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精神,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德育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它不是作为一个语文教育的附属品,而是基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德育精神,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 语文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151-01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长久的“应试教育”占据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虽然在语文成绩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学生的综合发展出现了“短板效应”。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改变其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德育情境,尊重学生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精神与品行,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德育培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渗透德育教育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培养德育精神的最佳时期,同时由于其生活经验比较匮乏,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很容易受到“单纯”的阻碍,因此加大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将德育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在源头上表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德育精神的存在,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其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为知识与能力:掌握本文生词,正确书写“蹑手蹑脚”等词语。其二为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其三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此时教师便可以将德育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融合,将教学目标定为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当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便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全面地渗透,让学生感知德育的存在。
2.创设德育情境,提高学生德育理解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之中深受欢迎,不论是自然风光的景象,还是情感的丰沛,都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熏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时教师创设德育情境,既能够加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德育精神与行为,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总之,德育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力辅助工具,为学生带来了有效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浸染学生的德育心田。
例如,教师在教学《詹天佑》时,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设计背景进行展示,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清政府的无能为力,以及帝国主义的要挟与剥削等,让学生感受环境的艰苦与任务的艰巨,此时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内心的情绪发展,进而在阅读文章时便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国争光的志愿。总之,情境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理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实力。
3.尊重学生主体,关爱学生德育发展
在学生观中,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是独特的,具有独立的个体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間,关爱学生的德育发展,从而将德育精神的教育推向更高的层面。例如,教师在教学《争吵》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总结,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德育探索,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宽容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品德与品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地做到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同学相处也要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事物,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总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德育精神。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不在于某一环节的应用,而是方方面面地影响,同时学生的德育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才能够形成坚不可摧的德育品行。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担起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重担,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德育精神中徜徉,让学生感知德育的存在,并渗透在学生的心田,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几点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忠.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8(33):45.
[2]王德娟.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167.
[3]刘志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52-53.
小学 语文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1-0151-01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长久的“应试教育”占据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虽然在语文成绩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学生的综合发展出现了“短板效应”。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改变其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德育情境,尊重学生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精神与品行,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德育培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渗透德育教育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培养德育精神的最佳时期,同时由于其生活经验比较匮乏,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很容易受到“单纯”的阻碍,因此加大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将德育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在源头上表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德育精神的存在,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其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为知识与能力:掌握本文生词,正确书写“蹑手蹑脚”等词语。其二为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其三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此时教师便可以将德育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融合,将教学目标定为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当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便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全面地渗透,让学生感知德育的存在。
2.创设德育情境,提高学生德育理解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之中深受欢迎,不论是自然风光的景象,还是情感的丰沛,都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熏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时教师创设德育情境,既能够加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德育精神与行为,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总之,德育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力辅助工具,为学生带来了有效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浸染学生的德育心田。
例如,教师在教学《詹天佑》时,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设计背景进行展示,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清政府的无能为力,以及帝国主义的要挟与剥削等,让学生感受环境的艰苦与任务的艰巨,此时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内心的情绪发展,进而在阅读文章时便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国争光的志愿。总之,情境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理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实力。
3.尊重学生主体,关爱学生德育发展
在学生观中,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是独特的,具有独立的个体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間,关爱学生的德育发展,从而将德育精神的教育推向更高的层面。例如,教师在教学《争吵》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总结,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德育探索,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宽容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品德与品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地做到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同学相处也要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事物,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总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德育精神。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不在于某一环节的应用,而是方方面面地影响,同时学生的德育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才能够形成坚不可摧的德育品行。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担起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重担,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德育精神中徜徉,让学生感知德育的存在,并渗透在学生的心田,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几点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忠.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8(33):45.
[2]王德娟.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167.
[3]刘志明.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