。华连卡是新潮人物,别里科夫却与新生力量格格不入,对变革十分恐惧,对时代绝望至极,故而他的恋爱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人生也随之走到了尽头。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对自居易《长恨歌》的主旨作进一步探究。面对爱情说与讽喻说二说轩轾的局面,本文试图通过辨析《长恨歌》“风情”特点,对诗歌进行分节梳理,以寻找诗歌中隐藏的李、杨感情升华的线索,并结合自居易自身的“湘灵情结”,对诗歌主题进行更为准确的概括。  关键词:“风情” 感情升华 湘灵情结  会昌六年(846),皇帝李忱写下一首追悼之诗,遥奠于洛阳去世的老臣白居易。李忱在诗中写道:“缀玉联珠六十年,
期刊
摘 要:莱辛的小说《四门城》中的女主人公玛莎通过漫游伦敦的街道,以女性书写创造了一个抵抗的空间,也通过作为治疗的文学达到了自我康复。玛莎在游历伦敦时,访问的不是通常人们会去的特拉法尔加广场等著名历史文化地标,而是城市中的异质空间,达成了对城市空间的“他者”解读。此外,玛莎的伦敦游记强调了以感知为主导的个人经历在城市书写中的重要性,摒弃了宏大叙事,改写了都市历史。最终,在玛莎的都市漫游中,她通过书写
期刊
摘 要:长篇小说《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采用历史纪实与小说书写相结合的方式,书写了康巴藏区一个部落近两百年的历史变迁,起到以史鉴今的作用。本文从作品历史纪实的特征着手,分析作品的文学审美特征,表现边缘群体在流离状态下对身份文化认同的追求,以及多元环境下本民族文化现代性反思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以史纪实 干预性叙述 多重离散状态 身份认同  阿来的长篇小说《瞻对:终于融
期刊
摘要:《背影》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早期创作的一部回忆性抒情散文,被不少译者译成了英文,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原则,对《背影》的四个经典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张译对原文风格的保留最大化;杨戴夫妇译语篇衔接的连贯性最好;徐译虽忠实原文译文特色却并不出众;David译在遣词造句、文化思维转换和交际意图传递上更易为读者所理解、接受。  关键词:《背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