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语教学中的古诗词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儿歌或者童谣毫无争议地成为小学生最佳启蒙教材,但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些作品中学到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明确并遵循教学目标,教师才不至于超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向小学生讲解过于艰深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和古诗词常识。那我们怎样理解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歌、童谣及古诗的教学那。
  一、引导朗读
  传统的应试教育制约着小学古诗、儿歌、童谣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着重点在于应试方面,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小学语文儿歌、童谣及古诗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保证学生考试中能够熟练地默写,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用来简单地介绍文章作者及大意,然后就是统一地背诵直到熟记并能默写出来,课堂教学任务到此结束,无论是儿歌、童谣还是诗词它所抒发的是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景所引起的主观感受。我们学习这样作品,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所以就要引导学生细致地、更多地去感受作者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绪。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作品。教师精彩的开篇导语是教学的引路石,令其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作品的节奏和重音方面做出指导和范读, 让学生感悟总结朗读这些作品的方法。朗读中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 尤其是充盈在作品字里行间的语调, 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绪。教导学生在领会作品的涵义和价值之前, 接受者先欣赏它的情感和语调方面。整个接受过程都是在语调背景上并在其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艺术提示作用。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运用恰当的语调, 带领学生朗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神韵。精心设置的情境能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与此同时,我们要对学生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文通字顺。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对于提出自读要求,教师要因人而异。教学低年级的时,教师的语言可以富有童趣。
  二、轻视对古诗词的教学
  许多教师把现代文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古诗、儿歌集童谣的教学不够重视,对于其讲解只在于表面的理解,对于其鉴赏方面深度不够,在教学中不能将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停留在浅层上不能继续深入,不能全面地讲解诗词内容,目前我国的古诗词教学还停留在满足应试教学的需阶段。这样在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难免出现偏差影响整个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在教学中注意作品的背诵默写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因素,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整个教学的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缺少参与的积极性,逐渐丧失了对作品的兴趣,在教学中对内容的讲解上缺少对其意境的讲解。作者的每一篇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意境,一种心情;一种感悟。所以我们在讲解中不能简单地将作品的画面展示给同学,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逻辑思维破坏了其本身的完整性,使学生很难在理解的前提下接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足,因此对儿歌、童谣及古诗的意境就不能完全把握。
  三、引导想象
  想象, 是审美欣赏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一件艺术作品, 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 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 让想象这一人的高级认识过程渗透于艺术接受活动之中。儿歌、童谣及古诗教学, 同样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只有展开想象, 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蕴, 才能收到潜在的审美效果。引导学生把作品还原成一幅图画, 并不指单纯的复制, 应该有学生记忆中先前积贮的感性经过的参与。所以, 我们在引导学生按作品所给定的内容展开想象时, 也可以有所生发, 有所添加, 在想象中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主要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人民渴望消灭战争的思想感情。欣赏这首诗,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苦难:有多少征夫死于征战?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有多少孩子和妇女盼望自己的亲人早日归来? 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消灭战争, 实现和平? 对于这一问题, 孩子们的回答肯定是模糊的, 零乱的, 但只要思考, 就达到想象的效果了。从而也就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了。以声人情,因声求义,学生在反复吟读的过程之中,在陶醉状态之中,在连贯流畅,抑扬顿挫的音调感受之中,自然地进人了古诗的艺术境界。想象随之奔腾驰骋,如见诗中景,如泄诗中情,从而真正地体会了古诗的意境。
  四、体会作者的情感
  使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40余首古诗,其中有相当数量作品反映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可贵的精神,这些作品正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的重要素材。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状况,并且着重要使学生透过字句所描绘的形象,感受诗人蓄积的真实情感,受到人情感美的熏陶、感染。例如小学语文《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教学这首诗,教师首先要介绍诗人陆游爱国的一生。陆游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虽然他从未得到重用,但他的爱国热情却始终没有减退。即使在病榻之上而就的绝笔—《示儿》,也无愧于他的爱国之心。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的最后愿望,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托。从这两句诗中,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强烈而又执着的爱。从而受到爱国主义的形象教育,并逐步使自己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生,情操高尚的人。
  结束语:小学语文中的儿歌、童谣与古诗,它们都自身的精湛的文字,深刻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意境,同时也担负着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意识的重要任务,儿歌、童谣及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小学语文中的儿歌、童谣及古诗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新课改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人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谈几点粗浅的
摘要:语文自学能力是激发小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自学方法、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三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自学能力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与护理途径,减少并发症。方法:对88例住院期间脑出血患者行专科护理及76例出院后未行专科护理的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评介。结果:脑出血患者家庭护理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59.21%,而脑出血患者专科护理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27.27%。结论:脑出血患者专科护理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远低于家庭护理。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内科;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脑实质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一种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决非朝夕之功。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稳定持久的创新能力。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介绍一下。  一、引导观察,培养创新  观察源于生活,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就无所谓发现,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创造。每位小学生都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教师在
摘要: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又从激发兴趣,积极思考;设疑要巧,方法要妙;设疑争论,及时演示三方面加以阐述。二是充分利用化学课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提高演示实验效果,开设讨论实验结合课;鼓励学生自己探究三个观点进一步论述。三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从分析相近要领,总结知识规律,多样练习三方面简要论证。
摘要:高职的音乐教育同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推动国民艺术教育发展的重任。音乐教育是当今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核心,也是普通高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而论述了高职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定位,最后从更新教学观念、高职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确立、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实用性的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注重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论述了高校音乐教育