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德育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景交融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其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当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手段也比较传统,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融入德育内容,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气氛,用情感触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内在转化,使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德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16-02
一、高中数学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旨在追求家国的稳定,体现中华民族内心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代高中生是新时代的中坚群体,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所以对其进行德育,能够塑造其健全优秀的人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前提,同时也是素质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占很大比重。学校要想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就需要加大德育的力度,将德育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大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力度,将德育全方位落实,为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成长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公式灌输、定理的讲解中,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且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课程知识不匹配。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但在道德情操、情感意识方面十分薄弱,且由于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成熟阶段,导致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最终可能会让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迫在眉睫。为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基础知识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身心得到全方位发展。
二、高中数学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针对性不强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德育的针对性较弱,主要表现为德育和数学课程没有较大的联系。很多学校都会将德育和数学科目作为两种课程分开指导,认为德育就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塑造美好品德,和学习知识、技能无关。教师和学校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学生德育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德育和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今后成长的有效助力。第二,德育手段较为落后,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单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存在抵触心理。
(二)教师教学手段陈旧
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这就导致当下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一种情况,教师只顾着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学生却自己做自己的,两者都没将德育放在心上。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很少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很多教师甚至会对计算机网络产生一定的反感,这种反感源于自己在教学时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或者担心学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殊不知这种守旧的教育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接触一些新的事物,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故步自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道德意识。
(三)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缺乏对德育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德育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有多余的时间还不如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练习几道数学题。这种认知无疑是对德育产生了极大的轻视,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很难在德育中获得更深的领悟或者更大的突破,并且这不失为一种管窥蠡测的狭隘认知,给新课程改革套上了枷锁。由于思想认知上的轻视,数学教师对德育的研究也不会给予重视,学生美好道德品质也难以形成,德育最终难以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此外,学校德育方式过于传统,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方式还停留在“苦口婆心”的老一套,且不论思想不够新颖,学生也会觉得其枯燥无味,根本不会投入学习中来,完全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大对数学课本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力度
高中数学课本中或多或少存在情感教学素材,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深度挖掘,再将其与适当的数学理論知识相结合,使这些素材得以有效应用。比如,在“三角函数”这一单元中,会存在一些反映社会前后变化的数据材料以及我国在三角函数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将这些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这些数据的背景,让学生明白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路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民族观念,最终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拓展性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师只有找到适合学生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和数学相关的代表性资料,将学生全身心带入课堂中,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的数学教具(例如算盘)带到课堂中,通过对数学教具的现场使用和讲解,让课堂更具感染力。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算盘的发展历史,进而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如果学校有条件,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全面,教师可以通过将多媒体和数学名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了解每一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发掘这些数学家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还可将其充分应用到德育中,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能充分提升他们的思维广度。再比如,在讲解“集合”中的“无理数”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延伸到祖冲之的“圆周率”,讲授一些关于祖冲之“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告诉学生我国在1500多年前甚至更早前就已经掌握圆周率,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每一位先贤都具备无与伦比的智慧,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目的。 (三)创建出适当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氛围,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轻松地营造出这样一个氛围。教师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给学生教授情感教育内容,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正能量视频,让学生明白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德育。教师还要注意课堂形式的变化和课堂具体施行过程的整改,让课堂教学符合理论教学,将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打造出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课堂,还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思想不能过于拘泥。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无形地进行德育。教师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塑。事实上,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具有清晰和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逻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拓展性问题,将课程问题延伸至道德审美层面,让德育内容和现实相贴近,但是又不局限于现实,还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教师只有围绕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将理论知识和问题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避免既“不疑”也“不悟”。
(四)以学生为本,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数学教师要从当前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时代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学”,转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而教师要成为引领者。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美好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实现德育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让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投入思想道德学习中,再利用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增强骨干学生的思想觉悟,让这些优秀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开展班级德育宣传。例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让学生认真计算或者统计一下,自己一个人一周或者一个月大概要扔掉多少垃圾,然后上升到一户乃至一个学校,而其中哪些是可以降解,哪些又是降解不了的,照此规律发展下去,在30年之后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危害,无形中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再就是培优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德育的重点在于立德树人,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实施德育,就需要将创新和改革作为突破口,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既要抓好思想学科的建设,又要将数学课程进行深度挖掘,找到其中存在的德育素材,逐渐构建出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
结语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还应育人育德,承担起重要的德育任务。在新時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策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避免由于对德育的重视度不足而将德育流于形式,注重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协同,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升华道德情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挖掘可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新颖的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受到熏陶,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苑国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0):93-94.
[2]张海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考试周刊,2020(79):75-76.
[3]桑永军.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德育建设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21.
[4]来璐璐.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9):145.
[5]魏洪刚.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科普童话,2020(23):165.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德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16-02
一、高中数学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旨在追求家国的稳定,体现中华民族内心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代高中生是新时代的中坚群体,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所以对其进行德育,能够塑造其健全优秀的人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前提,同时也是素质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占很大比重。学校要想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就需要加大德育的力度,将德育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大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力度,将德育全方位落实,为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成长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公式灌输、定理的讲解中,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且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课程知识不匹配。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但在道德情操、情感意识方面十分薄弱,且由于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成熟阶段,导致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最终可能会让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迫在眉睫。为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基础知识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身心得到全方位发展。
二、高中数学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针对性不强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德育的针对性较弱,主要表现为德育和数学课程没有较大的联系。很多学校都会将德育和数学科目作为两种课程分开指导,认为德育就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塑造美好品德,和学习知识、技能无关。教师和学校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学生德育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德育和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今后成长的有效助力。第二,德育手段较为落后,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单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存在抵触心理。
(二)教师教学手段陈旧
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这就导致当下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一种情况,教师只顾着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学生却自己做自己的,两者都没将德育放在心上。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很少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很多教师甚至会对计算机网络产生一定的反感,这种反感源于自己在教学时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或者担心学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殊不知这种守旧的教育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接触一些新的事物,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故步自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道德意识。
(三)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缺乏对德育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德育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有多余的时间还不如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练习几道数学题。这种认知无疑是对德育产生了极大的轻视,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很难在德育中获得更深的领悟或者更大的突破,并且这不失为一种管窥蠡测的狭隘认知,给新课程改革套上了枷锁。由于思想认知上的轻视,数学教师对德育的研究也不会给予重视,学生美好道德品质也难以形成,德育最终难以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此外,学校德育方式过于传统,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方式还停留在“苦口婆心”的老一套,且不论思想不够新颖,学生也会觉得其枯燥无味,根本不会投入学习中来,完全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大对数学课本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力度
高中数学课本中或多或少存在情感教学素材,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深度挖掘,再将其与适当的数学理論知识相结合,使这些素材得以有效应用。比如,在“三角函数”这一单元中,会存在一些反映社会前后变化的数据材料以及我国在三角函数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将这些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这些数据的背景,让学生明白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路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民族观念,最终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拓展性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师只有找到适合学生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和数学相关的代表性资料,将学生全身心带入课堂中,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的数学教具(例如算盘)带到课堂中,通过对数学教具的现场使用和讲解,让课堂更具感染力。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算盘的发展历史,进而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如果学校有条件,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全面,教师可以通过将多媒体和数学名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了解每一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发掘这些数学家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还可将其充分应用到德育中,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能充分提升他们的思维广度。再比如,在讲解“集合”中的“无理数”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延伸到祖冲之的“圆周率”,讲授一些关于祖冲之“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告诉学生我国在1500多年前甚至更早前就已经掌握圆周率,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每一位先贤都具备无与伦比的智慧,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目的。 (三)创建出适当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氛围,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轻松地营造出这样一个氛围。教师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给学生教授情感教育内容,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正能量视频,让学生明白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德育。教师还要注意课堂形式的变化和课堂具体施行过程的整改,让课堂教学符合理论教学,将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打造出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课堂,还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思想不能过于拘泥。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无形地进行德育。教师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塑。事实上,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具有清晰和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逻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拓展性问题,将课程问题延伸至道德审美层面,让德育内容和现实相贴近,但是又不局限于现实,还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教师只有围绕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将理论知识和问题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避免既“不疑”也“不悟”。
(四)以学生为本,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数学教师要从当前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时代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学”,转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而教师要成为引领者。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美好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实现德育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让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投入思想道德学习中,再利用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增强骨干学生的思想觉悟,让这些优秀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开展班级德育宣传。例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让学生认真计算或者统计一下,自己一个人一周或者一个月大概要扔掉多少垃圾,然后上升到一户乃至一个学校,而其中哪些是可以降解,哪些又是降解不了的,照此规律发展下去,在30年之后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危害,无形中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再就是培优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德育的重点在于立德树人,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实施德育,就需要将创新和改革作为突破口,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既要抓好思想学科的建设,又要将数学课程进行深度挖掘,找到其中存在的德育素材,逐渐构建出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
结语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还应育人育德,承担起重要的德育任务。在新時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策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避免由于对德育的重视度不足而将德育流于形式,注重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协同,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升华道德情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挖掘可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新颖的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受到熏陶,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苑国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0):93-94.
[2]张海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考试周刊,2020(79):75-76.
[3]桑永军.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德育建设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21.
[4]来璐璐.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9):145.
[5]魏洪刚.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科普童话,2020(2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