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视角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索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定程度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是提升高校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有效措施。本文以国家认同为研究视角,分析现阶段高校硕士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问题,意在通过研究分析,以国家认同为基本视角,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分析可知,现阶段高校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与国家认同理念联系紧密度不高、教育载体缺乏合理性、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不足三方面典型问题,高校应当通过认清教学目标、找准教学载体、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三方面路径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
  关键词:国家认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069-03
  爱国主义教育对现代高校大学生来讲是一项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应从多个切入点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既是有效路径,也是必然选择。
  一、基于国家认同视角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分析
  从本质内涵来讲,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作为我国公民从精神和思想维度对国家产生的认同感。只有认同感提升了,才能体现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来说,爱国的典型表现即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从某种程度来讲,认同是热爱的前提条件,热爱是认同的典型表现[1]。从性质来讲,国家认同强调的是公民对国家发展状态、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文化、经济发展等多领域的综合实力的认同。而大学生作为承担未来国家建设任务的核心力量,只有接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和自我提升中。而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落实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和形式。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注重依托实践和主观体验开展的情感教育、精神教育和思想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精神品质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基于国家认同视角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分析
  (一)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缺乏紧密联系
  从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分析,现阶段高校环境下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多为理论知识教育、政策措施传达教育以及精神和思想层面的理论内容教育。这种教育教学内容和框架虽然保持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部分结构和内涵,但教学内容的角度和切入点与国家认同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即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原则的制定上,缺乏与现阶段国家认同的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紧密联系[2]。这与客观上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缺乏更新和优化、教育教学思想缺乏先进性有一定的关系,导致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缺乏从宏观上进行格局和思维的引导,而将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引入了形式化的桎梏中。
  (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缺乏科学的载体
  除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外,具体教育教学工作形式和方法不宜只以理论知识为标准,而应当选择能够促进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度、体现出我国文化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内涵的内容[3]。但從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部分院校虽然也组织了一部分以实践为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但大都以固定的讲座培训为形式,学生对国家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主观体验并未得到切实的丰富,即使接受了经过提炼和总结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等教育形式,但更加具有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教育载体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爱国主义教育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缺乏有效应用
  除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支撑国家获得技术进步、最终在世界市场上获得更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教育中,对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内容也应当有所涉及。且在教育教学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上,高校也应当鼓励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1]。但目前由于高校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条件限制以及教师自身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缺乏,导致先进科学技术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在联系的紧密度上也存在不足,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开展教育工作,并未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发展动力和工具。
  三、基于国家认同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立足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社会发展阶段背景下,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为对“中国梦”追求目标的认同。基于此,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将实现“中国梦”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宏观目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环节注重总结规划。首先,高校应针对现阶段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学习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的宣传等多个方面的力量,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思想环境,并且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建设维度的要求以及大学生群体在实践“中国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向学生进行宣传和讲解。其次,高校应帮助大学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明确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作为个人奋斗的主要目标,将爱国主义的目标定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从宏观上确保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4]。只有在宏观上确立一个整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目标,高校和专业教师才能够做到全方位地利用学校、社会、大学生家庭等各方面资源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最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性质来说具有长期性,必然需要多元化的资源支持,也可能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落实环节遇到阻碍和问题,这就更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坚定宏观上的思想认知和教育目标,坚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信心,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找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开展教育工作   从具体落实的角度来讲,爱国主义教育由于教育内容的宏观性和复杂性较高而存在一定的难度,找准教育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于取得切实的教育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以文化教育为形式和载体开展相关教育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切入点。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东方大国,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教师可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依托各地区的客观条件和文化底蕴优势,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再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获得充足的文化滋养,这对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谓见识决定眼界,眼界决定胸怀。承担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大学生只有首先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进一步产生认同和热爱的情感。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发散性优势是非常显著的,这也充分体现出国家发展的先进性以及国家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在国家认同的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作为爱国主义理论教育的素材和内容,也应当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作为工具和途径。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可借鉴微课视频或翻转课堂这类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可以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应用,教师可结合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学生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影片资料等,对部分国家发展历史有了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对革命文化的学习热情,最终在感受和体验国家发展和建设历史的过程中对国家发展的现阶段状态产生认同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5]。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角度来讲,为了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高校应当重视相关教师团队的能力素质培养,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爱国主义教育基于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的组织实施思路与方式;另一方面,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与维护管理技术,教师也要做到全面了解,确保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四、结语
  综合分析可知,在国家认同视角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高校以及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的教师对国家认同的内涵以及基于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克服现阶段人员、环境条件、教学方法方面等问题和不足,切实实现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安妮. 论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的提升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74-76.
  [2] 李庆峰,白洁.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08):7.
  [3] 独乐. 网络思政教育在高校的实践路径探析——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3):2.
  [4] 黄基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认同培育的内在关系[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9(14):22-24.
  [5] 江晓晖. 全媒體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 教育评论,2019(09):115-120.
  (荐稿人:于晓霞,沈阳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何青芸(1983—),女,回族,硕士,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其能够快速地进入其他领域,例如教育领域。高校思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大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思政教育需要紧密贴合时代背景。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思政教育受到冲击,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迎着新媒体时代的浪潮,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摘 要:结合新时代军队院校研究生招生培养政策制度变革,海军航空大学课程组开展了研究生“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在对课程知识体系重塑的基础上,实施了全研讨式教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研讨深度得到了提高,对关键技术知识点、整体技术体系和脉络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研究生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通信原理;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目前,我国着重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且社会对此类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体育职业院校,运动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所以运动解剖学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就目前体育职业院校运动解剖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摘 要: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对高校MBA教育水平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品牌建设是提高地方高校MBA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目前,地方高校MBA教育在品牌定位、品牌质量和品牌维护上仍存在不足。本文从找准品牌定位特色,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做好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指出地方高校MBA教育的品牌建设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地方高校;MBA建设;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充足的教学时间、多元的指导帮助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满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受到班级学生数量、体育课课时、运动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体育课往往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需要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加大对学生锻炼时间和个性化需求的保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所创造的全新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非常重要且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近些年,国家和政府非常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各种学校也逐渐尝试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但是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关注、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单一、红色资源开发不够等情况,在高校
摘 要:WebAR作为增强现实的实现形式之一,为增强现实应用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研究将微信小程序作为应用终端,立足医用物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当下的教学现状和需求,尝试结合WebAR技术与医用物理学教学,构建相关教学资源。  关键词:增强现实;WebAR;医用物理学;微信小程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7-0127-03  近年来
为了改变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在我国发展缓慢这一现状,也为了更好地解决由此引起的部分社会问题,本研究尝试将主题化教学与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结合,通过对案例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进行梳理,选择《产品设计(三)》作为实践样板,以社会老龄化为范例主题,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探寻更为科学实用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案例的效果分析,总结出了主题与课程知识体系的对接方式,以及同类高校选择合适主题的原则,充分论证了课程主题化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高校的有效教学模式,既能帮助高校整合资源,发展特色设计教学,又能从实际层面解决一定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新的变革,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应该更新发展,以适应“新工科”时代的需求。本文对当前的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进行分析,指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建议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端“雨课堂”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改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雨课堂;教
摘 要:新兴技术与新应用场景发展的推动,使嵌入式系统成为技术热点方向之一,然而高校嵌入式系统教学存在学习门槛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难点。本文提出项目案例与学习评估结合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新方法。通过引入项目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结合学习评估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建立了持续评估改进的方法应用模式。该方法在高校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成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