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德育的实施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德育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景交融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其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当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手段也比较传统,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融入德育内容,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气氛,用情感触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内在转化,使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德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16-02
  一、高中数学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旨在追求家国的稳定,体现中华民族内心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代高中生是新时代的中坚群体,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所以对其进行德育,能够塑造其健全优秀的人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前提,同时也是素质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占很大比重。学校要想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就需要加大德育的力度,将德育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大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力度,将德育全方位落实,为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成长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公式灌输、定理的讲解中,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且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课程知识不匹配。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但在道德情操、情感意识方面十分薄弱,且由于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成熟阶段,导致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最终可能会让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迫在眉睫。为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基础知识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身心得到全方位发展。
  二、高中数学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针对性不强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德育的针对性较弱,主要表现为德育和数学课程没有较大的联系。很多学校都会将德育和数学科目作为两种课程分开指导,认为德育就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塑造美好品德,和学习知识、技能无关。教师和学校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学生德育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德育和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今后成长的有效助力。第二,德育手段较为落后,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单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存在抵触心理。
  (二)教师教学手段陈旧
  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这就导致当下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一种情况,教师只顾着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学生却自己做自己的,两者都没将德育放在心上。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很少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很多教师甚至会对计算机网络产生一定的反感,这种反感源于自己在教学时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或者担心学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殊不知这种守旧的教育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接触一些新的事物,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故步自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道德意识。
  (三)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缺乏对德育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德育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有多余的时间还不如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练习几道数学题。这种认知无疑是对德育产生了极大的轻视,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很难在德育中获得更深的领悟或者更大的突破,并且这不失为一种管窥蠡测的狭隘认知,给新课程改革套上了枷锁。由于思想认知上的轻视,数学教师对德育的研究也不会给予重视,学生美好道德品质也难以形成,德育最终难以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此外,学校德育方式过于传统,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方式还停留在“苦口婆心”的老一套,且不论思想不够新颖,学生也会觉得其枯燥无味,根本不会投入学习中来,完全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大对数学课本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力度
  高中数学课本中或多或少存在情感教学素材,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深度挖掘,再将其与适当的数学理論知识相结合,使这些素材得以有效应用。比如,在“三角函数”这一单元中,会存在一些反映社会前后变化的数据材料以及我国在三角函数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将这些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这些数据的背景,让学生明白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路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民族观念,最终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拓展性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数学教师只有找到适合学生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和数学相关的代表性资料,将学生全身心带入课堂中,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的数学教具(例如算盘)带到课堂中,通过对数学教具的现场使用和讲解,让课堂更具感染力。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算盘的发展历史,进而实现数学的德育功能。如果学校有条件,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全面,教师可以通过将多媒体和数学名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了解每一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发掘这些数学家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还可将其充分应用到德育中,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能充分提升他们的思维广度。再比如,在讲解“集合”中的“无理数”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延伸到祖冲之的“圆周率”,讲授一些关于祖冲之“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告诉学生我国在1500多年前甚至更早前就已经掌握圆周率,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每一位先贤都具备无与伦比的智慧,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目的。   (三)创建出适当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氛围,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轻松地营造出这样一个氛围。教师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给学生教授情感教育内容,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正能量视频,让学生明白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德育。教师还要注意课堂形式的变化和课堂具体施行过程的整改,让课堂教学符合理论教学,将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打造出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课堂,还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思想不能过于拘泥。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无形地进行德育。教师可以问题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塑。事实上,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具有清晰和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逻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拓展性问题,将课程问题延伸至道德审美层面,让德育内容和现实相贴近,但是又不局限于现实,还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教师只有围绕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将理论知识和问题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避免既“不疑”也“不悟”。
  (四)以学生为本,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数学教师要从当前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时代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学”,转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而教师要成为引领者。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美好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实现德育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让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投入思想道德学习中,再利用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增强骨干学生的思想觉悟,让这些优秀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开展班级德育宣传。例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让学生认真计算或者统计一下,自己一个人一周或者一个月大概要扔掉多少垃圾,然后上升到一户乃至一个学校,而其中哪些是可以降解,哪些又是降解不了的,照此规律发展下去,在30年之后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危害,无形中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再就是培优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德育的重点在于立德树人,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实施德育,就需要将创新和改革作为突破口,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既要抓好思想学科的建设,又要将数学课程进行深度挖掘,找到其中存在的德育素材,逐渐构建出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
  结语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还应育人育德,承担起重要的德育任务。在新時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策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避免由于对德育的重视度不足而将德育流于形式,注重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协同,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升华道德情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挖掘可利用资源,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新颖的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受到熏陶,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苑国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0):93-94.
  [2]张海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考试周刊,2020(79):75-76.
  [3]桑永军.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德育建设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21.
  [4]来璐璐.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9):145.
  [5]魏洪刚.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科普童话,2020(23):16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翻转课堂逐渐被推广。这一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课堂互动平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打造高效趣味课堂。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激发学生感知美的欲望,从而使小学美术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
摘要:当前,作者所在区域大力推进积极教育工程,但部分学校的德育依然存在防御式德育现象,其德育管理目标零散、方式陈旧、评价单一、不成体系,德育实施路径狭隘。中小学德育应树立积极德育的新观念,在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上寻求突破。实践证明,“积极认知、积极养成、积极实践、积极感悟”这种四层递进闭环式积极德育育人体系,能科学引导学校德育实践的创新,促进学校积极德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积极德育;中小学德育;
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对高职教学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工匠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高水平发展的核心。本文立足于百万扩招背景,结合工匠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土建建筑类工匠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以此为高职工匠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摘 要:合作学习法是初中各科教学永远无法绕开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法,因为它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共同的任务。因此,更能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承受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合作学习法较好地应用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课上基本技能教学中与身体素质练习中以及临近下课时的整理活动中的话,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
摘要:“数感”自1954年首次提出以来,就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数感研究起步较晚,2001年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20年间国内学者对数感的讨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数感的内涵、数感的作用和数感的培养策略三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数感;研究动态;研究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06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难点内容,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作文时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对于文字的把控以及写作方法的掌握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来改进教学方式,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
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创造性思维方面,表现出与其他教育不同的特性,且在某些方面所具一定的超越性。同时,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创新模式中的作用,其与第一课堂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过程中,能够逐渐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本源。
摘 要:通过文献分析、阅读典籍等多种方法,文章对自然以及自然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联系、教育者教育理念落后、学生学习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提出将自然教育思想运用在小学教育中的建议,即通过遵循“教育适应自然”原则、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扩充自然教育内容、培养自然化教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天性发展,使其成为真正的“自然人”。  关键词:自然教育思想;小学教育;应用  
摘要:“展示交流”是课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展示、交流、启发,学生可以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感受以及认识到思想与智慧的冲突。教师准确的点拨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的陈述、交流和创新中得到落实和突破。文章就如何正确认识展示与交流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展示与交流展开了探讨,以期对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先学后教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大多局限于室内,为了帮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趣味性,让其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释放天性,教师要将课堂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帮助孩子们轻松学习,满足其求知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户外教学场地,划分科学的户外学习区域,将教学活动融入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学课堂走进大自然,不但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还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地参与学习,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