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15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o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和陇南市礼县的750名留守儿童,使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状况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身体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性别、与父母联系频率、父母外出状况、监护人等不同角度来看,除了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上外,皆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少数民族;汉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2-0015-05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子女无法跟随至务工城市而不得不留在农村,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阶段的副产品而出现。至今,学术界对于留守儿童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在农村地区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半年及以上、因各方面条件限制而被留在户籍所在的农村地区、被交由父母一方、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孩子。以往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族地区,较少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少有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和陇南礼县的留守儿童进行相关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广河县和陇南市礼县的村镇,在少数民族地区随机抽取两所学校,汉族地区随机抽取四所学校,在每所学校分别随机选取数个班级,对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92份,回收1292份,去除MHT效度量表大于7的和其他原因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179份,有效回收率91%。共有750名留守儿童,其中少数民族留守儿童146名,汉族留守儿童604名。
  (二)工具与方法
  1.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进行测量。MHT量表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等人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而成,该量表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至中学阶段学生[1]。该问卷信效度较高,为我国目前测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最常用量表,也是针对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2]。
  2.研究方法
  采用整班集体测试。即以班为单位参加调查,每班由经过培训的两名主试统一发放问卷,统一说明指导语,由学生自行匿名填写问卷,当场作答并回收。
  3.统计处理
  数据统一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显著差异。
  二、统计与分析
  (一)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与分析
  通过表1、表2可看出,从心理健康检出率来看,少数民族和汉族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四个方面。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无显著差异,在身体症状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
  (二)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与分析
  通过表3可看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男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女性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
  (三)与父母联系不同频率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与分析
  通过表4可看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半年内联系时在冲动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一月内联系时在对人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一周内联系时在学习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均为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少数民族的焦虑程度;每天联系时在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总焦虑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的焦虑程度。
  (四)不同父母外出状况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与分析
  通过表5可看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父亲外出时无显著差异;母亲外出时在学习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少数民族的焦虑程度;父母均外出时在身体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
  (五)不同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与分析
  通过表5可看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祖辈监护时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上有显著差异,汉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少数民族;长辈监护时在恐怖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监护时在自责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
  三、讨论与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少数民族与汉族留守儿童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性别、与父母联系频率、父母外出状况、监护人等不同角度来看,除了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上外,皆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
  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一是对于少数民族(尤其是穆斯林)而言,与汉族相比较,其家长没有那么关心在意孩子的学习,大多支持孩子做生意或打工;二是对于该区少数民族来说,学成外出后的日常生活(主要饮食方面)和婚姻(不能找非穆斯林配偶)都难以解决,因此也没有汉族的那种努力学习“走出去”的强烈愿望;三是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他们的情感缺失,所以即使父母不在身边,汉族留守儿童较少数民族更易出现恐怖倾向;四是农村地区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仍然存在,在少数民族地区更甚,女生和男生相比处于劣势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心理变化更加剧烈,因此少数民族女生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五是部分少数民族(尤其穆斯林)是比较内敛的民族,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内心想法很少会向他人倾诉而深藏心中,故而比汉族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孤独、自责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面对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和预防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政府方面
  近年来,政府已经实施各种政策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问题,但毕竟城市的容纳空间是有限的,让所有务工人员的孩子都入城同父母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更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偏远民族地区的各种投资。
  1.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投资。出现留守儿童的最终原因是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生活贫困,人们在家乡没有发展之路才不得不外出务工。因此,政府部门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创造就业机会,这样外出务工人员就会越来越少,留守儿童数量也会相应减少,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直接途径。
  2.转变师资投入。由于种种客观现实,即使现在国家改善了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但优秀教师仍不愿意来到偏远的民族地区和山区。近几年国家实行的教师轮岗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带来了一股新气息,轮岗教师们给当地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师生相处之道,留守儿童感知到教师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此政策的支持及监管力度以保证教师轮岗制的贯彻落实。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教育部门可以录制关于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影音资料等发放给农村中小学,配合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3]。
  3.投资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就笔者的调查研究,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很好方式,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生活成长,还配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因此寄宿制可以保证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等各方面的需求以降低心理焦虑问题出现的概率。像此次调研的山区,因学校极度缺乏宿舍,这儿的孩子上学大多都是妈妈或者祖辈带着几个孩子挤在一个小屋里生活,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学习,所以政府一定要重视校舍建设投资。
  4.地方政府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利用、整合社会资源,关心每一个留守儿童,关注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例如2015年6月,甘肃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并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及进行家校联动,就是很好的措施。
  (二)学校方面
  因为留守儿童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时间大多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采取措施得力与否对留守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
  1.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并定期更新管理。这有利于学校及时准确地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状况,以便教师把握留守儿童的整体状况以进行定向关心指导。通过笔者调研得知,有的学校设有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班”,以便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帮助。
  2.发挥教师的作用。因父母不在身边,所以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而言在各方面有一些不良行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这些行为产生的真实原因,与留守儿童进行爱的交流,对待他们也要更耐心,教师的关爱弥补了留守儿童缺失的父母关爱,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
  3.开设心理健康课并进行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当他们有心事、与其他同学有矛盾、出现心理焦虑等问题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无人倾诉所以憋在心里,这样日积月累,心中情绪无法得到排解就很容易出现焦躁、孤独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追踪辅导,能够及时干预和排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4]。
  4.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或校本课程。科尔曼认为“学校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关键是要创设切实有效的文化环境,对学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5]”足以可见文化对人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物质文化虽受限制,但精神文化却有很大空间。笔者在调研藏区时发现,有些学校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跳“锅庄舞(藏族传统舞蹈)”,那些藏族留守儿童在跳民族舞蹈时脸上呈现的笑容久久不能消散。所以少数民族可以立足于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传统、风俗,组织学校-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这样既继承弘扬了民族文化,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快乐。汉族学校加快开发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融入进去,生活丰富多彩充满阳光,自然会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最深的老师,亲情的缺失是引起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关键性作用。
  1.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并重视孩子全面发展。其实绝大多数该地区的家长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事情,而且依自己文化程度(该地区家长几乎都小学没有毕业)也根本不能辅导孩子,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庭教育并不是指辅导学生作业,而是教、指导孩子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本地区家长还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导致孩子也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而自暴自弃,影响终身发展;有些家长由于长期在外,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之情,只想着用物质补偿,而不会进行深入情感交流;有些家长由于长期在外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又是仅看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心理、品德等方面基本是忽视的,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6]。因此留守儿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仅关注学习,更要关注孩子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加强情感交流。家长外出打工本就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一定影响,若因为忙或其他原因,很少和孩子联系的话,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感会更深,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联系,不能因为觉得孩子有人照顾就不用担心,毕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谁都不能取代的,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是关心着自己的,更重要的是,父母一定不能仅关心学习和给予物质补偿,而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最近发生的事情,并跟孩子说说自己的近况,这样亲子之间都互有了解,孩子会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3.配合学校教育,家校紧密配合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外出后一定要和学校(尤其是和班主任)保持联系,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学校也应该定期和留守儿童外出的父母取得联系,向他们反映孩子的近况。但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学校方面难免难做到与家长紧密联系,故而更需要家长主动联系学校,这样孩子感到虽然父母在外,但还是很关心自己,亲情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及帮扶措施效果追踪研究”(基金号:13BRK028)。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2]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我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849-857.
  [3]胡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4]刘华锦,叶正茂,阮恒.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评论,2015,6:102-105.
  [5]马晓强.《科尔曼报告》40年评述.载朱小蔓主编.对策与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Jones A,Sharpe J,Sogren M.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Separation from Parents as Consequence of Migration[J]. Caribb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04,3:89-109.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兰州,730000)
  编辑/王抒文 刘 扬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高中;心育电影课;课程开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开设心理课也成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新课改以来,高中段纷纷地开设了心理类、兴趣类选修课,在省高中选修课网就可以找到“色彩心理学”“走进神秘的心理世界”等11门心理类推荐课程。很遗憾的是,没有一门排入热门课程。综合分析学生需求及选修网热门课程,我们发现那些操作性强、可视性强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生心理;师生关系  “张蒙,你的作文呢?”  “不会写!”  昨天,是我的晚自习,上课铃响了,我抱着作文本走进了教室。有几名学生没有交,和往常一样,我询问他们缘由,前面几名学生都认真地解释着并表示会尽快补交,可眼前这一位,表情僵硬而又不屑一顾地冲着我说“不会写!”此番回答让我觉得自己像是黄世仁在逼账,火一下蹿到了脑门。这时,其他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转移到了我们这边,显然也是被这
〔关键词〕问题解决;儿童;规则;心理实验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是通过觉察规律并抽象出规则或“如果—那么”的陈述而加以解决的。更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复杂的规则。为考察问题解决中的年龄差异,西格勒(Siegler)曾经设计了一个经典研究方案——天平任务。作为一位信息加工研究者,西格勒利用规则评估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  基于皮亚杰和其他人的研究,西格勒假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可能使用某一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后进生;班级管理  学校进行分层编班教学,我今年接手了一个“后进生”班。班级有男生31人,女生13人,有喜欢打架的,撒谎的,有表现极差的,鉴于此,今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着手“三放”。  一、放平心态  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平和、从容、淡定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班的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课开小差、自修课自制力差、课间喜欢打闹等,这些小毛病是正常现象,如果学生自觉乖巧
〔关键词〕情绪危机;班级隐患;危机排查  众所周知,一个班级的工作重点是学生的安全防范。而现今,引发班级隐患,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更多是学生的自身情绪波动。情绪危机的存在,为班级、学校埋下了一个个不定时炸弹。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本人致力于学生的情绪工作,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排查班级内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一、情绪危机状况  2013年3月的一个晚上,班级女生小婕(化名)躲在宿舍厕所里非常伤心地
提 要:东汉列侯的推恩分封是侯爵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具体有两种:分户推封与另立户邑。其中另立户邑的形式更为普遍,并非迟至西晋才产生。推恩分封在始封侯生前或逝后皆有可能发生,相较而言,在始封者死后推恩是其主流。列侯的推恩分封,其主动权控制于皇帝手中,推恩获封者的爵级多数与始封侯平级,少数会有所下降。  关键词:东汉;列侯;继承制度;推恩分封  列侯的推恩分封即朝廷因列侯的功勋而对其亲族成员
10%多抗霉素是由上海沪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抗生素类杀菌剂,是一种生物农药。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干扰菌体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还能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病斑不能扩展。2013年在普兰店市经过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显著的防治效
关键词:王府文官制度;辅弼;监察;尸位;历史演变  明代王府官是朱元璋在诸王分封体制之下设立的意在辅佐、服务、监督诸王的官员,是审视明代宗室分封制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目前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尚为薄弱,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仅有数篇,一是讨论明初王官制度的设置、变动及其政治含义;1二是探讨明中期以后王官铨选弊端及与宗室犯罪问题。2其中一些看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明代宗藩体制下王府文
封面人物档案  李忠伟,中共党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塔山小学心理咨询室主任,芝罘区教体局区阳光辅助团成员,烟台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小学)成员,烟台市兼职心理教研员。自2007年起专职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先后在无锡、海阳、龙口、芝罘区等地进行几十场专题讲座。  坚持以人为本的咨询与辅导理念,十几年一直不断地系统学习传统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科学技术;教育改革  我县于2014年上半年引进元认知干预技术,工作共分两个阶段。  一、引进新技术的难点在于学以致用做出实效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队伍组建和技术培训。即在全县34所中小学校全面普及元认知干预技术,各校根据实际情况选出2~3名骨干教师,全县共计90多人组成涿鹿心理教育技术团队,积极参与到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各项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  2014年4月,元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