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就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多元和个性两个方面解读鲁迅作品。
关键词: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 正确认识 多元解读 个性解读
现行的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对鲁迅先生的九篇作品做了适当的调整:把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放在了七年级,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相对来说比较难懂的小说和议论文放在了九年级,如《故乡》、《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尽管如此,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还是令人担忧。
对某省城乡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入选量能被人们认可,学生、教师、社会人员认为合适的,分别为66.48%、76.25%和56.25%。95%的教师认为鲁迅作品的教学有一定或较大难度。58.75%的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以教参观点为准,仅31.25%的教师经常参考最新的鲁迅研究成果并加以自己思考、理解为主,读过鲁迅全部作品的只有1人,仅占1.25%。认为鲁迅作品对自己生活没什么影响的教师达40%;近70%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则认为鲁迅作品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或一定影响。”[1]
这些数据说明鲁迅作品教学最重要的问题在老师,居然有40%的中学语文老师认为鲁迅作品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在三个被调查的人群中是最低的。有位老师对师范生心目中的鲁迅做过一次调查,发现这些未来的语文教师对鲁迅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对鲁迅作品本身的认识,他们感受最深的、影响最大的不是鲁迅作品浓厚的思想、文化内涵,而是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更多的把鲁迅简化为一个热衷于阶级斗争的政治英雄。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要提高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正确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鲁迅。一说起鲁迅,我们就会以一种顶礼膜拜的眼光来看他,觉得他像“神”或者“圣”一样高不可攀,或者带上政治的有色眼镜来看他,张口闭口三个伟大的“家”。其实我们应该把他看成一个真实的、曾经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人,《风筝》中那个因踩坏了小弟的风筝而一直愧疚的“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调皮而聪明的“我”,《阿长与〈山海经〉》中那个对阿长有恨有爱的“我”,还有《社戏》中和家乡的小伙伴一块儿看戏、偷豆的“我”,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辉,高高在上的神圣如何写得出这样的温情?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他身上笼罩着强烈的人性的光辉,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麻木愚昧的国民,他愤慨但不悲观,他冷静地用自己手中的笔剖析着自己,也剖析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正如著名鲁迅研究学者陈漱渝所说:鲁迅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有着旧中国民族性格中缺失的诚与爱,即使他那喷着神圣怒火和充满冷静分析的作品里,也跃动着一颗对人民和对一切真善美事物的爱心。所以鲁迅先生是人不是神,我们在认识鲁迅和带领学生认识鲁迅时应把他看做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爱的人。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做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同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
(二)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本质内涵。“鲁迅的创作,实质上是鲁迅进行民族自省的伟大事业的艺术结晶”。[2]他要画出“沉默的民族灵魂”,沟通人民互相隔膜的灵魂,唤醒麻木的灵魂,促进民族的自我反省和批判。《故乡》通过描写故乡人情的变化,尤其是通过从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少年闰土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麻木、愚昧的中年闰土的变化,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写出了旧中国贫苦农民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孔乙己》写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却又总想保持自己知识分子形象的迂腐可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以辛辣的笔锋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闰土的麻木愚昧,孔乙己的可怜可悲,国民党反动派的自欺欺人,是人性中最令人痛心的悲剧,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最独特的美,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尤其是乡土文学小说体现得最为充分。
所以讲解鲁迅先生的作品,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看到文本与文本的联系,还要多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写作日期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鲁迅作品和相关的书信、日记等资料。“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要读懂鲁迅的作品,并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3]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接收特点,确定学习目标,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阅读教学及学生接受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元、个性解读
阅读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和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刷新。而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多元地解读文本,从而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从作品中不但收获知识和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生命体的成长。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对作品的解读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讲解鲁迅作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起逻辑关系,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比较大。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以鲁迅作品为中心进行双边互动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感受理解的鲁迅与学生所感受理解的鲁迅不断地相互碰撞,在碰撞中不断地激活,通过这种不断“碰撞”、“激活”中的心灵对话,学生将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鲁迅作品时,我们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从自身出发去理解和把握鲁迅,而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大谈特谈我们的理解,或者是专家的理解,否则只会使学生感到迷茫而厌学。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使之与鲁迅在精神上相遇。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非常可悲,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够自己提炼出来,可是周围人的“凉薄”,使他的境遇更悲,这涉及更深的关于人性“悲”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从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或状态的角度思考,引发学生的思维触摸人性心灵最原始的触动,引起共鸣从而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如文中一直伴随着孔乙己的“笑”,短衣帮的笑,长衫帮的笑,掌柜的笑,小伙计的笑,笑他的伤疤,笑他的落第,笑他的窃书,笑他的挨打,笑他的腿折,甚至是他的死,还有“我”和掌柜对他的记挂……所有的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却没有一个人关心真正孔乙己的命运。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背后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都会对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于人性的思考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还有《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写的都是童年、少年的生活,纯洁的友情、醇厚的故乡情、淳朴的师生情、善良的亲情,这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为接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体会,去感悟,不仅能使学生更贴近地、更多角度地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而且能引发学生思考,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提升他们的人生素养。于此,在鲁迅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二是对鲁迅作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双重“刷新”,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深沉追问。[4]
总之,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精神价值与艺术魅力,不仅仅因为他作品中社会人生的题材是永恒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作品具有多义性和生成性的特质,能够调动阅读者不断地填充,使作品意义不断充实,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所以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更要尊重作品本质的内涵和学生独特的体验,才能使阅读真正成为精神的散步,实现对作者和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传递和精神的升华,使学生的内在生命本质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寿永明,曹营群.语文教学视野中的鲁迅.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9.
[2]童秉国.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简介.鲁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4.
[3]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华.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3).
关键词: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 正确认识 多元解读 个性解读
现行的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对鲁迅先生的九篇作品做了适当的调整:把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放在了七年级,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相对来说比较难懂的小说和议论文放在了九年级,如《故乡》、《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尽管如此,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还是令人担忧。
对某省城乡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入选量能被人们认可,学生、教师、社会人员认为合适的,分别为66.48%、76.25%和56.25%。95%的教师认为鲁迅作品的教学有一定或较大难度。58.75%的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以教参观点为准,仅31.25%的教师经常参考最新的鲁迅研究成果并加以自己思考、理解为主,读过鲁迅全部作品的只有1人,仅占1.25%。认为鲁迅作品对自己生活没什么影响的教师达40%;近70%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则认为鲁迅作品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或一定影响。”[1]
这些数据说明鲁迅作品教学最重要的问题在老师,居然有40%的中学语文老师认为鲁迅作品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在三个被调查的人群中是最低的。有位老师对师范生心目中的鲁迅做过一次调查,发现这些未来的语文教师对鲁迅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对鲁迅作品本身的认识,他们感受最深的、影响最大的不是鲁迅作品浓厚的思想、文化内涵,而是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更多的把鲁迅简化为一个热衷于阶级斗争的政治英雄。这是鲁迅的悲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要提高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正确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鲁迅。一说起鲁迅,我们就会以一种顶礼膜拜的眼光来看他,觉得他像“神”或者“圣”一样高不可攀,或者带上政治的有色眼镜来看他,张口闭口三个伟大的“家”。其实我们应该把他看成一个真实的、曾经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人,《风筝》中那个因踩坏了小弟的风筝而一直愧疚的“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调皮而聪明的“我”,《阿长与〈山海经〉》中那个对阿长有恨有爱的“我”,还有《社戏》中和家乡的小伙伴一块儿看戏、偷豆的“我”,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辉,高高在上的神圣如何写得出这样的温情?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他身上笼罩着强烈的人性的光辉,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麻木愚昧的国民,他愤慨但不悲观,他冷静地用自己手中的笔剖析着自己,也剖析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正如著名鲁迅研究学者陈漱渝所说:鲁迅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有着旧中国民族性格中缺失的诚与爱,即使他那喷着神圣怒火和充满冷静分析的作品里,也跃动着一颗对人民和对一切真善美事物的爱心。所以鲁迅先生是人不是神,我们在认识鲁迅和带领学生认识鲁迅时应把他看做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爱的人。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做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同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
(二)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本质内涵。“鲁迅的创作,实质上是鲁迅进行民族自省的伟大事业的艺术结晶”。[2]他要画出“沉默的民族灵魂”,沟通人民互相隔膜的灵魂,唤醒麻木的灵魂,促进民族的自我反省和批判。《故乡》通过描写故乡人情的变化,尤其是通过从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少年闰土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麻木、愚昧的中年闰土的变化,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写出了旧中国贫苦农民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孔乙己》写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却又总想保持自己知识分子形象的迂腐可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以辛辣的笔锋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闰土的麻木愚昧,孔乙己的可怜可悲,国民党反动派的自欺欺人,是人性中最令人痛心的悲剧,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最独特的美,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尤其是乡土文学小说体现得最为充分。
所以讲解鲁迅先生的作品,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看到文本与文本的联系,还要多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写作日期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鲁迅作品和相关的书信、日记等资料。“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要读懂鲁迅的作品,并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3]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接收特点,确定学习目标,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阅读教学及学生接受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元、个性解读
阅读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和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刷新。而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多元地解读文本,从而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从作品中不但收获知识和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生命体的成长。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对作品的解读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讲解鲁迅作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起逻辑关系,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比较大。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以鲁迅作品为中心进行双边互动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感受理解的鲁迅与学生所感受理解的鲁迅不断地相互碰撞,在碰撞中不断地激活,通过这种不断“碰撞”、“激活”中的心灵对话,学生将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鲁迅作品时,我们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从自身出发去理解和把握鲁迅,而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大谈特谈我们的理解,或者是专家的理解,否则只会使学生感到迷茫而厌学。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使之与鲁迅在精神上相遇。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非常可悲,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够自己提炼出来,可是周围人的“凉薄”,使他的境遇更悲,这涉及更深的关于人性“悲”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从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或状态的角度思考,引发学生的思维触摸人性心灵最原始的触动,引起共鸣从而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如文中一直伴随着孔乙己的“笑”,短衣帮的笑,长衫帮的笑,掌柜的笑,小伙计的笑,笑他的伤疤,笑他的落第,笑他的窃书,笑他的挨打,笑他的腿折,甚至是他的死,还有“我”和掌柜对他的记挂……所有的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却没有一个人关心真正孔乙己的命运。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背后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都会对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于人性的思考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还有《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写的都是童年、少年的生活,纯洁的友情、醇厚的故乡情、淳朴的师生情、善良的亲情,这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为接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体会,去感悟,不仅能使学生更贴近地、更多角度地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而且能引发学生思考,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提升他们的人生素养。于此,在鲁迅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二是对鲁迅作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双重“刷新”,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深沉追问。[4]
总之,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精神价值与艺术魅力,不仅仅因为他作品中社会人生的题材是永恒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作品具有多义性和生成性的特质,能够调动阅读者不断地填充,使作品意义不断充实,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所以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更要尊重作品本质的内涵和学生独特的体验,才能使阅读真正成为精神的散步,实现对作者和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传递和精神的升华,使学生的内在生命本质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寿永明,曹营群.语文教学视野中的鲁迅.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9.
[2]童秉国.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简介.鲁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4.
[3]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华.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